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消毒方式对平养白羽肉鸡生产性能和鸡舍内表面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2栋相同状况的鸡舍,将800只1日龄罗斯308白羽肉鸡(公母各半),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内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羽鸡。A组为人工消毒组,B组为二流体喷雾消毒组;试验期为42 d,前期(1~21 d),每周消毒两次(周二、四),后期(22~42 d),每周消毒三次(周二、四、六),消毒时间均为30 min。结果表明:与人工消毒相比,二流体喷雾消毒处理组,消毒液用量(P0.05)和耗水量(P0.05)显著降低;舍内环境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的杀菌率(P0.05)显著提升;肉鸡料重比和日增重等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变化(P0.05),但二流体喷雾处理组死淘率有降低的趋势。说明二流体喷雾消毒方式能显著改善鸡舍内微生物环境,因此从畜禽疫病防控和舍内环境安全来看,建议规模化平养肉鸡采用二流体喷雾消毒措施。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舍内有害气体、粉尘及微生物的影响.选用1 440只21日龄苏禽黄鸡(公雏),随机分成3个饲养密度组,即8只/m2组(低密度组,LSD)、16只/m2组(中密度组,MSD)、24只/m2组(高密度组,HSD),每组3个重复,共9间鸡舍,每间饲养面积均为10 m2.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HSD组42日龄肉鸡鸡舍内二氧化碳、氨气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LSD组28日龄肉鸡鸡舍内粉尘含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LSD组28、35、42日龄肉鸡鸡舍内空气中大肠杆菌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LSD组42日龄肉鸡鸡舍垫料中大肠杆菌含量显著高于HSD (P<0.05).由此可知,夏季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可以改善平养肉鸡舍中有害气体和粉尘状况,但对降低鸡舍中微生物含量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喷雾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鸡舍空气微生物及有害气体的影响。选取15 000只1日龄科宝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 500只。试验组喷洒10 mL/m2复合益生菌混合制剂,对照组喷洒相同剂量的清水。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鸡舍内喷洒复合益生菌喷雾制剂显著提高肉鸡1~21日龄和1~42日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增加肉鸡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P<0.05),提高肉鸡血清中IgA和IgG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肉鸡14日龄时,鸡舍空气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14日龄和35日龄时,鸡舍内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14日龄和35日龄时,鸡舍空气中氨气、硫化氢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鸡舍中喷洒复合益生菌喷雾制剂可以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功能,降低鸡舍大肠杆菌含量,促进乳酸杆菌增殖并改善鸡舍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1 440只21日龄苏禽黄羽肉鸡(公雏),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8(LSD组)、16(MSD组)和24只/m2(HSD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面积为10 m2/间。试验期为21 d,从22~42日龄。结果表明:降低饲养密度能极显著增加42日龄黄羽肉鸡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1)。饲养密度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LSD组黄羽肉鸡肝脏重极显著高于HSD组(P0.01),胸腺重和胸腺率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LSD组和MSD组腿肌系水力极显著高于HSD组(P0.01)。由此可知,适当降低饲养密度能够改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肉品质,综合这3方面结果,16只/m2饲养密度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肉鸡呼吸道疾病是影响肉鸡饲养效益的一项主要指标之一,舍内空气状况是呼吸道疾病发生的主要诱因.鸡舍环境卫生状况决定鸡舍空气中细菌的含量,鸡舍空气中条件性致病菌数量与鸡的致病作用有直接关系.为了探讨改善肉鸡舍环境卫生和控制细菌的方法,运用中药烟熏剂对肉鸡舍进行带鸡熏蒸消毒,研究中药烟熏剂的杀菌效果及其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鸡舍内外环境中气载大肠杆菌同源性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和RCS离心式采样器在5个鸡场舍内空气、舍外上风向和下风向不同距离收集气载大肠杆菌;并收集鸡的粪便,分离大肠杆菌。利用大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ERIC-PCR)分型技术,扩增不同测量点收集的大肠杆菌的DNA图谱。通过每个采样点的大肠杆菌的浓度变化以及大肠杆菌遗传相似性分析确认动物舍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结果显示:5个鸡舍内空气中大肠杆菌的浓度远远高于舍外上风和下风向的大肠杆菌浓度(P〈0.05或P〈0.01),但是舍外不同距离间的大肠杆菌浓度差异并不显著(P〉0.05)。同样,ERIC-PCR结果表明,从鸡的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与从舍内空气中分离的部分大肠杆菌(34.1%),以及从鸡场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多数大肠杆菌(54.5%)与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相似性可达100%。而从鸡舍上风向分离到的大肠杆菌与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相似性为73%-92%。从而说明来自动物体的大肠杆菌既能污染舍内空气,又能对其周围的环境构成污染。本研究揭示了微生物气溶胶的传播规律,具有公共卫生及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固体甲醛熏蒸消毒对畜禽舍微生物气溶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718-1721
