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8年3月中旬,笔者在当地河蟹养殖区进行技术服务时,遇到一起河蟹上岸不下水的情况,现将当时的情况介绍一下,供广大养殖朋友们参考。一、池塘情况该河蟹养殖池位于盐都区楼王镇莘野附近,面积大约220亩,滩面无水,扣蟹放养量为1000只/亩。由于池塘南北不平,南侧环沟水深近1米,北侧环沟水深大约0.5米,东西两侧水深介  相似文献   

2.
池塘养蟹     
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一个“养蟹热”正在各地兴起。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发展,现将群众池塘养殖河蟹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养殖河蟹的池塘一般面积为1—2亩左右,家庭养殖也可用十至几十平方米的小塘,水深一米左右,坡度要求较大,为1:2.5~3以上。由于河蟹有在江河湖泊堤岸上打洞栖息的习性,所以,可用小青瓦片在池坡上垒成一个个供河蟹栖息的蟹窝,其面积约  相似文献   

3.
宋长太 《内陆水产》2002,27(2):9-10
针对近年来河蟹价格下跌,养蟹效益严重滑坡的新情况,作者于2001年进行了成蟹养殖池塘套养鳜鱼的试验,旨在为提高养蟹综合经济效益寻找一些切实可行的路子,以便在面上普及推广。现将具体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1.1试验在江苏省盐都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试验基地进行,池塘面积1公顷,为四周挖沟的“回”字形提水鱼池,沟深1米、宽5米,占池塘总面积12%,沟深1.2米,挖出的土用于加高加固池埂。池面可提水水深0.8米。1.2田埂四周用废旧铝合金板围拦,土下部分0.2米,土上部分0.5米。1.3水源充足,水质良…  相似文献   

4.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青虾学名日本沼虾,两品种均为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养殖品种。池塘河蟹、青虾生态混养技术是最近几年开发的一项水产养殖新技术。稳步推广该养殖项目对于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具有现实意义。现根据3年示范的实绩,围绕实现池塘河蟹青虾生态混养每667米2产河蟹65千克、青虾30千克的目标,现将具体技术措施分述如下,仅供参考。1池塘条件蟹池应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安静、路通电通的地方,通常蟹虾混养的池塘要求是:(1)面积0.67公顷以上,最大不超过3.3公顷;(2)水深1.5米左右;…  相似文献   

5.
2006年我们在江苏金湖县前锋镇郭家荡河蟹养殖区进行了河蟹、黄颡鱼池塘混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塘口所在的养殖区是无公害河蟹生产基地。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进排水系分开:水源为高邮湖水,四周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面积20亩,水深1.5米左右: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池塘水质符合NY5051的规定。塘口在上一年底干塘,清除了过多淤泥(底泥不超过15厘米),经冷冻曝晒后,再用100~200千克/亩生石灰彻底消毒。  相似文献   

6.
正宝应县安宜镇王载明,多年来从事水产养殖,2005年开始,转向河蟹养殖,积极实施新的养殖模式、养殖设施,依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养殖结构,精抓细管,几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亩产河蟹170千克,2015年预计亩产河蟹200千克以上。一、材料与准备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0亩,池深1.8米、水深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水产养殖示范户陈文全,为了探索河蟹套养新模式,在现有河蟹池塘养殖基础上大胆探索套养罗氏沼虾和部分青虾进行养殖,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2014年河蟹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产值242600元,亩纯利润4161元,套养罗氏沼虾亩平均增加效益1429元。现在将其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8亩,东西向长190米、南北向宽100米,沙质土壤,池塘坡比1∶2.5,沿池埂四周向池内有4米宽环形深沟,比塘底深30厘米,夏季平均水深能达到1.2米,池塘中间浅滩面积占池塘面积  相似文献   

8.
2004年江苏无锡市东港镇从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了15万尾施瑞1号青虾苗(规格为2厘米),于8月13日投放到虾蟹养殖池。该池面积7.2亩,2004年3月28日已放养了河蟹4000只,又于2004年8月20日放养本地青虾苗7万尾,经过几个月的养殖,效益颇为可观。一、池塘准备1.池塘条件池塘地点选择在东港镇三联村王志喜池塘,池长95米、宽50米、水深1.5米。2.有关设备设施该池有单独的进出水口,配4寸水泵1只,水泵底部用皮网包好,水泵出水口用60目纱布围防。3.养殖环境的改良方法该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养殖池通过种植伊乐藻和投放螺蛳(2000千克)净化水质;同时…  相似文献   

9.
池塘河蟹青虾混养亩产100公斤的养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乃峰 《科学养鱼》2001,(10):29-30
湖州池塘河蟹养殖近几年发展较快,根据青虾养殖普遍,且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的情况,实行河蟹与青虾的池塘混养,能充分利用池塘的面积和饵料,适当增加苗种及饲料的投入,可比单养河蟹或青虾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通过几年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亩产100公斤其中河蟹75公斤、青虾25公斤的养殖模式,要求河蟹回捕率达70%以上,商品蟹平均规格达每只125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养殖池塘的生态条件和防逃实施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每只2~10亩,平均水深达到0.8~1.5米,塘埂宽度1.5~2.5米,坡度1∶2…  相似文献   

