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究单一中草药、多种中草药组方对猪肠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筛选效果较好的单一中草药以及中草药组方。试验选用黄芪、何首乌、黄连、金银花、大黄、白头翁、五倍子、葛根等八种中草药的提取液,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测定其对3种育肥猪常见的有害肠道菌株抑菌圈的大小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1)猪大肠杆菌对黄连、金银花和五倍子呈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54、20.13、20.13 mm,其MIC值分别为31.25、125、125 mg/ml。(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黄芪、黄连和大黄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07、12.57、14.4 mm,其MIC值分别为250、125、125 mg/ml。(3)沙门氏菌对黄芪呈低度敏感,MIC值为250 mg/ml,黄连和大黄对沙门氏菌呈中度敏感,MIC值均为62.5 mg/ml。(4)黄芪和何首乌提取液混合试验,以黄芪0.75 mg/ml,何首乌0.25 mg/ml组合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呈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6.1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1 mm;对沙门氏菌呈不敏感,抑菌圈直径为9.8 mm。(5)黄芪、黄连和大黄三种提取液混合试验,以黄芪0.25 mg/ml,黄连0.5 mg/ml,大黄0.25 mg/ml组合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2.4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2.2 mm;对沙门氏菌呈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2.9 mm。综上所述,单一添加黄芪、黄连和大黄三种中草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较好。以黄芪,黄连和大黄三种中草药复配的组方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六羟基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及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及其抗氧化性。本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探讨六羟基黄酮对四种常见有害菌的抑菌能力|以维生素C(VC)为对照,应用水杨酸法和DPPH法,测定六羟基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和DPPH的清除率,判断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1)六羟基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及沙门氏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浓度为100 mg/mL时抑菌效果最好|(2)六羟基黄酮对奇异变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23.30 mm,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 mg/mL|对大肠埃希氏菌抑菌圈直径为19.80 mm,最小抑菌浓度为0.6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16.64 mm,最小抑菌浓度为0.25 mg/mL|对沙门氏菌抑菌圈直径为14.01 mm|最低抑菌浓度为2.5 mg/mL|(3)六羟基黄酮对·OH最高清除率为86.67%|对DPPH的最高清除率为96.69%。试验结果表明,六羟基黄酮对四种有害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在饲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六羟基黄酮|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抑菌|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浒苔多糖粗提物、浒苔多糖硒的抑菌活性,本试验以硫酸黏杆菌素、林可霉素、黄芪多糖和酵母细胞壁多糖为对照品,采用药敏试验检测浒苔多糖粗提物、浒苔多糖硒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10~100 mg/mL浓度的浒苔多糖粗提物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未产生抑菌作用,浓度为20、50、100 mg/mL的浒苔多糖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和抑菌活性分别为6 mm(-)、8 mm(+)、18 mm(++),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未产生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菊叶香藜中总生物碱提取的最优条件及菊叶香藜生物碱的抑菌效果,试验在超声波作用下利用正交试验探究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总生物碱提取量的影响,并用不同浓度的生物碱作用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来评估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超声提取菊叶香藜总生物碱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45℃,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0,超声提取时间10 min,此时菊叶香藜生物碱提取率为1.01%;菊叶香藜生物碱溶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当溶液浓度为9.45 mg/m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最大直径为9.00 mm,属于中度敏感;当溶液浓度为18.9 m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最大直径为15.20 mm,属于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提法和乙醇回流加热法分别提取功劳叶,应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检测功劳叶提取物对试验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 Consistency,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sistency,MBC)。结果显示,功劳叶醇提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0.69 mm、15.40 mE;MIC值分别是31.3 mg/mL、125 mg/mL;MBC值分别是62.5 mg/mL、500 mg/mL。功劳叶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13.54mm,其MIC值、MBC值分别是62.5 mg/mL、500 mg/mL,对大肠杆菌抗菌活性较弱,其MIC值为500 mg/mL,MBC500 mg/mL。功劳叶不同提取物对细菌的抗菌活性有所差异,功劳叶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由不同程度的抑菌或杀菌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中草药提取物对家兔临床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采用醇提法和水提法提取其有效成分,通过管碟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中草药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石榴皮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极度敏感;黄连、厚朴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5.0mm^20.5mm,最小抑菌浓度在15.6~31.3mg/mL,石榴皮、黄连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在16.0mm^19.5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6、7.8mg/mL,本研究为家兔致病菌的中药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明野生苦菜不同部位(根、茎、叶及全草)对巴彦淖尔地区常见环境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菌株)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中药打孔法及试管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直径及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苦菜叶和全草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三种常见环境致病菌抑菌效果良好,其中苦菜叶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2. 