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奶牛主要以粗纤维含量较高的植物茎叶等粗饲料为主要饲料.通过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纤维素酶将纤维素降解为易吸收的低分子糖,但是由于瘤胃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有限的,外源补充可提高瘤胃中纤维素酶含量,达到提高降解纤维素的目的.有试验证明,在奶牛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尤其是纤维素酶可明显提高饲粮中粗纤维的利用率。在奶牛饲粮中添加真菌纤维素酶,可使泌乳量提高17.5%,饲料利用率提高14.5%。日粮中粗纤维水平与瘤胃液中乙酸和丙酸的比例呈线性相关。高纤维日粮促进乙酸的生成.而低纤维日粮则促进丙酸的生成。因此乳脂含量高的牛乳,对应的奶牛日粮中纤维索的含量也高。在奶牛等反刍动物营养上,传统的观念认为。饲料中不必添加纤维素酶和其他饲用酶制剂。这种观点认为.反刍动物瘤胃内和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足以完全降解饲料中的纤维素。但最新的研究结果以及在实际生产中Ⅲ现的问题对这一观点提卅了异议。研究发现,在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能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这表明,目前高产奶牛胃肠道中微生物可能不足以降解高纤维日粮中的纤维素,从而使得奶牛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酶对奶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奶牛主要以粗纤维含量较高的植物茎叶等粗饲料为主要饲料,通过瘤胃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纤维素酶将纤维素降解为易吸收的低分子糖。但由于瘤胃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是有限的,外源补充可提高瘤胃中纤维素酶含量,达到提高降解纤维素的目的。有试验证明,在奶牛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尤其  相似文献   

3.
白腐真菌对稻草中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可用作饲料的农作物秸秆有多种,但具有共同营养的特点: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低,而粗纤维含量高。有关秸秆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微生物处理秸秆是人们最早应用秸秆作为饲料的方法之一,它与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相比,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秸秆的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够被草食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充分降解利用,但由于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镶嵌在一起形成坚固的酯键,阻碍了瘤胃微生物及单胃动物对纤维素的降解,导致秸秆消化率低。因此提高秸秆的消化率的关键是…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资源,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够被草食动物瘤胃微生物降解利用,但由于木质素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紧密结合,镶嵌形成酯键,从而阻碍了瘤胃微生物及单胃动物对秸秆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利用,因此提高秸秆消化率的关键是对木质素的降解。如何利用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生物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在瘤胃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1971年Kirk.T.K发现某些真菌有降解木质素的能力,尤其是白腐真菌能彻底降解天然植物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复合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这引起国际科学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5.
生物技术在改善纤维饲料营养价值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各地存在着大量可用作饲料的植物和作物残渣,但都具有共同的营养特点: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低,而粗纤维含量高。纤维饲料中的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够被草食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充分降解利用,但由于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镶嵌在一起形成坚固的酯键,阻碍了瘤胃微生物及单胃动物对纤维素的降解,导致纤维性饲料消化率低,最终影响了动物的生产性能。如何提高纤维饲料的利用率已成为众多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有关纤维饲料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近几年随着生…  相似文献   

6.
<正>国内外许多试验结果得出秸秆经酶制剂处理后,粗蛋白含量增加,牛羊对它的自由采食量增加13%~15%,粗纤维的消化率和增重提高,从而可提高家畜的增重。酶制剂处理的突出优点是:把秸秆中粗纤维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切成短的链条,并切割成单葡萄糖分子被牛羊瘤胃中的消化酶吸收利用,可以给瘤胃微生物提供更多的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复合酶制剂-秸秆分解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酶制剂作为新一代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人们根据酶能促进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分解的作用,深入研究找到一种能补充瘤胃微生物消化能力的物质—外源性酶制剂,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改善奶牛生产性能。为了验证和推广酶制剂产品,本试验研究了在秸秆中添加酶制剂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酶制剂后,改善了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了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和乳糖含量,并提高了干物质的消化率。尤以复合酶制剂效果显著,产奶量提高9.62%,差异显著(P〈0.05),乳脂率提高9.3%差异极显著(P〈0.01),乳蛋白提高8.82%,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8.
