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海潮 《农技服务》2003,(10):22-23
玉米矮花叶病(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和玉米粗缩病(Maize Rough Dwarf Virus,MRDV)都是病毒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发生越来越频繁,危害也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2.
玉米粗缩病发病因素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粗缩病(Maize rough dwarf Virus)是云南省玉米上的一种新的病毒病害.近年来,该病在云南省丽江县发生极为严重,部分田块颗粒无收.为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减少玉米损失,作者于1989~1991年在丽江县白沙乡对该病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玉米粗缩病毒病(Maize rough dwarf virus,MRDV)是一种严重影响玉米的重要病害。2006年,在辽宁省阜新玉米产区首次发现有玉米粗缩病病毒病发生。文中对该病症状、病原、传播途径进行了描述,防治该病应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根据病害的发生、传播规律,重点控制毒源传播,压低虫源数量,使玉米对粗缩病毒的敏感生育期避开灰飞虱成虫传毒盛期,调整作物和品种的生产布局,及时进行药剂防治,加强水肥管理,切断玉米粗缩病毒侵染循环中的链条,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玉米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 ;对玉米纹枯病的病原、病症及发病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 ;根据病害发病的规律及流行条件, 提出了对玉米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相似文献   

5.
玉米栽培中做好病害防治非常重要,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笔者调查发现,山西榆社县玉米主要病害有玉米小斑病、玉米纹枯病和玉米丝黑穗病。该文对这3种病害的发病症状、病原菌、发病条件与防治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种植人员认识到这些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及时做好有效应对措施,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准格尔旗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玉米播种面积的不断增加,玉米病害发生和危害也逐年加重,本文主要对当地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病害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纹枯病已成为我国玉米主产区的一种重要病害其危害日趋严重,系统地综述了玉米纹枯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及致病因子发病传播危害损失玉米对纹枯病的抗性研究及综合防治等。1.为害症状玉米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对春玉米的危害主要在籽粒形成期至灌浆期,对夏玉米危害时间长,从苗期(2叶期)即发生危害。该病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基部叶鞘感病后,初在叶鞘基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小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病斑多时,可形成云纹状灰白色大斑,使叶鞘腐  相似文献   

8.
<正> 1分布与为害 玉米黑粉病(Corn boil-smllt)又名瘤黑粉病。丝黑穗病(Corn head smllt)又称乌米。均是我国玉米生产上主要的病害。在各玉米种植区均有分布,发生危害普遍。发病趋于严重,是威胁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尤以华北地区发病较重,常年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玉米粗缩病(Maize rough dwarf fijivivus,MRDV)是我国北方玉米生产区流行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由灰飞虱传播.近几年玉米粗缩病在淄博地区部分玉米田发生较重,尤其是在春玉米田和套种玉米田严重发生.以淄博地区为例,介绍了近年来该地区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基本情况与特点,对其持续高发原因进行了分析研讨,对采取的有效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科学防治的建议,旨在为更大范围内防治该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 玉米粗缩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Maize Rough Dwarf Virus,简称MRDV)经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sllus(Fallen)]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一种植物病毒病害.此病于1948年首次发生于以色列.我国是于1954年发生于新疆.自1993年以来,在我国北方玉米产区多次发生流行,并且逐年加重.玉米感病愈早,发病愈重,特别是自出苗到7叶期,是玉米对粗缩病的敏感期,拔节后感病对产量影响较小.严重年份发病面积占播种面积的60%以上,病株率达20%~50%,严重田块达90%以上,甚至绝产失收,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etch virus,TEV)对玉米矮花叶病(病原为甘蔗花叶病毒(SCMV))的预防效果,在防虫网室内,采用人工摩擦接种病毒的方法进行生物学试验,并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预防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经过TEV保护接种后再接种SCMV的植株长势明显优于只接种SCMV的植株,其叶长、叶宽和株高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只接种SCMV全部发病10 d后,有13.8%经保护接种的植株叶片开始轻微褪绿,极大地延迟了花叶症状的发生;攻击接种50 d后,经TEV保护接种后再接种SCMV的玉米植株,体内SCMV CP基因表达量为只接种SCMV玉米的0.113 4倍。说明,SCMV能够有效地减轻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12.
玉米矮花叶病抗源筛选和抗病育种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圃鉴定结合接种鉴定和苗期叶片的ELISH检测结果表明,87份接种材料中筛选出了4份高抗材料,24份抗病材料,26份中抗材料;46份病圃鉴定材料中筛选出9份高抗材料,21份抗病材料,4份中抗材料;5份苗期ELISH检测的材料中鉴定出2份抗病材料,结合血缘追踪发现,热带、亚热带种质以及美国先锋海外种子公司育成的玉米杂交种78599,87001和78698等衍生系中蕴涵着抗病基因,在抗源筛选的基础上提出了抗病与高产结合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玉米粗缩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系统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病原、寄主、传播方式、危害症状、抗性鉴定方法以及抗性育种现状等,指出利用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抗性选育抗病品种,才是彻底解决玉米粗缩病危害的根本途径,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玉米不同品种(品系)对粗缩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2010年对普通玉米、甜玉米、糯玉米及自交系进行了抗粗缩病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年份和不同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2010年在济宁、温岭和东阳等地各安排30个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间抗性也存在差异,不同玉米类型对粗缩病抗性无显著差异。综合结果表明,甜玉米品种‘农甜3号’对玉米粗缩病表现较强耐病性。  相似文献   

