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物育种信息》2005,(8):26-27
“高产、优质”一直是中国农作物的育种目标,水稻的育种目标也不例外。今天,在市场经济局限下,从中国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角度看,从节省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看,中国农作物的育种目标或许到了该调整的时候了,“高产、优质”的顺序需要调整为“优质、高产”。因为,“高产、优质”这个中国农作物的育种目标,是一个多目标决策,它比单目标决策复杂多了。在这一特定的育种目标决策下,育种学家自然首选高产而非优质,常常最后就只剩下了高产,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概述了韩国“新村运动”把农民的思想启蒙作为起点、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目标的成功经验;分析总结了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结合“十一五”规划纲要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培养有创业本领的新型农民、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做到科学合理规划、完善乡村自理和村民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3.
编读往来     
在工业界,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海尔集团的营销人员向消费者推销其洗衣机时,有个消费者说,你们的洗衣机要是既能洗衣服又能洗地瓜就更受欢迎了。营销人员把这一市场信息马上向市场开发人员作了汇报。开发人员“三天之内设计出图纸,半个月之内投放市场”,半个月后,“海尔大地瓜洗衣机”闪亮登场,马上形成了抢购热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消费者的意见是改进产品质量的灵丹妙药。作为产品的生产者,要经常地真心实意地倾听消费者的意见,不断改进其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种子世界》2005,(6):64-64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列入立法规划,并由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牵头,开始组织起草工作。这部法律草案起草的基本原则,一是立足于促进,在促进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二是保护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三是不搞“大而全”,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最基本的原则确定下来,给今后的改革发展留出空间;  相似文献   

5.
《作物育种信息》2006,(4):21-21
“十五”计划以来,我国农业在五大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中国超级稻研究和示范引领水稻“第三次革命”,“十五”期间,累计示范推广2亿多亩,增产稻谷250亿斤左右;矮败小麦技术体系突破育种“瓶颈”;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取得重大突破,仅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每年就为农民增收50亿多元;杂交大豆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高致病性禽流感基因工程疫苗研制走在世界前列。农业生物技术及产业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是在下乡给农民办农业保险(放心保)的过程中发现当地农民都在关注‘江苏好品种’活动的,回去就跟镇里领导反映了。咱们镇里的农民种什么品种,也要根据这次活动评出的好品种来选。”盱眙县王店镇古城居委会主任王伯昌所说的“活动”,是由江苏省农委种子站、省种业协会联合主办的“江苏好品种评选”。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2,(7):37-37
浙江省绍兴市一家企业在厂房房顶建起了4800平方米菜园;江西省南康市有超过一半的农民在自家屋顶种菜、养鱼;上海屋顶花园面积超过百万平米,种种例子表明“屋顶农业”正在悄然兴起。专家认为,屋顶农业不仅有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还有利于用有限土地资源种出更多的绿色蔬菜。  相似文献   

8.
《种子科技》2013,(11):40-41
提起谢辉这个名字,或许你会摇头不知,但在你的饭桌上,可能就有他选育的功能大米、航天大米;在你的菜盘里,就有他选育的紫薯加工成的粉条、黑皮花生;煮食的或许是他引进的鲜食糯玉米。他为大连的“米袋子”、“菜篮子”增添了花色品种。而在大连农民朋友们的心里,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谢辉培育的“良种”让他们的庄稼产值增长,也如一个风向标指引着他们,靠着谢辉提供良种保平安……  相似文献   

9.
1做好展示示范,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农民是最讲求实效的,什么样的品种高产,市场效益好,他们就选什么;农民需要看得见、直观的、形象的新品种,那么通过我们的良种示范展示,就可以让农民看得见、学得到、信得过,促使农民自愿选用新品种,加快新品种的推广速度,也可改善种子市场管理部门和企业的关系,推动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解决科研部门的“嫁”难,也解决农民的“娶”难,真正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活跃市场,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种子世界》2011,(9):67-68
通用电气公司的韦尔奇最初为GE制定的目标是这样的:“在我们服务的每一个市场中,要成为数一数二的公司,并且改革公司,拥有小企业一般的速度和活力。”只有当目标明确后,执行力才有了前进的方向;只有目标明确,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员工在工作中才能形成一股合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出企业团队的力量,促进目标的完成。  相似文献   

