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CW3菌株进行筛选,并且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首先采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进行产广谱细菌素菌株的初筛,再将初筛得到的菌株进行排除酸和过氧化氢干扰,并检测抑菌物质的蛋白质性质,最终对复筛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试验得出,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干扰因素后,发酵液仍有抑菌作用;用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处理后,发酵液抑菌活性急剧下降,确定产生的抑菌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是一类细菌素。经过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菌株CW3为植物乳杆菌。[结论]菌株CW3是一种能产广谱细菌素的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2.
刘冬  季石美  汪成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49-19950,19953
[目的]筛选出宽pH和宽温度适应范围的过氧化氢酶高产菌株。[方法]采用初筛与复筛相结合的方法筛选菌株,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Amano改进滴定分析法测定酶活,经划线培养纯化获得过氧化氢酶高产菌株。[结果]试验测得该菌株产过氧化氢酶的适宜pH值为6.0~8.0,适宜温度为40~50℃,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7.0和50℃,最高酶活可达160 U/ml,且其pH值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均较好。[结论]该试验筛选得到的过氧化氢酶高产菌株所产的过氧化氢酶具有宽泛的pH值和温度适应范围,对进一步将该过氧化氢酶基因克隆和重组到模式黑曲霉菌中进行过氧化氢酶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uearum)为筛选靶标,分离石蒜根部土样中的拮抗细菌并研究其抑菌特性及机制。[方法]通过抑菌活性筛选拮抗菌株,根据菌落及细胞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结果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并对拮抗菌株产活性抗真菌成分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显微观察拮抗菌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对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对蛋白酶K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共获得有稳定拮抗效果的菌株7株。以其中1株对小麦赤霉病菌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细菌HH1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鉴定其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抑菌试验发现菌株HH1能够分泌抑制小麦赤霉病菌孢子和菌丝生长的物质。沉淀菌株HH1发酵上清液中活性物质的最适硫酸铵饱和度为60%。优化了菌株HH1产活性抗真菌成分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活性物质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对蛋白酶K敏感性的测定结果显示:拮抗物质在p H中性和低于70℃的条件下较稳定,70℃以上的温度和蛋白酶K处理抗菌物质,其抑菌活性显著下降。[结论]初步推测菌株HH1所产拮抗物质可能是蛋白质类。  相似文献   

4.
陈静  朱强  朱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01-1504
[目的]从泡菜中分离筛选优势乳酸菌并对其产抑菌物质进行研究,为生产纯菌乳酸菌发酵剂、改进传统乳酸发酵食品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从泡菜中分离产酸菌,并通过产酸试验、形态学及生化特性判断是否为乳酸菌属;取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从泡菜中分离获得11株产酸菌,产酸试验表明J-4、J-5、J-9、J-11为优势产酸菌;通过形态学及生化特性,初步鉴定4株产酸菌均为乳酸杆菌属;发酵上清液抑菌试验表明,4株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J-4还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结论]研究对于纯种发酵及乳酸菌抑菌素的开发应用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胡欣洁  刘云  邓清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829-11832
[目的]开发出更加高效、抑菌谱更广、可做天然防腐剂的细菌素。[方法]以泡菜、酸奶为原料,利用MRS选择培养基从试材中筛选出能够抑制指示菌的细菌,通过排除酸抑制作用、过氧化氢抑制作用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证明该菌株是否产生有抑菌作用的细菌素。[结果]筛选得到的菌株经鉴定证明是乳酸菌,其产生的细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都有抑制作用,是一株产广谱细菌素的乳酸菌。[结论]筛选得出的乳酸菌细菌素在抑制各种病原菌和食品腐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104-10106
