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学鹏  李彤  于洁  孙万胜 《河北渔业》2019,(5):13-15,48
经济效益是每家生产企业追求的目标,池塘养殖业因为追求高效益,采取了高密度养殖,这样势必会造成病害传播及养殖水域的污染。现在渔业发展对养殖水体环境及排放的要求非常重视,我国在2018年制定了水产养殖水排放标准,养殖者必须遵守。近年来我中心对天津市的62家水产生产企业进行了尾水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大部分池塘富营养化、COD超标,尤其是高密度养殖池塘。多年来水产工作者摸索了各种养殖模式,不断探索池塘养殖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破坏养殖水域环境的养殖模式。2016年,通过参观学习交流,摸索出了适于天津的池塘养殖模式“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集成”。它是将一片池塘分成生态净化区、水质净化区、养殖水槽3个区域,水体在池塘中循环流动,养殖水除蒸发和渗漏需适当补水外,养殖水达到零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此养殖模式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还有很多值得探索和提升的空间,对池塘养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2017年开始进行了3个养殖企业的试点建设,2018年开始向全市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以期为这一养殖模式的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底层微孔曝气增氧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刚  刘林 《水产养殖》2010,31(3):7-8
<正>封闭式池塘养蟹过程中主要问题是水质管理,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基本上不换水或减少换水的情况下,以水质调控处理为主,增加池塘溶氧,以期达到控制病害的发生,促进河蟹快速生长,实现稳定  相似文献   

3.
池塘河蟹养殖常见水质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蟹池塘养殖中,水质若能够满足要求,河蟹就能顺利生长发育;要管理好池塘河蟹养殖用水,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水质变化的普遍规律,在生产中根据水质变化的现象和水质监测结果,对水质问题作出合理的解决措施。1池塘养殖水质概述做好池塘河蟹养殖水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了解养殖需要的水质标准,以便通过实时监测及时把水  相似文献   

4.
<正>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水域环境恶化、养殖池塘老化、养殖病害频发、质量安全隐患增多等突出问题。2009年农业部渔业局发布了《农业部关于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意见》(农渔发[2009]5号),提出将在我国全面实施中低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1]。福建省于2009年开始实施"淡水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改造"技术推广项目。项目实施后,全省  相似文献   

5.
<正>万安县是江西省水产养殖大县,全县已养水面10.2万亩,其中精养池塘2.6万亩,由于养殖密度逐年增大,投喂量增加,造成水质恶化、病害频发,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江西省渔业局提出"生态渔业、健康水产品"新思路,大力推进现代渔业,实施健康养殖,2013年开始组织课题组实施《"测水投料、查菌配药"精准养殖技术试验示范》项目,现将2014年万安试验点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测试仪器(1)手持式叶绿素测定仪一台。(2)便携式多功能水质快速测定仪一套及试剂若干(参数:溶氧、p H、化学耗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总碱度)。2.水体调控物料  相似文献   

6.
<正>黑鱼,学名为乌鳢(图见彩中插2),环境适应能力强,对池塘水质要求较低,可以高密度养殖,每亩池塘可放养鱼种8000~10000尾,产量可达4000~5000千克,黑鱼生长速度快,早春鱼苗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黑鱼发病少,成活率高,成鱼运输简单,便于远距离销售。余杭的黑鱼"规模化专养"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博陆镇(现并入运河镇),当时面积与产量都较低。2000年专养面积翻番,达到了1097亩,产量达到了3025吨;2009年专养面积又达3000多亩,产量超过8000吨。  相似文献   

