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以黄瓜为材料,研究了一氧化氮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0.5,1.0 mmol·L-1适宜浓度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ride,SNP)能够降低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质膜透性,提高低温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抑制过氧化作用产物丙二醛的积累,提高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提高了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以黄瓜品种津春4号(Cucumis sativus cv Jinchun 4)为试材,研究了在低温胁迫下使用非激素类杭冷剂冷冻宝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0 g·L-1冷冻宝浓度处理的黄瓜幼苗,在低温6℃±0.2℃胁迫下,可使叶片可溶性糖的含量显著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提高幼苗的抗冷性,并具有明显的促成和增产作用.从产投比考虑,冷冻宝的最适使用浓度为2.50 g·L-1.  相似文献   

3.
在黄瓜3叶1心时期,叶片喷施1.0、2.0、3.0、4.0 mmol/L水杨酸(SA)溶液,进行10℃/6℃低温处理,研究外源水杨酸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导致黄瓜幼苗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加,但适宜浓度SA处理能显著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维持膜的稳定性,提高黄瓜幼苗的抗冷性,其中以2.0 mmol/L SA处理效果最佳;在低温胁迫下,对照幼苗叶绿素含量降解较快,受低温影响严重,渗透调节能力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幅较小也影响其渗透调节能力。喷施2.0 mmol/L SA溶液可缓解低温胁迫对幼苗的伤害,提高黄瓜幼苗的抗冷能力,延缓叶绿素降解。  相似文献   

4.
CeCl_3喷施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黄瓜幼苗为试验材料,以普通抗寒剂为对照,研究稀土铈(Ce3+)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浓度氯化铈处理后其抗冷性与对照相比明显不同,其中以25~200 mg·L-1浓度处理对黄瓜抗冷性有所改善,以200 mg·L-1效果最好,优于抗寒剂处理效果,800 mg·L-1氯化铈抑制黄瓜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生长和抗冷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处理(昼/夜,15/10℃),研究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对黄瓜幼苗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重的增长量和根冠比减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SOD、CAT活性降低,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活性升高;在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增长量和根冠比,提高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根系活力及POD、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可通过促进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增强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叶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ucorrhiz fungi,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Cucumis sativusL.)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低温处理(昼/夜,15/10℃),研究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对黄瓜幼苗生长、电解质渗透率、根系活力和叶绿素、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与低温胁迫的未接菌对照相比,接种AMF可以使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株高增长量、茎粗增长量、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的增长量、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的增长量均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0.24%,根系活力提高178.32%,POD、SOD、CAT活性分别提高57.63%、6.72%和35%,MDA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分别降低11.05%和16.08%.[结论]接种AMF可通过促进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的大量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来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从而增强黄瓜幼苗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以"津优1号"黄瓜为材料,以根施的方式在黄瓜2叶1心时施用不同浓度(20、30、40、50 mmol/L)的甜菜碱水溶液,研究低温胁迫下甜菜碱对黄瓜幼苗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外源甜菜碱可以有效降低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冷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提高SOD酶和POD酶活性,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从而减轻低温胁迫对黄瓜幼苗的伤害,增强了黄瓜幼苗抵御低温胁迫的能力。其中以外源施用40 mmol/L甜菜碱溶液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添加抗寒剂对包衣棉花种子萌芽及其耐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低温条件下包衣时添加抗寒剂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采用不同抗寒剂和种衣剂混合后对银山6号棉花种子包衣,分别设置5℃低温胁迫2 d和25℃培养2 d再5℃低温胁迫2 d,共同转入25℃恢复培养。