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斑点叉尾(鱼回),又称沟鲶、河鲶、美洲鲶.属于鲶形目,(鱼回)科,叉尾(鱼回)属.  相似文献   

2.
斑点叉尾(鱼回),又名沟鲶.原产于美洲,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淡水名贵养殖品种.笔者于1998、1999年进行了该鱼的池塘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现将本人养殖该鱼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原产于美洲,又称沟鲶、美洲鲶、河鲶。该鱼由于具有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斑点叉尾有三大优点:肉质细嫩、味鲜美、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摄食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低(1.3~2.0),适于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无肌间  相似文献   

4.
斑点叉尾(鱼回)又称沟鲶、河鲶、美国(鱼回),隶属鲶形目,鲶科。斑点叉尾(鱼回)个体大,含肉率高,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出肉率高等特点。我们于近年进行了斑点叉尾(鱼回)成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5.
云斑(鱼回)和斑点叉尾(鱼回)是同属不同种的叉尾(鱼回)科鱼类,该鱼原产于美国。它适温广、杂食性、生长快、易捕捞。为增加北方地区养殖品种,1987~1988年我所从武汉引进此鱼进行养殖与繁殖。为了进一步了解叉尾(鱼回)科(Ictaluridae)的云斑(鱼危)(Ictalurus nebwsus)和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鲶科(Siluriclae)的鲶鱼(Parasilurus asotus)及(鱼回)科(Bagridae)的乌苏里(鱼危)(L.ussuriensis)  相似文献   

6.
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又称美洲鲶、沟鲇,属鲶形目、(鱼回)科,原产于美国,其商业化养殖占美国有鳍鱼类总养殖产量的50%~85%,我国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从美国引进后,因其具有生长速度比较快、肉质细嫩、销售价格较高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和水产养殖业者的欢迎.2000年我国斑点叉尾(鱼回)开始出口美国,2005年1月就占美国市场6%,并且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更是加快了我国斑点叉尾(鱼回)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鱼回)又称沟鲶、美洲鲶,生长速度快,适温范围广,无鳞、无肌间刺,鱼肉含水率低,是适宜于养殖和加工的优质淡水品种.为使其养殖与加工得到快速发展,首先要解决苗种问题,因此,斑点叉尾(鱼回)的批量繁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几年来的摸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6个方面的技术问题入手,可以保证苗种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扩大市场占有率,优化水产养殖品种结构,提高斑点叉尾(鱼回)品质,降低网箱制造成本,2005年4月6日~10月18日,江西省峡江县水产局和峡江县(鱼回)鱼养殖协会在桐林乡峡里水库进行了无公害简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鱼回)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美洲,又称沟鲶、美洲鲶、河鲶。该鱼由于具有生长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斑点叉尾鮰有三大优点:肉质细嫩、味鲜美、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摄食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低(1.3-2.0),适于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无肌间刺、适于机械加工、宜作快餐原料。斑点叉尾鮰可池塘单养、混养、以及网箱等方式的养殖。  相似文献   

10.
斑点叉尾(鱼回)又称沟鲶、河鲶、美洲鲶.由于这种鱼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易起捕以及肉质鲜美等优点,因而成为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的对象.它适合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养殖,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优良养殖鱼类.利用水库养殖可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实现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但养殖实践中应把握以下几关.  相似文献   

11.
斑点叉尾(鱼回)亦称沟鲶,属鲶形目(鱼回)科鱼类,杂食性,喜群食,多栖息于水体底层,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杂食性名贵经济鱼类.其适温范围0~38℃,正常生长溶氧2 mg/L,最适3.5~7 mg/L,pH值5~8.5,盐度范围0.1%~8%,试验考虑到斑点叉尾(鱼回)耐低温,经济效益好的特性,开展了斑点叉尾(鱼回)高密度流水养殖,首创了新疆地区斑点叉尾(鱼回)高密度流水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斑点叉尾(鱼回)又名沟鲶,自1984年引进国内以来,以其适应性强,范围广,易养殖,产量高,效益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鱼回)的有效养殖方式,我们于2001年在小浪底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鱼回)试验.  相似文献   