15.
玉米矮花叶病是世界各国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的病毒病害之一,1930年发现于意大利,196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发生,1965年由williams等明确了是由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dwarf mosaic virus MDMV)侵染所致。我国最早于1968年在河南辉县发现,随后扩展到全国各玉米主产区,在北京、天津、河北、甘肃、山东、山西、辽宁等地都有该病的发生危害情况。近年来随着生态条件和栽培制度的不断演变,该病在我国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据调查山东省淄博、潍坊、泰安、莱芜、济南、济宁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玉米粗缩病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玉米粗缩病的危害症状进行了描述, 通过电子显微镜对粗缩病病毒进行了观察,分析了近两年玉米粗缩病暴发的原因,并提出了简明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玉米抗粗缩病接种鉴定方法研究初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带毒灰飞虱在玉米幼苗上传毒接种玉米粗缩病毒试验表明,1头带毒灰飞虱即可传毒使玉米发病,具有较高的传毒效果,接虫3d后灰飞虱的存活率为20 0%~63 6%。网箱集团接种试验表明,每网箱(70cm×60cm×50cm)放200头(1 7头株)灰飞虱接种100~130株玉米幼苗,3d后移虫,4叶期将玉米移栽到田间,抽雄孕穗期调查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率为92 31%~100%,病情指数为70 65%~98 03%。因此,网箱集团接种结合移栽可实现规模化大批量的人工接种,为抗玉米粗缩病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玉米粗缩病的流行因素与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1977-1984年辛集试验基地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对此期间3—6月份平均、最高、最低温度以及月降雨量和降雨次数等29个变量与病株率的相关性和相关程度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5月份降雨量、5月份降雨次数和3—4月份平均最高温度、越冬代灰飞虱的虫量、带毒率和麦田绿矮病株率为影响玉米粗缩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本文建立了以越冬代灰飞虱虫量V1、带毒率V2和5月份降雨量V18为测报因子的2个玉米粗缩病的预测预报模型:①Y=0.692 0.93V1 0.314V2 0.059V18②Y=0.263 1.10Vl 0.069V18。经用1996-1999年的试验和气象数据进行检验,准确率均达75%以上。因此,2个模型均可用于河北省中南部玉米粗缩病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9.
玉米粗缩病猖獗流行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粗缩病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两种重要的病毒病害之一 ,该病由灰飞虱 (Laodelphaxstriatellus)传播 ,侵染禾本科杂草和作物 ,包括 2 8属 5 7个种。采用调整播期的方法曾经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1-5] ,但 2 0世纪 90年代再次暴发流行 ,在京、津、鲁、豫、浙、陕、甘、晋、辽等地大发生 ,如 1 996年河北省种植玉米 2 2 3万hm2 ,有 75 6万hm2 发病 ,其中 2 0万hm2 减产 5 0 %左右 ,1 3万hm2 因病毁种 ,损失惨重。有关专家对流行原因和防治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6-9] 。为了对玉米粗缩病的流行进行准确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