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研究富硒青稞秸秆短期饲喂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全血和牛奶硒含量的影响.选择12头体重(400±25) kg、胎次(5±1)次、泌乳天数(223±25)d、产奶量(11.3±1.6) kg的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每头奶牛基础日粮包括精混饲料(TMR) 10 kg和普通青稞秸秆12.5 kg,试验组使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5头体细胞克隆母犊牛及其同期自然繁殖出生的荷斯坦母犊牛初生期、6月龄、12月龄的体重、体尺指标测定,初步分析了其生长发育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克隆牛初生重53.67±7.00kg,明显高于自繁奶牛(P<0.01),6月龄体重141.00±16.49kg,明显低于自繁奶牛(P<0.01),12月龄体重302.80±32.17kg,与自繁奶牛基本相当;(2)克隆牛0~6月龄期间平均日增重0.70±0.11kg明显低于自繁奶牛(P<0.01),6~12月龄期间平均日增重0.90±0.12kg,与自繁奶牛基本相当(P>0.05),0~12月龄期间平均日增重0.70±0.11kg,与自繁奶牛基本相当(P>0.05);(3)克隆牛初生体尺指标明显大于自繁奶牛(P<0.01),6月龄体尺指标明显小于自繁奶牛(P<0.01),12月龄体尺指标与自繁奶牛相当(P>0.05);(4)克隆牛0~6月龄期间体尺平均增长明显低于自繁奶牛(P<0.01),6~12月龄期间体尺平均增长明显高于自繁奶牛(P<0.01),0~12月龄期间体尺平均增长明显低于自繁奶牛(P<0.01)。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过瘤胃保护维生素A微胶囊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试验将32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试验组在奶牛1%预混料中分别添加24 IU/kg(试验1组)、32 IU/kg(试验2组)、64 IU/kg(试验3组)瘤胃保护性维生素A微胶囊,对照组添加未处理维生素A微胶囊32 IU/kg,测定奶牛产奶量、乳品质、乳中维生素A含量、乳中体细胞数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表明:与添加未处理维生素A微胶囊相比,添加瘤胃保护性维生素A微胶囊可以增加奶牛产奶量,降低奶牛体细胞数,增加乳中维生素A含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观察杞柳条皮对奶牛保健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杞柳条皮(生皮或熟皮)代替苜蓿干草饲喂奶牛,测定乳腺炎、前胃弛缓发病率及消化率。结果表明:在奶牛日粮中添加2 kg杞柳生皮替代0.5 kg苜蓿干草,或在奶牛日粮中添加4 kg杞柳熟皮替代1.5 kg苜蓿干草,奶牛乳腺炎发病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20%和10%,前胃弛缓发病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5%和10%,并可有效地提高奶牛消化率。  相似文献   

5.
高温条件下高产和中产奶牛产奶性能及瘤胃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温环境条件下,高产与中产奶牛产奶量、乳组成和瘤胃发酵的差异.试验选择24头中国荷斯坦奶牛,根据配对试验设计原则,分为高产奶牛组[产奶量:(40.40±3.60)kg/d]和中产奶牛组[产奶量:(30.46±1.92)kg/d],每组12头牛.试验在炎热的夏季进行.每7 d测定1次产奶量和乳组成.试验最后1周,在早晨饲喂后5 h,利用专用口腔采样器采集瘤胃液,测定pH、氨氮、总挥发件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异戊酸含量.试验期间每日07:00、14:00和22:00的平均温湿指数分别为:79.29、81.79和78.84,试验牛主要经历了轻度和高度热应激.结果显示:高产奶牛产奶量下降幅度(0.96 kg/wk)显著高于中产奶牛(0.62 kg/wk)(P<0.05);高产奶牛乳脂率显著高于中产奶牛(P<0.05),乳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中产奶牛(P<0.01),乳糖含量显著低于中产奶牛(P<0.05),体细胞评分显著高于中产奶牛(P<0.05);高产奶牛瘤胃液乙酸与丙酸比极显著低于中产奶牛(P<0.01).结果提示,在高温环境条件下,高产奶牛产奶量下降幅度大于中产奶牛,热应激对高产奶牛瘤胃功能的负面影响程度大于中产奶牛.  相似文献   

6.
影响农区散养奶牛产犊间隔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海省互助县农户散养奶牛2002-2006年(青海黄牛与荷斯坦牛杂交)的配种记录和产奶量记录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产犊季节和不同胎次对奶牛产犊间隔的影响不显著(P>0.05);产奶量在4500kg以上奶牛的产犊间隔与产奶量在2500kg以下的奶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奶量在2500~3499kg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特高"黑麦草饲喂泌乳牛试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特高”为四倍体一年生黑麦草,1998年从百绿集团引进。通过15d的奶牛饲喂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精饲料供给条件下,日饲喂特高黑麦草(50kg/头)的奶牛日产奶2.4kg,比日饲喂青贮玉米(30kg/头) 野杂草(15kg/头)的奶牛高o.4kg,而每公斤牛奶的饲喂成本却降低了0.17元,效益显著。另外,试验中还发现,饲喂黑麦草特高能有效地减少奶牛乳房炎等病症。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治疗奶牛线虫病疗效好、方便、对奶牛应激反应小的药物和剂型,将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研制成2种配方的浇泼剂,即配方Ⅰ和配方Ⅱ。在同一个奶牛小区将37头自然感染线虫病的奶牛分为8个组:配方Ⅰ低剂量组(0.05 mL/kg)、配方Ⅰ中剂量组(0.10 mL/kg)、配方Ⅰ高剂量组(0.20 mL/kg);配方Ⅱ低剂量组(0.05 mL/kg)、配方Ⅱ中剂量组(0.10 mL/kg)、配方Ⅱ高剂量组(0.20 mL/kg);进口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除药物对照组2头奶牛外,其余每组5头奶牛。在投药前和投药后d7、d14、d21、d28、d35、d42、d49、d56、d63采集试验奶牛粪便检测线虫和前后盘吸虫虫卵数量。结果显示,投药后d7,6个试验组和1个药物对照组的奶牛粪便中线虫虫卵全部转阴,这表明研制的乙酰氨基阿维菌素配方Ⅰ和配方Ⅱ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奶牛的线虫病治疗具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32头健康泌乳奶牛进行了饲喂奶牛专用脲酶抑制剂复合预混料的试验.结果表明,饲喂脲酶抑制剂复合预混料的试验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22.81kg/头,对照组泌乳奶牛平均日产标准乳20.12kg/头,产奶量提高13.37%(P<0.05);饲料转化率提高13.43%(P<0.05);经济效益提高13.68%,增收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验证奶牛产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缓解奶牛分娩应激、提高产奶量的作用,笔者对奶牛分娩后注射氟尼辛葡甲胺对其泌乳性能及SCC的作用效果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产后1~21d的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2.4kg(P0.05),试验组产后第7天乳汁体细胞数(SCC)比对照组低10.77万个/m L(P0.05);试验组奶牛产后1~90d的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高2.18kg,最高日产奶量比对照组高0.11kg(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