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A3.IAA.CTK和ABA对马铃薯块茎形成调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花白、内薯3号和薯2号3个品种在块茎形成前后叶片、匍匐茎和块茎内GA3.IAA.CTK和ABA激素水平相互平衡水平变化,并结合外源激素的作用,探讨了4种激素对块茎形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块茎始成后,4种激素水平均趋增加,GA3.IAA.ZR与ABA的平衡水平均趋降低。3个品种在叶片内的这种变化完全一致。外源ABA促进块茎形成,GA3抑制块茎形成,IAA.6-BA对块茎形成影响不影响。表明块茎形成受4种激素联合影响,促进型的GA3.IAA.ZR和抑制型的ABA的平衡水平是调控块茎形成的内在条件,ABA是调控块茎形成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块茎产量与叶片内源激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晋薯2号、内薯3号、紫花白3个品种为材料,对马铃薯生育期间叶片内源GA3、IAA、CTK、ABA的含量变化与块茎产量形成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ABA含量与块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GA3/ABA、IAA/ABA、CTK/ABA3个比值变化与块茎产量和产量增长速率呈负相关。在块茎形成期ABA含量低,GA3/ABA、IAA/ABA、CTK/ABA比值大,淀粉积累期IAA含量高,ABA含量高的品种,块茎产量高、产量增长速率块、产量形成早。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紫花白、内薯3号和晋薯2号3个品种在块茎形成前后叶片、匍匐茎和块茎内GA3.IAA.CTK和ABA激素水平及相互平衡水平变化,并结合外源激素的作用,探讨了4种激素对块茎形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块茎始成后,名种激素水平均趋增加,GA3.IAA.ZR与ABA的平衡水平均趋降低。3个品种在叶片内的这种变化完全一致.外源ABA促进块茎形成,GA3抑制块茎形成,IAA.6-BA对块茎形成影响不明显.表明块整形成受4种激素联合影响,促进型的GA3IAAZR和抑制型的ABA的平衡水平是调控块茎形成的内在条件,ABA是调控块茎形成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相关内源激素含量与桃树树体矮化和生长的相关性,以期为桃树优良短枝型品种的选育和高效矮化密植提供理论依据,以普通型桃-春艳、短枝型桃-超红短枝和极矮化型桃-寿星桃为试材,对其不同生长期叶片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的含量与树体矮化和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桃叶片中IAA、GA、CTK、ABA含量以及GA/ABA、IAA/ABA、IAA+GA+CTK/ABA、CTK/GA的比值在不同类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IAA、GA的含量以及GA/ABA、IAA/ABA、IAA+GA+CTK/ABA的比值与树体矮化程度呈负相关;CTK的含量与树体矮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促进生长的激素相反,ABA含量和CTK/GA比值与树体矮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草莓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成熟期不同的丰香、索非亚2个草莓品种为试材,测定开花前后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植物激素的IAA、GA3、ABA含量及GA3/ABA的比值变化,旨在揭示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形成与内源植物激素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草莓果实的发育呈双“S”曲线,第一次快速生长期IAA和GA3含量迅速升高,而ABA含量急剧下降;果实缓慢生长期IAA含量达最高值,且GA3和ABA含量也呈上升趋势;果实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期至成熟,IAA含量增长缓慢且维持在较高水平,ABA含量变幅不大,而GA3含量急剧减少。其研究结果为在草莓上应用生长调节剂控制果实发育、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橡胶树老态芽和幼态芽内源激素水平,本试验对3个橡胶树品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芽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除GA外,老幼态芽间IAA、CTK、ABA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除IAA/CTK外,老幼态芽间IAA/GA、IAA/ABA、GA/CTK、GA/ABA、CTK/ABA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除IAA外,品种间GA、CTK、ABA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品种间各内源激素比值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7.
