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方正银鲫是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名鲫鱼优良品种,为黑龙江省土著鱼类品种,并被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原种。方正银鲫染色体为天然三倍体鲫鱼,在自然水域进行雌核发育,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快,当年可养到尾重50~100g,第二年可养到尾重200~400g。2011~2017年,方正银鲫被遴选为勃利县水产主导水产品种,在全县大面积推广。2017年,我们在勃利县九龙鱼种场开展了方正银鲫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  相似文献   

2.
正方正银鲫是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名优鲫鱼品种,1997年被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原种。方正银鲫染色体为三倍体,在天然水域进行雌核发育,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受到了北方地区养殖者欢迎,也逐渐开始在南方地区推广养殖。方正银鲫生长速度比普通鲫鱼快,在北方地区当年可养到尾重50~100克,第二年可养到尾重200~400克。方正银鲫养殖效益高,亩产350~750千克,亩效益1500~3000元。  相似文献   

3.
方正银鲫是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名优鲫鱼品种,也是适合稻田养殖的名优鲫鱼品种之一.2015 ~ 2016年,在黑龙江省勃利县推广稻田养殖方正银鲫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中吉兴乡一农户利用30亩稻田放养方正银鲫夏花1.2万尾,平均亩放400尾;秋季产尾重75.6g左右的方正银鲫669kg,平均每亩产22.3kg,每亩增收300多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稻田养殖方正银鲫的生态效益也非常显著,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实现了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4.
方正银鲫原产地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是一种高背型的鲫鱼品种,具有背高、头小、肥满度系数高、尾柄较短、生长快等优点。方正银鲫背部为黑灰色,体测和腹部深银白色,最大个体1500克,一般在500—1000克左右。我们于1986年从原产地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引进方正银鲫亲本100尾,个体重400—1000克,自1987年开始进行原种繁育。  相似文献   

5.
方正银鲫成鱼驯化养殖高产高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正银鲫属黑龙江银鲫的一个地理种群,是大规模驯化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遗传基因稳定等特点,目前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养殖。方正县双凤水库是方正银鲫的原产地,国家级方正银鲫原种场就建在方正县,方正银鲫养殖面积已占全县总放养面积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6.
方正银鲫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是我国特有的三倍体鲫鱼之一,其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耐寒冷,遗传基因稳定等优点,因其优良的生长特性与经济价值,现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大面积推广。方正银鲫是一种耐低温和耐低氧的鱼类,因此方正银鲫的越冬技术相对容易掌握。本文重点探讨方正银鲫越冬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方正银鯽北方越冬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正银鯽是我国特有的三倍体鲫鱼之一,原产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德善乡双凤水库,它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力强、耐高寒等优点,适合北方高寒地区养殖,现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大面积推广。方正银鯽  相似文献   

8.
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L.)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属鲫鱼的一个地理种群。它与日本和东欧银鲫一样,是一个天然雌核发育种群,因而所产生的后代与母本相似。沈俊宝等用鲤鱼精子与方正银鲫受精时没出现杂交个体,蒋一  相似文献   

9.
2002年4月10日~2002年10月15日在方正县选择浅山区塘坝进行方正银鲫养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浅山区塘坝进行方正银鲫为主的养殖是可行的,经:170d的养殖,方正银鲫由放养时的l00g到出池时250g,亩利润为1233.4元,同时,搭配大规格鲢鳙鱼,可取得高产高效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双凤水库盛产方正银鲫,驰名国内外。自1978年方正银鲫推广以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遗传学研究价值,1992年被国家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列为国家级原种之一,双凤水库也被批准为国家级方正银鲫原种场。根据农业部建设养殖鱼类原种场的要求,我所被聘为技术依托单位,为此我们于1993年5~9月、1997年9月进行春、夏、秋季库区野外采集,10~12月在室内进行资料整理分析。调查方法依着《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手册》  相似文献   

11.
鲫鱼(Carassius auratus)属鲤科鱼类。长期以来,阻碍鲫鱼成为重要养殖鱼类的原因,是由于其生长缓慢。亚种银鲫的经济性状较鲫鱼优越。在银鲫的不同种群中,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称方正鲫)种群最好。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于1975年开展了鲫鱼的选育研究。搞出了由方正鲫为母本,兴国红鲤为父本人工授精  相似文献   

