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低酚棉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低酚棉育种的发展概况及低酚棉无腺体性状的遗传规律,分析了棉酚腺体的分子育种进展及无腺体性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价值,并对低酚棉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低酚棉育种的发展概况及低酚棉无腺体性状的遗传规律,分析了棉酚腺体的分子育种进展及无腺体性状在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价值,并对低酚棉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对陆地棉棉仁中游离棉酚含量与部分农艺性状(棉仁纵剖面腺体密度,6月中旬顶端第2片展开叶1cm2面积上腺体数,单铃重,衣分,平均纤维长度)进行灰色关联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棉仁游离棉酚含量与腺体密度、叶腺体数关系最密切。棉仁游离棉酚含量与各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度依次为:r腺体密度>r叶腺体数>r铃重≈r衣分≈r纤维长。这为选育低棉酚棉株提供了早期诊断方法和直观认识,减少了大量繁琐、费时的化学分析,并可通过观察部分农艺性状来估测其游离棉酚含量。  相似文献   

4.
选用80年代末具有代表性的低酚棉丰产品种(无色素腺体)、有酚棉丰产品种(有色素腺体)以及低酚棉原始品种(无色素腺体源),就产量水平、熟性、以及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无色素除体源比有色素腺体品种的产量低且晚熟,但新育成的无色素腺体品种与有色素腺体品种的产量水平及熟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棉花腺体形成过程中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深入了解该时期棉花的生理变化,为培育优良棉花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3个棉花品种(川棉2802、湘棉18、显无N5)腺体形成时期棉酚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棉花的棉酚代谢及腺体的形成。[结果]腺体形成后,川棉2802在萌发初期其棉酚含量逐渐降低,萌发5 d后其棉酚含量缓慢升高;而湘棉18在种子萌发时期,其棉酚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并逐渐接近川棉2802的棉酚含量。该结果表明,棉花在种子萌发时通过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去除超氧自由基,降低过氧化水平,来减小对膜的损害,增强机体抗脂质氧化能力,增加抗逆境能力。[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棉花腺体形成时期的特点及利用腺体性状的转育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棉花腺体形成过程中相关抗氧化酶的活性,深入了解该时期棉花的生理变化,为培育优良棉花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3个棉花品种(川棉2802、湘棉18、显无N5)腺体形成时期棉酚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棉花的棉酚代谢及腺体的形成。[结果]腺体形成后,川棉2802在萌发初期其棉酚含量逐渐降低,萌发5d后其棉酚含量缓慢升高;而湘棉18在种子萌发时期,其棉酚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并逐渐接近川棉2802的棉酚含量。该结果表明,棉花在种子萌发时通过提高SOD、POD和CAT活性,去除超氧自由基,降低过氧化水平,来减小对膜的损害,增强机体抗脂质氧化能力,增加抗逆境能力。[结论]该研究为了解棉花腺体形成时期的特点及利用腺体性状的转育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低酚棉冀19和有酚棉邯78—91两个棉花品种用种衣剂拌种和爱农浸种研究苗期某些性状结果表明,无论低酚棉还是有酚棉,用种衣剂包衣后,在降低病苗率,降低虫害,促进生根,增加叶面积,提高净同化率(NAR),从而增加干物质积累,使棉苗长势稳健等方面都有明显效果;爱农对有酚棉在减少虫害,促进生根,增加叶面积,提高净同化率,增加干物质积累等方面有一定效果,其中用2000倍液比1500倍液浸种效果更好一些,爱农对低酚棉,只在生根方面有一定效果,而对苗期其他方面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低酚棉冀19和有酚棉邯78-91两个棉花品种用种衣剂拌种和爱农浸种研究苗期某些性状结果表明,无论低酚棉还是有酚棉,用种衣剂包衣后,在降低病苗率,降低虫害,促进生根,增加叶面积,提高净同化率(NAR),从而增加干物质积,使棉苗长势稳健等方面都有明显效果,爱农对有酚棉在减少虫害,促进生根,增加叶面积,提高净同化率,增加干物质积累等方面有一定效果,其中用2000倍液比1500倍液浸种效果更好一些,爱农对低酚棉,只在生根方面有一定效果,而对苗期其他方面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棉花无腺体性状的遗传及低酚棉产业化前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综述了棉花无腺体性状遗传的研究进展,并对具有无腺体性状的低酚棉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分析,指出选育转基因或具有生化抗病虫的显性低酚棉品种(或杂交棉)是低酚棉品种进入市场的一条很有希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低酚棉是棉籽和棉株体内“棉酚”含量很低的棉花新类型。经人们不断选育和研究,使这类棉花具有粮、棉、油、饲等多种功能。栽培低酚棉应用良种、隔离种植、合理密植、防杂保纯、科学施肥、化学调控、综合防治虫害,注意灭鼠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棉酚作为一种有毒多元酚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棉籽中,严重影响棉籽粕的综合利用,限制了棉副产品的发展.