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油茶夏秋季节果实发育对水分、微量元素与激素的需求问题,开展了保墒、根外追施微肥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水肥综合措施试验。结果表明:(1)保水措施对油茶单果重、果径、果高、鲜出籽率、鲜果出干籽率、单果籽数、1 000 g鲜籽数、干籽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及株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根外追肥,再其次为植物生长调节剂;(2)在保水措施中又以滴灌措施效应最佳;根外追肥中保力素1 500倍液对单果重、株产量、鲜果含油率影响较大,而对果高、单果籽数影响较大的喷施尿素0.10 g/L;钛微肥1 000倍液促进鲜出籽率的提高,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喷施10 mg/L GA利于单果重、果高、单果籽数、鲜出籽率的增加;(3)滴灌追施钛微肥1 000倍液、植物生长调节剂50 mg/L GA为油茶夏秋管理的最佳水肥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生长阶段的长林53品系油茶,采用L27(313)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和芸苔素内酯(BRs),研究植物激素对油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IAA是影响产量和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关键因子,GA是影响叶片钾含量的关键因子,IAA与GA交互作用是影响籽出仁率和仁出油率的关键因子,影响花提前开放的关键因子是GA和CTK互作,IAA、GA和CTK互作是影响干物质积累的关键因子,IAA和BRs是影响叶片磷的关键因子,CTK和BRs互作是影响叶片含氮关键因子;②在5月和10月喷施10 mg/L IAA、10 mg/L GA、10 mg/L CTK和0.001 mg/L BRs,长林53号油茶最早开花;5月和9月喷施10 mg/L IAA、0.1 mg/L GA、0.1 mg/L CTK和0.001mg/L BRs,叶片SPAD值最高;5月和9月喷施0.1 mg/L IAA、0.1 mg/L GA、10 mg/L CTK和0.001 mg/L BRs,有最高的干物质积累;5月和10月喷施1 mg/L IAA、1 mg/L GA、10 mg/L CTK和0.0...  相似文献   

3.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香椿(Toona sinensis)1年生木质化枝条为插穗,用吲哚丁酸(IBA)和GGR生根粉(浓度分别为400、600、800 mg/L)处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浓度对插穗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内源激素含量及其比值与生根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可促进香椿插穗生根,IBA 600 mg/L处理后生根率最高(94.44%),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其次为GGR600 mg/L处理(88.89%),GGR 400 mg/L处理后生根率最低(84.44%)。香椿插穗露出根尖时,内源激素含量为ABAIAAZRGA;ABA、IAA、ZR、GA含量变幅分别为61.763~154.097 ng/g(FW)、35.303~64.043 ng/g(FW)、7.693~14.863 ng/g(FW)、3.907~7.300 ng/g(FW),IAA/ABA、GA/ABA、ZR/ABA、ZR/IAA、GA/ZR分别为0.297~0.633、0.033~0.073、0.075~0.186、0.179~0.326、0.387~0.512;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影响插穗内源激素变化,但规律性不明显。ABA含量是影响香椿插穗生根的主要因素,与生根率呈显著负相关;IAA/ABA、GA/ABA与生根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ZR/ABA与生根率达到显著正相关,认为IAA、GA、ZR也共同参与影响生根的进程,香椿插穗生根是植物内源激素种类和含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旱冬瓜苗木,以找出可以加快苗木生长速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NAA、GA3)及其浓度(0mg/L、50mg/L、100mg/L、200mg/L、400mg/L)对旱冬瓜幼苗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旱冬瓜苗木各项生理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GA3、PP333对旱冬瓜苗木的叶绿素含量在浓度为200mg/L时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生长调节剂处理杉木苗木对其生长速度的影响。主要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NAA、GA3)及其浓度(0mg/L、60mg/L、120mg/L、240mg/L、480mg/L)对杉木幼苗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经过植物生长调节剂PP333、NAA、GA3及各浓度处理后,对叶绿素和可溶性糖两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GA3、NAA对杉木苗木的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在浓度240mg/L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花期授粉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在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芽分化期和盛花期进行试验,结果显示,花芽分化期采用2 000 mg/L细胞分裂素或1 000 mg/L乙烯利进行喷雾可促进花芽分化;盛花期采用200 mg/L防落素+0.5%尿素或500 mg/L细胞分裂素处理可较大幅度地增加花朵的授粉受精率,促进座果,座果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油茶岑软3号芽器官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9年1~12月通过对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采穗圃中的7年生油茶母树"岑软3号"的顶芽和茎段芽进行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菌活外植体得率最高的月份是1年中的4月和10月;在改良MS+6-BA 2.5 mg/L+NAA0.3 mg/L+CH 600 mg/L上,顶芽诱导率69.8%,茎段芽诱导率53.6%;适宜油茶继代培养的培养基是改良MS+6-BA 2.0 mg/L+NAA 0.1 mg/L,培养40天芽增殖系数4.9;单芽在1/2改良MS+IAA 3.0 mg/L+ABT6 0.3 mg/L上培养,培养20天后有根点突起,生根率达96.8%。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叶菊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叶菊为材料,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叶菊继代苗的增殖及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BA 0.4mg/L+NAA 0.1mg/L,最高增殖倍数达14.4倍;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25mg/L,生根率达85.7%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最适宜的沙棘茎段腋芽诱导方法,以沙棘幼嫩茎段作为外植体,对灭菌时间、采集时期、基本培养基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糖源类型及浓度等腋芽诱导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0.1%氯化汞是沙棘茎段腋芽诱导中常用的灭菌剂,最佳灭菌时间为3 min,沙棘茎段外植体的最佳采集时间为4月。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3 mg/L~0.5 mg/L 6-BA,糖源选择20 g/L的蔗糖时,沙棘茎段腋芽诱导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果实含油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油茶优良无性系为材料,对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油茶果实含油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油茶鲜果含油率的影响差异很大,B-9、GA和乙烯利等3种生长调节剂对油茶鲜果含油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对照增22.4%、16.2%和11.2%,喷施生长调节剂后,还可使油茶鲜果含油量的快速积累提前到9月上旬;叶面喷施GA和B-9可以促进油茶种仁含油量提高42.6%和40.4%,比对照增18.0%和11.9%;喷施稀土和NAA对提高种仁含油率有反作用;油茶鲜果出籽率在8月中旬到10月下旬期间,呈现马鞍形增长的趋势,但喷施生长调节剂对其作用不明显;油茶果实后熟期以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茶果出油率和出干籽率提高有促进作用,喷施赤霉素加萘乙酸(GA NAA)和只喷施赤霉素(GA)的处理出油率最高达6.01%和5.95%,分别比对照增22.1%和20.9%.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油茶花芽生长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油茶高效栽培提供参考,选择8年生‘长林53号’油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施肥试验,筛选最适油茶花芽分化及生长的施肥配比。施加的氮磷钾肥分别为尿素、钙镁磷肥、硫酸钾肥,其有效成分分别为有效氮(质量分数≥46.4%)、P2O5(质量分数≥12%)、K2O(质量分数≥51%)。结果表明:施加氮肥能显著促进花芽伸长,提高花芽分化率的最佳氮磷钾施肥量为N218.23g/株、P71.00g/株、K242.48g/株;在花芽生理分化期(前分化期),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花芽中ABA和ZR含量,ABA和ZR含量与花芽分化率显著正相关;在花芽形态分化期,施肥处理下AB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ZR、IAA和GA3含量呈现增加趋势,氮、磷、钾与多数形态分化期内源激素含量呈显著相关。施肥能促进花芽生长,并且通过影响花芽中内源激素含量来影响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2.
浅谈叶面肥在油茶保花保果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阐述了叶面肥对提高油茶保花保果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外源GA3对油茶开花过程中花器官内源激素及坐果率的影响,分析油茶花器官内源激素与坐果率的相关性,探究促进油茶坐果的最佳外源GA3浓度,为油茶高产栽培和科学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9年生‘长林4号’油茶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对植株叶面分别喷施100、200、300、400、500mg·L^-1外源GA3,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不同浓度外源GA3对油茶花器官内源激素及坐果率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在试验水平范围内,喷施低浓度外源GA3有利于提高油茶坐果率,最佳喷施浓度为66.69mg·L^-1喷施低浓度的外源GA3使油茶雌蕊内源ABA含量降低,雄蕊AB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雌雄蕊ZR、GA3含量升高,雌雄蕊IAA含量先降低后升髙;初萎时期雌蕊ABA与坐果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在试验水平范围内,提高油茶坐果率的外源GA3最佳喷施浓度为66.69 mg·L^-1,喷施低浓度外源GA3可能通过调节油茶花器官内源ZR、IAA、ABA、GA3含量来影响其ABA含量,进而影响油茶坐果率。  相似文献   

