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植物性饲料原料中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s)的组成、分类、化学结构及在常见饲料中的分布和含量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分析研究了NSP在动物消化道中的抗营养机理及对其他营养素的影响,提出了降低NSP抗营养作用的方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的β-葡聚糖和β-葡聚糖酶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β-葡聚糖是一类非淀粉多糖(NSP),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2类。是禾本科高等植物(谷物类)细胞壁的多糖成分,在大麦、燕麦、高粱、大米和小麦等谷物胚乳细胞壁中的含量尤为丰富。由于β-葡聚糖会包裹一些营养物质,使消化酶不能接触底物,从而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某些β-葡聚糖如1,3-1,4-β-葡聚糖具有水溶性,可以使饲料在动物肠道中具有很大的黏性,给动物的生长和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时植物性饲料原料中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s)的组成、分类、化学结构及在常见饲料中的分布和含量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分析研究了NSP在动物消化道中的抗营养机理及时其他营养素的影响,提出了降低NSP抗营养作用的方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时策。  相似文献   

4.
非淀粉多糖酶对蛋白酶体外酶解棉籽粕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步酶解法,先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或二者合用,再用中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500U/g酶解时间5h)酶解棉籽粕,以还原糖生成量、蛋白质水解度(degreeofhydrolysis,DH)和三氯乙酸氮溶指数(trichloroaceticacid-nitrogen solution index,TCA-NSI)为标识,研究NSP酶水平对还原糖生成量、DH和TCA-NSI的影响。结果为:在先用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酶水解,然后用中性蛋白酶500U/g水解5h时,单独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均可提高还原糖生成量、DH和TCA-NSI,适宜水平分别为:纤维素酶350U/g,果胶酶250U/g;同时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提高还原糖生成量、DH具有协同效应,适宜水平为:纤维素酶350U/g和果胶酶250U/g。  相似文献   

5.
植酸酶和NSP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NSP酶在蛋鸡日粮的应用研究进展 2.1 NSP的抗营养作用 谷物多糖从化学上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贮存多糖和结构多糖结构多糖常称为NSP,是植物组织中由多种单糖和糖醛酸经糖苷键连接而成、大多有分支的链状结构,常与无机离子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一般难于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所分解.Bailey(1973)根据结构特点把NSP分类成3个主要部分,即纤维素(β-1,4-葡萄糖的直链聚合物)、非纤维素(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多糖、果胶多糖(明根@朝格图等,1996).  相似文献   

6.
李梅 《海鲜世界》2006,(5):51-53
水产动物和畜禽不同,消化道内淀粉酶活性较低,不能很好地消化糖类,蛋白质是其主要的供能物质。鱼虾对蛋白质的需求较畜禽高出2~4倍,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所以氨基酸对水产动物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植酸酶和NSP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梅  张克英 《畜禽业》2001,(12):16-17
酶制剂是目前动物营养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从植酸酶和NSP酶的作用机理阐述了植酸酶和NSP酶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水产动物和畜禽不同,消化道内淀粉酶活性较低,不能很好地消化糖类,蛋白质是其主要的供能物质.鱼虾对蛋白质的需求较畜禽高出2~4倍,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所以氨基酸对水产动物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日粮纤维的非营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粮纤维是不能被消化的多糖和木质素的总和,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和树胶等。传统的观点认为纤维是负因子,高纤维影响动物的适口性,降低动物对能量、蛋白质、氨基酸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从而影响动物的生产成绩。但是纤维有其自身的营养与非营养作用。纤维的营养作用主要指纤维可作为能源,可促进胃肠道发育和成熟,可改善畜产品质量等。纤维除了这些营养作用以外,还有其重要的非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在饲料中添加糖酶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尤其是谷物价格高时更是如此。当然,酶添加在不同的谷物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动物日粮中能量是最昂贵的"营养素"。实际上,单胃动物大部分的日粮中50%左右的能量来源于淀粉。而能量也可以从脂肪和非淀粉碳水化  相似文献   

