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是南宋时期重要的思想学术史著作.其中,叶适对<周易>、<礼记*大学>、<礼记*中庸>及先秦诸子、历代史籍等都加以评论,并对理学"道统"说进行了批评.这种学术史的考察、评论,与当时逐渐流行的程朱一派理学有较大歧异,显示出当时儒学发展的不同路向.  相似文献   

2.
王闿运的经学具有"突破传注,返回经文"的特色,但他有一个从宗传到宗经的过程,早年时期的王闿运是笃信传文的,到了他作<春秋公羊传笺>和<春秋例表>的时候,开始返回经文.<春秋公羊传笺>中的返传与返经情形,一是对何休<解诂>思想的舍离,这表现最明显的,是他的灾异观,二是对传文的质疑与超越.<春秋例表>的著作动机是出于宗经,而由前后两个版本的不同点,更可以看出他的返经精神.  相似文献   

3.
夏洛克——时代偏见的牺牲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特殊的历史和社会环境,莎士比亚在&lt;威尼斯商人&gt;中的夏洛克身上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偏见和人性的悲哀,也正是这一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明确地展现了两种生活原则之间的激烈冲突,两种不同的资本运作形式,夏洛克是一个民族的代表,更是一个时代和社会的代表,在&lt;威尼斯商人&gt;这一正统喜剧的背后隐喻了一个类似于生物界进化论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十分重大.其中的<七月>非常具体、生动地描写了周代早期的农业生产情况,叙述先民在一年中所从事的农业劳动.朱熹传<诗集>日"此章前段言衣之始、后段言食之始".前段概述妇女采桑、养蚕、织布的劳作.诗句"蚕月条桑",历来注家颇有分歧.本文试从各家说解入手,结合相关种桑养蚕的农业知识进行分析,提出我们的观点,以资辨正.  相似文献   

5.
在鲁迅早期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中,"看与被看"是最为明显的结构模式之一,而和鲁迅生活于同一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在他的小说尤其是在<恋爱中的女人>中也对这一结构模式情有独钟.鲁迅和劳伦斯这两位时代的先锋分别以自己时代赋予的责任为己任大胆创新,在各自的作品中以不同题材反映时代弊病.  相似文献   

6.
西方现代心理学和宗教女性主义所标举的"双性气质"理论,对理解<红楼梦>主旨及其人物形象有着崭新的意义.以王熙凤和贾宝玉为个案,着重分析了"女性的男性气质"和"男性的女性气质",认为<红楼梦>所塑造的人物具有超越时代超越社会性别的"双性"人格特征,他们集中展现了小说家卓越的艺术追求和人文理想.  相似文献   

7.
通过北方粳稻品种南方引种栽培对比试验,摸索了江汉平原地区优质、高效、绿色粳稻种植<sub><sup>[1]</sup></sub>的适宜品种、播期、生育期和经济性状,总结了配套的栽培技术<sub><sup>[2]</sup></sub>,为下一步在虾、稻种养共作模式田种植晚粳打下了基础,为当地种植模式的提质增效及产业结构调整布局<sub><sup>[</sup></sub><sub><sup>3</sup></sub><sub><sup>]</sup></sub>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方健 《农业考古》2004,(4):223-229,91
<茶谱>,五代茶书.前蜀·毛文锡撰,一卷,已佚.陈尚君辑本已辑佚文四十一则.毛文锡,字平珪.高阳(治今河北高阳县东旧城)人.父龟范,咸通(八六0-八七四)间为岭南刺史,历任潮州刺史等.文锡通音乐,能诗工词,时名颇重.年十四,登进士第,仕唐宦历未详.入蜀依王建,累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迁承旨.永平三年(九一三)七月,为太子元膺贬逐、拘捕,挝之几死.太子败死,仍复原职,四年八月,迁礼部尚书,判枢蜜院事.通正元年(九一六),兼文思殿大学士,寻进位司徒.天汉元年(九一七)八月,为飞龙使唐文房所谮,贬茂州司马.其后事迹无考.撰有<毛司徒词>三卷,有王国维辑本,录词三十二阕.又有<前蜀王氏纪事>二卷,记王建称前帝事,佚.<茶谱>一卷,至迟撰于唐亡后不久;前蜀初,已流传于世,这从康末诗僧贯休<禅月集>卷一七<和毛学士舍人早春诗>可考知.其诗有云"茶癖金铛快"(注云"舍人有<茶谱>").<崇文总目>卷三、<晁志>卷一二、<通志·略>四、尤袤<遂初堂书目>、<解题>卷一四均著录是书.陈振孙<解题>称"后蜀毛文锡撰",实误;此书撰于五代前蜀之初无疑.但因此书久佚,自宋至明真见过此书者,不会太多.乃至对其书作者著录多误,如<文献通考>误称为"燕文锡",<说郛>作"王文锡",<山堂肆考>又称"毛文胜";<天中记>则误书名为<茶品>等,不一而足.晁公武谓"记茶故事,其后附以唐人诗文";实亦未能概括是书内容.据南宋浦国宝<金堂南山泉铭·序>(<全蜀艺文志>卷四四)称"毛文锡作<茶谱>,(水品)又增至三十有八"云,则似<茶谱>亦仿<茶经>有品水之内容,但今已无可辑佚.从佚文看,<茶谱>着重记述中唐以后名茶的产地、品性等,间或附以茶事及茶诗文.从宋以后人刊行<茶经>时,多取<茶谱>之文作注文,足见此书之价值,是继<茶经>以后的又一部重要茶书.佚文中,附有关于陆羽、张志和、胡生、志崇、陆龟蒙、蒙山僧及湖常二州太守境会亭制贡茶的茶故事七则,唐人诗文则无存.这有两种可能一为诗文已佚,今已无从搜辑,二为<晁志>误记.<茶谱>佚文中涉及唐七道三十六州产茶情况,记载了五十余种中唐以后的名茶品目和性状.较<茶经>已大为拓展.从明清茶书中录存的<茶谱>佚文中存在不少与宋人书中引文不同的异文判断,似还无从论定此书佚于宋元之际,至少,明代尚存其残本或从类书、方志中转录的条文.<茶谱>是仅次于<茶经>的茶学巨著,其久佚不传,无疑是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今其佚文虽存有三千余字,但仅全书一部分.佚文主要辑自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吴淑<事类赋注>、陈景沂<全芳备祖>、晏殊<类要>、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唐慎微<重修政和证类本草>等.日本学者青木正儿有<茶谱>辑本,刊其<中华茶书>(东京春秋社一九六二年版)中,又收入其<全集>.今蒙台湾王德毅教授赐示覆印本,其辑本无出拙辑之右,今不取.今拟将<茶谱>佚文重加裒辑,谢维新书不仅多出今传各本数则,且有些条目文字亦详且胜,故多用作底本,并详加校证.所幸上列前三种书均有宋本存世(<寰宇记>约存百分之四十),无疑提供了辑校的善本.由于有些条文已被宋人用作<茶经·八之出>之注,<太平寰宇记>有几条可确证为<茶谱>之文者,往往误注出处为<茶经>,这种现象绝非偶然,疑宋初乐史所见之<茶经>,已有<茶谱>文窜入为注,今也尽力予以辨析.必须指出,今辑<茶谱>诸条或已多非毛氏原文,已由宋人以意改写,这从上引诸书文字略有不同可证.  相似文献   

