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不同树种的刺槐混交林林地的土壤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混交林有机质、速效N含量均高于刺槐纯林,速效P、K5-20cm土层中混交林普遍低于刺槐纯林,20-40cmP、K含量高于刺槐纯林;混交林对某种微量元素的改善具有显著的作用;明显改善了土壤主要酶活性;刺槐×白蜡混交效益优于刺槐×臭椿优于刺槐×国槐。  相似文献   

2.
对滨海盐碱地23年生刺槐纯林和4种混交林内刺槐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刺槐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均以刺槐白蜡混交林表现最好,明显高于刺槐臭椿行状混交林、刺槐臭椿块状混交林、刺槐榆树混交林、刺槐纯林林分。对刺槐材积生长进行Logistic曲线、S曲线、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数学模拟结果显示:滨海盐碱地不同组成的刺槐林分内,刺槐材积生长规律不能用单一的曲线模拟。  相似文献   

3.
以辽河三角洲盐碱地营造的11种树种配置模式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树种配置模式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盐分质量分数的改良效果。研究表明:白榆刺槐混交林、白蜡沙枣混交林、白蜡刺槐混交林、白蜡小胡杨混交林、小胡杨刺槐混交林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盐分质量分数的改变最大,土壤温度降低12%~16%,土壤含水量的改变辐度在26.1%~27.5%,土壤盐分质量分数降低60%~87%;小胡杨纯林、刺槐纯林、109柳纯林、群众杨纯林、白榆纯林、白蜡纯林对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盐分质量分数的改变效果要比混交林差,土壤温度降低5%~12%,土壤含水量的改变辐度在4.1%~9.8%,土壤盐分质量分数降低20%~60%。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对盐碱地的土壤改良及防护效应,选取辽河三角洲盐碱地11块典型防护林,测定林地内环境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盐量,并对林内外草本生物多样性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造林模式的防护林在夏季均能起到改善小气候的作用,其中可降低林内空气温度2.2℃,提高林内空气湿度10.2%,降低林带背风面风速1.3 m·s-1,且混交林对小气候的改善程度高于纯林,其中白榆刺槐混交林可降温达3.7℃,增加湿度25.3%,改善温湿度效果最明显,其次是白蜡刺槐混交林,小胡杨纯林改善温度效果最不明显,仅能降低林内温度1.1℃;混交林能明显降低0~40cm土层的密度和增加土壤孔隙度,而纯林改善土壤孔隙度效果不显著;不同防护林均能降低盐碱地的土壤含盐量,混交林降低幅度在60%~88%之间,可以将重度盐碱地改良为轻盐碱地,除刺槐纯林外,其他纯林改良盐碱地效果不显著;防护林还可显著增加林内草本多样性。在盐碱地上营造混交型防护林防护效应较明显,11种造林模式中白蜡刺槐混交林和白榆刺槐混交林效果最好,白蜡沙枣和白蜡小胡杨次之。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长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清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44-145,212
在马尾松采伐迹地上开展马尾松与火力楠单行、带状混交及马尾松纯林造林对比试验,对10年生试验林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量大于纯林,火力楠对马尾松生长起着辅佐作用.采用马尾松与火力楠带状混交,各个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与马尾松纯林相比较,带状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状况表现出明显优势,混交林林内小气候条件适宜,土壤理化性质良好,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明显.马尾松与火力楠单行混交,马尾松保存率和生长量不如带状混交类型.  相似文献   

6.
以闽楠+红豆杉混交林、闽楠+桂花混交林、闽楠+枸骨混交林、闽楠纯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混交模式对闽楠生长性状、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闽楠混交林营造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除闽楠+桂花混交林,其他混交模式下闽楠的树高、地径、冠幅均显著高于闽楠纯林,其中闽楠+红豆杉混交林中的闽楠树高、地径、冠幅表现最优;0~20 cm土层,3种混交林的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全钾含量均高于闽楠纯林;20~40 cm土层,3种混交林的土壤全磷、有机质含量均高于闽楠纯林;除闽楠+红豆杉混交林,其余混交模式下闽楠根际土壤水分含量均高于闽楠纯林。3种混交模式均能促进闽楠生长,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但就生长性状而言,红豆杉是闽楠更为理想的混交树种。  相似文献   

7.
