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唐永生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54-154
弱筯小麦新品种靖麦11号是通过人工杂交系统选育成的优质旱地小麦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连续两年在云南省地麦良种区域试验中居首位,增产显著。日前通过栽培研究,正采取合同预约生产、合同供种、以加工利用促进原料生产的技术路线推广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粮食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我市是优质专用小麦主产区之一,以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面积最大。为了适应生产上对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需求,2003年秋播时期,我市从全省各地征集了一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进行品比试验,以筛选出高产、优质、多抗的接班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参试品种:郑农16、郑麦9023、郑麦005、巨优1号、郑麦9405、宛麦147、新麦9408,以强筋小麦当家品种豫麦34为对照(C K1),以普通麦豫麦18为参考对照(C K2)。试验布点三处,分别设在许昌县农技中心试验场(前茬为大豆)、长葛市…  相似文献   

3.
杜永 《中国种业》2016,(10):45-46
对连云港市13个主要小麦品种作为稻茬小麦进行种植,测定了它们的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淮麦33、连麦7号、连麦8号、连麦6号等小麦品种产量较高,烟农19、连麦7号、济麦22、徐麦33等小麦品种品质较优,达到了优质强筋小麦标准。结合产量、主要品质性状、抗冻性等综合指标考虑,连云港市目前生产应选择应用连麦7号、烟农19、济麦22、淮麦33等小麦品种,以达到小麦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4.
1 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 1.1 小麦的品质特性和产量特性是其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要生产高质量的强筋小麦,首先要选用优质高产的强筋小麦品种.根据本市的生态特点,宜选用适宜本市栽培的、市场前景较好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如豫麦34、高优503、郑麦98、豫麦47、郑麦9023等.  相似文献   

5.
<正>中麦629(曾用名CA062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培育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组合为30095/中优9701,2013年4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津审麦2012001。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近十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优质专用小麦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多数优质小麦品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绿色、高效、优质小麦产业发展需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以高产小麦品种扬辐麦 4 号为母本、优质抗病小麦品种镇麦 9 号为父本,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技术相结合,育成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 13。2017-2020 年度完成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 20210005)。扬辐麦 13 综合抗性强,中抗赤霉病、免疫白粉病、抗小麦黄花叶病、高抗穗发芽、抗倒伏;品质优,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该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小麦的清洁、高效生产,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做到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合理肥料运筹、综合病虫害防治并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7.
1999年国家调整了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夏粮收购实行了优质优价,各产区都在研究如何发展优质小麦。笔者认为,现有条件下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家知道,小麦品种具有生态类型(冬春性)之分,发展优质小麦品种,首先必需选择与本地生态类型相近的品种。针对现有优质小麦生态类型多为冬性、半冬性的现实,北方麦区如山东、河南等省可发展品质一流的优质小麦;南方麦区特别是淮河以南的红麦区,小麦生长后期雨水多,梅雨来得早,穗发芽、烂麦场的危险很大,只宜发展品质有所改良的小麦品种,如…  相似文献   

8.
<正>北麦16是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中筋春小麦新品种。2016年5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16004。1品种选育1.1选育目的针对当时黑龙江省主要种植小麦品种中缺乏既高产又优质的品种,生产上赤霉病害日益严重的实际情况,选育适宜黑龙江省北部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品种管理的需要,及时准确掌握小麦新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和丰产性,为陕西省户县小麦品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陕西省户县三旗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对引进的一批小麦新品种集中进行品种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宜我县生产的优质、高产、抗逆的小麦新品种,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品种豫麦25、周麦23、豫麦41、小偃22(对照1)、九麦2号、泛麦5号、洛麦21、洛麦23、西农979(对照2)、百农207、豫麦58、中原98—68、浚麦99—7、同周麦916、陕麦139、秦农142、中育6号共17个品种。  相似文献   

10.
南阳平原麦区是南阳盆地小麦主栽区域和高产区,对近年来南阳南部平原麦区小麦高产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从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5个方面提出南阳南部平原麦区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以促进小麦生产标准化管理,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河南优质小麦品种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南小麦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优质小麦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影响优质小麦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品种及其结构。本文对跨世纪以来河南优质小麦的品质结构、品种结构及其相应的贡献状况作了具体的比较和分析,对今后河南优质小麦生产及小麦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推导、预测。结果表明,河南优质小麦仍然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总趋势呈现出“S”型。品种向多元化发展,但是,2~3个优势品种仍然遥遥领先。“十五”以来,河南优质小麦中郑麦系列品种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春小麦根系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玻璃管观测法研究了四个春小麦品种在不同施氮肥水平下和在无灌溉条件下的根系生长动态.用固定样方法调查了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动态.于成熟期测定了地上、地下生物量,分析了不同施肥、土壤水分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施肥量可促进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但使地下部分生物量减少;无灌溉条件下春小麦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值高于灌溉条件下的春小麦.  相似文献   

