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长期以来,桔蚜被认为是我国南方桔区柑桔蚜虫的优势种。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认为绣线菊蚜发生时期长,种群数量大,世代数多,对柑桔新梢的危害性大,是广州地区柑桔蚜虫的优势种,桔蚜的重要性次之。这一论点的明确对柑桔害虫的综合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霸螨等5种杀螨剂对桔全爪螨防效表明:贵州独山柑桔产区桔全爪螨对金霸螨(2500倍)和金霸螨加氧化乐果(3000倍 1000倍)较为敏感,药后l~14d田间防效均在90%以上。三氯杀螨醇可作为桔全爪螨防治中的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3.
浅析近年宜城县柑桔大实蝇发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石城  李书桂 《植物检疫》1993,7(6):467-468
80年代中期,我省宜城县柑桔生产发展迅速,到1990年全县柑桔栽培面积已达28777亩,其鲜果产量为340余吨。而同时,一种严重威胁桔业生产的大敌——桔大实蝇亦随之传入该县,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据1988~1990年3年普查和重点调查,该县讴乐乡中学、讴集三组、刘猴镇陈湾村林场以及流水镇团山林场等边远丘陵的少数桔园,相继发现桔大实蝇危害,  相似文献   

4.
杨贤智 《植物医生》1997,10(6):13-14
桔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ni-tance)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o),在我国南方地区均有分布,为害柑桔、茶树、枇杷、龙眼、柿、葡萄、蔷蔽、玫瑰等数十种植物.在柑桔上,桔刺粉虱过去为害较轻,属于次要害虫.但自90年代以来,在广东省广州、东莞、博罗、普宁等柑桔主产区,以及湖南、江西等部分地区严重发生,已成为柑桔的主要害虫,给柑桔生产带来严重威胁.据调查,该虫1993年在广东柑桔上发生为害面积达1.5万公顷、在茶树上发生为害约0.3万公顷.现将桔刺粉虱的发生为害情况、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温州蜜柑青枯病是柑桔的一种新病害,植株感病后,叶片急速凋萎,造成桔树青桔死亡。前些年此病仅在广西、广东、福建、湖南4省部分桔区发生,本省尚未有过报道。 最近,我们在江西南部的全南县畜牧场、中寨、斜溪、大吉山矿农场等桔园发现有此病的发生和为害,3年内毁树1000余株,对柑桔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据调查:中  相似文献   

6.
褐色桔蚜是柑桔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最有效的传播媒介,为了解不同柑桔寄主种类和毒源对褐色桔蚜传播CTV效率的影响,检测在以锦橙、凤凰柚和墨西哥来檬作毒源植株时,褐色桔蚜对10个CTV分离株的单蚜传毒率,以及蚜传前后CTV分离株p25/HinfⅠRFLP组群构成的变化,并对其中5个分离株与2个国外分离株进行了p20和p25基因相应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褐色桔蚜传播CTV的能力受柑桔寄主种类的影响较大,以锦橙作毒源植株可以获得最高的传毒率;CTV毒株强弱以及褐色桔蚜虫态(有翅或无翅蚜)对单蚜传毒率影响不明显;褐色桔蚜传播具有p25/HinfⅠRFLP第3组群构成的CTV分离株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辐照成虫和田间自然发生的成虫对引诱剂的敏感性差异,指导柑桔大实蝇辐照不育技术的有效利用,在田间释放柑桔大实蝇辐照成虫,以常用引诱剂桔丰和果瑞特同期进行诱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辐照显著降低了柑桔大实蝇成虫对桔丰和果瑞特的敏感性。在柑桔大实蝇成虫发生高峰期桔丰诱集到辐照成虫的数量仅为诱集总虫量的2.6%-11.6%,果瑞特为5.0%-50.0%;桔丰诱集到的辐照雌性成虫的数量仅为诱集的所有雌性成虫数量的4.4%-11.8%,果瑞特为33.7%-50.0%;桔丰诱集到的辐照雄性成虫的数量仅为诱集的所有雄性成虫的5.3%-11.4%,而果瑞特始终未能诱集到辐照雄性成虫。此外,辐照缩短了柑桔大实蝇成虫对常用引诱剂趋向性的持续时间。研究结果对柑桔大实蝇辐照不育技术与诱集诱杀技术的协调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福建常见的柑桔鳞翅目害虫有桔潜蛾、白落叶蛾、凤蝶类、黑颈茸毒蛾和蓑蛾类。我们在调查柑桔鳞翅目害虫寄生性天敌种类的基础上,对上述几类害虫主要寄生性天敌的种群动态及控制效能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导如下。一、桔潜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福建柑桔鳞翅目害虫以桔潜蛾为害最为严重,常猖獗成灾。据笔者调查,桔潜蛾幼虫和蛹有8种寄生蜂,大多属于姬小蜂科,营单寄生,外寄生。主要有白星姬小蜂  相似文献   

