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茶叶摩擦性能的研究在制茶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研究报告介绍了红碎茶对各种常用茶机材料的摩擦试验方法,分析了红碎茶的含水率、粒度、法向压力、相对运动速度、材料性能和表面状况等因素对红碎茶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红碎茶对固体材料的摩擦系数随其含水率的增加和粒度的减小而增大,随法向压力的增大和相对运动速度的减小而减小。红碎茶的内摩擦系数大于红碎茶对固体材料的摩擦系数,且随其粒度和含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对非均匀和特性常变的茶叶在干燥过程中直接测量水分是很困难的。研究发现,烘干机的出口叶温是上烘茶叶、环境条件及干燥工况的综合反应,与干燥含水率有显著相关性。在干燥目标含水率确定之后,在此控制点附近区段波动的茶叶含水率与其叶温可作线性相关处理,其相关系数:烘二青工序为-0.96,红碎茶毛火时为-0.945,足火时为-0.997。由此使控制模型简化,并可直接利用出口叶温作为判断干燥程度的相对指标,而不需测量茶叶含水率。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在6CH—20A 型茶叶烘干机上设计了计算机叶温反馈系统,成功地实现了茶叶干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特别是NJ330—331、335—84《6CH系列茶叶烘干机》等部颁标准实施以来,我们对6CH10型、6CH16型烘干机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多次试验考核,从我们多次测试的情况看,特别是1986年春茶期间采用两次烘干法对新工艺(LTP)红碎茶的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反映出如何正确表示烘干机的台时出茶量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影响烘干机台时出茶量的因素很多,如风温,风量,毛火茶、干毛茶的含水率,出茶速度等,而发酵  相似文献   

4.
茶叶在空气流中的悬浮速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碎茶萎凋叶及毛茶的悬浮速度是确定合理的风机参数、提高分选质量和生产率的重要依据,是茶机设计的重要力学参数之一。笔者于1985年和1986年春、夏季分别测定了萎凋叶和红碎茶毛茶在空气流中的悬浮速度值,并探求萎凋程度和叶片状态等因素对悬浮速度的影响。 测试装置由悬浮速度测定装置、毕托管和斜管微压计组成。悬浮速度测定装置的工  相似文献   

5.
我国红碎茶与斯里兰卡红碎茶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汉生 《茶叶科学》1997,17(2):207-212
通过对我国海南通什、云南凤庆、广东英德2号茶和出口拼配红碎茶、斯里兰卡高地、中地和低地红碎茶同年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述三地的大叶种红碎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及内质化学鉴定分数均高于斯里兰卡红碎茶,仅香气次之。但出口样拼配红碎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和内质化学鉴定分数均显著低于斯里兰卡红碎茶。文中对我国与斯里兰卡红碎茶品质的差异原因进行了讨论,并建议我国大叶种红碎茶直接并且及时出口。  相似文献   

6.
茶树花果利用研究总结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五年来对茶树鲜花、茶幼果的特性、化学成分、最佳采摘期、以及加工红碎茶的工艺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较大规模中试,结果证明;茶树的花果均含有与鲜叶相似的茶叶主要生化成分,在制成红碎茶过程中,具有与鲜叶的物理化学变化和品质特征;利用茶花、幼果制成红碎茶,其品质达到出口二套样对标准,产品经商捡部门检测,完全符合出口要求,利用茶花果制茶可以提高茶树经济产量、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40%以上,每1/15公顷年增值126元;利用茶树花果加工红碎茶的工艺,配方技术已在省内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红碎茶是国际市场上销量最大,且品质可比性和市场竞争性均十分强烈的一种商品茶。近年来,我省自营出口的红碎茶虽数量成倍增长,品质也有提高,但仍处于国际市场上普通级的中、下档水平。且换汇成本高。因此,如何挖掘我省出口红碎茶的品质潜力,为四化多创外汇,是我省红碎茶出口中可望解决的问题。其中红碎茶的含水量及其贮藏过程中对品质的影响,虽已引起了茶叶界的关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制茶工艺研究室  相似文献   

8.
刘新 《中国茶叶》1994,16(6):32-33
当今国际茶叶市场上,红茶占据了主导地位,其贸易量约占茶叶总贸易量的80%,而红茶中绝大部分又为红碎茶。我国于60年代初开始试制红碎茶(当时称分级红茶),使用的初制揉切机具是传统的盘式揉切机,到了70年代初,江苏、广东、四川、贵州、湖南等先后研制出不同型式的转于揉切机,用于加工红碎茶,之后随着转子揉切机性能的不断改进和机种的完善与配套,红碎茶产品质量和效率等较盘式揉切机的大有提高,从而转子揉切机在全国茶区迅速推广应用,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红碎茶加工新工艺——转子机生产工艺,大大促进子我国红碎茶生产的发展,使红碎茶一跃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茶类,在70年代和80年代为我国的茶叶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前些年由于绿茶走俏,红碎茶生产效益不及绿茶,致使一些红碎茶主产区也纷纷改制绿茶,造成红碎茶生产的严重滑坡。然而,近年绿茶又出现市场疲软,滞销积压严重,而当前国际红茶市场需求量却仍平稳,无大的波动,这无疑给红碎茶生产的复兴带来一线生机。为使广大红碎茶加工新手对红碎茶的重要加工机具——转子揉切机有一了解,特将转子揉  相似文献   