13.
江苏弱筋小麦品种表现及存在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作为全国最大的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区,发展弱筋小麦生产和培育新品种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寻求弱筋小麦品种的突破,分析了弱筋小麦品质随着品种和种植环境改变而变化显著,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偏高且年度间不稳定,优质与高产等江苏弱筋小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弱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出了选育弱筋品质标准高且指标较稳定的品种,迅速推广利用溶剂保持力(SRC)等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关中及同类麦区普遍存在的冷热旱害,病害、倒伏、穗发芽等突出问题及大众消费需求,开展了高产多抗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种质为遗传背景,采用轮回复交技术,轮回选择与系统选育相结合,在基因累加和性状聚合上采用不同的优先序,实施多性状聚合并缩短育种进程。结果表明:育成的小麦品种‘陕512’,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高产稳产:陕西省区试连续三年产量名列前茅,生产上多次涌现9750 kg/hm2以上的田块。(2)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冬春抗旱,抗干热风,抗穗发芽,对白粉病等病害有足够的抗性,茎秆粗壮抗倒,叶功能好,籽粒灌浆充分,粒大饱满。(3)品质优良:商品性优异,蒸煮品质好。‘陕512’在育种技术创新方面,一是完善了小麦蛋白质组成SDS-PAGE和A-PAGE测试技术、辩读与评价方法,发现并运用了HMWgs14+15的优质效应;二是创新了利用太谷核不育进行性状聚合的杂交策略和选育技术,创造了从组合配置到省级审定仅用7年的小麦高效育种纪录;三是解决了大穗大粒品种难以高产、高产不优质、优质与抗病抗逆性难以结合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中国第三大粮食作物,是人类所需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品质的优劣和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经济及食品行业的发展。研究和改良小麦蛋白质品质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以国内外发表的论文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小麦蛋白质品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遗传模型、主要影响因素以及蛋白质性状与其他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讨论了小麦蛋白质品质现状问题和优质小麦选育的方法建议,以期为优质小麦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秸秆还田对不同土壤小麦苗期生长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秸秆还田是现代农业生产当中节约的生产调节措施,秸秆还能调节农田生态环境,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本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探究,在不同土壤背景下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的及土壤养分变化影响。以小麦秸秆为实验材料,按照1%、2%、5%添加到白土、黄泥土、乌栅土中,进行小麦的培养实验,分别在不同时期测定小麦的主要指标,并且在第42天拔出小麦后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试验结果:在3种土壤条件下,小麦的株高、鲜重,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着秸秆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研究表明:在小麦生长初期添加秸秆抑制了小麦的生长发育,并且在不同土壤背景下表现出不同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合理利用河南省的农业资源,笔者探析了河南省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调查和研究资料表明:河南省人口的持续增长为农业资源利用带来很大压力,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质量下降,多数耕地生产力较低;并不丰富的水资源,近几年污染严重、农业用水浪费普遍,用水效率急待提高;气候资源较为丰富,但仍未能充分利用,气象灾害危害较大;农作物种类多,农业生物资源比较丰富,部分地区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高,但生产技术条件有待提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复合杂交方式,育成适宜黄淮北片麦区气候特点和小麦生产需要的新品种郯麦98。其主要特点是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综合抗病性强,品质优良。2009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鲁农审字2009057),并进入2009~2010年国家黄淮北片小麦生产试验。本文根据郯麦98的生长发育特点,对高产栽培技术提出一定要求。  相似文献   

19.
小黑麦生物产量高,适应能力强,且抗病、抗寒、耐盐碱,整个生长期内很少发生虫害,不需要喷洒农药,能实现绿色优质的饲料生产,是一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饲草作物。在我国北方冬闲盐碱耕地种植饲用小黑麦,能很好地解决粮作、经作、饲作争地问题。以6个小黑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生育期、抗倒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比较,可知冀饲2号和小黑麦3241生育期适宜冬闲种植,在饲草产量、品质和抗倒性方面表现好,适宜在黄河三角洲冬闲盐碱耕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