[目的]筛选对菜地青菜斑枯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方法]从各地的土壤中分离到200多株产芽孢细菌,对其进行初筛、复筛,再对抑菌活性较高的产芽孢细菌进行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的观察及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测定。[结果]复筛结果表明,菌株ZG-10、ZG-19、ZG-59、ZG-72、ZG-31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对青菜斑枯病生物防治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菌株ZG-10经种属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结论]ZG-10菌株具备生物防治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该研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拮抗菌株与蛋白多肽在农业上的应用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海洋中筛选对农业病害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海洋微生物。[方法]以5种农业病害真菌为筛选模型,采用平皿拮抗法对分离获得的菌株进行初步筛选,对有活性的菌株再进行复筛,并选择活性高的菌株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结果]初筛中有拮抗作用的海洋细菌有21株,进行复筛后菌株MB133在稻瘟菌平板上抑菌效果最明显,菌株MB025、MB026、MB133在油菜菌核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平板上均存在抑菌效果。抑菌效果最明显的菌株MB133的优化发酵工艺:最适装液量为12%,最适接种量为2.0%,最适培养基p H 7.0。[结论]该研究为农用抗生素的推广和应用奠定了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生防菌株CAB-1的最优培养条件及其产生的抑菌物质稳定性。[方法]以黄瓜灰霉菌为靶标,分别采用改进牛津杯法和含药平板法测定抑菌物质活性,并对菌株CAB-1产生抑菌物质的发酵条件及抑菌物质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菌株CAB-1产生抑菌物质的最适培养基为4号培养基,最佳发酵温度为31℃,最佳发酵时间为48h。菌株CAB-1所产的抑菌物质在60℃及其以下具有热稳定性;超声波(100W)处理20min对抑菌物质的活性没有影响,处理30min以上抑菌物质的活性显著下降;紫外线照射20、30、40min对抑菌物质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照射50min后其活性显著降低;pH值为6、10、11时,抑菌物质的活性最高。[结论]该研究为利用生防菌株CAB-1开发新型微生物杀菌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河  鄢凯舟  林元山  丰来  罗志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584-8586,8647
[目的]探究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抑菌活性成分的发酵制备条件。[方法]通过点接种于平板与水稻纹枯病对峙生长对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进行了初筛,通过摇瓶发酵进行了复筛,并通过形态鉴定及16S RNA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所得菌株的抑菌活性成分的发酵制备条件。[结果]初筛获得17株水稻纹枯病的拮抗细菌,复筛获得菌株Lys-67,该菌株的发酵液对水稻纹枯病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菌株Lys-67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经单因素试验,菌株Lys-67利用麸皮5.0%,于35℃、摇床转速200 r/min条件下发酵3 d,经牛津杯打孔法检测,150μl发酵液中活性成分抑制水稻纹枯病的抑菌圈达36 mm。[结论]为菌株Lys-67的进一步研究及生防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于微  高学军  马春丽  王琦  孙婷婷  刘美  邹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4,(32):11542-11543,11570
[目的]探讨干酪乳杆菌所产细菌素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对干酪乳杆菌所产的细菌素分别进行抑菌活性、热敏感性、pH范围、蛋白酶敏感性、表面活性剂分析。首先排除过氧化氢、有机酸的干扰,采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检测无细胞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结果]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pH 3.0~5.5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经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处理后细菌素失活,表明抑菌成分为蛋白类物质;加入EDTA,抑菌活性明显增强。[结论]干酪乳杆菌所产细菌素是具有良好的热、酸稳定性和较广抗菌谱的蛋白类物质,可为其在防腐保鲜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特异性检测植物乳杆菌的多重PCR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特异性检测植物乳杆菌的方法,排除近缘菌的干扰。【方法】利用SMM系统筛选植物乳杆菌种特异序列,根据特异序列设计引物进行不同乳制品的多重PCR检测。【结果】设计的7对引物具有良好的种特异性,其中3对引物可以排除戊糖乳杆菌和副植物乳杆菌的干扰,可扩增获得植物乳杆菌的特异条带101bp(引物LP-1和LP-2)、189bp(引物LP-5和LP-6)、378bp(引物LP-9和LP-10)。该方法的检测限为2.2×10CFU/mL。采用多重PCR检测与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分析对自制含有各种乳酸菌酸奶产品、自然发酵产品及市售酸乳产品中植物乳杆菌进行定性检测,可以特异性检测出植物乳杆菌,准确区分植物乳杆菌的近缘菌株。【结论】该多重PCR方法成本低、步骤简单、耗时短、灵敏度高,具有特异性,可作为快速检测植物乳杆菌种的方法在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12.
