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湖北省西凉湖的野菱种群及其群落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为野菱保护策略的制定、开发利用以及湖泊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样方法和α-多样性指数研究西凉湖野菱种群和群落基本特征。【结果】野菱在西凉湖分布较少,未发现以野菱为主的野菱群丛。野菱种群面积为2000~2200 m2,野菱频度为50%,盖度约10%,多度等级为1级(少)。与野菱相伴生的物种主要有10科11属12种,多度、盖度最大均为菰(Zizania caduciflora),最小均为槐叶苹(Salvinia natans)。在湖中间菰为主要优势种。野菱群落群丛名为菰—浮萍—金鱼藻。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野菱群落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 795、2.504和1.008。【结论】过度养殖是导致湖北省西凉湖野菱种群面积减少和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平原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的多样性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研究了鄱阳湖平原湖泊水生植物群落类型多样性、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盖度与生物量,探讨了主要优势种的繁殖策略及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结果表明:鄱阳湖平原湖泊现有水生植物群丛42个,其中湿生植被群丛11个、挺水植被群丛6个、浮水植被与沉水植被群丛分别为11和14个;在湿生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大的群丛为灰化苔草群丛,其次是“荻 芦—灰化苔草群丛”和“虉草 马蓝群丛”;在沉水类型中,分布面积最大的是密齿苦草群丛,其次为菹草磋丛、“竹叶眼子菜 穗花狐尾藻群丛”与“野菱 双角菱群丛”;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野菱 双角菱群丛”与“菰 野菱群丛”,其次为“野菱 双角菱—密齿苦草群丛”和菰群丛;在所有群丛类型中,以灰化苔草群丛的盖度最大,以菰群丛的生物量最高;有效的繁殖策略是灰化苔草、密齿苦草、菹草等主要优势种在强烈的人为干扰压力下依然分布广阔的根本原因;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途径是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和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3.
环境因子对秦岭南坡中段松栎混交林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秦岭南坡中段松栎混交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划分群丛类型,探讨环境因子与不同群丛类型植物多样性的关系。 【方法】在陕西省秦岭南坡中段的火地塘和旬阳坝林区,选择松栎混交林群落集中分布地段设置24块样地,对乔木、灌木、草本和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并测定土壤理化指标。采用双向聚类分析法(TWINSPAN)划分群丛类型,采用α多样性指数测度不同群丛的物种多样性,对12个环境因子与各群丛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利用TWINSPAN将研究区24块样地群落划分为8个群丛,其中以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accuteserrata)为主要建群种的群丛是该区分布最广的松栎混交类型。8个群丛之间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差异较大,各群丛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与Patrick丰富度指数变化趋势大体一致,Simpson优势度指数变化趋势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群丛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与0~2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的指数回归达显著水平(P=0.026 6),与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的二项式回归达显著水平(P=0.026 0,P=0.019 6);Pielou均匀度指数与20~40 cm土层土壤速效氮含量的二项式回归达显著水平(P=0.045 9);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标准化坡向之间的直线回归达显著水平(P=0.038 4);Simpson优势度指数与所有环境因子无显著关系。【结论】坡向和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是导致秦岭南坡中段松栎混交林不同群丛之间物种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湖北蕲春清水河蕲艾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α-多样性指数分析了湖北蕲春清水河野生蕲艾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该蕲艾种群面积为110~120 m2,植株数300~400株,盖度仅为10%左右.主要有16科24属28种与蕲艾相伴生.蕲春清水河野生蕲艾群落的群丛名为构树+一年蓬.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清水河蕲艾群落丰富度指数(R)、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28、0.817、3.397和1.020.人为干扰是影响该野生蕲艾种群恢复更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以多度、盖度和重要值作为测度指标对群落多样性测度指数值的影响,研究适用于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多样性分析的测度指标和测度指数。【方法】以新疆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8种群落类型的383个典型样方数据,分别以多度、盖度和重要值作为测度指标,选取测度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的11个指数进行分析。