切花秋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短日处理下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方法】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通过对短日处理下花芽的形态解剖观察及顶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花芽分化过程中顶芽中GA3含量下降且大多时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GA3变化与之相反;顶芽中IAA含量先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达到最小值,到花冠形成中期达到最大,叶片内源IAA含量在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到花冠形成期趋于平稳;内源CTK含量大幅增加,均高于未分化期;顶芽中ABA含量先下降,后期呈现上升趋势,叶片中ABA含量变化与顶芽相反,呈现先积累,经短暂平稳期后逐渐减少的趋势。花芽分化开始后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的比值均增大。【结论】高水平的CTK和ABA与菊花花芽分化相关联。在花芽分化初期,顶芽中低浓度IAA、GA3,以及叶片中高含量的IAA、GA3关系到菊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在花芽分化后期,顶芽中GA3和IAA的积累关系到花冠形成。从激素平衡来看,维持高比率的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有利于菊花的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8.
烯效唑浸种对水稻秧苗的壮苗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不同播期下不同浓度稀效唑浸种对水稻秧苗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稀效唑各处理使株高降低10.81%-43.85%;分蘖时间提早1-5d,分蘖数增加0.084-5.07个/株;干重根冠比提高2.0%-20.65%,根系活力增加50.23%-74.42%;同时IAA、GA3含量在S1(低温)、S2(适温)播期下降低,在S3(高温)播期下升高,各播期下CTK、ABA含量升高,GA3/ABA、IAA/ABA、(GA3+IAA+CTK)/ABA、GA3/CTK、IAA/CTK比值降低。  相似文献   

9.
树莓叶片生长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莓(Rubus idaeus L.)品种费尔杜德(R.idaeus L.cv.Fertod Zamatos)和哈瑞太兹(R.idaeus L.cv.Herytage)为试验材料,测定其叶片在生长过程中植物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3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并在2个品种间做出比较,分析3种内源激素比值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树莓叶片从展叶到脱落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GA3含量变化呈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IAA含量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ABA含量变化不大,整体上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GA3/ABA和IAA/ABA比值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哈瑞太慈叶片中GA3/ABA和IAA/ABA比值在果实采收期出现回升,后期下降,且GA3、IAA与ABA含量的相关性呈负相关。GA3/IAA比值前期无变化,进入衰老期有增长,GA3和IAA含量呈正相关。GA3和IAA含量在叶面积迅速增长时期达到最大值,而ABA在叶片进入衰老期则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种与变温层积相结合的处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层积过程中冬青种子胚及胚乳内4种激素GA3,ABA,IAA和CTK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层积时间的延长,GA3 和IAA含量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ABA含量与之相反,呈逐渐下降的趋势,CTK含量变化较为复杂,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又以T3(GA3 400 mg·L-1)中种子4种激素含量变化最为明显.另外,层积过程中种子内GA3/ ABA,CTK/ ABA及 IAA/ ABA比值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以‘哈瑞太慈’和‘费尔杜德’两个树莓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果实与休眠芽在生长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和脱落酸三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以及对两个品种间作出比较,并分析三种内源激素比值及相关性。结果表明,树莓果实生长成熟过程中,费尔杜德和哈瑞太慈两个品种果实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GA3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规律,IAA含量呈"下降—上升—下降"规律,ABA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规律。GA3/ABA和GA3/IAA比值变化趋势一致,皆为"先上升后下降",费尔杜德果实GA3/ABA比值在红熟期后略有上升。IAA/ABA比值变化呈"下降—上升—下降"趋势。果实中三种激素互相相关性不显著。GA3含量在白果期达到最高,IAA含量在着红期最高,ABA含量在成熟期最高。