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随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实施创新教育,必然要求教育创新,教育要创新,必须要有“创造型”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勇气,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新时代的要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价值取向.那么,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大学生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而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向教育提出的要求,只有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才能使我们有能力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并且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非常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目标。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创新精神和能力对科技进步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创新性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更加强调知识的整合与创新。开展创新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对策。为此 ,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在实验教学中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不仅有教学的意义 ,还具有教育的功能。它可以使学生体验学习和研究化学科学的过程 ,掌握实验科学方法的基本思路 ,发展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激发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品质。因此 ,就应根据教学需要 ,…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一)要有较浓的创新精神高校应该在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诱发创新欲望,激励创新热忱,指导创新实践,实现创新目标,评价创新成果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环境,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扶持。(二)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我们还应着重改革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动手动脑习惯,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表达和表现能力,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等。(三)有健全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的…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应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中,辅导员必须坚持意识先导,学以致用,扎实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内容及价值取向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其核心是对人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生物教学也要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生物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转变评价观念,扩充知识信息,同时充分给予学生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学校是联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生产第一线的桥梁和纽带,是高科技的推广者、示范者,应对科教兴国、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此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当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培养造就一大批新型的家庭业主和具有开拓精神的中小企业家,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世纪。我国要在 2 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因此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不仅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在眉捷的工作 ,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们在“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了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教学改革 ,以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以提升。1 夯实基础知…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坚持将创新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通过优化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途径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类正在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竞争,直接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谁占有了、培养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占有了、掌握了知识经济竞争的主动权,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高等教育在为知识经济造就人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界掀起了一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改革,这也是我国为迎接知识经济到来而作出的重要举措.不同时代人才的质量标准是不同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之一是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影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实践性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就如何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配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工科院校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创新能力与创新教育的内涵出发,对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综合创新能力体系的构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创新的社会。对学生而言,应当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核心。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切实开展创新教育,培养个性完善、综合素质强、能适应激烈竞争的创新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教育教学活动也同样需要创新。本文在介绍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原则后,结合政治课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这一话题,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李书平 《河南农业》2012,(10):43-44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核心是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创新教育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知识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呼唤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新时代的教育要担负起培养新人才的重任,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小学教学的重点,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挥联想和想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高等农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在农业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21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其中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高等农业创新人才的主体和重要基地。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教育过程中把全面培养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创新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开放的教学模式以及浓厚的学术氛围构成培养创新人才这个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本从培养农业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出发,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和外部环境条件中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这就要求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把实施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放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思想政治学科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现代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应如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由诺贝尔奖所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生的智力开发水平并不低,但却一直与诺贝尔奖无缘,通过分析美国教育中强调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旨,探讨创新概念的内涵,说明中国学生欠缺的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全社会应共同努力构建创新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