【结果】以重要值作为测度指标,8种群落类型的同类型物种丰富度指数值、多样性指数值、优势度指数值和均匀度指数值变化趋势相同或相近;物种均匀度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大于物种丰富度;Patrick 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对物种丰富度的敏感性较其它同类型指数高;McIntosh均匀度指数对物种丰富度的敏感性较其它同类型指数低。【结论】可以重要值作为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的多样性测度指标,以Patrick 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cIntosh均匀度指数作为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指数。物种均匀度对喀纳斯泰加林火成演替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值的贡献要大于物种丰富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α-多样性指数研究了湖北省利川市金荞麦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金荞麦种群面积约为9~10 m2,30株,为小种群;与金荞麦相伴生的物种主要为12科、15属、16种;金荞麦群落群丛名为石榴-金荞麦-野蔷薇;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该群落辛普森指数(D)、香农威纳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917、2.438、1.361。人类活动对该种群的更新与繁衍有重要影响,过度采挖和生境的破坏与丧失是导致野生金荞麦资源日趋减少的主要原因,建立保护点是保护该金荞麦种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甘肃敦煌西湖多枝柽柳群落特征和种群格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阐明多枝柽柳的群落特征和种群格局,选择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调查地点,在2006年10月和2007年6月分别调查了35个20m×20m的样方,采集了经纬度、海拔和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数据,运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等多样性指标及丛生指标、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扩散系数和负二项参数等聚集强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枝柽柳群落中共记录植物20种,分属12科19属,其中,灌木层8种,分属5科8属,草本层12种,分属7科11属;该群落可划分为4个群丛组:Ⅰ多枝柽柳-芦苇群丛组;Ⅱ多枝柽柳+苏枸杞群丛组;Ⅲ多枝柽柳+盐节木群丛组;Ⅳ多枝柽柳沙包群丛组。多枝柽柳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为0.375,物种多样性指数为0.330,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487。从群丛组间比较来看,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相同的分布规律,依次为ⅢⅡⅠⅣ;物种均匀度指数依次为ⅢⅣⅡⅠ。从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来看,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物种均匀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20(α0.01)。种群格局分析表明,多枝柽柳和共建种芦苇的种群空间分布都呈显著的聚集分布,且芦苇对空间的侵占和填充能力要强于多枝柽柳。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方法和α-多样性指数法研究了江苏省苏州市太湖地区莼菜种群和群落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与莼菜相伴生的物种主要有12科14属15种;莼菜群落的群丛名为莼菜-苦草+石龙尾;α-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莼菜群落辛普森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817、1.888、0.697.人工定植管理和频繁采摘莼菜可能是导致莼菜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董元火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381-5383
采用样方调查和α-多样性指数分析法研究了杭州西湖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种群的生境特征和群落基本结构.结果表明,水蕨生长在浅水沟中,种群面积25~30 m2,植株数约15株,频度约53%,盖度1%左右,为小种群.与水蕨相伴生的物种主要有5科6属7种.水蕨群落的群丛名为千金子-空心莲子草,其群丛类型为湿生类.α-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水蕨群落辛普森指数(D)、香农威纳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733 0、1.465 0和0.910 3.相关性分析表明,水蕨与莎草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529 7),千金子与莎草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14 9),其他物种之间没有相关性.茶园管理和旅游等人类干扰是导致水蕨濒危的重要原因.建立保护点和迁地保护是保护该水蕨种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川不同类型的莼菜种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元火  曾长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368-8369