7.
对虾养殖的水质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连民 《河北渔业》2007,(9):31-31,45
池塘水质的调控和管理是对虾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虾养殖的成败.目前,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水质污染日趋严重,造成病害频发,因此,加强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的关键在于养水,养水的根本在于降解养殖代谢产物,调节水质,营造良好养殖水环境。对虾养殖水环境无公害高效调控系列技术是遵循对虾生态生理特性和养殖池塘生态特点,应对当前养殖环境污染、病害频繁发生、质量安全隐患等因素所提出的。其技术模式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水是鱼类的生活环境,养鱼先要养好水.强化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实现"以养鱼为中心"向"以养水为中心"的方式转变和提升,认识水质类型是非常必要的.池塘养殖中常见的水质类型有四种,即瘦水水质、肥水水质、老水水质和转水水质,尤其是瘦水水质往往会被人们误认为好水而忽视管理,造成鱼类处于长期的缺氧状态而影响生产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山东省莱阳市利用丁字湾海域深井海水得天独厚的水质条件,改变原有的刺参养殖模式,由池塘养殖改为大棚工厂化深井海水养殖,通过控温生态养殖的关键技术,从水质到苗种选择、养成及病害防治等采用全程管理,更好地预防了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于忠诚 《齐鲁渔业》2008,25(8):30-31
乌鳢俗称乌鱼、黑鱼、财鱼等,是一种淡水底栖经济鱼类,且乌鳢易加工出口而有广阔的国际市场,成为重要的出口淡水养殖品种。2006年,江苏省滨海县在正红镇乌鳢养殖基地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着力推广池塘生态修复技术、水质调控技术和无公害乌鳢养殖技术,取得明显效果。现将乌鳢池塘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刺参池塘养殖中,水质是影响刺参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水质与底质条件能为剌参提供优质的天然饵料与适宜的生活环境,直接决定了养殖生产的成败。据资料统计,目前85%以上的水产养殖病害是因水质不良引起。对池塘水质进行科学管理,是减少刺参病害、提高刺参产量与质量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在南昌县蒋巷镇进行草鱼高产池塘测水投料精准养殖试验,根据池塘水质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投料调控措施,改善水质,优化养殖环境,使鱼类始终处于适合快速健康生长的养殖环境。试验取得明显效果,对比2013年未进行测水投料精准养殖试验的养殖结果,池塘养殖效益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4.
王兴礼 《内陆水产》2004,29(10):12-13
养殖黑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为了便于管理,鱼池面积宜小些,一般为350-1500m^2.水深1~1.5m为宜,池底最好为泥质。在池塘四周应用砖、竹篱笆或塑料网加高0.5m左右.以防黑鱼跳出逃逸。池水面四周浅水区应种植苦草、水葫芦或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供黑鱼隐蔽、避暑遮荫和改善水质,水草生长后覆盖面积不超过水体总面积的1/5;注水时应从池项离池壁30cm处注入,以防黑鱼逆水窜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质养殖生产的发展,养殖水体的水质变化频率的加快,造成池塘水质富营养化,再加上现今池水污染源的增多,水质管理比过去更为重要,水质的好坏与养殖产量、病害和经济效益关系十分密切.水质管理要采取综合管理,使水质条件满足水产养殖对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健康养殖即生态养殖,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避免与减少病原体的侵入与环境污染,提倡科学合理的综合养殖,走病害综合防治之路。一、水质调控1.池塘水色的调控水色主要是浮游植物单细胞藻类色泽在虾池中的反映,浮游植物是稳定虾池生态环境的核心。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这些绿藻或硅藻是池塘微生态环境中一种良性生物群落,对水质起到净化作用。目前最常规的方法是在池水中按比例施放氮肥和磷肥,如瘦水池塘早期施放有机肥,追肥量视池塘水质透明度、pH值、水色等灵活…  相似文献   

17.
<正>罗非鱼养殖业近年来由于链球菌等病害的频发而遭受严重损失,引起病害的原因很多,包括水质和底质的恶化、药物的不规范使用、养殖废弃物的随意排放等。为了通过有效控制水质达到防病的目的,我们采用生物浮床种植空心菜技术在罗非鱼养殖池塘进行试验,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和吸附作用,消减养殖水体中因投喂而增加的氮、磷和其他有机物质,达到保持水质稳定减少病害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泥鳅养殖病害的综合预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泥鳅市场价格的逐年上升,带动了泥鳅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目前的泥鳅养殖大多实行高密度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易因水质环境恶化、投饵不当、其他饲养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导致疾病暴发,一旦发病就会迅速在泥鳅个体间相互传染蔓延,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整个池塘泥鳅发病,而此时用药物治疗是很难控制的。因病害暴发导致泥鳅死亡,使养殖者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减少因病害导致养殖效益下降,就应在泥鳅养殖过程中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病害防治原则,尽可能做到泥鳅养殖过程中少发病或不发病。本文从清塘消毒、水质调控、合理放养、营造适  相似文献   

19.
池塘水质的调控和管理是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池塘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的成败。每年7-9月,由于高温、多雨等原因,池塘水质变化异常,易造成病害频发,因此,加强养殖中期的水质管理尤为重要。一、养殖用水主要水质理化指标溶解氧:对虾养殖过程中溶解氧最好能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一般不应低于3.5毫克/升。  相似文献   

20.
<正>日本泥鳅,俗称"大青鳅",长30多厘米。日本泥鳅是市场上泥鳅中个体大的品种,亩利润丰厚,综合效益是本地泥鳅的好几倍。目前日本泥鳅在江浙地区开始推广养殖,效益显著。现将日本泥鳅的养殖技术汇总如下:一、池塘条件养殖场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东北,面积100亩,养殖池塘15个,面积2~5亩,池深1.2米。池塘水来自钱塘江一支流,水质符合日本泥鳅养殖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