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冬春连阴寡照灾害呈日趋严重之势,直接威胁到以日光温室为代表的保护地生产。根据本地区多年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经验,总结了几项补光措施。  相似文献   

2.
冬春季如遇发生大雾连阴天气持续的低温寡照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危害极大,为确保冬春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顺利进行,采取抗低温、弱光的综合技术措施,可较好的抵御灾害性天气的不利影响。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内蒙古砖墙体日光温室的小气候观测资料,通过对日光温室内番茄生长发育资料及冻害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不同天气条件下温室内外最低气温回归模型,并确定了不同等级番茄冻害温室外最低温度指标。结果表明,日光温室番茄发生低温冻害不仅与日最低气温有关,而且与低温持续时间和相对湿度等有关。晴天、多云和阴天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日最低气温与温室外日最低气温的二次曲线拟合最优,相关系数分别为0.733、0.820、0.423。晴天、多云和阴天时番茄轻度冻害指标分别为-18.5~-10.4℃、-10.6~-7.4℃、-8.4~-4.4℃,中度冻害指标分别为-20.5~-18.5℃、-13.0~-10.6℃、-11.4~-8.4℃,而重度冻害指标分别为≤-20.5℃、≤-13.0℃、≤-11.4℃。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冬季气温比常年偏低,其中12月河北省平均气温-4.9℃,比常年偏低2.7℃;12月平均最低气温-8.4℃,比常年偏低1.6℃,日光温室内的最低温度常降到10℃,甚至更低,蔬菜生长速度变慢,低温障碍发生频繁。此外,连续阴天寡照天气近年来时常出现,对蔬菜生产的危害也很大,据调查,连续3天阴天时,黄瓜、番茄、甜椒等蔬菜的疫病、霜霉病开始出现;连续4~7天阴天、或日照时数不足3h连续7天以上、或1月内出现2次连阴3天时,黄瓜、番茄、甜椒等蔬菜多数病害普遍发生,但通过药剂防治等措施还可以控制。连续阴天8天以上,或日照时数不足3 h连续10天以上,或1月内出现2次连阴4~7天,此时的病害难以控制,会直接导致减产。  相似文献   

5.
低温寡照对温室大棚蔬菜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寿光日光温室蔬菜遭受低温寡照灾害的调查分析,解释了灾害形成的原因,总结出寿光市低温寡照的发生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番茄、黄瓜是新疆博州地区日光温室种植面积最大的两类果菜类蔬菜,近年来由于春季低温、阴雾寡照气候频发,造成以上蔬菜作物光合产物积累严重不足,对产量直接造成影响。为进一步探讨二氧化碳气肥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增产、抗病性能,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温室春提早黄瓜和番茄作物上开展了温室二氧化碳气体施肥试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低温寡照天气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影响及有效应对措施,选择天津市武清区3类主要生产型日光温室进行调研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寡照天气过程中高标准节能日光温室内气象条件优于二代节能日光温室,简易砖墙日光温室内气象条件最差;3类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均较室外落后1~2 d;3 d内低温寡照过程对日光温室生产影响不明显,但4 d及以上低温寡照则需注意管理,积极采取必要措施,以降低损失。天津市二代节能日光温室种植果菜存在灾损风险,但叶菜种植可适当考虑降低温室结构投入及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5年11月济南市温室内、外气象资料,分析了11月份极端寡照天气的构成分布及温室内的小气候特征,研究11月份晴天、雾霾、阴雨(雪)3种天气类型对温室内番茄光合特性、叶片SOD和CAT活性以及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严重雾霾及阴雨(雪)天气均会形成寡照,使温室内光照强度显著降低,气温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阴雨(雪)天气形成的寡照使得温室内气温降幅更大。雾霾和阴雨(雪)天气时,番茄叶片最大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及光饱和点均显著低于晴天,而光补偿点则显著高于晴天,番茄叶片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晴天,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晴天,温室内光照越弱、气温越低,番茄叶片超氧自由基的抗氧化能力越弱,细胞膜系统结构与功能受到伤害越大,叶片更易衰老,叶片光合能力越弱。该研究结果为北方雾霾及阴雨(雪)天气发生时进行温室蔬菜科学管理及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葫芦岛市日光温室内、外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与室外最低气温的关系,定义了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低温寡照灾害的指标,以此构建了低温寡照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从灾害风险概率、灾害频率等角度综合评估了葫芦岛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低温寡照灾害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绥中县是葫芦岛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低温寡照灾害的低风险区,市区为中风险区,兴城和建昌是高风险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受低温灾害影响的风险要明显高于寡照灾害,在1981~2013年期间,葫芦岛市平均每年出现日光温室低温灾害10.6次、寡照灾害1.8次;低温寡照灾害类型以轻度灾害为主;低温灾害仅在冬季出现,1月出现次数最多;寡照灾害在各月均可能出现,以5月和11月出现次数较多。  相似文献   