杨槐混交林生长及土壤酶与肥力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以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区10年生杨树刺槐混交试验林为对象,着重研究了泰青杨刺槐混交林与相应纯林的生长状况、林分土壤养分指标和酶活性的差异,以及土壤养分与酶活性两类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混交林中的杨树生长优于杨树纯林,总蓄积量大于杨树纯林。②混交林土壤各层次的pH值均低于纯林,而有机质等主要养分指标含量大多高于纯林。③混交林土壤微生物总量和脲酶等主要酶的活性普遍高于纯林。④多数养分指标与酶活性间的相关关系均达显著水平,研究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杨树刺槐混交造林速生丰产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树种幼林的水土保持效益及其适应性。【方法】以草地为对照,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刺槐、油松、沙棘、侧柏纯林及其混交林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情况、土壤水分状况及各树种的生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造林初期,各树种及其不同造林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均比较差,处于水土保持功能低下阶段,土壤侵蚀的差异主要是由植被的不同覆盖度引起的,二者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回归分析表明,当覆盖度达53%时土壤侵蚀较为轻微。草地和各树种林下0~250 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较大,其中以刺槐消耗土壤水分最多,其次是侧柏,油松、沙棘和草地之间差异不明显;刺槐纯林与其混交林下土壤水分的差异比较明显,而其他树种不同造林方式下的土壤水分无明显差异。各树种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侧柏>油松≈沙棘>刺槐,油松与沙棘混交造林后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都有显著提高;各树种叶片的蒸腾速率表现为刺槐≈沙棘>油松>侧柏,沙棘与油松或刺槐混交后,油松与刺槐的蒸腾速率均有所降低,而沙棘变化不显著。【结论】综合考虑树种的水保效益及其适应性可以发现,沙棘与油松混交可能是黄土高原沟壑区较为适宜的一种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大叶相思混交林生长及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红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6):109-110,50
在较为贫瘠的迹地上开展马尾松与大叶相思单行、带状混交及马尾松纯林造林对比试验,对10年生试验林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马尾松与大叶相思带状混交,各个树种保存率高、生长量大,与马尾松纯林相比较,带状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状况表现出明显优势,混交林林内小气候条件适宜,土壤理化性质良好,改善土壤肥力效果明显.马尾松与大叶相思单行混交,马尾松受压严重,保存率、生长量低,应及时采取对大叶相思进行适度修枝,增加林内透光度,促进马尾松生长.  相似文献   

10.
新疆杨和臭椿混交林的生长及抗天牛虫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比例的新疆杨、臭椿营建混交林,对不同混交比例类型的新疆杨和臭椿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受天牛虫害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新疆杨和臭椿混交,2个树种的生长量较纯林相比有所下降,天牛对新疆杨的危害程度因比例类型而不同.其中,1∶1(行间混交)行状混交,2个树种的生长量最低;2∶3(2行新疆杨,3行臭椿)带状混交,新疆杨受天牛危害的虫害率和单株虫粪孔数均为最低.  相似文献   

11.