从树莓休眠芽生长至休眠芽休眠解除后萌发,两个品种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为:GA3含量变化呈现"先上升再下降后上升"规律,IAA与GA3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而AB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GA3/ABA比值呈现"上升—下降—上升"变化趋势,IAA/ABA比值变化与GA3/ABA相同。GA3和IAA含量呈正相关,两者间比值无明显变化。GA3和IAA含量最大值出现在休眠芽饱满时期,而ABA含量最大值出现在休眠初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工型马铃薯微型薯作为生产高质量脱毒原种用种薯,其休眠持续时间和发芽时间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探究加工型马铃薯微型薯种薯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微型薯中内源激素含量与其休眠期的关系,可为加工型马铃薯微型薯种薯的高质量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微型薯在3种不同贮藏温度(4℃、10℃、20℃)下连续贮藏150 d,其内源赤霉素(GA3)、吲哚-3-乙酸(IAA)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分析不同贮藏时间和温度下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微型薯休眠解除程度影响,并根据内源激素水平动态变化进行激素与休眠的相关性推导。【结果】在整个贮藏期(150 d)间,随着贮藏温度提高,两个品种夏波蒂和大西洋休眠解除时间显著缩短,在4℃贮藏150 d后,两个品种休眠均未完全解除,在10℃和20℃贮藏条件下,大西洋比夏波蒂休眠解除早15 d左右。在整个贮藏期(150 d)间,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和贮藏温度提高,GA3含量显著上升,在10℃贮藏150 d时,大西洋和夏波蒂中GA3含量分别是4℃贮藏条件下的1.7和1.9倍,在20℃贮藏150 d时,大西洋和夏波蒂中GA3含量分别是4℃贮藏条件下的1.9和2.0倍。IAA含量在贮藏后期(90—150 d)显著上升,在10℃贮藏150 d时,大西洋和夏波蒂中IAA含量分别是4℃贮藏条件下的1.5和1.2倍,在20℃贮藏150 d时,大西洋和夏波蒂中IAA含量分别是4℃贮藏条件下的1.9和1.5倍。ABA含量显著下降,在4℃贮藏150 d时,大西洋和夏波蒂中ABA含量是10℃贮藏条件下的7.2和6.4倍。在整个贮藏期(150 d)间,(GA3+IAA)/ABA比值显著提高。对(GA3+IAA)/ABA比值与种薯发芽率相关性分析表明,(GA3+IAA)/ABA比值与种薯发芽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根据(GA3+IAA)/ABA比值与种薯发芽率之间的线性关系推断出夏波蒂和大西洋休眠解除时,(GA3+IAA)/ABA临界阈值分别为52.02和48.49。当(GA3+IAA)/ABA比值超过临界阈值后,微型薯种薯的发芽率超过50%,休眠解除。【结论】微型薯中内源激素GA3、IAA和ABA含量动态平衡变化以及发芽率明显受贮藏时间和贮藏温度影响。通过对块茎内源激素比值和发芽率的相关性分析获得(GA3+IAA)/ABA临界阈值计算方法和范围,为加工型马铃薯种薯贮藏精准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3.
对欧洲鹅耳枥种子进行变温层积处理,测定其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欧洲鹅耳枥种子在层积前ABA的含量较高,层积过程中逐渐下降,GA、IAA含量增加,CTK的含量先降低后增加,GA/ABA的比值逐渐增加,同样IAA/ABA、CTK/ABA的比值亦逐渐增大,说明种子的休眠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ABA类抑制物质与GA类促进物质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火龙果花、果发育期间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特点及4种激素的协同作用,研究激素调控火龙果花、果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外源喷施激素调控花期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生长期红心火龙果植株的正常结果枝中吲哚乙酸(IAA)含量较高,白玉龙、双色、以色列黄龙表现为花期结果枝中细胞分裂素(CTK)含量较高,除白玉龙和以色列黄龙外均表现为正常结果枝中赤霉素(GA)含量较高,同时上述品种均表现为果期带果结果枝中脱落酸(ABA)含量较高。CTK、ABA作为促花激素,大多作用于花期,对火龙果花的花芽分化及花的发育起到促进作用。(2)在火龙果花、果发育过程中,红心火龙果各品种IAA、CTK含量均表现为在花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至初果期达到最大值,说明IAA与CTK在火龙果的坐花、坐果期均具有促进花和果实生长的作用。GA含量的变化情况与之相似,ABA含量呈波浪式变化,在花发育的前期ABA水平较高,促进花的发育,坐果期ABA含量较高,促进火龙果花向果实转化的过程以及花的脱落。(3)火龙果发育过程中CTK/ABA呈波浪式变化,到初果期时达到最大值,盛果期时逐渐降低。除以色列黄龙品种外IAA/ABA也呈波浪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ELISA法测定了杜鹃兰新生假鳞茎发育过程中早期新老假鳞茎的4种内源激素(IAA、CTK、GA3和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杜鹃兰新生假鳞茎发育过程中新老假鳞茎内源激素含量及比例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新老假鳞茎中IAA含量变化较为复杂,一年生假鳞茎呈先急剧下降后上升再小幅下降的变化,二年生假鳞茎表现出两个峰顶和三个峰谷的变化,三年生假鳞茎则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变化;CTK含量的变化是一年生假鳞茎呈先急剧下降后小幅上升再下降,二年生和三年生假鳞茎均呈双峰曲线;GA3含量变化表现出一年生假鳞茎先升后降再升再降最后急剧上升,二年生假鳞茎先升后降再升,三年生假鳞茎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变化趋势;ABA含量整体呈先升后降的变化;IAA/CTK和IAA/ABA比值的变化几乎都是先下降后呈双峰曲线。  相似文献   

16.
