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覆膜直播的高密度水平下,对撒播、条播和点播3种播种方式的制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4~12万苗/667m2的范围内,撒播和条播的制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撒插的产量最高.而点播方式的制种产量以8万苗/667m2的最高,12万苗/667m2的产量反而下降.这说明采用撒播方式能有效地发挥覆膜直播密植的增产潜力、覆膜直播下的高密度撒播可作为今后两系油菜制种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甘蓝型生态雄性覆亡偿育两系油菜在长沙地区的春播制种中采用露地直播、覆膜直播和育苗移栽3种栽培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覆膜直播法处理的产量最高,露地直播法处理的产量最低,在种植密度为0.8~2.4万苗/667m^2的范围内,直播方法的制种立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育苗移 处理当密度达到2.4万苗/667m^2时产量反而下降,说明直播方法密植的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对甘蓝型生态雄性核不育两系油菜在长沙地区的春播制种中采用露地直播、覆膜直播和育苗移栽3种栽培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覆膜直播法处理的产量最高,露地直播法处理的产量最低.在种植密度为0.8-2.4万苗/667m的范围内,直播方法的制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育苗移栽处理当密度达到2.4万苗/667m时产量反而下降,说明直播方法密植的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胞质不育材料在低温下产生微粉对制种质量的影响,采取父本于9月中旬育苗并在父本行每667m^2植2000余株,母本于晚秋11月上、中旬直播,且每667m^2留苗15000株左右。结果,花期父本植株高大、花势强,母本微粉发生较少。其杂种种子不育株率为9.5% ̄16%,比母本正常秋播杂种种子的不育株率32.4% ̄37.9%低16.4% ̄28.4%,制种产量可达799.5 ̄1240.5kg/hm^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水稻研制不同育秧方式与母本不同基本苗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本采用旱育稀植育秧和旱育水寄两段育秧对制种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父本不同育秧方式与母本不同基本苗的交互作用亦不显著;而母本不同基本苗极显著影响制种产量。适宜的母本基本苗是21.42 ̄24.10万苗/667m^2,超过24.10万苗,制种产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鸭茅的高产栽培及在人工草地中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不同播量、播法及不同利用时期和利用方式对鸭茅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没有灌溉条件下种植鸭茅,播期是成败的关键,秋旱后播种最好;条播稍好于撒播,覆土远胜于不覆土,播量以3.0kg/667m^2为佳,其鲜草产量达3704.6kg/667m^2。该草生长第1年产量比第2年低36.4%,其越夏率可达93.5%,但若利用不当,其越夏率大幅度下降,最低仅为29.2%,因此,建议在生长  相似文献   

7.
小麦不同覆膜方式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种小麦不同盖膜方式的小区试验和12户邻田对比试验及6.67hm^2的连片覆膜栽培示范,筛选出最适宜昆明地区气候,土质条件的膜侧双行条播模式。每667m^2用0.005 ̄0.008mm厚的微膜2.5kg左右,成本约需20元;技术简单,农户容易掌握。每667m^2可增产小麦91.8kg,增幅达28.2%。对适当调减小麦种植面积,扩种能增收的经济作物,解决山区农民的温饱和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三系杂交油菜制种田父,母本产量性状的分析,得出欲夺取每公顷900kg以上制种单产,以2:4的行比为宜,父本在3.3万株/hm^2左右,母本6.0万株/km^2以上的初步结论。杂交油菜制种高产更高产的潜力和主攻方向,主要在于增加父,母本公顷有效角果数和母本单株角果数。  相似文献   

