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目的]解决我国特有物种南川木波罗人工栽培过程中种子发芽率低,裸根苗移栽困难的难题,为实现南川木波罗较大规模的人工繁育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试验通过采用不同的种子处理方式和不同的育苗方式研究了南川木波罗的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情况。[结果]不管在沙床还是直播黄壤,处理Ⅱ的种子的发芽率、成苗率和总出苗率均高于处理Ⅰ和处理Ⅲ,其比直播黄壤高出分别为1.5%、16.27%和13.95%,相比轻基质容器育苗的总出苗率高2.46%。8种轻基质配方育苗结果显示,配方8的苗木生长情况最好,其出苗率和苗高、地径生长均与其他配方差异显著,其次是配方1和3,配方7的出苗率和苗高、地径生长情况最差。[结论]建议生产条件允许情况下,采用泥炭+森林表土=6:4(8号处理)或草甸土+蛭石+黄心土=5:3:2(1号处理)、草甸土+珍珠岩+黄心土=5:3:2(3号处理)开展轻基质育苗。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以发酵中药渣为基础的适合黄瓜穴盘苗生长的复合有机育苗基质配方,以发酵中药渣、珍珠岩、蛭石3种基质为基础,混配了5种不同药渣复合基质作为黄瓜育苗基质,以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2∶1∶1为对照,对各复配基质理化性质、黄瓜穴盘苗各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和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T2处理(中药渣∶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3∶1∶1)和T3处理(中药渣∶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4∶1∶1)的复配育苗基质能满足黄瓜穴盘育苗基质要求;且T2处理的株高、茎粗、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T2处理的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尖数等根系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对照;对比不同复配基质的综合评价系数,T3处理优于其他含中药渣的处理,T2处理综合评价指标次之.综合来看,中药渣∶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3∶1∶1和4∶1∶1均可以作为黄瓜穴盘育苗基质使用.  相似文献   

3.
以秋香草莓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5种基质配方处理对草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下草莓生长存在较大差异,处理组Ⅰ、Ⅳ、Ⅴ草莓生长较好,即在蛭石、珍珠岩、草炭、椰糠按4:4:3:1配比的基质配方,蛭石、草炭、椰糠按4:1:3配比的基质配方和蛭石、椰糠按1:1配比的基质配方.其中,处理组Ⅴ草莓植...  相似文献   

4.
大棚辣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用适宜品种 选用尖椒22号品种。 2.种子处理 将选好的种子放在50℃温水中浸种30分钟,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25~20℃时,停止搅拌,然后用10%磷酸三钠浸种4~5小时,捞出后用清水冲洗3~4次,置28~30℃处保温催芽。每天用清温水淘洗3~4次,当发芽率达70%左右即可播种。  相似文献   

5.
针对漂浮育苗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变营养液供给方式的湿润托盘育苗方法。经过4个点育苗试验证明,湿润托盘育苗法播种后基质温度比漂浮育苗法平均高1.3℃,出苗时间提早3天,出苗率提高5.2个百分点,基质表面蓝绿藻明显比漂浮育苗法少,单株苗干重比漂浮育苗法多17.6%,根凤比比漂浮育苗法大17.7%,育苗成本比漂浮育苗法低。从21个基质配方中优选出5个配方,经与加拿大进口基质对比育苗试验,筛选出4号、5号基质,其理化特性、育苗效果优良,可替代进口基质应用于大面积烟草湿润托盘育苗。  相似文献   

6.
以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为研究对象,探索潮汐式托盘育苗及4种不同基质配方(分别为T1、T2、T3、T4)和CK(为纯KLA614泥炭)对盆栽红掌阿拉巴马(Alabama)、红斑比诺(Bambino Red)2个品种产品生长品质的影响,通过对盆栽红掌生长指标的监测,筛选适宜盆栽红掌潮汐式育苗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使用潮汐式托盘培育10个月,阿拉巴马(Alabama)、红斑比诺(Bambino Red)盆栽红掌的株高、冠幅、花苞直径、花苞数量优于CK,使用潮汐式托盘可以提高盆栽红掌的产品品质.T1、T2、T3、T4这4种配方基质对2种盆栽红掌的株高、冠幅、花苞直径、花苞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T1、T2、T3处理的阿拉巴马花苞数量显著高于CK,分别比CK增加11.43%、11.43%、16.19%;T1、T2、T4处理对阿拉巴马花苞数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T3处理的红斑比诺花苞数量显著高于CK,比CK增加12.04%.综合分析,使用潮汐式托盘可以提高盆栽红掌的产品品质;T3处理是最适于盆栽红掌生长的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7.
