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做为第三代水果之首的美国黑树莓、红树莓,我国有关科研单位从90年代初期引进扩繁生产,由于独特的营养价值、被誉之为:“世界水果之王”。我国南从江苏,北到黑龙江都可栽培。现将本场几年来的栽培实践总结如下,供广大农民参考。1 定植与定植方式1.1 定植一般和其它果树一样,秋栽和春栽都可,秋栽掌握在树莓落叶后至土壤封冰前进行,秋栽定植后,随着气温的降低,树莓根系进入休眠状态,春季气温回升后,发芽生长。春栽一般在清明前后,将贮藏的苗木用水浸泡12小时,用生根粉药剂处理后栽植。1.2 每亩挖330个定植穴,按行距2.5米,株距80公分整成条状沟,施足5000公斤农家肥深翻,然后按  相似文献   

2.
工艺流程:→选料→清洗→打浆→胶体磨处理→混合调配→真空脱气→均质→罐装→封口→杀菌→冷却→保温检验→成品。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现有苹果33933.3公顷,红富士苹果19533.3公倾,近年来果树技术人员对红富士苹果的优质高效进行了认真探讨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技术措施,使一、二级果率达到90%以上,好果率达到96%,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树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丁杰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7):198-200,232
树莓在我国是一种新兴水果,具有较好的鲜食和加工价值。通过采用CaCO3、KHCO3、K2C4H4O6、复盐法等6种不同降酸方式,分析比较了不同降酸方式的降酸效果及对酒的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HCO3降酸,能较容易达到树莓酒降酸的要求,但如果用量过大,会使酒体略微表现出苦涩味;利用CaCO3处理,能达到树莓酒降酸目的,而且可以保留原有的香气和口感,但热稳定性差,需要结合离子交换树脂去除Ca2+;利用K2C4H4O6降酸,用量大,成本高,且易生成KHC4H4O6,清除较麻烦。  相似文献   

7.
<正> 树莓是蔷薇科浆果类多年生小灌木落叶果树。果实富含V_E、V_C、SOD及R—氨基丁酸、锌、钙等抗衰老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远高于苹果、橘子、葡萄等水果,堪称世界“水果之王”,是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第三代新兴水果。由于树莓对气候、土质适应性较强,病虫害种类少、发生轻,田间管理简便,容易获得丰产,近几年在我国发展较快。但有些不法树莓苗木经营者在广告上肆意夸大宣  相似文献   

8.
9.
10.
树莓饮料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树莓果汁饮料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能明显提高树莓果汁的出汁率,在温度35℃、酶解时间3h、果胶酶用量0.5g·L-1时,酶解效果最佳。2L成品饮料配方按原果汁320mL、白糖90g、NaCl0.5g、Na3PO42g、麦芽糖180mL、CMCNa0.3g、柠檬酸三钠15g进行配比,产品口味良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介绍了树莓栽培技术即建园、整地、定植、灌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 树莓是蔷薇科浆果类多年生小灌木落叶果树。果实富含V_E、V_c、SOD及R一氨基丁酸、锌、钙等抗衰老营养物质,其营养价值远高于苹果、桔子、葡萄等水果,堪称世界“水果之王”,是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第三  相似文献   

13.
第三代新兴水果—树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莓是蔷薇科植物,属树莓属多年生小灌木落叶果树,果实为浆果.根据果实成熟时的颜色,分为黑树莓、红树莓、黄树莓、蓝树莓等,简称黑莓、红莓、黄莓、蓝莓等.  相似文献   

14.
第三代新型水果——黑树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峰 《云南农业》2002,(1):14-14
一、概述 黑树莓在果树分类学上属蔷薇科浆果类,是多年生聚合小核果落叶小灌木,树高1.5~2m。掌状复叶3~4小叶,总状花序,通常有多数花,花瓣白色,果实圆柱型。南方4月前后开始开花,北方迟30~40d,6~9月果熟,果实成熟期长达4个月,果实在成熟期由红变黑,亮丽美观,果味酸甜适口、风味浓郁。黑树莓浆果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各种食品。如果汁、果冻、微发酵饮料、清凉饮料、糖溃果实、果酱、果酒及果汁糖浆等。另外红色果汁还具有天然色素添色剂的特殊用途。如山楂清凉饮料加入黑树莓汁,使其色、香、味更佳。黑树莓浆果速冻可保持良好风味。由于营养成分和出汁率优于众多水果,因而被列……  相似文献   

15.
16.
树莓果实贮藏与加工性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黑莓、丰满红、红莓32#、红泡刺藤为试材,进行了贮藏实验和加工性状研究。通过不同温度的贮藏实验,选择出了合适的贮藏温度;通过不同加热温度制取树莓果汁实验表明,加热温度是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重要因素.品种与加热时间是次要因素。同时,探讨了加工过程温度对果汁营养成份的影响,品种间的差异是影响还原糖的重要因素,温度是影响吸光度的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增加而吸光度增大,高温能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温能保证维生素c的高含量。  相似文献   

17.
树莓引种及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莓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生长,北方虽有栽培,但因品质较差,未能形成商品。由于树莓果实富含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保健物质,被誉为“第三代”水果。树莓果实除鲜食外,加工制成果汁、果酱、冰淇淋、奶酪等产品,在国际市场深受欢迎,供不应求。栽培树莓投资少、效益高、时间短、见效快、适应性强,是适合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优良果树。然而,目前我国对树莓的研究较少,无论是品种培育还是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都少见报道。本文在成功引种栽培树莓品种Williamette(威廉米特)和Meeker(梅凯)的基础上,介绍树莓栽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树莓小香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树莓是蔷薇科(Rosdcede)悬钩子属的半灌木果树,俗称“托盘”。在我国已有7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小浆果之一。树莓果实柔嫩多汁,甘甜芳香,营养丰富,是夏初季节的生食佳品。但是,树莓果实成熟集中,易腐烂,不耐贮藏和运输,只能就地消费。为了开发利用这一重要资源。我们于1989~1990年进行了树莓系列加工产品的研究。本文主要报告树莓小香槟的研制。  相似文献   

19.
付振铁 《新农业》2010,(5):17-17
<正>树莓是蔷薇科树莓属小灌木植物。树莓属分成空心莓与实心莓两个独立亚属,栽培学上依据花托是否与果实分离又将两个亚属分成红莓类群和黑莓类群。红莓类群按照果实颜色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紫树莓。树莓果实由120个左右小核果粘连在一起构成,因此被称为聚合核果,其形状、大小  相似文献   

20.
树莓是从国外引进的果树品种,成熟时因果色不同分别形成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三个品系。由于红树莓是新兴果树良种,在国内正处于兴起阶段,再加上目前栽培红树莓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导致一些单位和个人肆意夸大对红树莓的宣传,进行炒种。现根据我们几年的引种实践,提出几点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