9.
柑桔木虱、桔蚜是为害柑桔嫩梢、嫩芽的主要害虫.危害严重时,叶片卷缩、梢芽生长不起,树势减弱,且易引起柑桔黄龙病、煤烟病的发生.近年来,果农在防治这些害虫时多用有机磷杀虫剂,其效果不够理想.为此,1987年初我们用多杀菊酯(重庆农药厂产品)作为防治柑桔木虱和桔蚜的药效试验材料,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何涛 《湖北植保》2006,(6):26-26
柑桔在我县种植面积为800hm2,柑桔大实蝇与锈壁虱发生普遍,2005年8月到11月上旬蜗牛在桔果上广泛为害,舐食桔果,与柑桔大实蝇混合为害,造成伤口,引起桔果灌水腐烂、脱落,严重影响柑桔的产量、品质和效益.由于蜗牛在柑桔即将成熟和上市之前为害桔果,防治必须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从而才能减轻为害并确保桔果食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柑桔贮藏病害发生动态和化学防腐保鲜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1983~1995年间研究了浙江自然状态下柑桔贮藏病害的发生动态。结果显示,以采后侵染为主的病害发病率占59.79±22.40%;采前采后均可侵染,但以采前侵染为主的病害发病率占40.21±22.40%。后一类病害为害加剧是浙江柑桔贮藏病害发生的新动态,从国内外16种药剂中筛选出抑霉唑(Imazalil)、扑霉灵(Prochloraz)、百可得(Bellkute)等新型柑桔防腐保鲜剂,大量用于生产,解决了柑桔青、绿霉病菌对苯并咪唑类药剂的抗药性问题,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研究了抑霉唑对柑桔青、绿霉病菌的敏感基线,在国内外首次报道大幅度降低使用浓度(仅原来的1/2~1/4)仍有良好效果,并率先在浙江桔区大量使用。  相似文献   

12.
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cGregor)是为害柑桔的重要害螨,一向用化学药剂来防治。但化学农药易使桔全爪螨产生抗药性并大量杀伤其天敌。因此,作者等开展了应用苦楝油对桔全爪螨的防治及对其天敌纽氏钝绥螨Amblyseius netesami(Evens)及其他捕食螨的保护和利用研究,取得了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初步成果(Shin-Foon  相似文献   

13.
柑桔锈壁虱(Phyllocoptruta oleivorus Ashmead)是柑桔的重要害虫,目前生产上对此虫均采用化学防治。由于常年多次用药,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也削弱了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因而不能得到满意的防治效果。1981年以来,作者在浙江黄岩桔产区开展生物农药杀蚜素防治柑桔锈壁虱的试验,在试验树上发现一种捕食性螨——镰螯螨(Tydeus sp.),对控制柑桔锈壁虱有较好的作用,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柑桔园种植一种菊科杂草——藿香蓟覆盖地面,对桔全爪螨的重要天敌纽氏钝绥螨有明显的助长作用。柑园覆盖藿香蓟后,在夏季高温季节,可使柑桔树冠外围温度从40~45℃降至35℃以下,相对湿度增加;藿香蓟的花粉可供作钝绥螨的食料。这种小生境的改善,有利于钝绥螨种群的稳定和增长。藿香蓟草丛中的生态条件适合钝绥螨的生存繁殖,钝绥螨在藿香蓟叶片上的密度,常比在柑桔叶片上为高。在需要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其他害虫或病害而引致柑桔树上的钝绥螨数量明显减少时,藿香蓟上的钝绥螨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源泉。藿香蓟的生长抑制了其他杂草,大大减少用于除草的劳动力。藿香蓟可作绿肥,根系较浅,无明显与柑桔争肥现象。经多年试验,证明上述方法防治桔全爪螨的效果良好,目前这种措施已在广东省的一些柑桔产区应用。对柑桔害虫的综合防治,可利用钝绥螨防治桔全爪螨,对其他重要害虫如桔锈螨、柑桔潜叶蛾和柑桔木虱可通过采取选择性农药防治或农业技术防治而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5.
柑桔瘤壁虱(Aceria sheldonia Ew-ing)近年来在我县严重发生,影响柑桔生产的发展。据我校调查,柑桔瘤壁虱主要为害隆林橙,其次是红桔,也有少量柚类受害。此虫主要为害春梢,受害植株枝叶减少,花果稀少,严重者满树虫瘿,无法挂果。我县的沙梨、扁牙、革步、者保、丫叉、者浪、隆或等乡(镇)均有发生,被害株率一般为80—100%。近几年来,全县柑桔平均亩产仅有300多公斤 致使全县柑桔总产量比60年代还低。其中者保、丫叉、沙梨等乡镇受害  相似文献   