10.
根据葫芦岛市日光温室内、外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与室外最低气温的关系,定义了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低温寡照灾害的指标,以此构建了低温寡照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从灾害风险概率、灾害频率等角度综合评估了葫芦岛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低温寡照灾害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绥中县是葫芦岛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低温寡照灾害的低风险区,市区为中风险区,兴城和建昌是高风险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受低温灾害影响的风险要明显高于寡照灾害,在19812013年期间,葫芦岛市平均每年出现日光温室低温灾害10.6次、寡照灾害1.8次;低温寡照灾害类型以轻度灾害为主;低温灾害仅在冬季出现,1月出现次数最多;寡照灾害在各月均可能出现,以5月和11月出现次数较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浏阳烟区烤烟适种的气候资源条件。[方法]利用浏阳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结合浏阳烟区生产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浏阳烟区的气候资源利弊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浏阳烟区日平均气温>20℃的天数约140~150 d,>10℃积温为5 123~5 447℃.d,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满足优质烤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气候环境。[结论]烤烟全生育期除苗床期处在低温阴雨寡照的不良生长环境中,4~7月气候都适宜烤烟生长,但最适宜的气候是4月下旬~7月上旬。  相似文献   

12.
近49年沈阳东陵区光温水资源特征与趋势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刁军  董晓明  刘凤芝  贺明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34-19635,19698
选用1961~2009年沈阳东陵区光温水气象资料,分析其气候资源趋势变化,为当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近49年沈阳市东陵区光能资源呈下降减少趋势,辐射年总量趋势减少528MJ/m2,日照时数年总量趋势减少333 h。热量资源呈增加趋势,年平均气温趋势升高1.04℃,活动积温趋势增加228℃。年降水量总趋势略有下降,降水资源各年代间变化较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以毕节雨养烟区主产县纳雍县、赫章县和威宁县的1980~2010年的气候因素为基础,分析了该区气候因素,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模型对该区的气候适生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估算了气候适生性指数(CFI)。结果表明:毕节雨养烟区大田期的平均气温较适宜、日照时数多、≥10℃积温高、降雨量充沛,这些气候因素有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除伸根期气温偏低和中后期降雨量偏高外,其它气候因素及其它时期的降雨量均与国外优质烟区基本相当;纳雍县、赫章县和威宁县的气候适生性指数平均分别为0.793、0.860和0.656。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出保山低热河谷区域早植烤烟生产的气候特点及其规律,为优质早植烟生产拟制科学、合理的调控技术措施提供依据。比较分析了伊洛瓦底江支流保山龙川江区域早植烟大田期1-7月和夏烟大田期5-9月的光、热、降雨等自然气候条件。结果表明:(1)保山具有典型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征,热量丰富,尤其是保山低热河谷区域光热等自然条件总体适宜优质烟叶周年生产。(2)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夏烟均好于早植烟,≥10℃活动积温、≥10℃有效积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日温)、最低气温(夜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夏烟分别高7.0%,27.5%,4.4℃,2.7℃,6.5℃,27.4%,9个百分点。而日温差、大田期日照时间、日照率则早植烟高于夏烟,分别高39℃,1.6h/d,17.5个百分点。夏烟在整个生育期内除了第3,第4月降雨较多,其他各月降雨变化范围、气温、日照时数变化较平稳,而早植烟则随移栽后时间变化较大,降水量和气温逐渐增加,日照时数逐渐降低。(3)冬春季早植烤烟生产期具有一定的冷害低温等风险,应针对性地加强其生长发育规律、干物质和品质要素形成规律的基础研究,采取调整移栽期、设施工厂化育苗、膜下栽培、大苗移栽、合理水肥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珊  郭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27-1629