11.
正碳水化合物又称为糖类,是自然界存在最多的有机化合物,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由于它含有和水一样的氢氧比例,故被称为碳水化合物。它是生物界三大基础物质之一,为生物的生长、运动、繁殖提供主要能源。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为动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和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反刍动物除外,如非淀粉多糖)。对鱼来说,碳水化合物营养一般讨论的是淀粉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活性多糖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和细胞壁中,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的活性物质。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活性多糖有真菌多糖、细菌多糖(主要是脂多糖和肽聚糖)、葡聚糖、海藻多糖和壳聚糖。介绍了活性多糖对水产动物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应用情况,指出使用活性多糖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德不来梅港赫尔曼·恩格尔网具公司为加拿大国家海洋产品公司(NSP)捕鱼船队拖网渔具的主要供应者之一,最近又为NSP新建拖网船“Cape Adair”号提供了底鱼拖网渔具。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酶制剂是否有助于提高黄斑蓝子鱼(Siganus canaliculatus)对石莼(Ulva pertusa)海藻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在总蛋白水平为32%、总脂肪水平为8%情况下配置6种饲料,其中两个对照组(未添加石莼为C1、添加15%石莼为C2)、4个实验组,饲养黄斑蓝子鱼幼鱼56 d,通过比较鱼的生长性能、消化道消化酶的活性及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等,以确定酶制剂的效果及其适宜添加量。结果显示,4种实验饲料养殖的黄斑蓝子鱼在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等方面均优于C2对照组,与C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T4实验组的蛋白质效率除外)(P0.05)。全鱼生化成分及胃、前肠、肝脏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在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2对照组(P0.05)。添加石莼组鱼肌肉中除多不饱和脂肪酸18:2n6、20:5n3、22:5n3和必需氨基酸Met、Tyr含量显著降低(P0.05)以及Glu与His氨基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外,无其他显著变化。结果表明,石莼饲料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提高黄斑蓝子鱼的生长效果和饲料利用率,且对鱼肉品质无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动物营养学上,往往将碳水化合物分为两大类,即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前者是指那些能够被一般的单胃动物所消化的一类碳水化合物,而后者是指那些不能被一般的单胃动物所消化的一类碳水化合物。关于粗纤维的定义目前尚存在着争议,但一般意义上的粗纤维通常是指那些来源于植物,但又不能被一般的单胃动物所消化的细胞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  相似文献   

16.
半胱胺在家禽日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英杰 《畜禽业》2008,(6):12-15
<正>近年来由于在家禽饲料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家禽产品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半胱胺(Cysteamine,简称CS)作为动物体内的活性物质(Millad,1988),在动物体内浓度很低,但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能降低家禽体内生长抑素水平、促进机体消化代谢、促进动物生长,并能提高饲料报酬、改善胴体品质,是一种较好的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17.
<正>迫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及鱼粉产能的限值性因素,近年来水产动物营养研究领域大都集中在用植物蛋白原料替代鱼粉,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大多数植物性饲料含有各种各样的抗营养因子,如植酸钙、镁等,同时含有非淀粉多糖(NSP)和蛋白酶抑制剂,这可能限制养分利用率,同时损害鱼机体性能和鱼体  相似文献   

18.
一、氨氮的产生和毒性氨氮是指以非离子氨(NH3)和离子氨(NH4+)形式存在的氮,其中对水产动物毒性比较大的是非离子氨(NH3)。池塘中氨氮的来源:①投入池塘中未完全消化利用的饲料,施入池塘的含氮有机肥料,池塘中死亡的动植物,在分解代谢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氨氮。氨氮的产生,与蛋白  相似文献   

19.
鱼类饲料中纤维质的研究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在动物饲养中,一般提及的纤维质(Fiber)是指所有难以消化的植物性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和其它络合的碳水化合物。鱼类和其它动物一样,天然饲料中含有不等量的各种纤维质,以肉食性鱼类的饲料中含量最低,草食性鱼类的含量最高,但在其商品饲料中,则要依配方中原料的纤维质含量多寡而定。  相似文献   

20.
选用体重为16.85±0.68g的湘云鲫180尾,随机分为三组,每组两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mg/kg(对照组)、500mg/kg、1000mg/kg免疫多糖,经45d的生长试验研究免疫多糖对湘云鲫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0mg/kg免疫多糖组对湘云鲫的生长,肠道和肝胰脏的各消化酶活性影响均不显著(P>0.05),而1000mg/kg免疫多糖组能显著促进湘云鲫生长和提高蛋白酶活性(P<0.05),但对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