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杨永光  罗滢 《农家顾问》2004,(11):20-2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粮食价格上涨31.8%;油脂、肉禽及其制品、鲜蛋、水产、鲜菜的价格分别上涨22.5%、23.5%、30.3%、15.6%、5.8%。有人认为,由于去年到今年粮食上涨的幅度已经很大.以今年作为基数计算的明年的粮食上涨幅度应不会太大,甚至会有昕下降一我们认为,由于粮食收购价格的上升、粮  相似文献   

2.
《农家顾问》2009,(9):9-9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表示.中国粮食自给率多年来保持在95%以上。2004年以来,粮食生产连续5年增产,除大豆产需缺口通过进口解决外,小麦、稻谷和玉米等主要谷物品种产需平衡有余,三大品种进出口数量有限,占世界贸易量的比重也很小.因此国内市场粮价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近年来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努力保持粮食价格基本稳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看,国内粮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虽略有波动,但幅度大大低于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1,(8):18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表示,今年将争取粮食连续第八年丰收,虽然粮价不会暴涨,但今后会逐步温和上扬。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也在"两会"期间表示,目前中国的粮食价格上涨幅度只有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水平的20%~25%,消费者对粮价一定程度上涨要有宽容心态。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资》2012,(14):3
<正>本报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近日称,3月份,全球粮食格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上涨,其一项基准指数甚至超过了几年粮食危机时的水平。联合国粮组织警告,未来粮价仍可能继上涨,进而威胁世界经济和社稳定。2012年3月,全球粮食格连续第三个月上涨,包括谷、油籽、奶制品、肉类和糖等大商品在内的粮食价格指数平均值为215.9,较2月的215.4上涨,尽管低于2011年2月高点237.9,但仍高于2007-2008年粮食价格危机时的水平。FAO专家预计粮价仍有上涨空间。此外,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包括玉米在内的粗食谷物库存在本年度末可能减少近300万吨至1.713亿吨。另估计今年全球小麦产量将较去年将下滑  相似文献   

5.
李晓俐 《农业展望》2012,8(4):19-22
中国粮食连续7年丰收,但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究其原因: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尤其是生物质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对粮食需求的持续增加。其次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以及进城打工青壮年农民的增加,使务农成本显著提高。同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粮价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预测中国粮食价格未来走势,对中国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具有深刻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代农业》2011,(8):18-18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表示,今年将争取粮食连续第八年丰收,虽然粮价不会暴涨,但今后会逐步温和上扬。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也在"两会"期间表示,目前中国的粮食价格上涨幅度只有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水平的20%~25%,消费者对粮价一定程度上涨要有宽容心态。  相似文献   

7.
不能简单理解丰收与粮价的关系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5461万t。这意味着,自2004年以来我国已连续7年粮食丰收,而且2007年以来连续4年粮食总产超过万亿斤。粮食供给-粮食价格-食品价格-居民消费价格之间存在着依次影响关系,因此在当前物价上涨尤其食品价格涨幅较大的情况下,粮食再次丰收对于稳定市场预期、平抑物价波动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韩一军 《农业展望》2008,4(1):24-27
通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粮食生产与供求的分析,指出近年来粮食生产增长乏力,国际供求关系紧张,粮食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我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国内供给比较充裕,粮食价格相对平稳;国内外粮食价差拉大,我国价格竞争力增强,但仍呈净进口格局。对未来发展进行判断和展望,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生产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由于2003~2004粮食上涨的幅度已经很大,以2004年作为基数计算,2005年的粮食上涨幅度应不会太大,甚至会有所下降。我们认为,由于粮食收购价格的上升、粮食消费需求的增加、粮食成本的增加以及粮食体制改革,导致粮食价格难以大幅回落。2005年的粮食价格应属平稳向上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云南农业》2008,(2):44-44
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一份报告表明,为应对油价上涨,生物燃料作为一种能源替代产品.对世界粮食形势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报告指出,生物燃料产量的扩大造成粮食价格上涨和价格不稳定,严重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1.
王兴更 《农家顾问》2005,(10):23-23
今年粮食价格将结束2004年的大幅上涨行情,将在保持相对平稳的基础上,出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受季节性因素、产销区域结构性矛盾和粮食品种结构矛盾的影响,粮食价格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季节性波动,主销区粮食价格将高于主产区价格,而且不同品种粮食价格也将会呈现不同的走势,除稻米外.其他品种粮食价格面临下降的压力较大。分季度看,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一季度全国粮食价格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12.
8月2日,国际小麦期货价格冲破了近22个月的历史记录。另外,自6月下旬以来,欧洲小麦期货价格已上涨近50%,创30多年来最大单月涨幅。国际粮价的剧烈波动,也使得市场对国内粮价上涨预期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近期多次公开表示“目前粮源充足”,后市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多位专家也认为,今年国内接二连三的灾情加大了粮食增产压力,但不会出现长期、大幅度的涨价。  相似文献   

13.
据江苏省农业系统物价网点县调查,去年12月份,稻米、小麦、玉米等粮食价格均上涨;与上年同期比,籼稻米价格上涨,粳稻米、大豆、大米价格下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张小峰 《农家致富》2010,(16):21-21
今年,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价格上半年都创下了历史高位。专家指出,在政策的强力干预下,以及面粉等加工产能严重过剩,粮食价格将出现高位震荡的趋势,再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5.
《农家顾问》2009,(2):9-9
2008年我国粮食生产获得了连续第5个丰收年,预计总产将达到5250亿千克,比2007年增长4.7%。在政策因素的拉动下,预计2009年粮食市场价格趋势在2008年基础上将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6.
张小峰 《当代农业》2010,(16):21-21
今年,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价格上半年都创下了历史高位。专家指出,在政策的强力干预下,以及面粉等加工产能严重过剩,粮食价格将出现高位震荡的趋势,再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17.
通货膨胀是中国两会的重要话题之一,推高中国通货膨胀的动因正是食品价格。美国上涨的食品价格也与居高不下的油价一起进一步打击着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粮食的短缺已经造成饥荒和动乱。联合国说,全球粮食价格的上升正在更多国家造成更多的人挨饿。  相似文献   

18.
李盟 《农家顾问》2004,(11):22-23
农民惜售、农资价格上升、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粮食收购价格放开,是粮食  相似文献   

19.
粮价涨了 农民腰包为何鼓不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子中 《北京农业》2011,(14):35-36
<正>近年来,粮食市场价格信号有效地发挥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尤其是2010年以来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大豆、小麦、玉米的平均涨幅较大,笔者认为,粮食价格的适度上涨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一方面有利于刺激生产,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抑制一定程度上的粮食浪费。据有关专家估计,如果我国每人每年合理消费,可节约0,5千克粮食,每年则可节约60万吨粮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价上涨与粮食安全的宏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轮粮价上涨具有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逆运行、粮食价格获得了流动性充足的支持以及国际粮价传导等新的特点.导致中国粮食价格上涨的深层原因在于不断推进和加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粮食价格的虚假繁荣不仅会加剧通货膨胀,而且还会使粮食生产的主体农民遭受更大的盘剥;解决粮价上涨背景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还需加大政策供给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