<正>国内外许多试验结果得出秸秆经酶制剂处理后,粗蛋白含量增加,牛羊对它的自由采食量增加13%~15%,粗纤维的消化率和增重提高,从而可提高家畜的增重。酶制剂处理的突出优点是:把秸秆中粗纤维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切成短的链条,并切割成单葡萄糖分子被牛羊瘤胃中的消化酶吸收利用,可以给瘤胃微生物提供更多的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青贮中使用的酶制剂主要有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这些酶通过将粗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等多糖成分降解为单糖,可有效解决青贮底物(特别是秸秆类饲料)中可发酵底物不足、纤维含量过高的问题,达到促进乳酸发酵、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的目的。添加纤维素酶后,青贮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青贮中使用的酶制剂主要有淀粉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这些酶通过将粗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等多糖成分降解为单糖,可有效解决青贮底物(特别是秸秆类饲料)中可发酵底物不足、纤维含量过高的问题,达到促进乳酸发酵、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的目的。添加纤维素酶后,青贮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含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饲料资源缺乏一直以来都是制约中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长远看,常规饲料已不能维持中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新的饲料资源是解决饲料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向日葵副产物营养价值较高、来源广、价格低,是一种非常具有开发价值的新型饲料。向日葵副产物包括向日葵饼粕、向日葵盘、向日葵秸秆及葵花籽壳:向日葵饼粕蛋白质含量高、纤维含量低,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可以提高奶牛乳汁的营养价值、促进肉牛生长、提高羊的瘤胃发酵效果;向日葵盘粗脂肪含量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促进肉牛增重,提高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粗蛋白质、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向日葵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等矿物质元素以及少量的蛋白质,可以为肉牛提供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提高羊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葵花籽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可以提高奶牛日增重、肉牛饲料转化率。作者具体介绍了向日葵副产物饼粕、葵盘、秸秆、葵花籽壳的营养价值,以及目前它们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今后向日葵副产物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聂德超  张卓  赵琛  李艳玲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12):4488-4496
玉米秸秆是作物残余物中最丰富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之一,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氢键及其他化学键、分子键结合而成,是具有复杂聚合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动物饲料的可利用率较低。蒸汽爆破即汽爆,是应用蒸汽弹射原理实现爆炸过程中对生物质预处理的技术。将蒸汽爆破技术应用于玉米秸秆处理,可高效分离纤维素,对玉米秸秆具有明显的解聚作用,有利于提高玉米秸秆的饲料化利用程度。作者介绍了蒸汽爆破工艺原理与参数,综述了蒸汽爆破处理对玉米秸秆纤维结构、化学成分和酶解产糖的影响,以及对玉米秸秆的营养成分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附着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蒸汽爆破可使蒸汽分子渗入植物组织,经过瞬时释放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作用于生物质组织细胞层间,达到原料分解的目的;蒸汽爆破可改变玉米秸秆的纤维结构,降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提高纤维素含量(随着蒸汽爆破的压强和维压时间的增加,半纤维素含量显著降低,而物料含水率的增加会导致纤维素含量升高);蒸汽爆破可提高玉米秸秆体外发酵酶解产糖率,随着蒸汽爆破压强和维压时间的增加,玉米秸秆体外培养酶解还原糖产量增加;蒸汽爆破可使玉米秸秆的体外发酵产气量、产气速率、干物质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提高,可提高反刍动物对玉米秸秆的消化利用率,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的纤维素,提高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蒸汽爆破通过破坏玉米秸秆的表面结构,可促进瘤胃微生物在玉米秸秆上的附着,从而促进玉米秸秆的降解。