酒糟沼渣在番茄基质育苗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营养学和园艺栽培学的研究方法,对酱香型白酒酒糟沼渣的理化性状及其作为番茄育苗基质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纯沼渣不适合直接用作育苗基质,需要经过发酵和复配工艺。发酵后沼渣基质粒径更加均匀、吸水能力增强,但是,电导率EC值明显增加,较未发酵基质降低了发芽指数及出苗率,经过复配窖泥和蛭石可使基质理化性状达到合理范围;2)通过不同基质配方的番茄育苗试验,筛选出最佳配方为m(细渣)∶m(蛭石)∶m(窖泥)为15∶8∶2,具有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生物量及培育壮苗的作用。该配方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8.33mm、1.28mm和35.08cm2,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干重)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壮苗指数达到0.49,显著高于草炭对照。因此,酒糟沼渣是良好的育苗基质材料,经过好氧发酵与复配可以应用于番茄育苗。  相似文献   

8.
为玉米生产上合理利用沼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直播地膜覆盖栽培试验方法,研究了沼肥不同施用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沼液浸种子24 h 后,发芽率和成苗率分别达98.73%和99.36%,比对照组高7.06%和14.63%;2)农艺性状,与对照组相比均以处理5最佳,株高达247 cm、茎粗达3.3 cm,穗位高为120 cm,穗长达26.5 cm,秃尖仅1.5 cm,穗行数为15.5行,百粒重达40 g;3)产量表现,处理5达10100.29 kg/hm2,均比对照组和其余处理组高。4)经济效益,处理5的玉米和玉米秸秆的总收入为30990.7元/hm2,均比对照组和其余处理组高。沼肥不同施用方式均能促进玉米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促进玉米植株生长发育,以浸种24 h,底肥施入沼渣75 t/hm2,60%沼液追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水稻秸秆发酵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筛选出对水稻秸秆发酵效果较好的微生物菌剂,采用室内模拟堆肥的方法,研究了5组不同的微生物复合菌剂对水稻秸秆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2,菌剂3,菌剂4促进了发酵原料升温的提前和高温期的延长,发酵30d后,3个处理的T值即(终点C/N)/(初始C/N)降到了0.6,种子发芽率达到了80%,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16.68%,17.04%,16.82%;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40.19%,42.05%,39.19%;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37.74%,37.23%,35.09%,比其他菌剂和对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设计5个菌种配伍的牛粪有机肥发酵剂(B1、B2、B3、B4、B5)和市售有机肥发酵剂(SS)分别对牛粪进行了发酵试验,对发酵温度、含水量、pH值的变化进行了监控,对所配制的发酵剂进行了活菌数、含水量及pH值的测定和部分发酵产物的质量(有机质、氮、磷、钾)测定及对油菜种籽的发芽率、生长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配方B5最好,发酵起温快。第2天达50℃以上,发酵的第20天含水量降到50%以下,pH值在发酵的第15天降到6.5,发酵后的有机肥对油菜种籽的发芽率及生长量均最好,发芽率为100%,平均芽长7.79mm,平均根长29.95mm。此发酵剂的活菌总数为2.61×10^10cfu/g。pH值和含水量分别为7.0、13.25%。均符合国家标准GB20287—2006(活菌数≥2.00×10^9cfu/g,pH值5.5-8.5,含水量≤20%);发酵所形成的有机肥有机质含量82.17%,氮、磷、钾含量7.10%,pH值为6.5。均符合行业标准NY525—2012(有机质945%,氮、磷、钾≥5%,pH值5.5~8.5)。对新鲜牛粪的发酵在20d之内完成,符合大多数有机肥生产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静电场对水曲柳花粉生命力的作用,研究设计了2个距离梯度(10cm和20cm)和3个电压梯度(1.0、1.5、2.0kV)对花粉进行处理,每个处理进行30min。分别记作:处理1:对照;处理2:1.0kV,10cm;处理3:1.0kV,20cm;处理4:1.5kV,10cm;处理5:1.5kV,20cm;处理6:2.0kV,10cm;处理7:2.0kV,20cm,统计经不同处理后花粉的萌发率,并对其产生变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情况的静电场影响效果有所差异。试验处理2、3、4、5、6、7中有5个处理提高了花粉萌发率,最高值达到94.7%,比对照高出19.7%。