9.
伟大诗人乔叟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继承了欧洲文学"框架故事"的伟大传统,构建了一个高度发展的叙事框架.独特的叙事框架把所有的故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故事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周礼社会的产物,以礼说诗有时更能把握诗的内容和主旨.历代学者对<诗经·木瓜>一类诗的解释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结合周代礼俗对<木瓜>一类诗重新阐释,也许会有一个令人较满意的结果.周代贽见礼是解释<木瓜>一类诗的根据.  相似文献   

11.
在山西省中部菜田土壤调查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普遍存在碱解氮和速效磷的累积,速效钾、速效硼有减少的趋势,老菜田表现较为明显。祁县地区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偏低。依据土壤养分含量的丰缺状况:阳泉市、榆次、清徐、太原小店区菜田土壤碱解氮达到高含量水平的占30%以上,达到中含量水平的占50%,祁县地区碱解氮有73%的为极低含量水平。阳泉市、榆次土壤速效磷达到高含量水平的占80%以上。山西省中部菜田施肥技术应该控制氮、磷、增施钾肥和补施硼肥,大量施用秸杆类有机肥。  相似文献   

12.
从犯的原因力是指成立从犯所必需的因行为人的行为与其他人的犯罪行为之间产生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从犯是否成立,要经过一般性判断、具体性判断和排除性判断三个环节。一般性判断主要考虑是否具有成立从犯所要求的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具体性判断涉及事前判断与事后判断、主观判断和客观判断、应然判断与实然判断,排除性判断主要考虑刑法分则的特殊规定和刑法总则中的但书。  相似文献   

13.
休闭经济是21世纪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立足现实,发展独具特色的休闲经济,对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对休闲经济在世界经济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加以论述,并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休闭经济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文末提出了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休闲经济的宏观思路。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要求,阐明了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存在的一些障碍和隐患,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从4个方面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精确求解两种流态并存区域上井流问题的渗流速度,在非线性渗流区域内对渗流规律中的非线性指数进行了分区研究,通过对水均衡方程用Boltzmann变换进行求解,推导出了线性与非线性渗流区域内渗流速度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李白诗中引用事典的共有719处。其中,与人物故事有关的697处。尤以谢安、鲁仲连、姜子牙、王子猷、王子乔等人的居多。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李白对追求功业、功成身退、诗酒风流、任意适志的人生理想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十九 大报告中指出,应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性工作,完善德治、法治、自治有 机融合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领域依旧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发展短板。 必须充分地发挥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完善德治、法治、自治有机融合的综合性乡村治理体 系,稳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治理事宜的政策关注层面,分析了乡村治理的 主要特征;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狗股骨近侧端动脉血液供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脉灌注法,观察股骨近侧端动脉血液供应有关的动脉血管来源,分支及走向,观察结果表明,供应股骨近侧端的血管主要有5条,股深动脉,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臀前动脉和臀后动脉,在以上动脉中旋股内动脉是最主要的供血动脉,股后动脉后部发出的升支与臀后动脉,股深动脉和旋股内动脉的肌支在股后肌群中存在大量吻合支,故可认为,股后动脉也与股骨近侧端血液供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部分,福建省港口岸线资源丰富,并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但近年来福建省港口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日趋严重,港口的总体效益不高。因此,在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海西港口的发展应该打破原有的港口行政区划隶属关系,合理规划建设,实现海西港口群的合作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