14.
不同低改措施对油茶低产林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4 a的低改试验,总结提出了对油茶低产林增产效果较好的垦复方式为夏季穴垦并浅垦+冬季全垦并深垦;施肥组合为3月份施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21-6-13)750 kg/hm2+7月份施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17-17-17)750 kg/hm2+10月份施有机肥15 000 kg/hm2和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20-5-10)375 kg/hm2,综合改造措施是挖蓄水平台+清除杂灌+密林疏伐和稀林补植+整形修剪+截干萌芽和预植更新+高接换冠+垦复+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5.
报导了南方柿树建园的园地选择和造林方法,并提出了南方柿园的土肥管理和整形修剪,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相应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油茶良种采穗圃产穗质量与数量的提高,在冬季对油茶采穗圃进行了控花控果对春梢的影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控花控果促进采穗圃春梢早发芽;新枝条较未处理的分枝多、长度长且粗壮;早摘花蕾,促进新枝条的生长发育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油茶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种子胚芽和2a生扦插苗带侧芽的嫩枝作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适合油茶种子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2.0mg/L.4-NAA0.2mg/L+GA31.0mg/L+蔗糖30g/L+卡拉胶6.5g/L,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1mg/L+GA31.0mg/L+蔗糖30g/L+卡拉胶6.5g/L,增殖倍数为3.50;适合油茶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1.5mg/L+IAA2.0mg/L+GA,1.0mg/L+蔗糖30g/L+卡拉胶6.5g/L,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2.0mg/L+IAA1.0mg/L+GA,1.0mg/L+蔗糖30g/L+卡拉胶6.5g/L,增殖倍数为3.96。木质化程度已较高的油茶组培茎芽适宜的生根基质为细沙,生根率达95%。  相似文献   

18.
丽水市油茶低产林林分结构及产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浙江省丽水市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措施,对丽水市3个油茶低产林基地的林分结构、产量和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的油茶低产林疏密不均,林地利用不合理;鲜茶果产量为40.57~75.80 kg/667m2之间,茶油产量为2.54~4.74 kg/667m2,产量较低;果壳厚0.20~0.33 cm,鲜出籽率37.2%~47.4%,品种较差。  相似文献   

19.
久树开花结实习性及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久树引种到云南干热河谷区能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其植株开花率约30%,19.2%开雄花,10.8%开杂性花;风媒为主;花期主要集中在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上旬;结果率为开花数的39.9%,丰果率仅为开花数的6.3%,大量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是3-4月的河谷大风和雨季初期的大风降雨,在元江河谷区于7月下旬至8月初可采种,其它地方稍晚。久树种子育苗需对种皮进行处理,机械破壳是目前最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育苗地要选择光照和通风好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