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两电极金属板间较小距离处理的花粉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在两电极金属板之间距离一定的条件下,较大电压处理的花粉具有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百日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和室内模拟单盐胁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盐浓度Na2SO4(0、50、100、150、200、250mmol/L)和Na2CO3(0、30、60、90、120、150mmol/L)对百日草种子萌发生长的反应,并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等相关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单盐胁迫下,百日草种子发芽高峰时间推迟,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和活力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太空诱变后薰衣草种子发芽及出苗的变异程度。[方法]以经太空诱变的薰衣草种子为试材,与未经太空诱变的种子进行发芽及出苗比较试验;同时研究了不同赤霉素浓度及不同浸种时间对太空搭载的薰衣草种子和陆地薰衣草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结果]太空搭载的薰衣草种子较陆地薰衣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出苗率均明显下降。在清水浸泡处理下,太空种子的发芽率为25.00%,发芽势为21.50%,发芽指数为1.904,分别比陆地种子降低了70.59%、74.71%和93.58%。赤霉素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太空种子的发芽指标,但与陆地种子相比,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仍较低,差异显著。不同浓度赤霉素浸泡时间对薰衣草种子发芽影响差异不显著。当赤霉素浓度为300 mg/L时,最有利于太空种子成苗。[结论]该研究为太空薰衣草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退耕还林后2种不同草本层(自然草、黑麦草)模式下的4年生三倍体毛白杨幼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土柱法对林地细根和草根按照0~10 cm(上层)、10~20 cm(中层)、20~30 cm(下层)3个土壤层次,2个径级(0~1 mm,1~2 mm)进行每月1次、为期1 a的草根和细根生长及死亡的生物量研究。结果表明:2种模式林地内,2个径级活细根的生物量,基本为上层中层下层,黑麦草林地在上、中、下层变化趋势均比自然草林地明显,0~1 mm细根上层有明显的年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5月和9月,谷值分别出现在8月和7月;2个径级死细根的生物量,0~1 mm径级为上层中层下层,1~2 mm径级则全年均为中层下层上层,黑麦草林地变化同样比自然草林地明显。2种模式内3层0~1 mm、1~2 mm活细根与死细根生物量的比值为5∶1。2种模式草根的生物量上层峰值也都出现在5月和9月,与0~1 mm细根上层相同,谷值则出现在8月。草根的年平均生物量,黑麦草仅在上层和中层分布,每层的自然草根系生物量都比黑麦草根系生物量大得多,上层是黑麦草的3.6倍,中层是黑麦草根系的4.6倍。人工种植的黑麦草林地细根生物量(0.614 t/hm~2)较自然草林地生物量(0.465 t/hm~2)高,但细根和草根合在一起后,自然草林地比黑麦草林地高。在自然草林地内,草根占据了0~2 mm根系生物量的53.4%,可见,就0~1 mm的根系来说,在造林初期,生物量在自然条件下要比人为干扰环境下大得多。  相似文献   

15.
杜鹃花种子细小且发芽率低,为探索有效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选用杜鹃花主栽品种春鹃紫蝴蝶自交种子为材料,通过蒸馏水浸种、GA3浸种和无菌播种添加NAA、KT、ZT及GA3的处理方式,比较不同处理对杜鹃花自交种子萌发时间、发芽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蒸馏水浸种处理以24 h浸种的效果最佳,发芽率达43%;无菌播种结合2.0 mg·L-1 GA3+0.05 mg·L-1 NAA处理的效果最佳,发芽率达75%;GA3浸种以1 600 mg·L-1 GA3处理24 h的效果最佳,发芽率可达82%,是对照组的1.82倍。以GA3浸种法处理杜鹃花2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子,发现其各项发芽指标均优于对照,其中29号杂交种子的最适GA3处理为1 200 mg·L-1浸种24 h,发芽率达96%;59号杂交种子最适GA3处理为1 600 mg·L-1浸种24 h,发芽率可达95%,二者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和71%,萌发时间分别提早2和8 d。因此,适宜浓度尤其是高浓度GA3浸种处理能有效促进杜鹃花自交和杂交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6.
