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1-MCP处理及MA包装对晴朗油桃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晴朗油桃”果实为试材,研究在冷藏条件下,不同浓度的1-MCP(1-Methylcyclopyopene,1-甲基环丙烯)处理及MA(改进气调)包装对果实PPO(多酚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以及在室温条件下对呼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及MA包装可降低果实PPO和POD的活性,推迟PPO和POD峰值的出现时间,延缓果实的衰老,减轻褐变程度,有效延缓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影响。1-MCP处理可以显著抑制果实的呼吸强度。降低果实的呼吸峰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寻湿度对番茄果实角质层的结构组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汉蒙7号'番茄果实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相对湿度为50%±5%和100%±5%的气候培养箱中进行贮藏,测定果实的失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质构、色差、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角质层形态结构以及SISHINE3调控...  相似文献   

3.
新疆甜瓜在生长期受到各种病害特别是白粉病的影响,而传统的农药防治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影响人畜安全。植物抗性诱导剂SA(水杨酸)是一类新型的生物农药,可激发植物免疫系统,达到防病的目的。采用不同浓度SA溶液在甜瓜植株开花前1周、雄花开花后10 d、采收前10 d进行处理,在处理后3、6、9 d取新鲜的叶片测定其PAL、PPO和POD活性,处理后6 d调查病情指数,待果实成熟采收后测定产量、单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及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A处理均增强了PAL、PPO和POD活性,以100μg·m L~(-1)SA处理效果最好,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POD和PPO活性均呈现了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PAL活性则呈现出了逐渐降低的趋势。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POD活性在处理后6 d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PO和PAL活性在处理后3 d时达到显著水平。通过采收后测定产量、单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及维生素C含量,100μg·m L~(-1)SA处理能有效减少白粉病对哈密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红香酥”梨为试材,采用采前套袋栽培的方法,研究了采前套袋栽培方式对“红香酥”梨果实品质和鲜切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期为鲜切果蔬的保鲜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套袋栽培的梨果实硬度和琥珀酸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显著降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鲜切梨的失重率、褐变度、a*值、b*值不断上升,硬度不断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升-降-升的趋势;其中套袋栽培总体上加快了鲜切梨果实的失重率和褐变度、PPO活性、POD活性、总酚含量上升,还加快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未套袋栽培“红香酥”梨果实外观品质有所降低,但整体上能够提高其内在品质,并且有利于鲜切保鲜,“红香酥”梨鲜切保鲜选择未套袋栽培的梨果实更好。  相似文献   

5.
以大团蜜露水蜜桃为试材,测定了果实采后货架期间的呼吸速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果肉色差L*值、丙二醛含量,以及果实内SOD、POD、CAT、PG、CX等相关酶的变化,结果表明,货架期间,九成熟果实呼吸强度高,果实内含物质消耗的多,货架品质差;七成熟果实能保持较高的硬度,但呼吸速率较八成熟果实高,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低,风味不足;八成熟果实采收后可以推迟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和降低呼吸高峰值,能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维持较高的SOD、POD、CAT等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较低,生理活性强,有较长的果实货架生理周期,因此,八成熟可作为大团蜜露水蜜桃的货架、保鲜的适宜采收期。  相似文献   

6.
箱式气调贮藏对蓝莓采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陆"蓝莓为试材,研究了箱式气调及箱式气调+保鲜剂处理对蓝莓果实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箱式气调及箱式气调+保鲜剂处理降低了呼吸强度的增加,减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抑制贮藏期间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延长了贮藏期。  相似文献   

