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经过近40年的发展,安徽省已建立省级以上森林公园81处。但森林公园保护与发展的现实矛盾冲突和历史遗留问题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不同类型保护地之间交叉重叠、森林公园保护与发展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森林公园批复面积与矢量面积存在误差。森林公园整合优化需遵循"因地制宜,科学评估;尊重事实,规范整合;合理调整范围,避免森林公园斑块严重破碎化"等原则,多措并举,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编制总体规划加强森林公园管理,从而推动安徽省森林公园更好更快更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水文化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热衷,本文根据场地条件和地方森林公园发展的指导意见,在 深入了解项目具体情况和周边地区实际情况的过程中制定了森林公园体验化景观规划设计,在设计 规划的过程中将生态旅游和地域特色等联系在一起,在相互融合过程中保证市民休闲娱乐质量的提 升。本文从分析森林公园体验化景观规划设计出发,阐述了森林公园的设计原则,阐述设计规划森林 公园体验化景观中,参与性、可持续性和保护利用性的必要意义,阐述森林公园体验化景观设计中的 重点与难点,最大程度分析森林公园体验化景观规划设计满足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森林公园概念的阐述、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规划设计森林公园要明确指导思想、提高规划水平、加强与建设单位沟通等3个方面的建议,对提高森林公园的规划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概括了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发展现状,并就森林旅游的开展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体系应由教育体系、发展体系、监测体系、评价体系、防治体系、保障体系六大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伊春市六处主要森林公园(兴安森林公园、日月峡森林公园、五营森林公园、美溪廻龙湾森林公园、汤旺河林海奇石森林公园、南岔仙翁山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从景色质量、视觉吸收力和景观敏感水平三方面对其景观环境质量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分别得出了各森林公园在景色质量、视觉吸收力和景观敏感水平三个方面的评价得分,并且采用景观质量分数这一概念来衡量各森林公园的综合景观环境质量,得出了各森林公园的景观环境质量等级,并指出了各森林公园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东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江西省吉水县大东山森林公园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动植物资源独特。地理水气象资源神奇,人旅游资源神秘幽深。通过对吉水县大东山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现状以及其开发利用条件分析、将森林公园划分为森林野趣区、田园风光区、娱科普区、疗养度假区、观光游览区、物资供应区、园务管理区.外围保护区九大功能区,同时提出了森林公园开发利用的几条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市场导向原则、产业联动原则和适度开发原则.还根据该森林公园的资源特点和开发条件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利用对策,旨在为大东山森林公园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突飞猛进。据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统计资料,截止2004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771处,森林风景资源保护面积达1460余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565处,保护面积1058.67万公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森林公园共拥有接待床位27万张,餐位28万个,程控电话11万门。从事旅游服务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达95665人,其中导游7950人。2004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1.47亿人次,创以门票为主的直接旅游收入69.10亿元。森林公园发展还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森林公园为社会提供直接就业机会36万个,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近1000亿元。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从我国目前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的现状来看,初期迅猛发展的同时,存在和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将严重阻碍森林公园今后的建设和森林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环境保护与游客体验管理在森林公园管理中的重要性,指出了这两者存在着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辩证关系,运用系统论与控制论等理论从监测机制、调节机制及反馈机制等3个方面构建了森林公园环境保护与游客体验管理的协调机制,其中着重对如何设计监测指标及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与游客体验协调度的计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森林公园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目前国内对森林公园规划及建设中存在的认识问题,从森林和公园含义入手,结合森林的功能及中国特定文化背景,并对森林公园、城市公园、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进行比较,提出森林公园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特征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山野、城郊和城区3种不同类型森林公园游客的社会经济和出游特征进行了统计学上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森林公园应进行经常性的游客调查,把握客源市场的动态变化,根据自身客源市场的特点开发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和采取相应的营销手段.山野型森林公园应以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产品为主体;城郊森林公园应逐渐完善度假旅游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度假旅游者重游;城市森林公园则应在不断推出能吸引所在城市居民的新的休闲和娱乐旅游项目,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以突出自身特色.在市场营销上,山野型的森林公园耍以省外国外客源市场作为营销的重点;城郊型的则以省内其他城市居民尤其是周边地区的城市居民作为主要营销对象;城市型森林公园则应该注意吸引到公园所在城市的机会客源市场.  相似文献   

11.
从森林公园山体、水体、植物、动物、天象、人文资源、森林环境等7个构景要素入手,结合森林功能、历史文化背景及生态学原理,探讨了四川江油市西山森林公园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麦秀森林公园的森林动植物资源,分析了公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麦秀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森林公园低碳经济建设的意义、森林公园低碳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森林公园低碳经济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及建设措施进行了全面论述,以指导湖南省森林公园低碳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许春如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20-122
在分析五虎山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资源、动物景观资源、地貌景观资源、天象景观资源、水体景观资源和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围绕森林公园建设的可行性、旅游开发的条件、森林公园的现状、特色、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认为五虎山森林公园建设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并对森林公园进行了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分别阐述了各功能区建设的规划思路,为其它森林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对河北省森林公园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森林公园的发展对周边农村的影响,阐述了森林公园在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变农村村容村貌、推动文明生态村建设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应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森林公园发展模式,重视开发森林公园的个性,更好地发挥森林公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国现有全部国家级森林公园调查统计,分析了我国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基于“行政区经济”理论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参照国家公园体制管理国家级森林公园;二是优化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将森林公园管理纳入科学、法治、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浙江省森林公园在省域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发展模式。  方法  以浙江省128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森林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均衡态势和分布密度,结合定性分析,探讨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发展历程与旅游发展模式。  结果  ①浙江省森林公园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为随机型,其中舟山市、台州市、衢州市为均匀型分布,宁波市、绍兴市为随机—离散型分布,温州市、丽水市、湖州市、杭州市、金华市为随机型分布。②核密度结果显示:浙江省森林公园的疏密分布呈现3个梯次,东北部为第1梯次,中部和南部为第2梯次,西部为第3梯次。③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分为探索起步期(1982—1992年)、快速增长期(1993—2001年)、规范建设期(2002—2010年)、内涵提升期(2011—2017年)和全面发展期(2018年至今)5个阶段。④旅游开发分为城郊休闲型、景观游赏型、生态度假型、森林运动型和生态教育型等5种模式。  结论  在多重因素制约下,浙江省森林公园在各地级市间分布不均,发展模式各异。今后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建设和旅游发展,要在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对接森林旅游消费需求,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市场服务能力;创建特色旅游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图2表2参23  相似文献   

18.
植物景观是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尝试从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资源的组成、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设计的主要内容等方面对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规划的设计思路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为森林公园设计人员提供帮助,更好地指导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森林公园资源的特征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通过对浙江省森林公园资源的调查,从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千姿百 自然地形地貌、千变万化的天象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等5个方面阐述了森林公园资源的特征。对浙江省有代表性的淳安千岛湖森林公园温州雁荡山森林公园和临安青山森林公园的生物资源和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森林公园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将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基础的建设应以不引起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七娘坛森林公园的资源情况,以及设立森林公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解析了建设土娘坛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为在龙门县建立七娘坛森林公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