3 mm、9. 1 mm、8. 5 mm;苦菜全草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 2 mm、10. 4 mm、9. 3 mm。苦菜叶对三种环境致病菌的MIC分别为31. 3 mg/mL、125. 0 mg/mL、250. 0 mg/mL,MBC分别为31. 3 mg/mL、250. 0 mg/mL、500. 0 mg/mL;苦菜全草对三种环境致病菌的MIC分别为62. 5 mg/mL、125. 0 mg/mL、250. 0mg/mL,MBC分别为62. 5 mg/mL、250. 0 mg/mL、250. 0mg/mL。说明野生苦菜可以用于防控当地常见环境致病菌所导致的疾病。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牛膝多糖(ABPS)体外抑菌的效果。试验将牛膝多糖溶液分为1.000、0.500、0.250、0.125及0 g/mL 5组,探究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牛膝多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与其剂量成正比,最低抑菌浓度为31.250 mg/mL,牛膝多糖在体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抑菌剂量以1.000 g/mL剂量组效果最佳(P0.05)。由此可得,一定剂量的牛膝多糖在体外有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比较植物精油分别与有机酸、丁酸类物质复合后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试验将植物精油分别与丁酸钠、丁酸甘油酯、山梨酸、苯甲酸和柠檬酸按照不同比例复合,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复合植物精油、有机酸均具有抑菌效果,而丁酸钠和低浓度丁酸甘油酯不具有抑菌效果。植物精油与有机酸或丁酸衍生物复合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明显抑菌作用。综上可得,植物精油与苯甲酸或柠檬酸复合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贵州地区优质牧草黔中金荞麦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并探究提取物抑菌活性,试验通过回流法、超声法、水煮法及鲜样榨汁法对黔中金荞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进行提取,通过打孔法检测各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确定提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提取物中的有效物质含量,对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进行优化,设置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以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检测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的黔中金荞麦提取物对3种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的70%乙醇超声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4.2 mm。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介于31.25~62.5 mg/mL之间,MBC介于为62.5~500 mg/mL之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MIC和MBC分别为31.25 mg/mL和62.5 mg/mL。说明黔中金荞麦地下部分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鸡血藤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制备及体外抑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丙酮和乙醇等不同极性溶剂对鸡血藤有效成分进行提取,测定了鸡血藤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鸡大肠埃希菌、鸭大肠埃希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鸡血藤的各种提取物对鸡大肠埃希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小于13 mm,属低度敏感;对鸭大肠埃希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属中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大于13 mm,小于19 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高度敏感,其抑菌圈直径在19 mm以上。鸡血藤微波提取物对鸡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700 mL/L乙醇提取物对鸭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均为15.63 mg/mL。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单味中草药提取物及其复方组合对奶牛隐性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雷氏菌的抑菌效果,选用三种中草药进行单味中药及复方组合体外抑菌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25. 00 mg/m L的地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度敏感; 6. 25 mg/m L的半枝莲对沙雷氏菌中度敏感;其余浓度的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雷氏菌低度敏感。中草药复方组合抑菌试验中,浓度均为25. 00 mg/m L的半枝莲+地榆组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抑菌圈直径为9. 67 mm。说明试验选用的三种单味中草药提取物及复方组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雷氏菌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优化毛果算盘子粗提物提取条件,研究其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采用水提法提取毛果算盘子粗提物,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以纸片法和微量肉汤释法对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毛果算盘子粗提物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100℃提取0.5 h、提取2次;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头孢喹肟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00±0.82)mm、(30.70±0.94)mm、(14.00±0.47)mm、(11.70±0.82)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56 mg/mL、1.56 mg/mL、3.125 mg/mL、3.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56 mg/mL、3.125 mg/mL、3.125 mg/mL、6.25 mg/mL。说明毛果算盘子粗提物对四种试验菌株的抑制作用不同,对耐头孢喹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4.