选取10年生巨尾桉纯林(1 650株·hm-2)与按2∶1行状混交的巨尾桉×红椎林(巨尾桉1 100株·hm-2∶红椎550株·hm-2)为对象,采取典型的样地方法,对2种林分生长、土壤养分含量及其林分稳定性进行调查研究,探寻巨尾桉适宜的混交模式,以促进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结果表明:1)巨尾桉×红椎混交林中巨尾桉胸径、枝下高、冠幅和单株材积生长均显著高于巨尾桉纯林(P<0.05),但树高生长差异性不显著。2)巨尾桉×红椎混交林的林分总蓄积量为126.44 m3·hm-2,比较接近巨尾桉纯林(129.84 m3·hm-2)。3)混交林上层土壤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分别比巨尾桉纯林增加16.31、0.43 mg·kg-1和16.65 mg·kg-1。4) 10年生时,混交林的种间关系协调,红椎生长尚未受到巨尾桉较大影响,但混交林中巨尾桉、红椎的胸径小于其各自平均胸径的立木比例分别占57.88%和52.42%,林分结构存在不稳定的趋势。因此,建议适时开展抚育间伐,改善林分结构和调整种间关系,以期充分发挥混交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福建含笑和杉木混交对其中龄期生长量、生物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对福建省建瓯市中龄期福建含笑和杉木纯林及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含笑和杉木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了2.3%、2.9%和8.5%;混交林土壤肥力各指标较各树种纯林均有所提高;各林分总生物量以混交林为最高,其排序为:混交林(121.13t/hm2)〉杉木纯林(107.27t/hm2)〉福建含笑纯林(84.50t/h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广西六万林场不同柳杉人工林经营密度及柳杉与杉木混交对柳杉林分生长的影响,为广西科学种植柳杉、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450株/ha柳杉林作为对照林,2075、1800、2700株/ha柳杉林和柳杉与杉木混交林(1450株/ha)作为试验林,在各试验林分中分别设置3块标准样地,进行每木检尺,调查和分析各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及林分蓄积量.[结果]林分平均胸径、冠幅、单株材积随密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密度对径级的分布影响明显,密度越大,径级株数高峰期来得越早;林木蓄积量大小依次为1450株ha>2075株/ha>1800株/ha>2700株/ha;在柳杉与杉木混交林中,柳杉的各林分因子生长状况均优于纯林,与相近密度纯林(1450株/ha)相比,单株材积提高了47.3%,总蓄积量提高了32.0%.[结论]提倡以大、中径材为主要培育目的种植柳杉人工林,应选择柳杉与杉木混交的模式,可提高林分收获量,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人工林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省光泽县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混交比例3:1)。造林后8年,对混交林和纯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15.06m。/hm2,比杉木纯林大21.40%,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杉木毛红椿混交林中的毛红椿和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大于纯林杉木。造林后8年杉木毛红椿混交林的表层(0—10cm)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性N和有效P有所改善,而在杉木纯林中则下降。毛红椿是杉木较好的混交树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擎天树与桉树萌芽林混交造林的效果及经济效益,为擎天树和桉树混交造林模式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固定样方方法连续3年测量擎天树与桉树萌芽林混交林的生长量,同时采用财务净现值法对造林投入和产出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5年生擎天树与桉树萌芽林混交林中擎天树平均树高和胸径分别为3.31 m和3.04 cm,年均生长量分别为0.66 m和0.61 cm;桉树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量分别为15.63 cm、17.79 m和99.00 m3/ha;混交林投资项目第5年的财务净现值为630.00元/ha,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2.57%,年均利润达3774.00元/ha,年均利润率为10.61%.[结论]从造林效果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考量,擎天树与桉树萌芽林混交是较理想的混交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6.