9.
通过培肥试验研究,建立坝地黄泥土玉米产量与施肥的数学模型,解析了氮肥、磷肥、堆肥及圈肥的效应及交互作用。优选出的施肥组合方案为:施用尿素21~24kg/667m^2,钙镁磷肥0~7.5kg/667m^2,堆肥0~125kg/667m^2,可望获得≥500kg/667m^2的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只要施肥保持在零水平(即每667m^2施尿素12kg、钙镁磷肥15kg、圈肥1250kg)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机械化大温室培育小苗、双株超稀寄插两段育秧栽培技术,研究了杂交水稻制种一期父本的增产优势,总结了应用配套技术。结果表明:双株超稀寄插两段育秧父本个性生长优势明显,秧苗素质好,有效穗多,花粉量充足,抽穗集中,花期适中,容易提高花粉密度;结合机械化大温室培育小苗,加强秧田栽培管理等配套技术,可提高制种异交结实率,使制种产量由2.25t/hm^2提高到3.975t/hm^2,最高产量可达5.25t/  相似文献   

11.
两系杂交稻108S/中花15,库大源足籽粒饱满,多点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12.5kg/667m^2,比对照增产34.3%,小区试验单产高达814.5kg/667m^2创天津历史最高产量记录,且耐瘠抗例,米质优良,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白菜型高产油菜新品种延油二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油二号是我所根据基因互补遗传理论,进行白菜型与甘蓝型油菜种间远缘杂交选育而成的白菜型油菜新品种。经在延安南部埋塬5a18点次试验,平均产量126.6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9.3%-63.2%。通过大面积与推广,一般产量为150kg/667^2,最高产量可达205kg/667m^2,且表现早熟,抗旱,耐冻,抗病,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太和一号为试材,研究其亲本生长发育及制种产量。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制种能有效地积累地温,蓄水保墒,促进叶片及根系的生长,从而提高制种产量,适期覆膜比直播制种产量提高27.5%,且保证制种质量。  相似文献   

14.
鱼藕共生的“回”型、“U”型、“L”型、“一”型和“鱼溜”型等5种工程中,“回”型工程总产值和鱼产量最高,分别为2153.13元/667m^2和121.88kg/667m^2,比其他工程增值8.11%~12.11%,增产70.03%~226.88%。“鱼溜”型工程藕产量最高,比其他工程增产3.37%~12.17%。  相似文献   

15.
油菜不同品种配方施肥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油菜不同品种进行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处理对油菜不同品种的产量具有明显影响,黔油双低2号和油研6号单产分别为76.7 ̄130k667m^2和86.7 ̄143.3kg/667m^2;当采用小窝点播时黔油双代2号和油研6号最佳的配方施肥比例分别为每667m^2施尿素31.1kg和26.1kg、过磷酸钙53.3kg和40.6kg,氧化钾12.2kg和16kg、硼砂2.7kg和2  相似文献   

16.
试验设5000,5500,6000,6500,7000,7500株/666.7m^2共6个密度,研究鲜食玉米沪玉糯1号在西北地区高产制种的合理密度。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制种产量问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制种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呈二次曲线变化。由回归模型得出沪玉糯1号最佳制种密度为7415株/666.7m^2。株高和穗位高随密度增加而上升,茎粗则略有下降,果穗变化较小,未有倒伏现象,表明沪玉糯1号母本申W22耐密植性好,合理高密度制种能获得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对赤霉素水溶性片剂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功效试验,结果表明,在666.7m^2用量12g或16g的情况下,对母本开花习性,产量构成因素,大小区实产及杂交种子发芽力等方面的影响与对照赤霉素粉剂12g相比,均无明显差异;而用量8g和20g则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培矮64S不同抛秧密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抛秧量与制种产量,有效穗数、总颖花数成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抛秧随秧龄的不同,播始天数有变化。相同秧龄时抛植比插植生育期延长2天左右;培矮64S的最适抛秧密度每667m^2为48 ̄50张秧盘。  相似文献   

19.
二棱大麦构成产量的“三要素”中,以总穗数最重要(y=0.9281^※※),穗粒数次之,粒重影响最小。后二者通过总穗数对产量产生间接负效应。当总穗数达到48万/667m^2时,有很大的可能获得284kg/667m^2产量。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方法,探讨了闽单88玉米的4个主要农艺措施与制种产量的关系。结果显示,各参试因子对产量效应的作用程度依次为:密度〉磷肥〉氮肥〉钾肥。同时,各因子间存在着互作效应。当种植密度在6.75万株/hm^2时,制种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达最大值(679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