苦参生物碱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杯碟法和对倍稀释法测定苦参生物碱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应用扫描电镜方法观察苦参生物碱对大肠杆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20mg/ml苦参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的抑菌圈分别是18.8mm、12.6mm和6.4mm,MIC分别是5mg/ml、8mg/ml和20mg/ml,而对沙门氏菌、枯草杆菌无抑菌作用。扫描电镜观察,苦参醇提物使大肠杆菌的菌体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菌体固缩变形,中间凹陷,呈规则元宝状,严重者细胞壁破损,内容物外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观察草药白接骨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试验对白接骨分别进行水提和醇提,联用管碟法、微量稀释法和琼脂平板计数法,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观察了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白接骨醇提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92±0.74、35.10±1.27、42.93±0.81和31.95±0.49 mm;MIC分别为3.12、1.56、0.78和1.56 mg/mL;MBC分别为6.25、3.12、1.56和1.56 mg/mL。但水提液对这4种细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均小于6 mm,MIC和MBC均大于200 mg/L。由此可见,草药白接骨醇提液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优于水提液,推测其主要抑菌成分可能是醇溶性的。  相似文献   

16.
大蒜提取液具有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牛津杯法抑菌试验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蒜提取物均为高度敏感,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50mg/mL和25mg/mL,MBC值也分别为50mg/mL和25mg/mL。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对猪源大肠杆菌O_8体外抑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猪源大肠杆菌O8对黄连等10种中药的体外敏感性,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微量二倍稀释法对10种中药水提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黄连对大肠杆菌O8呈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21.3 mm,其MIC值为7.813mg/mL,抑菌效果最好;黄芩、五倍子呈中度敏感,其MIC值为31.25mg/mL;而苦参不敏感,其MIC值为500mg/mL,抑菌效果差。  相似文献   

18.
不同中药复方对3种鸡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中药复方对3种鸡细菌性腹泻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采用纸片法对自拟的6个中药复方进行敏感性试验,并用试管二倍法测定中药复方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6个中药复方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复方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1.2 mm,平均MIC值为62.5 mg/mL;复方1对沙门氏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9.8 mm,平均MIC值为41.7 mg/mL;复方3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效果较好,平均抑菌圈直径为23.3 mm,平均MIC值为3.92 mg/mL,3个复方均呈高度敏感。表明中药复方可以用于鸡细菌性腹泻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吴贵富 《饲料工业》2023,(15):49-54
试验旨在通过对17种具有良好抑菌效果植物精油的体外抑菌试验,筛选出对引起畜禽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疗效的单一植物精油品种,再通过体外抑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的植物精油复配方案,最后通过人工攻毒建立动物感染模型,筛选出复配精油组合的最佳治疗剂量,为植物精油防治家禽细菌性呼吸道疾病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在17种植物精油中,抑菌效果最好的单一植物精油是肉桂醛和香芹酚,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391 mg/mL,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781 mg/mL。抑菌效果最佳的植物精油组合为2∶1的肉桂醛∶牛至油和2∶1的肉桂醛∶百里香酚,2∶1的肉桂醛∶牛至油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195 mg/mL,对大肠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391 mg/mL;2∶1的肉桂醛∶百里香酚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为0.195 mg/mL,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391 mg/mL。在2∶1的肉桂醛∶百里香酚复合植物...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磷酸型复合酸化剂对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以大肠杆菌(ATCC83912)、沙门菌(ATCC2151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213)3种常见的致病菌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双层板法,测定3种酸化剂和复合抗生素的抑菌圈直径(mm),比较3种酸化剂(Ⅰ、Ⅱ、Ⅲ)不同浓度(0.20%、0.30%、0.40%、0.50%、0.70%)的抑菌效果,比较0.50%酸化剂与复合抗生素(日粮中含土霉素100 mg/kg+金霉素75 mg/kg+喹烯酮250 mg/kg)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①3种酸化剂的抑菌效果差异显著(P0.05),抑菌作用: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酸化剂Ⅲ酸化剂Ⅱ酸化剂Ⅰ,并且酸化剂Ⅱ、酸化剂Ⅲ的抑菌效果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加;②0.5%酸化剂Ⅱ、酸化剂Ⅲ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优于复合抗生素(P0.01),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不如复合抗生素(P0.01)。综上所述:3种酸化剂中,酸化剂Ⅲ的抑菌效果最佳,酸化剂对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抑菌效果优于复合抗生素,建议在日粮中的添加量不低于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