黄文强  王永娟  张龙  朱善元  秦枫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41-12543,12545
[目的]分离和鉴定狼山鸡消化道乳酸菌,为开发新型禽用微生态制剂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厌氧菌分离技术,从狼山鸡肠道中分离乳酸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以及同源性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菌株进行耐酸性、抗菌活性等筛选。[结果]分离到5株乳酸菌LCr-01、LCr-02、LCe-01、LCe-02、LCe-03,经过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以及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植物乳杆菌、卷曲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以及嗜酸乳杆菌。其中,LCr-02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和抗菌活性。[结论]筛选到的5株菌乳杆菌中LCr-02具有较强的耐酸性与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绍兴市售酸奶中分离并鉴定乳酸菌,研究乳酸菌分离株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利用MRS培养基迎过稀释法分离酸奶样品中的乳酸菌并进行菌落计数,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染色和生化反应鉴定,同时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从15种绍兴市售酸奶样品中共分离出31株菌,生化反应鉴定为嗜酸乳杆菌(6株)、保加利亚乳杆菌(7株)、嗜热链球菌(11株)和双歧杆菌(7株);活菌计数结果显示,4份样品(26.7%)中乳酸菌计数低于国家标准,11份样品(73.3%)中活菌计数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31株乳酸菌对4种抗生素均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且90.3%的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能耐受2~3种抗生素。[结论]绍兴市售酸奶中乳酸菌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对酸奶产品进行耐药性监测和安全评价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小麦秸秆发酵液中筛选并鉴定适合于青贮添加剂的高效乳酸菌。[方法]用MRS+CaCO3固体培养基筛选,分离出78株乳酸菌;经形态学、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试验、产酸效率试验、耐酸能力试验和耐盐试验等挑选出43株产酸率高的乳酸菌。通过16S rDNA法对该乳酸菌进行鉴定。[结果]已获得43株产酸能力强的菌株1,6S rDNA鉴定结果表明,37株为副干酪乳杆菌亚种(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1,株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5株为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结论]从小麦秸秆中筛选出43株具有较强产酸能力的乳酸菌,对研发优质青贮饲料添加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获得具有拮抗常见病原菌活性、消化酶活性且具有安全性的凡纳滨对虾肠道内源性益生菌。[方法]从健康凡纳滨对虾肠道中经过初步分离与纯化得到1 220株细菌,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拮抗试验,并对产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能力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对筛选的13株细菌进行了溶血试验和药敏试验,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结果]共筛选出13株抑菌活性强、产酶能力强且产酶种类多的菌株,最终确定了2株候选益生菌。菌株的16 S rDNA分子鉴定及Biolog系统鉴定结果表明,细菌3号与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 strain WW2,JN993998.1)相似性达到98%,细菌6号与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um ZJGS0109,KC748440.1)相似性达100%。[结论]研究结果为今后益生菌制剂的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番茄叶霉病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菌AYM-18的抗菌物质,为利用该菌开发环境友好型的生物农药应用于番茄生产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拮抗菌AYM-18的全细胞培养液、无菌滤液和菌体悬浮液对番茄叶霉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确定其抗菌物质的主要来源,并采用单因子试验测定其抗菌物质的稳定性及产生条件.[结果]拮抗菌AYM-18的全细胞培养液、无菌滤液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菌效果明显,产生的抑菌带较早、较大;AYM-18菌株无菌滤液在pH 5~9、-20~80℃时均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活性.AYM-18菌株抗菌物质产生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接种量5%、28℃条件下培养36h.[结论]拮抗菌AYM-18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拮抗作用源于其代谢物质,其抗菌物质具有一定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产生条件温和,具有开发成生防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7-30菌株的筛选与鉴定(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creen the antagonistic spore-forming bacteria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and identify it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Method]Taking the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 pathogen Verticillium dahliae V-190 as the test microorganism,the antagonistic spore-forming bacteria were screened.Through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 and secondary screening,an antagonistic bacteria strain 7-30 with stronge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obtained,and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identified.[Result]84 antagonistic bacteria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soil in various places by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Especially,18 strains with better antagonistic ability were screened again,so an antagonistic bacteria strain 7-30 with the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18.9 mm and stronger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as obtained.According to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the antagonistic bacteria strain 7-30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subtilis primarily.[Conclusion]The strain 7-30 was obtained as the antagonistic spore-forming bacteria of Verticillium dahliae.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实验室保藏的乳酸菌中筛选出耐酸耐胆盐能力较强的乳酸菌,并研究其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及对肠道病原菌的抑制能力。[方法]通过模拟人工胃肠液及体外与IEC-6细胞共培养来分别研究乳酸菌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细胞的黏附能力,并利用单层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试验的27株乳酸菌中,10株乳酸菌在p H 3.0的人工模拟胃液中培养3 h的存活率均大于44.00%,在p H 8.0的人工模拟肠液中培养4 h的存活率均大于51.56%,在含0.30%胆盐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的存活率均大20.00%;其中菌株C13、A03、A17及A90对IEC-6细胞的黏附个数均大于8个/cell;菌株C13、A03对艰难梭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较强,抑菌圈直径均大于22 mm。经16S rRNA测序将C13和A03分别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结论]L.rhamnosu C13、L.plantarum A03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较强,对肠道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良好的抑制肠道病原菌的候选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19.
以自然发酵的传统酸面团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及鉴定,并评价其产酸性能。结果表明:共筛选到7株乳酸菌,经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面包乳杆菌1株、短乳杆菌1株、植物乳杆菌3株、白面粉乳杆菌2株;供试乳酸菌的产酸能力具有菌种及菌株特异性,其中植物乳杆菌L2-2产酸能力最强,37℃发酵24 h发酵液pH值可达3.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