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豹纹木蠹蛾是核桃枝干的主要害虫。幼虫多危害1~5年生枝条,受害枝全部枯死,造成核桃严重减产。试验研究表明,在掌握豹纹木蠹蛾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处理对鹏纹木蠹蛾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沙棘主要蛀干害虫危害特性及种群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木蠹蛾主要危害沙棘栽植树的根部和干部,红缘天牛同时危害沙棘栽植树和根蘖苗的干部,已成为宁夏沙棘林中两大主要蛀干性害虫。通过对沙棘树不同高度范围内沙棘木蠹蛾幼虫和红缘天牛幼虫的调查发现,沙棘木蠹蛾幼虫主要分布在地下根部和干部40~120 cm的范围内,而红缘天牛主要分布在树干40~120 cm的高度内。树干不同高度处,红缘天牛幼虫数量随时间变化大致呈现向树上部增加的趋势。沙棘木蠹蛾幼虫数量随时间变化呈现明显的向根部转移的趋势,7月末,有近98%的幼虫在根部危害,之后,由于初孵幼虫的大量出现,使干部幼虫数量急剧增加,越冬前,虽然有部分转移至根部危害,但到9月末仍有近43%的幼虫停留在树干40~120 cm处越冬,直到次年越冬结束。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在沙棘树干部40 cm以上危害位置的较大重叠,必然造成它们在时间、空间和营养上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广西澳洲坚果木蠹蛾类害虫主要种类及其年生活史和习性,为澳洲坚果木蠹蛾类害虫的监测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3月~2016年12月,在广西澳洲坚果主产区果园设置定点标准地对木蠹蛾类害虫进行调查,并于每年3月上旬~4月上旬在澳洲坚果树上采集越冬代幼虫作为第1代虫源,在实验室内对第1代虫源进行饲养,以获得第2、第3代害虫,观察各虫态生活习性,结合野外调查,绘制年生活史.[结果]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Swinboe)和相思拟木蠹蛾(A.baibarana Matsumura)在广西一年发生1代,前者以老熟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中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15~25 d,成虫见于4月初~6月初,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孵化;后者以大龄幼虫越冬,越冬幼虫4月上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约20 d,成虫出现在4月下旬~6月下旬,幼虫5月上旬开始孵化.咖啡豹蠹蛾(Zeuzers coffeae Niether)在广西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大龄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中旬~5月下旬化蛹,蛹期15~20 d,第1代成虫出现于4月上旬~6月上旬,第2代成虫出现于8月中旬~10月上旬,第1代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孵化,第2代幼虫于8月底开始孵化.[结论]荔枝拟木蠹蛾、相思拟木蠹蛾和咖啡豹蠹蛾是广西澳洲坚果树的主要蛀干类害虫,其以幼虫蛀人枝干为害,防治难度较大,生产中可采取剪除虫枝、药剂涂刷树干或灌注孔洞、诱杀成虫及利用天敌等方法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正>危害金银花的常见蛀茎性害虫有咖啡虎天牛、豹纹木蠹蛾、柳干木蠹蛾等。它们的共同为害特点是幼虫进入金银花木质部纵向蛀食,造成植株生长衰弱,且常规防治难以奏效。1.农业防治。冬季结合修剪,清除老枝、虫枝、病枝并烧毁,消灭越冬幼虫。春季发芽后,经常至田间检查,及时剪除并烧毁枯萎枝条。6月份发现新抽枝条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7,(23):96-97
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对都匀市银杏木蠹蛾的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掌握了银杏木蠹蛾在都匀市的虫情情况、寄主范围、生物学特性、危害特点等。银杏木蠹蛾在都匀市发生面积不大但危害严重,主要寄主是银杏树,其次是桂花树,在都匀市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啃食树皮并钻蛀韧皮部和木质部进行危害,危害期为当年6月份到第二年的1月份,危害较隐蔽不易被发现,危害性极大。并结合银杏桂花等栽植实际情况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银杏木蠹蛾的监测、进一步掌握其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两种主要木蠹蛾(咖啡木蠹蛾和梨豹蠹蛾)在苏州地区对园林树木危害严重。为给相关单位开展防治提供借鉴,对这两种害虫进行了多年的田间调查和防治技术研究。结果发现,在苏州地区,咖啡木蠹蛾1年发生2代、梨豹蠹蛾1年发生1代,均以幼虫在被害枝蛀道内越冬。建议采取修剪虫枝、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灯光诱杀成虫和树冠喷药等综合防治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咖啡木蠹蛾和梨豹蠹蛾的发生与为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六星黑点木蠹蛾幼虫在核桃树上的分布,利用8种聚集度指标对六星黑点木蠹蛾幼虫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分布.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六星黑点木蠹蛾幼虫在核桃树上的分布,利用8种聚集度指标对六星黑点木蠹蛾幼虫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分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榆林沙区沙蒿分布区设置的临时样地和固定标准地沙蒿木蠹蛾危害特性调查,结果表明:沙蒿木蠹蛾的发生具有区域性,片区、块状危害;固定沙地比半固定沙地危害率低,半固定沙地立地条件下,平坦沙地、迎风坡中上部危害较背风坡、丘间地重,最高危害率达75.8%以上;地径1.6~3.4 cm的沙蒿危害率达51.6%;单株被害沙蒿中幼虫数量只有1头的达50.0%,且存在不同龄幼虫同时钻蛀现象;初孵幼虫多集中在杆基0~1.0 cm处,逐渐钻蛀向下转移多聚集在根部0~5.0 cm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制定油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标准样地调查法对不同树龄油茶树的病虫害进行了逐月调查。【内容】调查广西油茶主要产区金秀县桐木镇、三角乡等3个乡镇油茶种植园油茶膏药病及相思拟木蠹蛾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结果】为害广西油茶树主要病虫害有油茶膏药病、相思拟木蠹蛾,这两种病虫发生和危害程度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油茶膏药病的发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木蠹蛾幼虫为隐蔽为害的虫态,受外界干扰不大。  相似文献   