以"桂淮2号"优良山薯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技术研究山薯试管零余子形成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试管零余子形态建成过程中,内源GA3、ABA、IAA、ZR和JA含量均在培养第20d明显上升,20~40d期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培养后期,ABA、IAA、ZR和iPA含量逐渐上升,而GA3含量逐渐降低。内源激素间的平衡水平也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变化,ABA/GA3、ZR/GA3和iPA/GA3表现为培养0~20d先降低、后期持续上升的趋势,而IAA/GA3、JA/GA3从起始培养开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长采收期桃-双久红果实成熟前后硬度变化与相关内源激素的关系,以普通桃品种—川中岛为对照,在果实成熟前后各20d对其果肉硬度和内源IAA、ABA、CTK、GA3的含量和乙烯释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成熟,川中岛果实的硬度迅速下降,双久红果实的硬度则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川中岛果实的乙烯释放量在成熟后5d出现高峰,而双久红则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川中岛桃果肉中IAA、ABA含量、ABA/IAA值均明显高于双久红的,ABA含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负相关;随成熟度的加大,两类型桃果肉中CTK、GA3含量都呈下降趋势,但双久红桃果肉中的CTK、GA3含量明显高于川中岛的。  相似文献   

18.
花穗整穗修剪对巴拉多葡萄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巴拉多"葡萄为试验材料,于开花前一周只保留花穗穗尖的3~5 cm,疏除花穗其余部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花期至幼果期其ABA、IAA、GA、CTK 4种内源激素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花穗整穗修剪能显著提高葡萄幼果期ABA的含量,在盛花期和幼果初期显著降低IAA含量,自盛花期至幼果期显著降低GA的含量,在盛花期和落花期显著提高CTK含量,同时使GA/ABA与IAA/ABA这两个比值变化更加稳定,从而能减少落花落果,有利于花穗的生长及代谢活动。  相似文献   

19.
葡萄新梢生长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黑比诺、赤霞珠两个酿酒葡萄品种为试材,研究葡萄新梢生长过程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3种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葡萄新梢的生长过程中,黑比诺和赤霞珠新梢中内源激素GA3、IAA、ABA的含量变化趋势大致相似。GA3、IAA的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GA3的变化趋势较为平缓,而IAA的含量在7月下旬迅速上升后又迅速下降;ABA的含量变化则相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平缓趋势。黑比诺新梢中这3种激素含量变化的转折点比赤霞珠早1~2周;两个品种中(GA3+IAA)/ABA的值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光周期对菊花花芽分化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以菊花品种"秀芳白"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昼/夜分别为16h/8h,12h/12h和8h/16h)对菊花花芽分化及其过程中内源激素IAA、GA3、CTK和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6h/8h处理的植株始终没有花芽分化;8h/16h处理的植株从处理到花芽分化开始和花芽分化完成所需天数分别为12.8 d和25.1 d,比12h/12h处理的分别提前2.4 d和4.7 d。花芽分化过程中16h/8h处理的IAA和GA3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8h/16h处理和12h/12h处理的呈现迅速下降趋势;16h/8h处理的CTK和ABA含量没有出现明显变化,而8h/16h处理和12h/12h处理的呈现上升趋势。CTK/IAA、CTK/GA3、ABA/IAA以及ABA/GA3在16h/8h处理区没有明显变化,而在8h/16h处理和12h/12h处理区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短日照促进菊花花芽分化,而且日照时数越短,花芽分化越快;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GA3和IAA含量减少,CTK和ABA含量增加,而且CTK/IAA和CTK/GA3以及ABA/IAA和ABA/GA3比值增加,有利于菊花花芽分化和提早开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