12.
方正银鲫原产地为黑龙江省方正县龙风水库,是世界上仅有的两性型三倍体银鲫种群,以雌核发育方式繁殖后代,具有生长快、营养丰富、易饲养等优良品质,在北方地区,养殖周期为2年,在驯化养殖条件下,当年可养成规格为75-100克/尾,第二年养成成鱼规格为350-500克/尾。  相似文献   

13.
方正银鲫无公害驯化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正银鲫是鲫鱼家族中的佼佼者,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遗传基础稳定等特点,现已在全国推广养殖。方正县德善乡是方正银鲫的原产地,银鲫养殖面积占全县的60%以上。德善乡水产站经多年的技术跟踪,汇集全乡渔民驯化养殖银鲫的先进经验,总结出方正银鲫无公害驯化养殖技术,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体型异育银鲫(简称高体鲫)是由方正银鲫(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种群)作母本,与父本兴国红鲤进行人工授精后的雌核发育后代。与其他鲫相比,具有食性广,易繁殖、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等优点.1989年我库实施国家星火计划"优质苗种基地建设'项目,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引进高体娜夏花鱼种,进行专池培育.在解决了高体娜的人工策殖、苗种培育技术后,进行了几种形式的成负养殖试验.现将养殖结果介绍如下.1鱼种池鑫养试验在6个鱼种池进  相似文献   

15.
方正银鲫原产于方正县双风水库,是一个优良的鲫鱼品种,现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其抗病力较强,在正常的管理下,很少发病。方正银鲫的疾病,一般是由生物病原和非生物因素引起。由生物病原引起的鱼病有病毒、细菌、真菌和藻类感染的传染性鱼病和由各种寄生虫引起的侵袭性鱼病;非生物因素则是由其它生物或机械物理、化学等引起的。其敌害主要有水鼠、水獭、水鸟、蛙类、凶猛鱼类、水生昆虫等。方正银鲫的发病是较复杂的,我们必须抓好鱼病的防治,发病及时治疗,确保方正银鲫的养殖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鲫鱼在我国已知有二个种(黑鲫和鲫)和一个亚种(银鲫)。异育银鲫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银鲫作母本,江西兴国红鲤作为父本育出的一个鲫鱼养殖新对象。母本银鲫是三倍体雌核发育。父母红鲤与银鲫是不同种的鱼,这两种鱼人工远缘“杂交”所产生的鲫鱼新一代,名为“异育雌核发育银鲫”简称叫“异育银鲫”。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尚志市尚志镇红光村程德发,已连续多年利用20亩标准化池塘驯化养殖方正银鲫商品鱼,取得亩产双吨,亩利润超万元的经济效益.他于2015年4月20日,驯化养殖方正银鲫和大规格鳙鱼,亩放养量方正银鲫4400尾(100g/尾)、鳙鱼50尾(1000g/尾).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池塘主养萍乡肉红鲫养殖技术模式,养殖饲料选用鲫鱼专用料,试验亩放萍乡肉红鲫1200~1500尾,搭配其他鱼类180尾,饲养210~240天后,萍乡肉红鲫从50g长到平均体重186~225g,最大个体258g,萍乡肉红鲫的产量为276~331kg/亩,其他鱼类产量为180~260kg/亩,平均成活率分别为88.8~98%.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主养的模式是可行的,其产值分别达到3768~5290元/亩,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萍乡肉红鲫成鱼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方正银鲫原产地为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与分布在前苏联欧洲地区和日本的单性型银鲫(只有雌鱼,没有雄鱼)不同,它具有雌、雄两性,且两性的染色体数和核型都相同,是世界仅有的两性型三倍体银鲫种群,以营雌核发育系列后代。著名的异育银鲫便是利用方正银鲫做母体培训而来的。  相似文献   

20.
滁州鲫种群保护与合理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1 0年来 ,我国继发现云南滇池高背鲫是一个天然雌核发育种群后 ,又陆续发现黑龙江方正县双凤水库的方正银鲫、河南林县淇河的淇河鲫、广东翁源县等地的缩骨鲫、贵州普安县青山镇一带的普安鲫、江西彭泽县丁家湖等水域的彭泽鲫部分群体都是行雌核发育的鱼类。近年 ,又发现安徽滁州市城西水库的滁州鲫是天然三倍体的两性种群。1 滁州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1 1 形态特征滁州鲫为全鳞被 ,群体内存在形态特征稍有差异的四种类型。体型可分为高背型和低背型两大类群 ,其中高背型占群体总数的5 4% ,侧线鳞数为 2 8- 30 ,尾柄高大于尾柄长。其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