16.
大实蝇包括:密柑大实蝇Tetradacus tsuneonis(Miyake)和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ws)minax(Enderlein)。该虫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北、贵州、云南、陕西、广西、广东、湖南等省区。是国内外检疫对象,对于绝大部分柑桔产区来说,是一种重威胁柑桔产业发展的外来入侵生物。柑桔大实蝇的寄主植物仅限于柑桔类,以甜橙、金柑受害最重,柚子、红桔次之。柑桔大实蝇以其成虫产卵于柑桔幼果中,幼虫蛀食果肉,常引起果实未熟先黄,内部腐烂,最后果实脱落,造成严重减产。柑桔大实蝇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次年4月下旬开始出现,5月上旬为盛…  相似文献   

17.
柑桔脂点黄斑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采自江、浙、黔、川、滇等省部分产桔区的病叶进行分离培养和接种的研究,证明上述各地都有柑桔脂点黄斑病发生。本病症状初呈黄斑,后转为脂斑,有时可进而转变成褐色小园星。病原菌为柑桔球腔菌(My-cosphaerella citri Whiteside),无性阶段为柑桔灰色疣丝孢(Stenella citri-grisea (Fisher) Sivanesan),其主要形态特征与J.O.Whiteside报道的美国佛罗里达州柑桔脂斑病病原菌基本相同,但接种后表现的病状有所差异。病菌的假囊壳产生在落地将朽的病叶上,子囊孢子起着初侵染作用;发生在落叶上的分生孢子数量很少,看来再侵染作用不大,但在培养基上可产生较多的无性孢子.接种表明,病菌从寄主的气孔侵入,潜育期1~2个月以上,其长短与柑桔品种有关,在江苏太湖桔区,此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翌年4-9月间落叶上产生子囊孢子传播侵染,春、夏、秋、梢的新叶均可受害,以春梢叶片被害最重.  相似文献   

18.
余继华 《植物检疫》1991,5(6):452-452
浙江黄岩素以密桔之乡著称,在柑桔收获季节,有大量的鲜桔销往外地。1989年下半年开始,部分省(市)的鲜果,没有检疫证书的均作违章调动而受到查处。在这种情况下,我市从事桔果运销的单位和个人,纷纷主动上门要求对他们的桔果进行调运检疫,并为共出具植物检疫证  相似文献   

19.
柑桔粉虱(Dialeurodes cvtri Ashmead)又名桔绿粉虱、桔黄粉虱,主要为害柑桔、柿、桅子和丁香等。柑桔粉虱在三峡库区秭归县柑桔产区发生越来越严重,已上升为柑桔产区的主要害虫,柑桔园普遍发生。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3年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局部柑桔产区大发生。为此,笔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桔全爪螨对托尔克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东省桔全爪螨对托尔克的抗药性监测黄汉杰,黄媛云(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广州510640)桔全爪螨(PanonychuscitriMcGregor)是为害柑桔的主要害螨,在我国各柑桔产区均有发生。托尔克(Torque)是防治该螨的主要农药之一,广东省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