使用国际标准的Anderson-6级空气微生物收集器检测消毒前后牛、羊、鸡、猪舍内和舍外的气载需氧菌、气载真菌和气载大肠杆菌浓度变化,并分析以上各菌种在上述收集器不同层级中的比例变化。结果显示,消毒后的动物舍内的气载需氧菌、气载真菌和气载大肠杆菌浓度均显著低于消毒前的浓度(P0.05或P0.01),消毒后的舍内以上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与舍外的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且消毒后舍内的气载需氧菌、气载真菌和气载大肠杆菌在收集器5,6层级上的比例整体上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固体甲醛熏蒸的消毒方式可有效降低畜禽舍内的微生物气溶胶浓度,且对可进入肺泡的小颗粒微生物气溶胶消毒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为测定PB6活性菌株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本试验设计3种日粮,分别为无抗生素基础日粮、含抗生素日粮及PB6活性菌株替代抗生素日粮。选取900只1日龄的黄羽肉鸡,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分别饲喂上述3种日粮。结果表明,在黄羽肉鸡1~48日龄阶段使用PB6活性菌株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在21~35日龄阶段使用PB6活性菌株效果最佳。使用PB6活性菌株的黄羽肉鸡肠道乳酸杆菌在35日龄的含量显著高于21日龄(P<0.01),大肠杆菌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蛋鸡场消毒是选用适当的消毒方法,清除或消灭蛋鸡舍内外环境、鸡只体表以及饲养用具上的病原微生物,从而达到预防蛋鸡常见传染病的目的。本规范规定了蛋鸡场的消毒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蛋鸡场的进出场消毒、舍内环境消毒、舍外环境消毒、饲养用具消毒、饮水消毒、尸体处理、粪便污物消毒。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载铜硅酸盐纳米微粒(CSN)对黄羽肉鸡肠道菌群、氮代谢和排泄物氨逸失的影响。将420只1日龄岭南黄羽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2 g/kg CSN。试验期50 d,分1~21日龄和22~50日龄2个阶段。测定指标包括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50日龄盲肠内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总好氧菌和总厌氧菌的数量,21日龄和50日龄盲肠内容物的pH,饲养过程中鸡舍内氨气浓度的动态变化,血清和粪便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及尿酸、尿素氮、氨态氮含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CSN组黄羽肉鸡各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CSN具有降低22~50日龄和1~50日龄阶段料重比的趋势。2)CSN显著降低了50日龄黄羽肉鸡盲肠大肠杆菌和总好氧菌数量(P<0.05),显著增加了盲肠乳酸杆菌和总厌氧菌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21日龄黄羽肉鸡盲肠pH(P<0.05),且具有降低粪便pH的趋势(P>0.05),而50日龄黄羽肉鸡盲肠pH和粪便pH均无显著变化(P>0.05)。3)CSN显著降低了21日龄黄羽肉鸡血清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和50日龄黄羽肉鸡粪便尿素氮含量(P<0.05)。4)CSN显著降低了19、25、31、37、43、49日龄时鸡舍氨气浓度(P<0.05)。结果提示:CSN能调节肠道微生物区系,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影响体内的氮代谢,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排泄物氨的逸失。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丁酸钠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福利状况的影响,选用336只21日龄苏禽黄鸡(公雏),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基础饲粮添加500 mg/kg微囊丁酸钠的试验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鸡,饲养密度为19只/m2,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丁酸钠对高密度饲养黄羽肉鸡21~56日龄期间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死亡率影响显著(P0.05),对免疫器官指数无显著性影响(P0.05);丁酸钠可显著改善高密度饲养黄羽肉鸡羽毛污染、肘关节肿大(P0.05)。由此可知,在饲粮中添加500 mg/kg微囊丁酸钠可以降低肉鸡死亡率并改善肉鸡的福利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微生态制剂对笼养蛋鸡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试验选择300日龄海兰褐蛋鸡24 0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 000只,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 000只,对照组按常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产酶益生素、肽菌素各1‰,并且每周用微生态制剂进行鸡舍的喷雾净化,测定鸡舍空气中NH3、CO2含量和粉尘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鸡舍内NH3、CO2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μm以上粒径粉尘含量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微生态制剂对鸡舍空气质量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鸡舍环境耐药细菌气溶胶及其向环境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对舍内粪便、空气和舍外环境(10、50、100m)中的空气分离到的细菌鉴定,包括细菌DNA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药物敏感实验以及细菌含量统计学分析,证明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舍内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包括耐药细菌通过舍内外气体交换排往鸡舍周围环境,舍周边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受到生物污染。研究显示,在粪便、舍内空气、舍外环境10、50、100m空气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80%以上对氯霉素(CMP)和对苯唑青霉素(OXA)耐药;粪便和舍内外环境空气中的80%以上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氨苄青霉素(AMP)、氯霉素(CMP)、头孢唑啉(CFZ)均为抑制。证明该鸡舍曾经使用过这些药物治疗或作为添加剂在饲料中添加,鸡群产生了耐药细菌菌株,并向环境传播。测量数据统计结果指出,十里河鸡场鸡舍内环境空气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与舍外环境中相应菌群含量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但舍外10、50、100m之间的相应菌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鸡舍内环境细菌气溶胶含量产生多,含量高,菌源强度大;另一方面,反应了鸡舍内环境微生物气溶胶包括耐药细菌能向舍外环境扩散,位舍外环境在一定的范围内受到动物源性生物污染,影响范围大于100m。通过对鸡舍环境微生物气溶胶来源的探讨发现,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与舍内空气相应菌群数量关系比较,呈现正相关(r=0.99)。