黄瓜黑星菌二菌系(即甘肃菌系和沈阳菌系)分生孢子和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0~22℃;在1:5的瓜叶汁液中,12h后甘肃菌系和沈阳菌系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3%和69%。而牛粪浸出液对二菌系分生孢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萌发率均低于对照。二菌系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存在明显的差异,如甘肃菌系在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和乳糖等培养基上生长量为5.7mm/d以上,而沈阳菌系仅约31mm/d;氮源中以硝酸铵、胱氨酸对甘肃菌系生长的刺激作用明显,生长量分别为64mm/d和58mm/d,而沈阳菌系仅为35mm/d和34mm/d。但精氨酸则对二菌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日生长量低于对照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盐碱胁迫对紫穗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穗槐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对其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盐碱胁迫对紫穗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穗槐种子的各项萌发指标随着盐浓度和pH值的升高而逐渐降低。NaCl、Na2SO4、NaHCO3、Na2CO3按摩尔比1∶1∶0∶0混合,混合盐总浓度分别为15、30mmol/L时,发芽率分别为62.12%、60.00%,略低于蒸馏水对照(63.33%);上述4种盐按9∶1∶1∶9、1∶1∶1∶1混合,对应的混合盐总浓度为120、200mmol/L时,发芽率分别仅为8.38%、7.33%;按9∶1∶1∶9混合,混合盐总浓度为200mmol/L时,胁迫强度超出紫穗槐种子的忍受极限,所有萌发指标均为0。说明紫穗槐种子具有一定的耐盐碱性,盐碱胁迫抑制紫穗槐种子的萌发,其中高盐高pH值的抑制作用最大。盐胁迫和碱胁迫相互协同,共同影响紫穗槐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8.
聚乙二醇(PEG)对实葶葱种子吸胀冷害的渗透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证实实葶葱种子是否存在吸胀冷害以及PEG对该现象是否存在渗透调节.[方法]基于种子萌发试验,分别测定了在5℃条件下及在PEG浓度分别为0;、10;、15;、20;、25;和30;条件下,实葶葱种子低温吸胀1、2、3、5和7 d后的相对电导率、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在5℃条件下,实葶葱的种子萌发存在吸胀冷害.超过临界时间2 d的5℃吸胀,实葶葱种子萌发受到抑制.[结论]通过PEG渗透干预,可显著改善5℃吸胀冷害下实葶葱种子的萌发,随着吸胀冷害时间的延长,PEG调控种子萌发的适宜浓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外源激素对黄秋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对黄秋葵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GA3和NAA两种外源激素对两个黄秋葵品种(美人指和凌云二号)的种子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1) 采用不同浓度的GA3处理两个黄秋葵品种种子,100mg/L的GA3浸泡处理美人指种子后,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了12.67%、12.67%、2.62%。对凌云二号种子,浓度为250 mg/L时,3项指标分别达到最大。(2) 采用不同浓度的NAA处理两个黄秋葵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NAA浓度(5-25mg/L)均抑制了美人指种子的萌发;用5 mg/L的NAA处理凌云二号种子,3项指标分别达到最大。综合分析认为,GA3和NAA对两个品种的黄秋葵种子的萌发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火棘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君  马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53-14455
[目的]寻求促进火棘种子发芽的最佳方法,为火棘实生苗的快速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以采自西安市某绿化带的火棘种子为试验材料,先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分别浸种20和30 min进行酸蚀处理,再进行温汤浸种(30 ℃)处理,然后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0、5、10、15 mg/L)分别处理10 min,研究不同处理对火棘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30 ℃温汤处理1 h后直接用15 mg/L的赤霉素处理10 min,火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高达98.3%和98.7%,且随着赤霉素浓度的降低,其发芽势和发芽率也随之减小;用45%浓硫酸浸种30 min、温汤浸种1 h后,5 mg/L的赤霉素处理10 min后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93.3%和98.7%。[结论]45%浓硫酸浸种30 min、温汤处理1 h,再用5 mg/L赤霉素浸泡10 min的处理所获得的种子最易发芽,发芽率最高,是促进火棘种子发芽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