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按照猪鹦鹉热衣原体流产灭活疫苗制造和检验试行规程要求,在GMP生产车间进行鸡胚的孵化、衣原体的繁殖、衣原体灭活及疫苗乳化,共试生产三批猪鹦鹉热衣原体流产灭活疫苗,每批80万毫升。结果显示这三批疫苗生产中的中间品和成品的标准均符合猪鹦鹉热衣原体流产灭活疫苗制造和检验试行规程。  相似文献   

2.
文章叙述了鹦鹉热衣原体的生物特性以及感染的宿主范围;鹦鹉热衣原体减毒活疫苗温度敏感株的培育及致病机理的研究;灭活疫苗灭活条件的研究,最佳免疫量,不同免疫途径的研究和我国对绵羊和猪鹦鹉热衣原体灭活疫苗的研究;以及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和禽衣原体DNA疫苗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
猪衣原体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病,在我国猪衣原体也叫鹦鹉热或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它引起猪肺炎、肠炎、心包炎、关节炎、睾丸炎、子宫感染和流产等多种病型。常因菌株毒理、猪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症候群。本文从猪衣原体的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发病机理、诊断方法等多方面探讨对猪衣原体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由衣原体引起的衣原体病是人畜共患疾病,危害牛、羊、马、猪、狗、猫、禽,也危害人。通常把引起鹦鹉类的衣原体病称为鹦鹉热,把引起其它鸟类的衣原体病称为鸟疫。人是唯一感染两种衣原体的,即沙眼——生殖器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衣原体这个术语由Morange于1895年首先使用的。流行病学 1、动物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我国于1980年,在甘肃等主要养羊区发现  相似文献   

5.
猪衣原体病也叫鹦鹉热或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仔猪的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6.
文章叙述了鹦鹉热衣原体的特性以及感染的宿主范围;国外通过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对鹦鹉热衣原体在鸟体内的分布进行定位;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建立了单克隆抗体技术以及PCR诊断技术.国内通过对羊衣原体和猪衣原体的分离,建立了间接血凝试验(IHA),并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同时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ELISA诊断方法以及PCR诊断方法相应被建立.国外对于鹦鹉热衣原体弱毒疫苗、灭活疫苗以及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我国在20世纪已完成对鹦鹉热衣原体灭活疫苗的研究,但对于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7.
猪衣原体病(SwineChlamydiosis)是由鹦鹉热亲衣原体(旧称鹦鹉热衣原体)的某些菌株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流行性流产、猪衣原体性流产.临诊上可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死产和产弱仔,新生仔猪肺炎、肠炎、胸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种公猪睾丸炎等.常因菌株毒力,猪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和环境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的征候群.国外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确认猪衣原体病,随后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该病.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羊流产和猪繁殖障碍病料中分离出鹦鹉热亲衣原体,从而证实中国动物衣原体病的存在.目前,在中国规模化养猪场,猪群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衣原体感染,并时有发病和流行的报道.  相似文献   

8.
猪衣原体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衣原体病又称鹦鹉热(Psittacosis)或鸟疫(Ornithosis),同义名:猪流行性流产,猪衣原体性流产,猪新立克次体性流产,仔猪衣原体性支气管肺炎。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母猪的流产、死产、产弱仔,公猪的睾丸炎、尿道炎、龟头包皮炎,仔猪的支气管肺炎、肠炎、结膜炎、多关节炎、多浆膜炎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损为其主要  相似文献   

9.
猪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为鹦鹉热或鸟疫。临床上有流产、肺炎、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和睾丸炎等多种表现。  相似文献   

10.
9衣原体 猪衣原体病又称鹦鹉热或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衣原体可引起肺炎、胸膜炎、关节炎、心包炎、睾丸炎和子宫炎等多种病型。该病常因菌株毒力,猪只的性别、年龄、生理状况和环境因素而表现出不同的症候群。  相似文献   

11.
猪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为鹦鹉热或鸟疫。临床上有流产、肺炎、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和睾丸炎等多种表现。  相似文献   

12.
规模养猪场猪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衣原体病的病原体是衣原体科衣原体属的鹦鹉热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它能引起多种动物和人的三十多种传染病。猪衣原体病主要表现为妊娠母猪流产、死产及产弱仔。新生仔猪发生肺炎、肠炎、关节炎、结膜炎和脑炎。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危害人类的健康。几年来,铁岭市发展集约化养殖业速度之快,引进猪源之多,出现流产、早产等症状的猪群增加。为了掌握基本情况,查清铁岭市猪衣原体的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工作人员于2003年对部分猪场应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猪衣原体病也叫鹦鹉热或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为:结膜炎、肠炎、肺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公猪睾九炎、母猪流产。  相似文献   

14.
猪衣原体病也叫鹦鹉热或称鸟疫,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猪的一种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为:结膜炎、肠炎、肺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公猪睾九炎、母猪流产。  相似文献   

15.
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畜、禽及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自 60年代初Guenov首次发现了猪衣原体病以来 ,世界许多国家相继报道了本病。我国已于 80年代初从病原学上证实了猪衣原体感染病的存在 ,并且李英才、纪强等 (1 990 )对一些常发生流产和死亡的猪场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发现衣原体抗体阳性率在 30 %以上 ,是我国大、中型猪场中种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因之一。为了了解鹦鹉热衣原体在山东省猪场的感染情况 ,1 997年 5月对德州、东营、聊城、济南、临沂等 5城市的1 70头猪进行了血清学调查。1 材料鹦鹉热衣原体致敏的间接血…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河南省猪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2003年9月,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对郑州、漯河、周口、商丘、新乡、洛阳6市的352头猪用间接血凝试验法(IHA)进行了鹦鹉热衣原体的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352头猪的血清学检测中,共检出阳性猪8头,平均阳性率为2.3%,这比2000年河南省猪衣原体血清检测阳性率要低。近年来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在各地普遍流行,大部分猪场都使用了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对其进行防治,而衣原体对这些药都较敏感,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衣原体的感染率。本次检出的阳性血清均来自散养户,所以,对于衣原体病防…  相似文献   

17.
猪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5个地市20个猪场的170头种猪血清进行鹦鹉热衣原体的间接血凝(IHA)抗体的检测结果,除济南地区外,其他4个地市均有阳性猪检出,血清的阳性率为2.5%~21.4%,平均为11.8%,猪场的阳性率为90%,说明山东省猪群中鹦鹉热衣原体的感染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8.
猪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为鹦鹉热或鸟疫.临床上有流产、肺炎、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和睾丸炎等多种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衣原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原体病是人、畜、家禽、鸟类以及啮齿动物共患的传染病.牛、羊、猪感染后表现为流产、结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肠炎、肺炎等症状.人呈现鹦鹉热.其病原体为介于立克次体和病毒之间的鹦鹉热衣原体.野禽和家禽是鹦鹉热衣原体的主要自然宿主.病原体随感染动物的粪便及眼、鼻分泌物排出,通过含粪尘的空气传播,经呼吸道感染,也可经口或交配途径感染.  相似文献   

20.
猪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早在60年代初期国外就发现了该病,随后许多国家相继有报道。该病不仅危害公共卫生,而且能造成养猪业的经济损失。猪衣原体病引起母猪流产、死胎、弱仔或木乃伊,在我国报道较多,而仔猪、架子猪、育肥猪的病例则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