13.
<正>斑点叉尾(鱼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没有细刺,嫩滑爽口,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脂肪水平4.7%、蛋白质水平13.7%,是淡水鱼中的优质品种。推广斑点叉尾(鱼回)养殖可满足市场需求、保供民众的“鱼兜子”,推广斑点叉尾(鱼回)健康养殖技术,将斑点叉尾(鱼回)整个养殖生产过程规范化,有利于提高斑点叉尾(鱼回)的品质,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斑点叉尾(鱼回)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降低养殖生产对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目的是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鱼回)鱼种至成鱼无公害健康养殖模式,提高斑点叉尾(鱼回)鱼养殖效益,(鱼回)鱼产业化发展.本试验采用池塘80:20养殖技术模式,整个养殖过程不换水,只是适当补充被蒸发的池水,养殖密度合理,与其他养殖模式相比,养殖效益更高.养殖饲料选用美国大豆协会提供的豆粕型饲料配方,委托浙江嘉兴普瑞纳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浮性颗粒饲料.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又称沟鲶,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是目前美国饲养规模最大的淡水鱼类,也是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中的一个优良新品种.河南省商丘鱼类良种场在虞城县北部的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中进行了斑点叉尾(鱼回)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为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推广养殖斑点叉尾(鱼回)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斑点叉尾鱼回品种介绍斑点叉尾鱼回,原产于美洲,该鱼由于具有生产快、适温范围广、抗病力强、肉嫩味美、易于加工(无肌间刺)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养殖业主、加工厂的欢迎。斑点叉尾鱼回的三大优点:肉质细嫩,味鲜美,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摄食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低(1.3-2.0),适于集约化和规模化养殖;无肌间刺,适于机械加工,宜作快餐原料。二、中国斑点叉尾鱼回产业的基本情况1、斑点叉尾鱼回养殖情况目前斑点叉尾鱼回养殖已推广到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20多个省(市)。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斑点叉尾鱼回年产量为10万吨左右,以池塘养殖为…  相似文献   

17.
斑点叉尾 鱼回 亦称沟鲶 ,属鲶形目 鱼回 科鱼类 ,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 ;该鱼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个体大、生长快 ,抗病能力强 ,肉质细嫩鲜美等优点。为了提高该鱼在北方池塘养殖产量 ,我们 1998年做了斑点叉尾鱼回 池塘苗种培育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本实验选在吉林农大水库渔场池塘 ;池塘面积 2 0亩 (斑点叉尾 鱼回 苗种培育池面积过大 ,不利于驯化饲养 ) ,养殖期间平均水深 1 5m左右 ,池塘底泥在 2 0~ 30cm之间 ,注排水方便 ,水量充足 ,水质良好。 6月 18日全池用生石灰 2 6 0kg遍洒 ,6月 2 0日用网拉池底 …  相似文献   

18.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河鲶、美洲鲶.这种鱼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易起捕以及出肉率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是世界闻名的养殖品种和游钓对象.出口前景很好,在美洲市场十分畅销,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市场上一年要消费斑点叉尾鮰8~10万吨,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品种,但在养殖的过程中必须是无公害化养殖,才能确保出口,为此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正> 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亦称沟鲶,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鱼回)科(Ictaluridae)鱼类.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美国引进,经过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证实该种鱼适合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现将有关技术简报如下.一、生物学特征斑点叉尾(鱼回)体形较长,前部较宽肥,体后部稍细长,头部较小,吻稍尖,口亚端位.体表光滑无鳞,侧线完全,具有脂鳍一  相似文献   

20.
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饲养斑点叉尾Hui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属鲶形目(Sflurifouormes)(鱼回)科(Icaaluridae).1984年引入我国,1987年后逐渐形成规模养殖.该鱼在水产品市场中属中档品种.其肌肉纤维细且短,肉质细嫩,久煮不老,可作席上佳肴.但在广西,由于受鱼种(指全长8-15厘米的幼鱼)来源限制以及饲养成本(尤其是饲料成本)偏高,制约着成鱼养殖的发展.近来年,广西市售的斑点叉尾(鱼回)食用鱼,绝大部分从区外经长途贩运调入.本试验以豆粕为主要蛋白源,探索不同蛋白质水平饲料对网箱培育斑点叉尾(鱼回)鱼种的饲养效果,以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