7.
油桃果实成熟过程中脂质过氧化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油桃品种"华光"为试材,研究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变化.测定了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物歧化酶(SOD)、脂氧合酶(LOX)的活性以及过氧化氢(H2O2)、可溶性固形物(TSS)和淀粉的含量,并对果实中的H2O2积累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果实生长成热期间,脂氧合酶(LOX)的活性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持续升高,过氧化氢酶(CAT)、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前期升高,后期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持续上升,淀粉含量前期上升,后期下降.这表明,脂氧合酶(LOX)的活性迅速上升可能启动了油桃果实从成热过程转向衰老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中国南方李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方法和为南方李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对近年来南方主栽的8个李品种果实(芙蓉李、胭脂李、红李、秋姬李和黑琥珀李采自福建古田,华蜜大蜜李、白脆鸡麻李和红线李采自广东翁源)基本性状(单果质量、大小、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营养品质(总酚、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有机酸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的果实单果质量、大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酚含量、花青苷含量、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葡萄糖、果糖和蔗糖是成熟李果实主要的可溶性糖。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其次为柠檬酸和异柠檬酸,其他有机酸包括草酸、酒石酸、琥珀酸和富马酸,品种间总有机酸含量差异趋势与苹果酸含量差异趋势基本一致。对8个李品种果实的20个主要营养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分别包含了原来信息的32.07%和24.93%,果皮色泽、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评价李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在8个品种中,芙蓉李果实的总酚、花青苷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有机酸含量最低,可作为进一步选育优质李新品种的亲本材...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对室温贮藏下鲜切库尔勒梨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将鲜切库尔勒梨浸泡在蒸馏水、0.3%、0.6%、1.0%的壳聚糖复合溶液中5min,在常温下贮藏,每日测定鲜切库尔勒的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多酚含量、PPO(多酚氧化酶)活性、POD(过氧化物酶)活性、MDA(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延缓果实的衰老,在常温贮藏下保持鲜切库尔勒梨的生理生化品质,可以维持鲜切库尔勒梨的总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多酚含量在较高水平,延缓果实营养物质的流失,有效抑制PPO、POD活性,降低了果实酶促褐变的趋势,延缓MDA含量增加的速度,提高果实的抗逆性。尤其是0.6%的壳聚糖复合涂膜处理保鲜效果最佳,保持了鲜切库尔勒梨较好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0.
选用那翁、黄玉、早紫三个甜樱桃品种,观测他们的果实生长发育规律,测定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有机酸、还原糖及总糖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在果实生长发育期间都呈上升趋势,成熟时含量最高。那翁、早紫有机酸的含量随果实的成熟而增高,黄玉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维生素C青果期含量最高,以后迅速下降,到硬核期后又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真空包装条件下对鲜切皇冠梨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常温真空包装贮藏为对照试验,分别探究真空包装后在4℃、10℃2种贮藏温度下皇冠梨的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多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导电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真空包装后皇冠梨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总体上都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温度越高,下降速度越快。多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出现了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温度越高,上升和下降的趋势越明显。果肉的相对电导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且温度越大,上升速度越快。说明真空包装下,低温贮藏皇冠梨的效果更好,并且温度越低,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南高丛蓝莓品种‘奥尼尔’为试材,研究避雨栽培对蓝莓裂果、果实品质及相关抗氧化物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避雨栽培条件下,蓝莓果实成熟后期裂果率仅为2.92%,显著低于露地栽培的87.1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77%,显著高于露地栽培的11.13%;果实葡萄糖、果糖、总花青苷、总酚含量,以及DPPH和FRAP值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果皮色泽b*绝对值显著大于露地栽培;单果重、果实硬度、苹果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等指标与露地栽培无显著差异,而PPO活性显著低于露地栽培。综上,在蓝莓果实成熟期多雨的南方地区,避雨栽培能明显减少裂果,提高果实品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冰温贮后果实的货架品质、生理代谢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以显著地抑制冰温贮后果实的腐烂,降低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并延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速度,1-MCP可以有效地诱导机体防御酶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并抑制赖氨酰氧化酶(LOX)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增加从而抑制机体的衰老.可见,1-MCP在苹果的冰温保鲜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间歇升温对采后辣椒冷害发生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采用不同模式间歇升温的处理方法对辣椒果实冷害的影响,测定贮藏期辣椒的冷害指数及相关生理指标。在4℃下贮藏的辣椒采用不同模式的间歇升温处理,测其硬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多酚和Vc含量、PPO和P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表明,经间歇升温处理后的辣椒有效减缓了冷害的发生,减缓了多酚类物质的消耗和抑制PPO、POD的活性,减少MDA的产生。综合辣椒的生理生化指标及相关酶的活性,得出在4℃下贮藏经3次间歇回温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南丰蜜桔果实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小果系普通南丰蜜桔为试材,研究了其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果实发育期糖、有机酸、维生素C、纤维素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以探明南丰蜜桔果实发育规律,为改进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南丰蜜桔果实生长曲线为单S型,相对生长率5月最高,10月最低,成熟前略有回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果实的发育,可溶性糖、还原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迅速增加且持续到果实成熟时达最高值,而蔗糖含量在9月底10初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成熟前略有提高;有机酸含量在发育早期增加,8月初至9月中旬达最高值且变化缓慢,之后急剧降低;果实维生素C含量总体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于10月上中旬达最大值;果肉纤维素含量随果实发育逐渐降低,成熟时达最低点。  相似文献   

