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目的】样本总体的分布特征是影响抽样样本数量的主要因素,对于样本总体为非正态分布的情况,正态转换是降低抽样样本数量、提高抽样调查效率的有效手段。【方法】该文采用中国大陆区域2005年耕地空间分布数据,以1:10万地形图图幅框作为抽样单元,统计每个图幅框内耕地面积占比。分别采样1.5次开方、2次开方、2.5次开方、3次开方和4次开方运算的方式对原始数据进行正态转换。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转换前后数据的峰度及偏度、抽样个数及抽样结果误差等。【结果】结果表明,基于2.5次开方运算后的分层抽样可以大大降低抽样率,由92.26%降低为22.55%,耕地面积指数平均值相对误差由7.06%降低为5.66%。利用2015年耕地面积指数进行抽样方法的精度检验,抽样平均值相对误差仅为3.27%。【结论】研究提出的抽样方法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同时也表明空间抽样中数据分布正态转换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成果为广大学者在空间抽样调查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华 《种子》1997,(2):43-44
甘蓝型油菜胞核不育两型系117AB在先授花恢花粉,1-48小时后授以可育株花粉的条件下,其异交率为45.75%-70.83%,比对照增加3.89%-28.97%,在先授可育株花粉,1-48小时后再授以花恢花粉时,其异交率为41.29%-15.77%,比对照减少0.75%-26.09%,该类材料不存在异品种优先授精现象,而且可育株花粉比花恢花粉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其竞争优势系数为1.13-1.73之间,平均值为1.49,在制种中无论何种行比,不拔可育株,后代将不能作为种子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所用原料为云南省个旧矿区1984年生产的南原二号小麦。本文报导了研制食品标准物质小麦粉的制备全过程。随机抽取25瓶样品,用原子吸收法和中子活化法作了均匀性检查,数据用F检验法做统计处理,对均匀性作了评价。小麦粉标准物质定值分析由16个具有一定水平的科研单位,采用11种准确、可靠方法,并用已知标准物质(NBS—1567小麦粉、NBS—1568大米粉)对方法进行检验。每个定值元素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和不少于5组分析数据,经统计处理,对10个定值元素K、As、Ca、Cd、Cu、Fe、Mg、Mn、Pb、Zn,以总平均值表示该元素的标准值,以两倍标准偏差表示测量的单项不确定度,另外,对N、P、Na、Se四个元素推荐为参考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花椒果皮微量元素进行鉴别和分类是花椒品种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花椒含有丰富的变异性状,对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合理分级可以在数量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上对花椒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建立更为具体精确的评价标准。[方法]选取94个样本测定铜、铁、锰、钾、钙、镁6个微量元素含量,采用微量元素含量变异和概率分级进行分析。[结果]6个微量元素含量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上,变异系数在21.47%~76.62%之间。K含量变异系数最小,平均值为62.14%,变异幅度在30.92~90.13g/kg之间;Ca含量变异系数最大,平均值为14.23g/kg,变异幅度在1.15~36.40g/kg之间。K-S检验分析发现:铜、锰、钾3个微量元素含量符合正态分布,其余3个性状呈偏态分布;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性状进行概率分级发现,3个微量元素可以分为4级,使用这一标准可以将花椒样品区分出来。[结论]研究结果不仅可以补充和完善花椒分类和鉴定的评价标准,而且为花椒种质资源评价中观测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雷霆  郝希成 《粮食储藏》1993,22(6):24-30
本文详述了马拉硫磷,敌敌畏,乐果标准溶液的制备,定值和数据处理。本研究制备的标准溶液的标准值为:马拉硫磷99.9μg/ml,敌敌畏99.5μg/ml,乐果100μg/ml,其不确定度为马拉硫磷2.3μg/ml,敌敌畏1.5μg/ml,乐果2μg/ml。对三种标准溶液的稳定性,均匀性研究表明:本研究制备的标准溶液均匀性良好,稳定性大于一年。本标准溶液已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为国家级标准物质。  相似文献   

6.
刘玲  金同铭 《华北农学报》1997,12(3):120-124
应用反相高压液相色谱法(RP-HPLC),经Nova-PakC18柱进行梯度洗脱,在454nm处检测,测定29个不品种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含量,其部平均值为3.56mg.100g^-1。英国品种Nantura含量最高6.92mg.100g^1;4个品种中有2个品种β-胡罗卜含量超过6.0mg.100g^-1,接近总平均值的2倍。中国和法国的品种β-胡罗卜素的含量相对较低,中国4个品种的总平均仅为测  相似文献   

7.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7头黑白花奶牛发情周期血液中5种生殖激素的含量。FSH:平均值8.90±21.68ng/ml,第1天2.34±1.49ng/ml,之后处于低水平,8天出现高峰28.58±64.45ng/ml;LH:平均值4.13±10.68ng/ml,发情后12h最高29.15±16.62ng/ml,之后处于低水平;PRL:平均值20.45±12.00ng/ml,全周期变化较大,1天出现高峰43.1±28.62ng/ml,6天和14天有两个较高的峰35.43±31.33ng/ml和34.88±27.58ng/ml;P4:平均值2.96±1.85ng/ml,全周期变化不大,0天2.70±1.33ng/ml,8~12天形成台状峰3.01~3.63ng/ml,15天再出现一峰,遂下降至发情;E2:全周期处于低水平,发情后12h最高23.23±17.31pg/ml,遂下降,至5天、9天升高,出现两个峰。了解了5种激素的基础数据及它们之间的消长、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在F1及F2表现中的表现情况。结果表明,控制蛋白质含量的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非加性效应:F1代子粒蛋白质含量与双亲平均值高度相关,F2代中子粒蛋白质含量分离呈正态分布,且正态分布的峰值蛋白质含量也接近双亲平均值。蛋白质含量的一般配合力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蛋白质含量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分别为79.88%,和49.07%。  相似文献   

9.
