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济麦22为试材,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设置4个试验处理:N0(不施氮),施氮量210 kg/hm2(N210)、270 kg/hm2(N270)、330 kg/hm2(N330),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70 kg/hm2内,随施氮量的增加,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施氮量,籽粒产量无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随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生产效率和氮肥吸收效率均降低;氮肥利用效率则先升高后降低,以施氮量270 kg/hm2最高。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以施氮量27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用量对烤烟中性香气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雨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72-773,823
[目的]探讨氮用量对烤烟质量的营养调控技术。[方法]设置6个施氮处理(施纯氮45.0、52.5、60.0、67.5、75.0、82.5 kg/hm2),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用量对烤烟中性香气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施纯氮量不高于75.0 kg/hm2时,提高氮肥用量有利于烤烟香气成分的形成,其中以施纯氮75.0 kg/hm2时效果最好;施纯氮量高于75.0 kg/hm2时,烤烟的品质均下降。评吸结果表明,施纯氮75.0 kg/hm2处理的烟叶香气较丰富,饱满;杂气较轻;余味微滞,品质最佳。[结论]施纯氮75.0 kg/hm2处理的烟叶中性香气成分最高,感官评吸质量表现最好;其次是施纯氮67.5 kg/hm2和施纯氮82.5 kg/hm2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烤烟新品种闽烟38施氮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个施氮水平对闽烟38及对照K326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闽烟38施纯氮150 kg/hm2处理,田间烟株生育期推迟4 d左右,长势旺,褪黄慢,成熟度较差,产量虽有增加,但烤后烟叶颜色加深,结构紧密,特别是上部叶的工业可用性降低;施纯氮135 kg/hm2处理的农艺性状、外观质量较好,产值较高(比施纯氮120 kg/hm2处理多1 869.75元/hm2),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最高(分别比施纯氮120 kg/hm2处理多0.29元/kg和3.9个百分点)。闽烟38比K326需氮量较高,其适宜施氮量应为127.5~135.0 kg/hm2。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以提高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方法】以优质高产弱筋小麦宁麦1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水平(120、180、240、300 kg/hm2)和4个种植密度(120、180、240、300万株/hm2),研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宁麦18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均显著影响宁麦18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宁麦18的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超过适宜值(即施氮量N 180 kg/hm2、种植密度240万株/hm2)后,籽粒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增施氮肥显著提高宁麦18籽粒蛋白质含量,但施氮水平为N 240和300 kg/hm2的处理间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实现宁麦18高产与优质相结合的适宜施氮量为N 180 kg/hm2,种植密度为240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不同氮、磷水平对耐密型玉米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耐密型玉米品种“吉单209”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磷用量对玉米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磷营养水平对玉米籽粒产量影响较大,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的施肥量为N 200 kg/hm2、P2O560 kg/hm2、K2O 50 kg/hm2,经济施氮量为174.4 kg/hm2。氮肥对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赖氨酸含量的影响明显,在施磷30 kg/hm2时,施氮250 kg/hm2比施氮100 kg/hm2处理蛋白质含量增加3.9%,蛋白质产量增加10.1%。在一定的范围内玉米籽粒脂肪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氮水平时,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玉米籽粒脂肪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CB-1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烤烟CB-1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纯氮施用量的增加,CB-1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也呈增加趋势。从综合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表现来看,施纯氮量97.5 kg/hm2的处理产量、产值比施纯氮量105 kg/hm2的稍低,但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更为适宜,协调性更优。  相似文献   

7.
天津市冬小麦节水栽培条件下施氮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品种农大211为材料,在节水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在天津市不同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明确实现目标产量的最佳施氮量。结果表明:在天津市北部地区春浇2水栽培条件下,施氮量为88.5~295.5 kg/hm2时,冬小麦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超过226.5 kg/hm2时小麦产量增加不显著,氮肥生产率呈现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在天津地区土壤条件下,氮肥一次性底施与分次施用的小麦产量略有差异,但施纯氮水平为226.5 kg/hm2时均能达到冬小麦产量为7 500 kg/hm2的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8.