运用多指标数据综合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棉花种子用卫福200FF包衣,以及不同的抗寒剂和卫福200FF种衣剂混合后包衣,对于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芽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萌发前相比,棉花在正常萌芽时实施低温胁迫使种子发芽活力下降更明显,萌发的种子更容易遭受损伤;抗寒剂与卫福200FF种衣剂混合包衣可明显促进低温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提高其耐冷性;3种抗寒剂处理的棉花幼芽耐冷性不同,γ-聚谷氨酸与外源调节物质复配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羧甲基壳聚糖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试验分别采用0(对照CK)、1/1 500、1/1 000、1/500和1/100(w/v)5个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处理二叶一心的黄瓜幼苗,再于(6±1)℃下低温胁迫5 d,以研究羧甲基壳聚糖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处理与对照相比,在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冷害指数较小,叶片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和Vc、可溶性糖、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均较高,根系活力也维持了较高的水平, MDA含量较低;胁迫后于温室自然条件下恢复5 d,羧甲基壳聚糖处理幼苗的干物质增加量、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均较高。表明羧甲基壳聚糖能够明显提高黄瓜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下NO缓解辣椒幼苗伤害的可能机理,为外源NO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津福803’辣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和内源NO抑制剂L-NAME(N-硝基-L-精氨酸甲酯盐酸盐)处理低温胁迫下的辣椒幼苗,首先筛选出最佳SNP处理浓度,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常温(喷施蒸馏水,25 ℃/17 ℃)、低温(喷施蒸馏水,15 ℃/5 ℃)、SNP处理(设置SNP浓度依次为0.05,0.1,0.2,0.3 mmol/L,15 ℃/5 ℃),然后以筛选出的SNP最佳浓度(0.2 mmol/L)为处理,另设L-NAME处理(0.2 mmol/L,15 ℃/5 ℃),SNP+L-NAME(0.2 mmol/L SNP+0.2 mmol/L L-NAME,15 ℃/5 ℃),以及上述常温和低温处理为对照进一步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辣椒幼苗的生长情况、光合参数、活性氧积累、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常温处理相比,低温胁迫下辣椒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冷害指数为62.8。与低温处理相比,喷施0.2 mmol/L SNP能显著提高辣椒幼苗的生物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显著降低细胞膜透性,抑制O-·2产生和H2O2积累,冷害指数为33.1。与低温处理相比,L-NAME处理则使辣椒幼苗的生物量、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下降,活性氧积累显著上升,冷害指数达到79.2;而SNP+L-NAME处理则使辣椒幼苗的生物量、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活性氧积累均高于L-NAME处理,但低于SNP处理,冷害指数为65.1。【结论】NO对提高辣椒低温耐受性有着积极作用,可通过增强光合作用、抑制活性氧积累、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途径,缓解低温胁迫对辣椒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
NO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模拟低温胁迫状况,研究了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对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显著上升,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不同浓度的SNP均能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的生长;抑制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MDA含量的上升,降低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增加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表明外源NO可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缓解低温胁迫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保护细胞膜免受或减少损伤,提高植物抗低温胁迫的能力。在SNP不同的使用浓度中,以100μmol·L-1SNP对低温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当SNP浓度过低和过高时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黄瓜品种津优1号为供试材料,采用间歇降温处理(设定平均下降1℃/h)的方式模拟自然界温度逐渐下降的过程,研究其对黄瓜幼苗耐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温对照CK相比,黄瓜幼苗经低温胁迫后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均提高,且随低温胁迫处理天数的增加而上升,均在处理8 d达到最大值。从低温胁迫2 d开始,和直接降温对照CK1相比,间歇降温处理F1的黄瓜幼苗冷害指数、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均不同程度低于对照,说明通过间歇降温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温对黄瓜幼苗的胁迫作用,增强其在逆境下抵御低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寒制剂拌种处理对棉花的作用效果及机理,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盆栽的方法研究在低温胁迫下经抗寒制剂拌种处理过的棉种发芽及生长情况,并考察棉苗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蒸腾速率、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常温和低温胁迫两种条件下,抗寒剂均可以提高棉种出苗率和增强幼苗长势,并均可增加棉株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同时可促进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的积累,降低丙二醛的毒害,并增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其中在低温胁迫条件下,抗寒剂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结论]抗寒制剂能很好地促进棉种及棉苗的新陈代谢,增强其在低温下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4.