10.
1.池塘条件。蟹池应选择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安静、路通电通的地方。池塘要求:水深1.2米左右,坡比1:(3~4),池中央有浅滩平台区,四周留有沟形的深水区带;进、排水口设置在池的相反塘埂上,并设置60目双层过滤拦栅网;塘埂坚实不漏水,防止河蟹打洞,能保持住池塘水位。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入夏前后雨水偏少,随着温度的逐渐提高,进入5月中旬后,很多河蟹与小龙虾混养的池塘出现小龙虾暴死现象,现将其中一例较为典型的池塘处理情况介绍一下,供广大朋友参考。一、池塘情况该河蟹养殖池位于兴化市西郊镇西龙附近,总面积120多亩,分为3个池塘,滩面平均水深0.5米,环沟平均水深约1米,年初扣蟹放养量为900只/亩,每亩套养3厘米鳜鱼10尾,每亩放养田螺100千克。池塘滩面上种植水韭菜、轮叶黑藻和伊乐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菏泽市以乡村振兴、渔业提质增效和渔民增收为总抓手,充分利用黄河故道丰富水利资源,示范引领沿岸渔民大力发展河蟹生态养殖,走出了一条减量增收、绿色发展之路,现将我市河蟹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设施及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0~30亩、水深1.2~1.5米、坡比1∶2.5。池塘用水引自黄河故道,水质清新无污染。沿池塘内侧距池埂2米处开挖回形沟,沟宽3米、深0.6米,让池底深浅有  相似文献   

13.
刘勃 《科学养鱼》2002,(4):35-36
本技术为实现亩产河蟹50~60千克,平均规格150克以上,回捕率达70%以上而设计。一、池塘条件池塘以新开池(推土机开挖)为最好,一般池塘也可,具体要求:面积10~30亩,最小不低于5亩,最大不超过50亩;水深1.2~1.8米,平均1.5米左右;坡比1∶(3~4),保证一定的浅滩区(缓坡河蟹不易打洞);淤泥10厘米以下,最好5厘米左右;池角圆弧形;池中央为浅滩区(平坦底质),最高水位0.5~0.8米,池中四周留埂浅滩脚外为深水区,宽5~8米,最高水位可达1.5~1.8米;进排水口设置于池塘对角线…  相似文献   

14.
封阿龙 《科学养鱼》2004,(10):29-29
我站采用海捕天然怀卵蟹在宁波鄞州区瞻岐镇利用河蟹土池育苗设施开展了三疣梭子蟹土池人工繁育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池塘条件 利用河蟹土池育苗池,面积450米2/只、水深1.2~1.5  相似文献   

15.
邓晓川  李华 《科学养鱼》2007,(11):10-11
我所对匙吻鲟苗种进行了5年的池塘培育试验,成活率达到70%~85%,本文将该技术简介如下:一、池塘条件1.鱼苗培育池面积为6米2,水深0.5米,共有10口,池呈长方形,进排水方便,水源为通过蓄水池曝气调温的河水。2.鱼种培育池面积为900米2,水深1.5米,水泥池呈长方形,水源为提灌的河水,水质清新,溶氧高。  相似文献   

16.
朱雷阳 《科学养鱼》2002,(10):37-37
江阴市水产指导站联合西石桥镇的河蟹养殖户,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探索,实践完善,找到了单位面积河蟹养殖产量和规格的结合点,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1年,试验塘口平均亩产河蟹66千克,平均规格达到160克以上,平均亩效益达3500元,现将试验过程及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1.池塘条件本试验池塘2只,面积各为22亩,池塘东西走向,长方形,坡比1∶2.5,池底平坦,池塘水深最高可保持在1.6米,不渗漏,保水性能好。塘口环境安静,远离村庄和公路,塘口进排水渠分开,排灌方便。水源为外河无污染水,水质清…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笔者在江苏兴化地区做售后服务,期间遇到一起池塘养殖河蟹发生高温应激综合征的病例,现将当时处理情况介绍如下,供广大朋友参考。一、池塘情况面积大约60亩,滩面平均水深0.5米,环沟平均水深0.6米,扣蟹放养量为1400只/亩,套养极少的白鲢。当地天气情况:今年夏季气温平均低于往年,雨水情况略多于往年。整个池塘水质发浑,水面上看不到水草,划船进  相似文献   

18.
精养蟹池夏秋季管理及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季是河蟹快速生长的季节,也是河蟹发病的高峰季节,河蟹成活率高低、增重多少皆在此阶段体现。如何搞好精养蟹池夏秋季管理是河蟹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日常管理1.池水管理:随着气温不断上升,蟹池水位也需不断加深,当水温达到30℃时水深应保持在1~1.2米。夏秋季节是河蟹摄食和生长旺季,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易污染,应根据水质情况随时换水。若蟹池水质较好也应隔几天换一次水,先放水后进水,不要一头放另一头进,起不到真正换水的目的。换水时宜在清晨或晚上,以免打破河蟹生长的生物钟不利河蟹生长。夏秋季雷阵雨和暴风雨多,一定要…  相似文献   

19.
<正>2021年笔者在宣城市水阳腾飞水产专业合作社30亩池塘开展小龙虾、河蟹、青虾高效分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可大力示范推广。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试验塘口综合条件优良,无旱涝污染之忧,池塘走向为东西方向,长∶宽为(3~4)∶1,池塘埂的坡度为1∶3。面积30亩,能保持水深2米,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3月中旬笔者在当地河蟹养殖密集区进行技术服务时,遇到一起河蟹发生甲壳溃疡情况,现将当时情况介绍一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池塘情况该河蟹养殖池位于盐都区大冈镇附近,面积大约200多亩,滩面无水,环沟平均水深0.5米,扣蟹放养量为1100只/亩,环沟水草已经种植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