杂交晚稻氮肥不同用量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超级杂交晚稻的影响,结果表明:益阳市赫山区杂交晚稻基础地力产量为4084.1kg/hm2;在施纯N0-180kg/hm2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递增的趋势,但氮肥过量,产量则会下降,施氮量以施纯N180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施氮对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汕优 63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施纯氮量( 0 kg/hm2、150.0 kg/hm2、187.5 kg/hm2、225.0 kg/hm2、262.5 kg/hm2)对扬两优 6号产量及其对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吸氮量、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以施纯氮225.0 kg/hm2处理最高.在相同施氮水平下,扬两优6号的籽粒产量、吸氮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素利用率和产谷效益均高于汕优 63.  相似文献   

10.
氮肥与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以渝单8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100 kg/hm2、200 kg/hm2、300 kg/hm2和400 kg/hm2 4个氮肥(纯氮)水平及1 hm260 000 株、75 000 株、 90 000 株、105 000 株和120 000 株 5个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蜡熟期单位面积地上部干物质产量随施氮量和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果穗率在施氮量适中时即200 kg/hm2和300 kg/hm2时大于处理100 kg/hm2和400 kg/hm2.地上部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密度增加有下降的趋势;单位面积粗蛋白产量在氮肥水平300 kg/hm2和1 hm290 000 株时最大.地上部干物质中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略有降低,但各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综合氮肥与密度处理对青贮玉米地上部干物质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施纯氮300 kg/hm2、密度1 hm290 000 株为南京地区渝单8号青贮栽培利用的适宜组合.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基施氮肥用量对皖麦36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纯氮量在184kg/hm2范围内,增加氮肥用量能够促进皖麦36主茎叶片数、伸长节数、株高等生物学产量提高和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增加.当基施纯氮用量超过184kg/hm2时,植株生长过旺,产量下降.因此,皖麦36基施纯氮应控制在184kg/hm2以内.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氮水平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厚皮甜瓜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厚皮甜瓜株高,叶面积增长速度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蔓茎粗、植株干物质在施N 116.25 kg/hm2下增长最快;施N量在116.25kg/hm2下果实Vc,总糖含量最高,施N量在116.25~232.50 kg/hm2范围内,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大;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施N 116.25 kg/hm2产量最高,达到43 273.35 kg/hm2,但继续增施N到465 kg/hm2,产量反而显著低于不施氮的空白对照。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栽培氮肥施用技术,在配施磷肥的前提下,2003~2004年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对啤酒大麦扬农啤2号群体质量、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穗肥比相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扬农啤2号有效穗数、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蛋白质含量随之增加;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氮肥用量后移,扬农啤2号越冬期苗数、返青期苗数、最高茎蘖数、有效穗数均呈下降的趋势,成穗率、千粒重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均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大麦群体质量、产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啤酒大麦扬农啤2号一生施纯氮225 kg/hm2,同时基穗肥比为8∶2时,籽粒产量最高,达到6 499.95 kg/hm2,且籽粒蛋白质含量符合酿酒业标准。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施N、施P2O5、播量二因子优化组合设计,在张掖和景泰对甘春20号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春20号在张掖灌区的最佳组合为:播量593.25万粒/hm2、施纯氮203.7kg/hm2、P2O5103.4kg/hm2;灌区籽粒产量可达7747.5kg/hm2,蛋白压含量15.90%,蛋白质产量1228.95kg/hm2;景泰灌区优化组合为:播量900万粒/hm2、纯氮300kg/hm2、P2O5130.5kg/hm2,灌区籽粒产量7240.35kg/hm2,蛋白质含量14.52%,蛋白质产量1051.5kg/hm2,不同栽培组合对沉淀值、面筋膨胀容积、持水率等加工品质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氮量对烟草雄性不育K326产量和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雄性不育K326不同施氮量分别为施纯氮75、120、180 kg/hm2,目的在于研究不同施氮量水平的经济技术指标,寻求适宜的施氮肥水平.