低温锻炼对冷胁迫下黄瓜幼苗保护性酶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以山农5号(耐寒品种)、津优1号(较耐寒品种)和津春4号(冷敏感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低温锻炼对冷胁迫下黄瓜幼苗几种保护性酶和几种逆境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4℃、6℃和8℃低温锻炼的黄瓜幼苗,能明显提高冷胁迫下黄瓜幼苗SOD、POD、CAT酶活性,其中,6℃和8℃处理的效果要好于4℃处理。冷胁迫下,经过4℃、6℃和8℃低温锻炼的黄瓜幼苗,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外源NO对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营养液水培下黄瓜在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明显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降低了保护酶活性,而NaCl胁迫下加入0.1 mmol/L SNP可以显著降低·O2-的积累,缓解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同时能显著提高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SOD...  相似文献   

16.
以黄瓜品种津优303为试验材料,设低温+灭菌接种物、常温+菌剂、低温+菌剂3个处理,以常温+灭菌接种物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量(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的鲜重与干重)、黄瓜幼苗叶片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荧光(F_m)、初光能转换效率(F_v/F_m)、PSII的潜在光化学活性(F_v/F_0)]均显著CK,严重抑制了黄瓜幼苗的生长;初始荧光(F_0)显著CK,PSII反应中心遭受损害。低温胁迫下接种AMF处理的黄瓜幼苗生长量以及叶片幼苗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值均显著未接种AMF处理,F_0显著未接种AMF处理,其中,叶绿素含量提高10.24%,F_m、F_v/F_m和F_v/F_0分别提高14.2%、5.9%和31.4%,F0降低8%,明显缓解低温胁迫对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以‘津春4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9℃(昼/夜)的低温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干重、鲜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显著下降,膜透性和MDA含量显著增加;而叶面喷施外源100 μmol·L-1 NO供体硝普钠(SNP) 显著缓解了低温对黄瓜幼苗的抑制作用,膜透性和MDA含量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显著升高。正常生长下叶面喷施NO对黄瓜幼苗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NO对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粳稻品种Kitaake为试验材料,于苗期2叶1心时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并对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研究不同浓度的SNP对水稻幼苗耐冷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水稻幼苗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均下降,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脯氨酸含量降低。叶面喷施SNP可减缓叶绿素的分解,提高SOD活性和脯氨酸(Pro)含量。不同浓度SNP对水稻幼苗的生理生化影响存在差异,50μmol/L SNP处理后,SOD和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增幅均达到最大值,可溶性蛋白含量也较高。【结论】外源NO可缓解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19.
5-氨基乙酰丙酸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0、0.05、0.5、1、5mg/L5个浓度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两叶一心的黄瓜幼苗后,再于5℃下低温胁迫4d,研究了ALA对黄瓜幼苗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以0.5mg/LALA处理的幼苗叶片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最低,SOD、POD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最高,冷害指数较小,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积累量及根系活力较高,说明0.5mg/LALA处理的幼苗能够明显增强黄瓜幼苗的抗冷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源NO对低温胁迫下伏毛铁棒锤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提高伏毛铁棒锤幼苗抗寒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伏毛铁棒锤种子和幼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CK),50,100,150,200,250,300 μmol/L)的外源NO供体SNP溶液浸种,分别在15(对照),8,4 ℃下培养萌发,统计各处理的萌发率、萌发势和活力指数。在15 ℃下萌发伏毛铁棒锤幼苗,叶片喷施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300 μmol/L)的SNP溶液,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于4 ℃下进行低温胁迫,通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a+b)含量,分析SNP对伏毛铁棒锤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与15 ℃处理相比,8和4 ℃低温处理下伏毛铁棒锤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及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施加SNP溶液后,随着SNP溶液浓度的提高,2个低温胁迫处理(8和4 ℃)伏毛铁棒锤种子的萌发率、萌发势及活力指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200 μmol/L SNP时达到最大值。4 ℃低温处理下,与对照相比,200 μmol/L SNP溶液处理伏毛铁棒锤幼苗体内SOD、POD、CAT活性,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a+b)含量均显著提高,MDA、H2O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施加200 μmol/L SNP溶液可缓解低温下伏毛铁棒锤种子及幼苗受到的冷害,提高种子及幼苗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