研究利川不同类型莼菜种群和群落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人工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低于半野生群落,而有较高的莼菜多度和盖度。人工定植管理可能是导致莼菜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缙云山草珊瑚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将缙云山草珊瑚生存群落分为7个群丛,并论述了各类型的特征.采用样方法统计分析其多样性,应用丰富度指数(R1)、Shanna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1)研究7个群丛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群丛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大小受立地生境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群丛间植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表明7个群丛对缙云山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相似的适应性;2)依据草珊瑚生存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大小对7个群丛进行排序后发现立地条件好,人为干扰小的群丛其物种多样性相对较高.3)用H′指数、λ指数和E1指数描述群丛性质时存在较好的一致性,λ指数和H′指数可较好地测度优势种在群丛中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样方法和α-多样性特征参数分析了杭州临安濒危的北方型水蕨隐种种群和群落基本特征。结果显示:主要有9科13属13种植物物种与杭州临安北方型水蕨隐种相伴而生。水蕨-千金子-碎米莎草是该北方型水蕨群落的群丛名。该北方型水蕨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R)、Simpson index(D)、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H′)等物种多样性指标分别是13、0.8126、1.917。快速城镇化等人类活动对该种群的生存有重要影响,可能导致该种群消失。迁地保护是保存该北方型水蕨隐种的最有效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陕西米仓山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分布格局,为巴山冷杉天然林可持续保护及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米仓山巴山冷杉天然林集中分布的上干河沟两侧和塔子坪大垭豁等地共设置9个25 m×20 m的样地,通过典型样地调查,从巴山冷杉林群落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重要值、丰富度(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及乔木径级结构等方面,分析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多样性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方差均值比率(v/m)、聚集指数(Ci)、平均拥挤度(m*)、Green指数(Gi)、聚块性指数(Pai)和聚集强度(Pi)等指标,分析主要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乔木层中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的重要值为59.14%,为建群种,但其胸径lt;2.5 cm(径级Ⅰ)的幼苗个体数量严重不足,种群结构衰退。巴山冷杉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数分别为12,26和53种,各林层的物种多样性差异较明显,灌木层、草本层的H′分别为2.55和3.50,均大于乔木层的1.58;J和D值也表现为草本层gt;灌木层gt;乔木层。种群空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巴山冷杉的v/m为16.95,聚集强度为2.50,属于聚集分布类型,另有乔木层的5个优势种、灌木层的4个优势种和草本层的10个优势种也服从聚集分布,少数优势种则呈均匀或随机分布。【结论】陕西米仓山巴山冷杉天然林群落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林分郁闭度较高,不利于幼苗天然更新及幼树生长,群落已经处于演替后期。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湖北省感湖菱群落的水生植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的垂直结构以及各种类的相对频度、相对生物量、优势度.结果表明:2002年,感湖菱群落共分布有水生植物20种.相对频度、相对生物量与优势度最高的种类均为野菱.其次是双角菱;该群落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3025.单位面积生物量是2183.8g/m^2(鲜重);群落明显分为两层,浮叶植物层与沉水植物层,浮叶植物层的主体为野菱与双角菱,其优势度分别为21.59%和18.22%,沉水植物层的主体是密齿苦草、金鱼藻和穗花狐尾藻,其优势度分别是11.46%、8.36%和8.15%;在水深1.0~3.5m的范围内,菱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小,单位面积生物量则随水深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5.
小陇山林区锐齿栎原始林的径级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肃小陇山林区锐齿栎原始林的径级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为小陇山林区锐齿栎次生林经营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陇山林区的锐齿栎原始林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测设面积为100m×100m的样地,运用样地每木定位调查和小样方调查方法,统计分析乔木层树种的重要值和主要树种的径级结构,并调查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及数量,计算各林层的多样性指数。【结果】锐齿栎原始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主要伴生树种有鹅耳枥、地锦槭、光叶泡花树、鄂椴等;林分直径结构为典型的倒J型分布,锐齿栎种群的径级结构呈典型的正态分布;该群落乔木层容纳物种数53种,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分别为3.130,0.955和0.063;灌木层有物种数46种,Shannon-Wiener指数1.395,优势度指数0.547,Pielou均匀度指数0.462;草本层共有物种数58种,Shannon-Wiener指数1.899,优势度指数0.358,Pielou均匀度指数0.653。【结论】小陇山锐齿栎原始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径级结构呈典型异龄林特征,群落中乔木层树种多样性较高,树种分布均匀且优势树种集中性低;草本层和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低,物种分布不均匀且优势树种集中性高。  相似文献   

16.