11.
白僵菌对沙棘木蠹蛾幼虫的致病力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有效的防治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减少化学防治对环境的污染,本试验在温度(25±1)℃,相对湿度(80±10)%的试验条件下,用浓度1×108个/mL的8株白僵菌孢子悬浮液,测定了其对10~12龄沙棘木蠹蛾幼虫的致病力,并对筛选出的高致病力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表明:8株菌株均能感染沙棘木蠹蛾幼虫,其中Z-006菌株为高致病力菌株,致死率达到67%,LT50为19.6 d;在不同培养基上测定了Z-006的生长量、产孢量,表明Z-006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豹纹木蠹蛾取食诱导核桃枝条和树叶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利用动态顶空吸附法收集健康和豹纹木蠹蛾取食过的核桃枝条和树叶释放的挥发性物质,通过GC-MS检测其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健康核桃枝条中检出6类13种挥发性化合物,豹纹木蠹蛾取食危害的核桃枝条检出6类30种挥发性化合物;健康核桃树叶中检出7类25种挥发性化合物,豹纹木蠹蛾危害的核桃树叶检出7类29种挥发性化合物。豹纹木蠹蛾取食危害后诱导寄主植物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变化最大,受害枝条比健康枝条高了27.54%,受害树叶比健康树叶高了20.21%。  相似文献   

13.
<正>一、杨小舟蛾又名杨褐天社蛾、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大发生时常将成片杨树的叶片吃光,危害重的杨树食叶害虫,是主要的防治对象。杨小舟蛾1年发生5~6代,以蛹越冬,第2年4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出现,第1代幼虫5月上旬出现并危害,5月下旬为盛期;第2代幼虫于6月上旬出现,6月下旬化蛹、羽化为成虫;第3代幼虫集中在7月危害;第4代幼虫从7月下旬开始危害,8月达到盛期,9月上旬开始化蛹;第5  相似文献   

14.
<正> 芦笋木蠹蛾(Isoceras sibirica)(Alpheraky),属鳞翅目,木蠹蛾科,眼木蠹蛾亚科。属地下蛀食性害虫,专蛀食芦笋根、茎,致使笋墩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减产。山东半岛地区均有发生,直接威胁着芦笋生产的发展。根据此虫的生活习性与特点,及芦笋禁用有毒农药的规定,1988~1989年试验采用  相似文献   

15.
榆树木蠹蛾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树木蠹蛾(H01cocerus vicarius Walker)是宁夏传统的林木次要害虫之一。过去只在局部地区发生危害,随着退耕还林和农田防护林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榆树木蠹蛾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正在上升为我区的主要优势害虫。据2006年调查,在引黄灌区和干旱沙区危害林木面积已经超过2.5万公顷,对退耕还林和农田林网建设成果构成严重威胁。综合1980年以来在9市县(区)共76个乡镇、林场的长期观测和研究结果,目前初步摸清了榆树木蠹蛾生态学特性和生活规律,并总结出一些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6.
山茱萸木蠹蛾的观察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害山茱萸木蠹蛾主要有芳香木蠹蛾(CossusCossus L)和咖啡木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两种,均属鳞翅目,芳香木蠹蛾为木蠹蛾科,咖啡木蠹蛾为豹蠹蛾科。在陕西省发生的主要为芳香木蠹蛾。该虫近年在陕西省丹凤、佛坪等地发生严重,据我们两年调查了解,受害山茱萸树达10万株,2002年8月在佛坪县栗子坝乡、长角坝乡山茱萸园调查,有虫株率达7%~13%。1 分布区域及寄主范围 山茱萸芳香木蠹蛾分布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等山茱萸产区,其中以河南、陕西主产区虫口密度最大。 主要寄主为山茱萸、杜仲、牡丹、芍药、花椒、丁香、白蜡、杨、柳、榆、槐、枫树、核桃、李、杏、苹果  相似文献   

17.
沙棘木蠹蛾主要产卵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卵孵化后,初孵幼虫首先取食树干的韧皮部,然后逐渐向下转移危害根部,根部幼虫主要取食木质部,形成多条、纵向的蛀道,通过蛀道在主根与侧根、侧根与侧根间进行转移危害.  相似文献   

18.
西南桦木蠹蛾空间分布图式与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西南桦木蠹蛾空间分布图式与抽样技术,调查了广西百色市老山林场部分西南桦试验林,应用4种概率分布型频次比较、6种聚集度指标检测、3种回归分析研究了木蠹蛾空间分布图式。结果表明,西南桦木蠹蛾空间分布型符合奈曼分布、负二项分布,分布图式为聚集分布;以群聚均数λ分析了聚集原因,发现环境因素、昆虫本身聚集习性都可引起聚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该虫的理论抽样公式为N=1/D2(1.8994/x軃+0.1629),序贯抽样决策限模式T'(n),T'(n)=3n±2.68姨n。西南桦树干木蠹蛾虫孔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木蠹蛾幼虫主要从西南桦整枝形成的节杈处侵入,应避免人工修枝减少木蠹蛾侵入的机会,提高自然界天敌对木蠹蛾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沙棘木蠹蛾的发生趋势、发生趋势、危害程度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以为沙棘木蠹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桐乡市重阳木上发生的病虫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重阳木主要病害为重阳木丛枝病;重阳木主要虫害有锦斑蛾、黄刺蛾、褐边绿刺蛾、小袋蛾、绿尾大蚕蛾、咖啡木蠹蛾、相思拟木蠹蛾7种。在掌握这8种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为重阳木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