运用ArcGIS对川西高原阿坝州的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光、温、水要素进行推算,建立小网格推算模型推算了年平均气温度、≥0℃和≥10℃积温、≥0℃和≥10℃积温天数、地面年平均温度、年日照时数,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推算年总降水量。结果表明,基于Arc-GIS的阿坝州农业气候资源推算结果较传统方法推算的结果更加精细、准确,应用更加广泛、方便。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管胞形态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落叶松营林措施的正确设计和科学实施提供依据,运用协整分析法分析、探讨了落叶松管胞形态特征与气候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管胞形态特征与气候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除了早材管胞壁厚度外,其它指标与气候因素之间的协整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1973-2003年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2月和3月平均气温的升高对于落叶松的管胞长度增加有显著影响,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检验显示:2月气温短期内对早材管胞长度增加的影响存在4a的滞后期,3月气温短期内对晚材管胞长度增加的影响存在7 a的滞后期.2月和3月的日照时间减少,7月份的日照时间增加,有利于增加早材管胞直径,却不利于增加晚材管胞直径.7月份的日照时间增加也有利于增加晚材管胞壁厚,但是日照时间对管胞形态特征的滞后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降水量与管胞形态特征之间的协整关系也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鄂北冬小麦产区8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0年共40年冬小麦生育期降水、气温和日照资料,运用线性统计方法探讨了鄂北冬小麦生育期气候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期平均温度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倾向率为0.37℃/10年,降水量增加的速度不大,降水量变化倾向率为1.44 mm/10年,日照时数变化的倾向率为-13.3 h/10年,日照时数减少直接作用是太阳总辐射的下降。冬麦区气候变暖特征明显,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基于浙江省20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浙江省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气候变暖背景下,浙江省气温显著升高,≥10℃积温增加,气温稳定≥20℃终日延迟,作物气候生长期增长。热量资源要素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纬向分布特征。1961-2010年浙江省日照时数年际间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以金衢盆地与台州玉环地区减少最为明显;年均降水量增加,降水天数减少,雨日平均降水强度年际间呈明显上升趋势,以舟山及嘉兴-宁波-台州沿海增速最大。沿海岛屿及金衢地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较高,丽水地区最少。1961-2010年全省平均湿润指数为164,整体上表现出增加趋势。本研究结果可为浙江省农业种植区划、生产布局调整及制定气候变化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找出蔚县烟草气候变化规律,以便为种植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利用1967~2013年蔚县气象站观测资料,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等统计方法分析影响烟草生长发育的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7a来蔚县烤烟生长期的平均气温属于烟草正常生长范围,接近最适宜气温最低值;1990年以来,≥10℃的积温只有两年小于烤烟生长期所需积温(2 600℃.d);47 a来蔚县无霜期平均值比烤烟正常发育成熟所需的无霜期多18.7 d;生长期内降水量历年平均值远低于烤烟正常发育需水量;蔚县烤烟在大田期的日照时数能够满足优质烤烟的所需日照时数,采烤期比优质烤烟所需日照时数略偏多;蔚县冬春季冷凉,干燥的气候特点不利于病虫害发生,但气候的日趋变暖趋势有利于虫害的发展;为了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需要合理选择品种和种植地,应适时灌溉,还需要做好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工作,建立合理气象服务体系,做好烟草灾害的早预报、早通知、早预防.  相似文献   

20.
利用商丘市所辖7个国家气象站降水、气温、日照等观测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和天气分析方法,分析了商丘市2016年基本气候特征、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气候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5.4 ℃,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1.1 ℃,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均偏高;年降水量711.8 mm,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4%,其中冬季、春季、夏季偏少,秋季偏多;年日照时数1 890.2 h,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166.7 h,其中冬季、春季、秋季偏少,夏季偏多.年内出现了低温、干旱、暴雪、高温热害等天气气候事件.总体来说,气象灾害为偏轻年份,是个好年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