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宛城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秸秆资源及利用现状宛城区是一个郊区型农业大区、国家商品粮生产县区之一。200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1.718万hm~2,农作物秸秆总量约58.47万t,折标准煤30万t,其中麦类、玉米、棉花、油料作物秸秆分  相似文献   

2.
美国政府通过取消涵盖棉花的3项补贴和增设政策性保险项目叠加收入保护计划,实现了棉花产业政策重心由直接补贴向政策性保险的转移,也标志着美国棉花产业政策体系收入补贴时代的结束和风险管理时代的开始。本文首先从国际形势,美国国内棉花生产及相关支持政策调整的角度介绍了此次美国棉花产业政策改革的背景,然后对此次棉花产业政策改革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梳理,最后为完善中国棉花产业体系提供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此次研究中,将尉犁县棉花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种植期间所需具备的气候条件,为棉花生长提供适宜性环境,结合实际生长情况,科学合理地采取抵御气象灾害的对策,进一步促进当地棉花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4.
结合南阳市宛城区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宛城区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气候因素如温度、降水量、日照时间等,对棉花的种植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研究这种影响关系,可为气候变化时的棉花种植提供指导.基于此,通过搜集气候数据和棉花产量数据,建立多因素的预测模型,采用控制单因素的方法研究产量变化趋势.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对棉花种植提出一些对策措施,为相关棉花种植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贺伟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63-15364
利用周口市夏玉米、大豆、棉花定点观测地段数据,结合大田调查情况,分析2011年9月5~20日周口市连阴雨对该市作物生长的影响情况,并提出生产建议。结果表明,此次连阴雨伴随低温寡照不利天气条件,此时周口市秋作物正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秋季连阴雨不利于作物光合作用和灌浆进行,造成玉米出现早衰、百粒重下降、产量下降、收获期推迟,大豆产量稍受影响、发育期推迟,棉花品质较差、产量较低、发育期受影响较小。针对此次过程的影响结合周口市当地的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以后的秋季连阴雨天气的防范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的深入对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七个方面来探讨提高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数据有效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沼气资源在宛城区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为在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沼气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棉花位图图像分析在整个机器视觉检测系统中的重要性,开展了棉花位图数据解析研究。本文首先搭建了棉花图像采集平台,在此基础上,通过VC++程序实现了图像采集,并结合位图文件格式对棉花位图数据的解析与分析,验证了数字化分析棉花位图的可行性,为棉花图像后期的自动化分析与识别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棉花生长指数(CCGI)模型是一种表述棉花生长和过程产量形成变化的数量指标,为评价棉花生产、生长和产量提供准确的数据。为了推广中国棉花生长指数模型和数据的使用,制定了数据标准,构建了棉花生长指数数据库,设计和实现了中国棉花生长指数研究与应用系统。该系统采用JAVA、JSP和S2SH框架技术,运行在TOMCAT服务器上,具有功能齐全、性能稳定、使用范围广、系统界面友好、安全性高和可移植性好等特点,为政府、企业、协会和植棉者提供了信息和技术支持。对于促进棉花生长指数的使用和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提高了我国棉花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一种棉花叶面积预测的简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灌溉排水试验中,棉花叶面积的实体测量是试验中非常耗时的一项工作.对在棉花叶片不发生破坏和无叶面积仪的情况下快速测量棉花叶面积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回归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棉花叶面积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疆渭-库绿洲棉花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是新疆的棉花主要生产区域之一,准确掌握该区种棉面积及空间分布情况,对新疆棉田的优化布局和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TM遥感影像及野外调查数据,建立研究区典型地物类型解译标志,通过遥感分类确定了渭-库绿洲种棉区域范围。结果显示,研究区棉花主要集中分布于西南和南边沿塔里木河北边的新开垦地,零星分部于中部和北部。遥感监测得到的研究区棉花总面积为155210 hm2,2011年统计面积为147493 hm2,棉花面积信息提取总精度为94.77%;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的棉花面积遥感提取精度分别为92.16%、97.83%和93.19%。研究表明,利用TM遥感影像并结合野外调查是区域尺度快速提取棉花种植面积信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以研究区2012年的HJ卫星CCD影像为数据源,通过物候历和主要农作物的光谱特征分析,确定棉花识别最佳时相。采用分类回归树分析(CART)的决策树方法提取棉花种植面积信息,并以农田实地调查样点和统计数据为参考对提取的棉花种植面积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HJ-CCD数据,使用CART算法的决策树可以较好地提取棉花覆盖信息,最终提取的棉花种植面积总量精度为94.29%,位置精度为88.57%;本研究采用的决策树方法,操作方便、容易实 现,分类结果较为实际,基本满足棉花种植面积遥感监测的需求,可对棉花种植面积估算和种植结构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棉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曲阜市 1982~ 1994年棉铃虫系统测报资料为历史原始数据 ,依据多级判别分析准则 ,建立了预测预报模型 ,用其对历史资料进行回报验证 ,符合率达 84%以上 ,对独立样本试报 ,结果与实况相符。为第 2代棉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现棉田复杂背景下棉蚜快速准确计数,提出一种先彩色分割,后自适应构元素及阈值的棉蚜计数方法。【方法】该方法基于大量棉蚜图像RGB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建模,利用结构元素完成腐蚀去噪,针对黏连区域像素个数进行求模运算。【结果】根据图像颜色特征将噪音分为13类,蚜虫分为7类,得到其RGB值后再次分类,并分析数据建立模型实现蚜虫和噪音的彩色分割;根据统计学原理建立结构元素,对不同噪音的图像自动选择最优结构元素进行腐蚀去噪;计算黏连区域像素个数与单头蚜虫期望大小像素个数的模,实现黏连区域蚜虫计数。【结论】基于结构元素的棉蚜计数方法能有效的对棉田复杂背景下棉蚜快速准确计数,计数平均准确率为86.47%,在图像处理过程中极大降低了算法对阈值的依赖性,有效地解决了棉蚜图像黏连分割的问题,完成基于数字图像的复杂背景下棉蚜计数。  相似文献   