16.
GA3和CPPU对猕猴桃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沃德猕猴桃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浓度的GA3和CPPU对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形指数、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有机酸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的果实生长曲线为双S型,CPPU处理的果实生长曲线为单S型;GA3能提高果实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有机酸含量,但使Vc含量降低;CPPU能显著增加果实的单果重,但降低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有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7.
沙棘中糖、酸、维生素C和SOD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洪章  齐洁 《果树学报》2006,23(5):763-765
对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蒙古国沙棘果实的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维生素C和SOD以及叶中维生素C在年生长周期中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果实着色前含糖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一直下降,着色后呈上升趋势;有机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至中期一直呈增加趋势,至果实着色期后迅速下降,但中国沙棘在着色期后有机酸含量变化不大,成熟前才迅速下降;维生素C含量变化是中国沙棘在成熟时达到最大,成熟后迅速下降,俄蒙沙棘叶中维生素C则高于中国沙棘;SOD是先升后降,在成熟前达到最大值,成熟时下降。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对葡萄冷藏期间果皮色素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探讨不同壳聚糖处理对冷藏期间葡萄果皮色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果实贮藏期间,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逐渐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逐渐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壳聚糖处理有效控制叶绿素、胡萝卜素和花色苷的降解,抑制PPO活性的上升及PAL和POD活性的下降,长时间保持果实艳丽,提高葡萄果实的商品价值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9.
采后赞皇大枣不同包装处理的生理生化性状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VC穴50μm厚雪、PE-G(绿色,20μm厚)、PE-W(白色,20μm厚)3种保鲜膜包装赞皇大枣,与对照(不包装)相比,在0℃贮藏条件下,包装处理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风味,降低果肉褐变度、可溶性总糖、酚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除贮藏前期PVC和PE-W包装的果实具有较高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外,其余时期各包装处理果实中PPO活性低于对照。贮藏前期不同处理间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小,后期PE-G和PE-W处理的果实中具有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体看来,3种保鲜膜相比,以PE-G包装处理抑制褐变和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苏艳玲 《北方园艺》2015,(14):133-137
以丰水梨为试材,经过5组不同的气体配比处理,分析低温(0±0.5)℃条件下贮藏过程中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果心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丰水梨是呼吸跃变型果实,适宜的气体配比可以降低果实褐变指数的上升,推迟果实PPO、POD活性高峰的出现时间,抑制酚类物质降解,减少MDA生成量,延缓果实褐变发生时间,其中以5%O2+1%CO2处理组果实抑制褐变效果最好。果皮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和PPO活性最高,其次是果心,最后是果肉,而POD活性依次为:果皮果肉果心,但整个贮藏过程中,果皮与果肉均没有发生褐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