11.
《种子世界》2009,(10):52-52
日本科学家发现一种深水水稻基因,使亚洲地区的稻农民们可能不再需要担心雨季带来的严重水灾了。科学家发现的这种基因,可以长出空心的“通气管”,让水稻在水中也不会“溺水而死”,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试图将这种基因导入到其他的高产水稻品种中。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严重,农民朋友的农药施用量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用完农药后空药瓶的存放成了一个大问题:放在家里就像埋下了“炸弹”,时时都有危害家人及畜禽生命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是全国的稻瘟病常发重发病区之一,新品种在生产上使用年限短。针对这一特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恩施州育种工作者确立了“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为总体育种目标,重点开展持久抗稻瘟病育种。通过建立高效稳定的稻瘟病抗性鉴定圃和抗病育种基地,广泛征集和积极创制优异种质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长期鉴定筛选,并利用筛选出的具有持久抗瘟能力的种质资源作供体亲本,采用相宜的杂交配组方式,创制人工制恢(保)组合;对其后代株系进行定向选择,培育具有持久抗瘟能力的不育(保持)系和恢复系,再通过合理配组利用,育成具有持久抗瘟能力的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是我国广大人民的愿望,代表了人民的意愿。我们离全面小康社会的差距除了城市里收入的差别相当大之外,最主要的差距是出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增加农民的收入,中国只有农民富了才是真正走向了富裕。  相似文献   

15.
夏秋蔬菜是针对夏秋季高温,台风区耐寒、半耐寒和喜温蔬菜生产难度大,产品品质差,生产成本较高这一现象,选择或创造相对适宜的气候条件,在上述三类蔬菜中选择消费时令性较强,符合具体目标市场消费习惯的种类,品种、配合相应的种植,采后处理和运销技术,在夏秋采收上市的商品蔬菜,夏秋蔬菜采收上市的时段主要是7~9月,已可根据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延伸到5~11月。它既是缓解城市蔬菜“秋淡伏缺”的有效措施,又是贫困山区农民利用自然资源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为促进瓮安县夏秋蔬菜发展,分析了优势、问题、前景,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突出强调的“三最”,显示了“三农”问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彰显了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7.
他创造绿色奇迹,造福数亿农民;他创立的“绿色”标准,全面推动了蔬菜产业的升级与变革;他以一个农民的朴实和执着,推进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如今,农民的自我维权意识是越来越强,他们在购买农药时,几乎都养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那就是必须要看印刷在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然而,山西省原平市工商局在对农资市场进行调查时却发现,农民在选购农药时要想一眼就非常清楚地看到“生产日期”与“保质期”,还  相似文献   

19.
陈薇 《种业导刊》2006,(9):15-17
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设计的目标看,一是保护粮食生产,鼓励农民多产粮食,增加粮食供给;二是增加种粮农民收入;三是实现粮食补贴制度的创新。我们在河北省较早实施粮食直补政策试点县的容城、正定、围场做了实地调查,对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河北日报》记者李月锋在2008年春季以《“一拌无蚜”坑了平乡农民》为题,披露了邢台市平乡县平乡镇20多户农民由于使用“一拌无蚜”拌种剂导致播种小麦缺苗断垄的“一拌无芽”事件。《农民日报》10月8日刊登武予清撰写的《麦播警惕辛硫磷三唑酮“一拌无芽。》的文章,称2007年小麦拌种剂“一拌无蚜”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等省推广时,由于药害造成小麦不出苗或出苗缓慢、出苗不齐,被农民称为“一拌无芽”。10月13日,《农民日报》却又刊登郑州农倍得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化良撰写的妒一拌无蚜。新技术推广效果好》的文章,称“一拌无蚜”在江苏、四川、河南、河北、山东等省推广对小麦出苗、生长没有影响,防病、防虫、增产效果很好,且小麦终生无蚜。两种相反的观点在同一报纸上刊登,让广大农民朋友无所适从。考虑到本刊有的稿件也介绍用这种农药拌小麦种子,到底“一拌无蚜。能否做小麦拌种剂,应该给农民朋友一个答案,编者特委托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熊飞同志作调查研究并撰写此文,现刊登于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