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粪便可能是微生物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为优化肉鸡立体养殖的饲养管理模式,试验选取山西省境内层叠式立体养殖单栋饲养量为32 000只、40 000只的全自动清粪系统肉鸡舍(A型)和单栋饲养量为21 000只的半自动清粪系统的肉鸡舍(B型)各1栋,进行舍内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空气细菌菌落数的测定及肉鸡体重的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取暖系统和温控系统下,由于养殖数量与清粪方式的不同,3栋鸡舍之间的温湿度、CO2浓度、NH3浓度、细菌菌落总数和不同周龄肉鸡体重均存在差异;立体养殖模式下鸡舍清粪方式和清粪时间是影响鸡舍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A型鸡舍可以适当加大养殖密度。说明A型鸡舍优于B型;B型鸡舍要加强消毒灭菌工作,A型鸡舍要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芽孢杆菌制剂对黄羽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指标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375羽7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羽,试验Ⅰ~Ⅴ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50、200、250 g/t和300 g/t芽孢杆菌制剂,连续饲喂49 d。结果显示,试验V组肉鸡血清中胰岛素含量比对照组高83.79%,屠宰率比对照组高了4.28%,试验组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总需氧菌数均少于对照组,乳酸杆菌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试验V组与对照组相比以上指数差异显著。结果表明,日粮添加300 g/t芽孢杆菌制剂,持续饲喂49 d,可显著提高黄羽肉鸡血清胰岛素含量和屠宰率,促进盲肠中乳酸杆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总需氧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选用21日龄AA肉仔鸡3 000羽,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3组为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的益生素,以研究益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及鸡舍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日粮中添加益生素的试验2组、3组的终重、耗料量、料重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鸡舍内的NH3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H2S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鸡舍内CO2的含量无明显差异。表明益生素能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降低料重比,但对肉鸡的屠宰率影响不明显,同时还可改善舍内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选用240只1日龄健康的AA商品代肉鸡雏,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组~试验4组,在基础饲粮中依次添加2 g/kg的酸化剂、120 mg/kg的丝兰提取物及2 g/kg的酸化剂+120 mg/kg的丝兰提取物,研究丝兰提取物和酸化剂合用对肉鸡生产性能及鸡舍有害气体质量浓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的终质量、平均日增质量、料重比和病死率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的鸡舍内的NH3含量与试验1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2组与试验3组和试验4组鸡舍内的NH3含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2组、试验3组和试验4组的鸡舍内的H2S含量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丝兰提取物和酸化剂,能够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减少肉鸡的病死率;显著地降低鸡舍内NH3和H2S的质量浓度(P0.05),改善鸡舍内的空气状况,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适量延胡索酸替代饲用抗生素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将90只1日龄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阳性对照组:基础日粮中添加饲用抗生素(0.3 g/kg那西肽+0.25 g/kg硫酸粘杆菌素预混剂);阴性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2 g/kg的延胡索酸。综合对比黄羽肉鸡的各项屠宰性能指标(活体重、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等),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2g/kg延胡索酸能够提高黄羽肉鸡的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探讨集约化鸡舍定期喷洒复合芽孢杆菌制剂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取1日龄Ross308肉鸡15 003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 667只雏鸡。A组为对照组;B组为试验组,舍内定期喷洒化学消毒剂;C组为试验组,舍内喷洒复合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为35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舍内定期喷洒复合芽孢杆菌制剂(试验C组)显著提高1~21日龄和1~35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可显著提高35日龄肉鸡血清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P0.05);显著提高21日龄肉鸡呼吸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舍内喷洒化学消毒剂(试验B组)显著提高1~21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P0.05)。两种不同制剂之间相互比较(B组与C组),复合芽孢杆菌制剂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35日龄血清IgG与溶菌酶含量、21日龄呼吸道SIgA含量显著高于化学消毒剂组(P0.05)。由此可见,在肉鸡舍内定期喷洒芽孢杆菌复合制剂,可提高肉鸡的采食量及日增重,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呼吸道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取880羽21日龄岭南三黄鸡,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其中对照组在传统的固定鸡舍内饲养,试验组在迁移式鸡舍组内饲养。旨在研究迁移式鸡舍对肉鸡生长性能及空气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迁移鸡舍组和传统鸡舍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8.05 g和27.84 g(P>0.05),饲料增重比分别为3.10和3.13(P>0.05)。在舍内空气环境指标方面,迁移式、传统鸡舍内日平均温度分别为11.22、9.96℃;隔日测定氨气浓度分别平均为2.98、2.70μg/mL,均未超过规定的安全浓度(5~20μg/mL)。因此迁移式鸡舍能够替代传统的固定鸡合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