太原东山林场油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TWINSPAN将40个样地进行分类,分为10个群丛,使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研究油松人工林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结果表明,10个群丛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较好地反映出群丛的差异受人工林所处生境影响;群丛结构方面,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大小为灌木层草本层(大多数群丛),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大小为草本层灌木层。结合油松人工林所处生境综合分析得出,人工林的演替更新不仅可以丰富物种组成,还可改善林下生境,及时抚育可以促进林下油松幼苗的自然更新。研究人工林群落类型、结构和演替更新情况可为油松人工林的精细抚育与合理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广西桑园害虫及天敌的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为广西桑园害虫综合防治及天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不同季节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Brilloui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对其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进行分析,并采用群落相似性系数分析一年四季群落的相似性。【结果】共采集桑园节肢动物17371头,鉴定为26种,隶属13目26科,其中植食性害虫18种,优势种为朱砂叶螨和桑粉虱;天敌昆虫5种,优势种为稻红瓢虫;蜘蛛2种,以狼蛛科为主;中性昆虫1种。多样性指数以春季最大,其次是夏季,冬季最小;群落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一致,而优势度指数一年四季均较小,以春季最小;春季与夏、秋、冬季间的相似水平均极低(Rj=0.2329、0.0000、0.2077),夏季与秋季为中等相似(Rj=0.5461),夏季与冬季间为中等不相似(Rj=0.3322),秋冬季间为极不相似水平(Rj=0.1297)。【结论】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高,优势度指数较低,群落结构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海南南红稻田杂草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株数、盖度、重要值为测定指标,运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Gini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ShannonE,GiniE)以及生态优势度(SN)等指数对南红农场稻田杂草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重要值作为测定指标,反映多样性水平最合理,Shannon-Wiener指数用来监测调控杂草群落的多样性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广西桑园害虫及天敌的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为广西桑园害虫综合防治及天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不同季节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Brilloui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对其群落结构及季节动态进行分析,并采用群落相似性系数分析一年四季群落的相似性。【结果】共采集桑园节肢动物17371头,鉴定为26种,隶属13目26科,其中植食性害虫18种,优势种为朱砂叶螨和桑粉虱;天敌昆虫5种,优势种为稻红瓢虫;蜘蛛2种,以狼蛛科为主;中性昆虫1种。多样性指数以春季最大,其次是夏季,冬季最小;群落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一致,而优势度指数一年四季均较小,以春季最小;春季与夏、秋、冬季间的相似水平均极低(Rj=0.2329、0.0000、0.2077),夏季与秋季为中等相似(Rj=0.5461),夏季与冬季间为中等不相似(Rj=0.3322),秋冬季间为极不相似水平(Rj=0.1297)。【结论】广西桑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高,优势度指数较低,群落结构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广州市车陂涌华南农业大学河段河岸带的草本植物群落特征,为城市河岸带生态功 能的恢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线路踏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样方内草本植物种类和 盖度等指标,计算群落内物种的重要值和多样性指数,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广州市车陂涌华农河段河 岸带的草本植物群落共有植物 60 种,隶属 28 科和 54 属,科属分布较分散。菊科植物占 18.33%,白花鬼针草(Bidens pilosa var. radiata)是该群落的优势种。本土植物 40 种,外来植物 20 种,外来入侵植物 11 种。群落 ShannonWeiner 指数、Simpson 指数和 Pielou 均匀度指数分别为 2.66、0.86 和 0.71。【结论】广州市车陂涌华农河段河 岸带的草本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少数科属多样性突出,群落结构不稳定;外来入侵植物占优势,存在外 来物种入侵风险;建议选用本土植物优化河岸带植被结构,开展入侵植物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