概述了棉酚的测定、脱除与改性的相关技术及研究现状,并对改性棉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棉花早熟性QTL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和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方法,将控制棉花早熟性状的基因定位到相应的遗传连锁图谱或染色体上,为目前及今后短季棉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综述了近年来棉花早熟性QTLs定位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祁成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41-6441,6444
为了查明鸡蛋品质异常的原因,保证鸡蛋品质。通过对新疆南部某养殖场发生的"橡皮蛋"事件进行调查,清楚了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经饲料成分调查发现,饲料中棉籽饼的含量为16%,初步判断为棉酚中毒。饲料中VA、钙、铁及蛋白质缺乏,鸡生病或受到应激,鸡蛋贮藏温度低于10℃和贮藏时间延长均会增高"橡皮蛋"的发生率。通过减少饲料中棉籽饼的含量至5%,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等措施消除了"橡皮蛋"现象。"橡皮蛋"的发生原因是棉酚中毒。在鸡日粮使用棉粕(棉饼)应先进行脱毒处理,而脱毒棉粕(棉饼)用量应控制在5%~8%,饲料棉酚含量应控制在50 mg/kg以下。  相似文献   

14.
低酚棉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棉花遗传研究群体与育种群体的特点及传统育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陆地棉目标性状育种基因库“来提高育种效率和加速育种进程的设想,并介绍了“陆地棉目标性状育种基因库“初步建立和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棉花色素腺体和棉酚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抗药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3对陆地棉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了棉花色素腺体和棉酚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抗药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色素腺体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于棉铃虫的抗药性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对棉铃虫体内的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取食无色素腺体棉的棉铃虫体内的两种解毒酶活力均显著低于取食于相应的有色素腺体近等基因系的棉铃虫。不同棉酚含量的半人工饲料饲喂棉铃虫的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棉铃虫的生长发育与饲料中的棉酚含量成负相关,而与棉铃虫的抗药性成正相关.棉铃虫体内的2种解毒酶活力随所取食饲料中的棉酚含量增加而增加,但当棉酚含量超过0.3%时,棉铃虫体内的两种解毒酶活力均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7.
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棉花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抗虫棉的研制成功与大规模产业化在保障我国植棉业的稳步发展、促进棉纺工业的快速增长、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作者回顾了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从单价、双价到融合研究的重要历程,介绍了国产抗虫棉产业化的突出成绩,并对抗虫棉的深化研究、育种技术等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棉花种质资源发放利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棉花种质资源中期库2005年度的种质发放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0%以上的种质为科研单位和高校所利用,被广泛用于育种、基础研究和研究生论文等。同时,对2003年以前所发放的种质利用效果进行了追踪调查,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作用最为明显,利用中期库发放的种质资源培育的棉花新品种占全国育成品种的58%以上;种质资源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日益凸出,特别是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9.
棉花重要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天然纤维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优质蛋白和食用油的潜在资源。通过各种分子标记技术和数量性状基因(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的定位方法将控制棉花数量性状的基因定位到相应的遗传连锁图谱或染色体上,为研究棉花诸多QTL的图位克隆、抗性机制的遗传揭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有利基因的定向转移及基因聚合育种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述了近年来棉花重要QTLs定位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