综上,蒸汽爆破技术处理玉米秸秆可提高其作为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尿素对饲料利用率的影响,以瘤胃瘘管羊为实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法,研究了尿素浓度梯度对饲料在羊瘤胃内降解率和主要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选择3只瘤胃瘘管羊为实验动物,实验设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未添加尿素,试验组尿素浓度分别设为1%、2%、3%、4%和5%,测定饲料在瘤胃内6、12和24h时的粗脂肪、粗纤维、灰分、粗蛋白、钙含量和总降解率。结果表明,尿素添加水平在2%和3%时,饲料的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尿素组,饲料蛋白质、纤维素和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尿素组,说明适量添加尿素可促进饲料营养物质利用率;添加2%和3%尿素可促进饲料钙的前期利用率,添加3%和4%尿素可促进饲料灰分的前期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介绍秸秆生物质资源及其利用途径,并分析秸秆生物质转化为酒精燃料的条件。结合反刍动物瘤胃消化特性,提出利用反刍动物瘤胃对秸秆中的粗纤维的消化作用进行预处理,以粪便中残余纤维素作为酒精发酵底物,残余有机质再还田这一理论,为秸秆生物质资源有效利用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同一玉米品种、地块,分别制作全株玉米青贮、玉米黄贮、玉米秸秆,利用尼龙袋试验研究其对肉牛瘤胃降解规律,为其在生产中有效利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全株玉米青贮干物质(DM)瘤胃快速降解部分a、慢速降解部分b、有效降解率(ERD)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5);全株玉米青贮和玉米黄贮粗蛋白(CP)瘤胃快速降解部分a和ERD极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1),慢速降解部分b极显著低于玉米秸秆(P<0.01);全株玉米青贮和玉米黄贮中性洗涤纤维(NDF)瘤胃快速降解部分a和ERD极显著高于玉米秸秆(P<0.01),慢速降解部分b无显著差异(P>0.05);全株玉米青贮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快速降解部分a、ERD和玉米黄贮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慢速降解部分b极显著高于玉米黄贮(P<0.01);各个时间点DM、CP降解率以全株玉米青贮最高,玉米秸秆最低;全株玉米青贮、玉米黄贮和玉米秸秆的NDF、ADF降解率随时间不同呈现不同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处理方法对稻草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尿素、秸秆发酵活干菌、复合酶处理稻草,并检测处理前后营养成份、降解率、感官评定、适口性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后各处理组的CP(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0.3%,15.6%及11.8%;CF(粗纤维)含量分别下降4.0%,11.2%和21.8%,其中活干菌发酵对CP稻草含量提高较大,饲用复合酶处理使CF含量下降幅度较大。同时,对各处理组DM(干物质)、NDF(中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纤维)的瘤胃降解率测定发现,各处理组DM,NDF及ADF降解率均有一定提高,其中以活干菌发酵处理效果旯好,其DM、NDF及ADF降解率分别达40.90%、33.83%及34.24%。在感官评定、适口性方面,除氨化处理有刺激性气味外,其它两处理组具有较浓的酸香味且家畜喜欢采食。  相似文献   

17.
刘静霖 《中国饲料》2021,1(6):115-118
文章旨在评估用平菇和水稻秸秆混合培养的饲料原料替代常规牧草资源苜蓿草对乳山羊泌乳性能、养分消化、瘤胃发酵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产后5?d,平均体重为(24.21±0.23)kg的泌乳山羊3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对照组饲喂60%浓缩料+40%苜蓿草,T1和T2组用40%和80%平菇发酵水稻秸秆替代苜蓿草,试验为期4周。结果:对照组乳山羊牧草采食量较T2组显著提高了10.74%(P<0.05),T1组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7.49%和7.23%(P<0.05),而对照组有机物、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较T2组显著提高了14.71%和13.44%(P<0.05)。对照组血清球蛋白、肌酸酐、葡萄糖和胆固醇浓度最高(P<0.05),而T1组血清白蛋白浓度最高(P<0.05)。处理组瘤胃pH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94%和3.10%(P<0.05)。对照组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氨氮、总氮和非蛋白氮浓度均显著高于处理组(P<0.05)。T2组乳中脂肪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3.62%(P<0.05),对照组与T1组乳山羊的饲料效率(能量校正乳/采食量)较T2组显著提高了32.29%和36.46%(P<0.05)。结论:乳山羊日粮中用40%平菇发酵水稻秸秆可以提高干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改善瘤胃微生物蛋蛋白的合成。 [关键词]平菇|水稻秸秆|乳山羊  相似文献   

18.