研究闽南巨尾桉U6的一代林、二代萌芽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规律,构建生长模型。经方差分析,一、二代林之间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平均生长量有显著差异,从林地利用效率考虑,应注重一代林的经营。巨尾桉人工林在闽南地区引种发展潜力大,适合作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与红椎(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造林模式的优劣,以单株形质指标、胸径分布、生长量、蓄积量、虫害和林下植被为指标,对25年生西南桦与红椎异龄混交林及13年生西南桦与红椎同龄混交林和相应的西南桦纯林的林分结构、生长量及健康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南桦与红椎混交造林,有利于西南桦干形塑造,提高西南桦生长量及单位面积总蓄积量,减少西南桦的感虫率及单株的虫孔密度,避免恶性杂草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15年生杉木人工林采用4个强度进行间伐,保留密度分别为375(Ⅰ)、488(Ⅱ)、594(Ⅲ)和732(Ⅳ)株·hm-2,于林下均匀套种大叶栎、红椎、灰木莲、香梓楠、格木等5个乡土阔叶树种,2008年底调查套种阔叶树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此后至2016年每2 a测定1次,应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分析这些生长指标对不同强度间伐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杉木林下套种第3年,大叶栎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灰木莲的树高和冠幅、红椎的树高出现生长高峰;第5年,红椎、灰木莲、香梓楠的胸径出现生长高峰;第9年,格木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香梓楠的树高和冠幅、红椎的冠幅增长量最大。2)套种5个阔叶树的3个方面(胸径、树高和冠幅)生长总体表现看,其生长速度最快为大叶栎,其次为红椎、灰木莲,再次为香梓楠,最慢为格木。3)杉木间伐强度对套种阔叶树的生长大多表现为中度间伐强度优于强度和弱度处理,但并未呈现明显规律。香梓楠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和冠幅生长最慢,大叶栎则生长最快;大叶栎在间伐处理Ⅱ(488株·hm-2)下套种优于其余3个间伐处理,格木则适合在间伐处理Ⅰ(375株·hm-2)下套种,红椎、灰木莲和香梓楠适合在间伐处理Ⅲ(594株·hm-2)下套种。大叶栎、红椎和灰木莲适合在间伐处理Ⅰ和Ⅱ下套种;香梓楠和格木适合在间伐处理Ⅲ和Ⅳ下套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红皮云杉人工林培育过程中林分地力的变化状况以及阔叶树对红皮云杉人工林土壤营养的改善作用,为红皮云杉人工林的培育筛选适宜的混交树种和施肥营养元素。方法在红皮云杉人工林和天然林中采集树叶、凋落物和土壤样品,实验室内使用碳氮分析仪测定样品C含量,凯氏定氮仪测定叶片和凋落物的N含量,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土壤的N含量,硫酸?高氯酸消化?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样品P含量。结果(1)4种红皮云杉人工林间土壤的C、N、P含量差异显著,3种混交林均大于纯林,其中红皮云杉胡桃楸混交林C、N、P含量最大;(2)4种红皮云杉人工林间土壤的C∶N、C∶P差异显著,3种混交林均小于纯林,其中,红皮云杉胡桃楸混交林C∶N、C∶P最小;(3)混交树种叶片及其凋落物的N、P含量差异显著,以黄檗为最低,胡桃楸为最高,但均高于红皮云杉;(4)混交树种叶片及其凋落物的C∶N、C∶P以黄檗为最高,胡桃楸为最低,但均显著低于红皮云杉;(5)混交林中混交树种叶片及其凋落物与土壤之间C、N、P含量及C∶N、C∶P的相关性皆高于同林型中红皮云杉叶片及其凋落物与土壤之间C、N、P含量及C∶N、C∶P的相关性。结论依据树种叶片、凋落物及土壤部分的C含量、N含量、P含量、C∶N、C∶P和N: P,胡桃楸和水曲柳可做为红皮云杉人工林的适宜混交树种,培育过程中应注意解决N素和P素含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杉木桤木混交林生长量与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18地位指数的第1代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桤木混交林(混交比例2∶1).造林后10 a,对立地条件一致的2种人工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桤木混交林林分蓄积量大于杉木纯林,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杉木桤木混交林中的杉木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大于纯林杉木(P<0.05),但混交林中桤木生长比杉木差,其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小于混交林中的杉木(P<0.01).10年生杉木桤木混交林的土壤性质(主要是0-10 cm和10-20 cm层次的速效性养分、全N和有机质)比杉木纯林有所改善,但只有水解性N在0-10 cm和10-20 cm层次显著(P<0.05)高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