16.
提高智能采棉机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现单个、重叠和遮挡棉花的识别,避免误采摘和漏采摘。针对不同形态棉花的识别,常规的特征提取方法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因而采用基于迁移学习的棉花识别方法和基于迁移模型的特征提取与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棉花识别研究。首先更改AlexNet、GoogleNet、ResNet-50模型分类层和设置相关参数,用训练好的迁移模型对棉花验证集识别,然后利用训练好的迁移模型进行棉花数据集特征提取,再用训练集的特征训练ELM模型,统计不同隐含层神经元个数的ELM模型对棉花的识别准确率。AlexNet、GoogleNet、ResNet-50迁移模型识别率依次为92.03%、93.19%、93.68%;使用特征提取再与ELM结合的方法,准确率比对应迁移模型分别提高了1.97、1.34、1.55百分点。结果表明,迁移模型对小样本棉花识别也有较高准确率,基于特征提取与ELM相结合的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河流域植棉业时空演化及优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49—2007年塔里木河流域棉花发展统计数据计算发展度指数,分析了该地棉花发展历程及空间格局演化,对棉田扩张产生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流域建国以来植棉业历经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控制发展期3个阶段,植棉历程与全国变化趋近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2)植棉业发展进程中,主产棉区呈现西退、东扩、北进的趋势,各植棉县、市植棉空间扩张显著;3)针对植棉业时空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资源压力加大、棉田生态环境恶化、市场应对能力较弱等问题,提出优化布局、适度规模、节水灌溉、生态型耕作和健全服务体系等优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SPOT数据的棉花种植面积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棉花作为监测对象,探索利用SPOT数据提取棉花种植面积的技术方法。使用GPS实地测量来验证分类结果。结果表明,SPOT数据可提高分类的精度和准确度,适合棉花监测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体系,为新疆机采棉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AHP方法,从棉花生产、采收、加工、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化服务等构建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评价体系。利用2010和2016年数据,采用进步指数方法,评价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体系。【结果】(1)机采棉比较经济效益占比权重最大,市场化因素是构建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体系的关键。(2)2010~2016年间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水平提升加快,进步程度达283%。(3)棉花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较为缓慢,进步程度仅为9.16%。【结论】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总体服务水平显著增强,但内部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应提高棉花生产基础水平、提升棉花加工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市场流通体系。  相似文献   

20.
孙居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837-11838
通过对传统检测方法与推荐检测方法的比较,为棉花加工技术研究提供了紊流段风速风压检测更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借助现代化的仪器和电脑软件,检测过程简单易行,栓测结果准确直观,避免了繁琐的数据计算,为我国棉花气力输送系统风速风压检测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