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麦78-1等为轮回亲本,与其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了K-19-78-1A等小麦雄性不育系。然后用500余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与K-19-78-1A进行测交,获得469个组合F1杂种,其中73个测交种(占总数的15.57%)能完全保持K-19型小麦的雄性不育性。其余396个测交种(占总数的84.43%)对K-19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表现不同程度的育性恢复。恢复度幅度为1.0%~97.5%。396份材料中有14.14%对K-19型不育系表现高度恢复,按国内法计算恢复度达到80.1%~97.5%;测交、回交后代产生单倍体频率在0~17.5%之间,发现一批综合性状好、不产生单倍体的保持系和恢复源。  相似文献   

10.
为运用概率分级和回归分析方法揭示普通丝瓜褐变度与总酚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普通丝瓜基于褐变度正态分布的分级标准,研究测定38份普通丝瓜的褐变度和总酚含量。采用X-1.2818S、X-0.5246S、X+0.5246S和X+1.2818S 4个点将丝瓜褐变度概率分为5级,即极低(1级)、低(2级)、中(3级)、高(4级)、极高(5级),并将其与总酚含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普通丝瓜果肉褐变度变化范围为2.17~9.60,平均值为6.211,变异系数为29.77%,经K-S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建立褐变度和总酚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y=3.559x-2.837,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普通丝瓜果肉褐变度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水稻主要病虫种群为水稻营养生长盛期至乳郭初基,基本呈偏正态分布,发生程度5-9级,中等年份,粳病虫群体危害损失率为21.6%-33.9%,灿稻汕优63的损失率为25.94%-45.86%,高氮组比中氮组损失率高10.5%,实验病虫种群消长规律近似笔架形,即病虫盛发期内统筹用药3次控制病虫危害,可同比减少用药30%-50%。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晋豆23为母本,灰布支黑豆为父本,用“单粒混传”法构建了一个含有474个家系的F10代的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2002年本研究组对F8代RIL群体Jinf进行生育期、形态性状、产量构成及抗逆性等29个性状进行了观察记载和统计分析研究。所有观察性状在RIL群体Jinf中均表现有较大的变异范围,绝大部分性状呈连续变异、正态分布,且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表明这些观察性状大都为数量性状由多基因控制。从表型分析初步认为各家系内部趋于纯合。本研究进一步选取了能覆盖大豆基因组的355对SSR引物对RIL群体Jinf进行SSR分析,212对SSR在亲本中表现有多态性,多态率为59.72%。212对引物获得213个座位用来评估大豆群体的遗传结构,各座位在群体中的多态性指数趋向于0.5,在0.375—0.500范围内波动。160个SSR座位(75.12%)在群体中呈1:1的分离比,53个SSR座位(24.88%)在群体中偏分离,SSR座位的杂异率在0—9.32%之间。分析还表明111个家系(94.07%)趋于纯合,其中31个家系(26.27%)完全纯合,而有7个家系的杂合率在15.31—42.72%之间。分析表明大豆RIL群体Jinf的各个家系的基因型组成父本灰布支的贡献率为51%,初步表明双亲对子代的遗传贡献基本上是平衡的。偏斜度(Skewness=-0.1052)与峰值(Kutosis=0.1597)及X^2检验表明群体的基因型组成分布呈正态分布。本研究初步认为,大豆RIL群体Jinf是一个遗传结构合理,适合于大豆遗传作图、基因定位等基因组研究和育种应用的RIL群体。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天津卫青萝卜内部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以天津卫青萝卜为试验对象,对其进行近红外光谱采集,并对其可溶性固形物、水分、糠心3个品质指标进行检测,根据光谱数据、品质指标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进行聚类判别。结果表明,经MA平滑处理后的样本光谱,在波长700~750 nm,900~950 nm范围内,样本的吸光度值范围较宽,因此选择在波长700~950 nm范围的光谱数据进行建模。卫青萝卜水分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平均值±样本标准差(x±s)分别为92.02%±0.01%,7.61±0.69°Brix。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卫青萝卜可溶性固形物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决定系数R2为0.823 6,水分含量R2为0.874 0,糠心模型准确率高达94.44%。由此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天津卫青萝卜内部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SSR、InDel分子标记的红甜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旨在了解21份国内外红甜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演化地位。利用Indel和SSR分子标记,对21份红甜菜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InDel标记共得到25个基因位点,24个位点具有多态性,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58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370,等位基因K为2~4个,平均2.4个,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235,期望杂合度0.398,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330;SSR标记共扩增出28个基因位点,全部具有多态性,平均每个标记扩增出3.5个多态性基因位点,Shannon’s 信息指数平均值为0.92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0.548,等位基因K为2~7个,平均4.625个,平均观测杂合度0.399,期望杂合度0.587,多态信息含量PIC值为0.523。