益生素对梅花鹿仔鹿和羔羊日粮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4只5月龄梅花鹿仔鹿和3只7月龄安装永久瘤胃瘿管的小尾寒羊,先后饲喂基础日粮(定量颗粒饲料和自由采食玉米秸秆;对照组)和基础日粮添加4 g益生素(BioLac;试验组),观察添加益生素不同动物干物质采食量,日粮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秸秆在小尾寒羊瘤胃中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添加益生素可显著提高仔鹿和羔羊干物质的采食量,仔鹿干物质采食量由未添加益生素的441.4 g/d提高到506.0 g/d;羔羊的干物质采食量由未添加益生素的598.8 g/d提高到719.6 g/d。但试验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仔鹿分别为:49.3%、52.1%、57.4%和49.3%;羊分别为:53.6%、56.7%、47.9%和53.0%)显著低于对照组(仔鹿分别为:56.4%、58.7%、65.0%和56.4%;羊分别为:61.0%、64.0%、58.8%和61.0%)。结果仔鹿可消化干物质的采食量在对照组(248.9 g/d)和试验组(249.1 g/d)间无显著差异,试验组羔羊可消化干物质采食量(384.9 g/d)略高于对照组(365.7 g/d)。瘤胃降解试验结果表明,秸秆干物质,有机物质和中性洗涤纤维2-48 h,在饲喂益生素的羔羊瘤胃内的降解率均略高于未添加益生素的羔羊瘤胃内的降解率,粗蛋白在饲喂试验日粮的羔羊瘤胃内的降解率在2 h时高于在饲喂对照日粮的羔羊瘤胃内的降解率,其他时间低于在饲?  相似文献   

19.
王冲  娄玉杰 《家畜生态》2004,25(3):10-13
本试验以绵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养分测定、消化试验和瘤胃降解试验(尼龙袋法),对生物纤维饲料的常规养分、饲用价值、瘤胃降解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生物纤维饲料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无氮浸出物、钙和磷的含量分别为:65.61%、21.97%、1.88%、3.00%、7.79%、30.97%、0.85%和1.13%;绵羊对生物纤维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份、无氮浸出物和能量的消化率分别为74.71%、84.81%、72.24%、72.68%、45.41%、77.52%、77.76%;同时测得生物纤维饲料原样中的消化能为10 100kJ/kg;生物纤维饲料干物质的有效降解率为61.75%,而蛋白质的有效降解率为73.73%。  相似文献   

20.
In investigations with 30 young cows (twin cattle) the applicability of straw materials as sole roughage was tested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ir second year of life (183 feeding days). In the course of the experiment sole feed pellets (I) and partly pelleted rations of dried feed (straw pellets plus loose wheat and loose wheat straw resp.; II) were used. Approximately 72% of the dry matter intake was provided from straw materials in both groups and on an average of the test period. Weight gain and feed expenditure were ascertained and at the end of the test period also the parameters of rumen fermentation and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some metabolism parameters in the blood serum. With feed supply being restrictive (2.2 kg dry matter/100 kg live weight), a high dry matter intake from straw (1.6 kg/100 kg live weight or 4.8 kg/animal and day resp.) and average weight gains of between 574 (I) and 582 g (II) were achieved. The standard expenditure of energy (kEFUcattle) and protein stated in the GDR feed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is period of development was undercut by 27 (II) and 29 (I)% and 12 (II) and 18 (I)% resp. On average the expenditure of kEFUcattle/kg weight gain was 4.75 (I) and 4.98 (II) and that of digestible crude protein/kg weight gain 679 (I) and 733 g (II). Compared to standard values the expenditure of energy and feed expenditure from concentrates was 80%. Rumen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corresponded to those of a high cellulolytic activity (C2: C3 ratio of greater than 4: 1). The on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at the time of sampling were to be observed in the total concentration of volatile fatty acids and in the pH-value in the rumen. The absolute (1/animal) and relative (1/kg dry matter intake) volume of rumen fluid varied between 65 and 70 and between 10.5 and 12.5 1. The ascertained concentration of selected metabolism parameters were within the physiologic standard r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