经试验及统计分析,烟草K326雄性不育系施纯氮选择120 kg/hm2,其经济产量和产值最好,为该品种在当地生产上施纯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氮高效组合协优9019的氮肥运筹规律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对协优9019的氮肥利用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方法]设施化学氮素时期和施氮量8种处理,采用L8(4×24)正交设计,以不施化学氮素为对照,进行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对协优9019的氮肥利用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协优9019的适宜施氮量在172.5~243.45 kg/hm2,以施纯氮172.5 kg/hm2的处理增产较高,增收效益最明显,氮肥利用效果最好。在施172.5kg/hm2纯氮的合理运筹下,其氮素农学利用率为25 kg/kg氮素,每生产100 kg稻谷只需施纯氮1.76 kg,比对照增加产值7762.5元/hm2,每千克纯氮增收45.00元,单位面积增收7012元/hm2,增效相当可观。[结论]协优9019氮肥合理施肥模式应是:基蘖肥各施纯氮69.0kg/hm2,保花和齐穗期各施纯氮34.5 kg/hm2。再次验证协优9019是氮高效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氮肥施用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双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油菜的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施纯氮360kg/hm~2处理籽粒产量最高,为2885kg/hm~2,以施纯氮270kghm~2处理较高产、经济;(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籽粒含油率、油酸、棕榈酸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亚油酸、亚麻酸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呈下降的趋势,芥酸和硫甙含量变化没有规律;(3)增加施氮量油菜的株高、有效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角果数明显增加,而千粒重呈下降的趋势;(4)油菜苗期、蕾薹期绿叶数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根颈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以郑麦366为材料,在秸秆还田和不还田的条件下,进行不同施肥处理(不施氮肥、施纯氮180 kg/hm2、施纯氮180 kg/hm2+干鸡粪1 500 kg/hm2、施纯氮270 kg/hm2)的田间大区对比试验,以探讨秸秆还田与氮肥、有机肥配施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有机肥的情况下,秸秆还田对小麦的生育时期无影响;在施加有机肥的情况下,秸秆还田能使小麦的开花期和成熟期提前;施有机肥能够推迟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在不施氮肥条件下,秸秆还田能促进小麦分蘖和穗的发育,增加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提高小麦产量;在施纯氮180 kg/hm2时,秸秆还田能增加小麦成穗数、千粒质量,提高小麦产量;在施纯氮270 kg/hm2时,秸秆还田抑制小麦分蘖和穗的发育,降低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在秸秆不还田时,施加氮肥和有机肥均能促进小麦分蘖和穗的发育,提高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且成穗数和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秸秆还田时,施加氮肥能促进小麦分蘖和穗的发育,提高小麦成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但成穗数和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施加有机肥能增加小麦成穗数,但降低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总之,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施纯氮180 kg/hm2+干鸡粪1 500 kg/hm2处理最优;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纯氮180 kg/hm2处理最优,且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夏播青贮玉米生产中氮肥利用效率,实现优质高产,本试验选用北京地区夏播青贮玉米品种农大108作为试材,研究施氮量和施肥方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农大108的鲜重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总氮量为207 kg/hm2时取得最大值,分别为72 579 kg/hm2和27 557 kg/hm2。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植株农艺性状和单株产量性状也随之提高。通过相关分析可知,农大108采用基施纯氮138 kg/hm2,追施纯氮69 kg/hm2的施氮方式可取得较好青贮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以弱筋小麦扬麦15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行距和施氮量及其互作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试验设计了2个密度处理150×104/hm2和225×104/hm2基本苗,2个行距处理24 cm和30 cm,3个施氮量水平150、210和270 kg/hm2。结果表明,小麦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和密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穗数的增加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行距对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但高密度扩行加剧群体竞争,降低产量。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粉面筋含量均有显著的同步调控效应,随密度的增加显著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升高。在中等施氮条件下,高密度处理无论何种行距均能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因此,采用225×104/hm2基本苗、24 cm和210kg/hm2施氮量可同步协调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达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