本研究发现红甜菜品种大多因亲缘关系较近,因此在选育新品种时,建议尽量选择遗传距离较远的品种作为亲本。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三种基本抽样调查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抽样法、顺序抽样法、典型抽样法时芝麻试验地出苗率进行调查,各用工时20h、6h、4h,其出苗率分别为53.8%、53.8%、71.3%。结果表明。典型抽样调查比随机抽样调查、顺序抽样调查出苗率高17.5个百分点,差异这极显著水平,工时分别为随机抽样调查、顺序抽样调查的20.0%.66.7%。其精度典型抽样法最高为81.0%。随机抽样法次之为67.5%,顺序抽样法最低为49.1%。对农作物抽样调查,当总体为正态分布时,适宜采用随机抽样;当总体中群体内差异明显、样拳容量较小时,可选用典型抽样;抽样单位在总体内较均匀分布时,则采用顺序抽样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用磷化氢对来自四川三台(SO-6)、广东湛江(SO-3)以及澳大利亚(SO-A)等3个品系的抗性米象进行抗性筛选,对来自海南通什的敏感米象(SO-2)进行单对筛选。分别用这3个抗性品系和一个敏感品系的米象作为亲本进行一系列杂交组合试验,用FAO方法(20小时)测出各个亲本及其F1代杂种(F1)、F1代对敏感亲本的回交(F1-BC)。F1代混交(F2)、敏感亲本雄性与抗性亲本雌性的杂交(F11)、抗性亲本雄性与敏感亲本雌性的杂交(F12)的浓度对数-死亡机率值反应曲线(LC-P)线,并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磷化氢有抗性的米象的抗性遗传为不完全显性、非性连锁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常染色体遗传。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用19个高度多态的小麦微卫星制成了在土耳其种植的11个面包小麦品种的DNA指纹图。从这些品种的每一个品种中随机选出6个以上单株用于这种分析研究。在65个单株基因型间对19个位点估计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值为0.36~0.87,平均值为0.68。观察到的等位基因数为2~9个,平均值为5.42个。使用平均成对均方距离(D1)矩阵和以‘Nei-72’距离矩阵为基础的邻近值方法来评价了品种间和其单株基因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濒危植物望天树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濒危植物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目前仅局限分布于热带亚洲北部边缘,目前已受到特别的保护,但有关其遗传特性的研究很少。在本研究中,使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望天树7个天然居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望天树7个天然居群(194个个体)用2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扩增,48.22%的RAPD位点为多态位点,平均每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比为20.84%。居群内的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7870(用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来测量),整个物种的基因多样度为1.4100,居群内的基因多样度为55.82%,居群间的基因多样度为44.18%。GsT平均值为0.4448。AMOVA分析表明37.67%的遗传变异存在于地区间,11.40%存在于地区内的居群间,而50.93%则存在于居群内。结果揭示了望天树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和很强的地区居群分化,这可能是由于望天树在其进化历史上,居群不断的减小及再扩张所引起的居群瓶颈所造成的。相关分析没有检测到居群大小和遗传多样性大小的正相关,而居群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空间距离检测到了显著的正相关。所得结果对该物种保护策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该技术具有如下特点:特别适合于荔枝、龙眼可剥壳浆果的储存保鲜,能在水果表面包衣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弹性度,厚度可调的透明膜,此膜无色、无味、无毒害,不被微生物浸染,不同于淀粉浓、涂料浸果,是一可剥脱、厚度0.1~1mm可调的拟动植物膜,具有良好的保水,阻氧,低透气性,能有效地防止病原菌侵入,降低果皮氧化揭变速度及水分蒸发速度。如再结合药剂配方,在液膜包裹下,能通过缓慢释放低剂量持续作用于病原菌,降低其残留量。此技术工艺简单,不增加设备,成本低,处理Ik8荔枝、龙眼,成本增加不到0.3元,处理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20.
红小豆种质资源子粒色泽及出沙率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主产区红小豆地方品种资源中随机抽取的335份、日本25份和韩国2份材料子粒色泽和出沙率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红小豆粒色红度值(a^*)平均为19.71,粒色偏灰暗,变幅为13.0—26.0;黄度值(b^*)平均为9.58,变幅为5.2-16.8;亮度值(L^*)平均为26.47,变幅为18.1—34.0;出沙率平均值为68.08%,变幅为61.90%-75.98%;地区间显示出明显差异。a^*、b^*、L^*和出沙率4个性状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但粒色a^*、b^*和L^*的广义遗传力值h^2较高,出沙率的广义遗传力较低。筛选出红度值超过24.0的种质资源6份,筛选出亮度值超过30.0的种质资源16份,筛选出黄度值超过13.0的种质资源8份,筛选出出沙率高于73.5%资源8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