9.
提高红碎茶品质的理论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红碎茶的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品质也有了很大提高,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高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但就整个红碎茶的品质而言,大多数产品仍然处于国际市场的中级和普通级水平。必须继续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红碎茶的品质,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红碎茶生产。通过最近几年红碎茶的生产、试验、研究,比较深刻地体会到,要改革机具,要提高品质都必须对红碎茶生产过程中的基本变化规律有一定认识,只有按照这种客观规律来制定工艺,才能恰到好处。现就针对我国红碎茶生产上的主要问题,以围绕提高品质为中心,综合几年来的若干研究结果,对红碎茶生产的理论与技术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茶叶市场上红碎茶贸易量占了80%以上,但随着发达国家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红碎茶品质的要求也已转向浓、强、鲜和冲泡快速、方便,于是袋泡CTC红碎茶应运而生,并已逐步在国际市场上占居优势,美、英、法、澳、加拿大等国的茶叶消费中袋泡CTC红碎茶占60%以上,传统工艺生产的红碎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失去竞争力。近几年来,强烈、快速的CTC红碎茶揉切机具在主要产茶国家迅速推广应用,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红碎茶生产机具。  相似文献   

11.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红茶干燥中含水率无损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工夫红茶干燥中含水率的快速检测,提出了基于近红外光谱红茶干燥中含水率无损检测方法。随机抽取6次干燥处理中的226个样本,进行波长1 000~17 99 nm近红外光谱扫描后按照国标法测定含水率。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T)预处理,利用全局偏最小二乘法(PLS)、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 PLS),分别构建水分近红外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表明:用两种方法检测含水率,其准确度都可靠,但利用si PLS法将全光谱划分为13个区间,联合4个区间用6个主成分数构建的水分预测模型效果更优,其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值分别为0.9593和0.0395,说明模型预测精度高,可以实现红茶干燥中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2.
提高红碎茶水溶性多酚类保留量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红碎茶发酵过程中茶多酚、此茶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茶多酚、儿茶素总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发酵温度控制在23℃、发酵时间在100min最有利红碎茶品质。在发酵中添加2%的柠檬酸钠等化学抑制剂和胰蛋白酶等生化抑制剂可明显提高成茶中茶多酚、儿茶素的保留量,增加条黄素、茶红素的含量和降低条褐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海南红碎茶电子鼻技术应用及其与感官审评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电子鼻技术,对海南红碎茶样品进行分析,并与专家的感官审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红碎茶用电子鼻技术均可呈现不同的香气指纹图谱,可以区分不同的茶叶;电子鼻技术结果与感官审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生化成分及制茶品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四川崇州枇杷茶野生大茶树的资源现状,根据植物学特征,从中选取具代表性的茶树初分为6种不同类型(依次编号为A类、B类、C类、D类、E类、F类),测试了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评审了所制红、绿茶样的制茶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枇杷茶树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46±0.07)%~(5.69±0.10)%,茶多酚含量为(21.67±0.40)%~(37.16±0.99)%,咖啡碱含量为(4.01±0.18)%~(4.88±0.03)%,水浸出物含量为(33.31±2.49)%~(47.28±1.35)%,儿茶素总量为(77.08±1.18)~(236.47±29.59)mg/g,因此,部分材料可以作为选育高儿茶素、高咖啡碱等特异成分的育种材料。以咖啡碱、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作为影响红碎茶品质的第一、二、三主成分或综合因子,结合主要生化成分含量、酚/氨值及感官审评结果可推论,E类适制红茶,F类制绿茶品质最优。从茶氨酸及苯丙氨酸的含量比例、儿茶素组分及总量等可推论,6类供试枇杷茶树中,E类茶树进化程度最高,接近栽培型。  相似文献   

15.
杨耀松  彭继光 《茶叶通讯》2010,37(3):30-32,35
重点介绍了毛里求斯当前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和进出口情况,并介绍了毛里求斯Bois Cheri Tea Estate茶厂红碎茶的加工工艺和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6.
79—27—17是以槠叶齐为母本,以大叶种混合花粉为父本经人工杂交授粉育成,在实生苗苗圃选拔、无性繁殖、系统选育、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制烘青绿茶品质优于福鼎大白茶,制红碎茶品质优于槠叶齐,鲜叶产量极显著高于槠叶齐和福鼎大白茶,是一个优质高产的红绿茶兼用型茶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子鼻与GC-IMS技术云南昌宁红茶香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昌宁县8种红茶作为试验对象,采用电子鼻和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C-IMS)对不同茶树品种与不同加工工艺的红茶样品的挥发性香气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电子鼻检测结果显示,8种红茶样品的挥发性香气差异显著。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检测结果显示,8种红茶样品中共检测到91种(含单体和二聚体)确定的香气组分,包括醛类(31种)、醇类(17种)、酯类(16种)、酮类(8种)、烯类(6种)、杂环类(6种)、酸类(4种)和醚类等。此外,昌宁红茶有共同的香气物质,不同茶树品种及加工工艺的红茶又有其特殊的香气。总体看来,野生茶树的酮类、酸类香气物质较生态茶丰富;红碎茶的香气物质较针形和螺形茶丰富,且等级越高,醇类挥发性香气物质越丰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前苏联利用本国红、绿茶等外品,在添加月桂叶碎片并用印度进口红茶进行增浓和用柠檬及伏牛花香精油加香处理后,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CAAMO”颗粒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并对该产品的生化组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AAM0”茶的含水量较其他茶低,儿茶素总量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及芳香油的含量均较用同样原料加工成的红茶和其他茶样为高。无论是品质标准、生化成分含量或是在香气、滋味上,这种新工艺茶均超过了用同样原料加工成的其他茶类。经在前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的茶厂引进这种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