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探明贵定当地茶种鸟王种与引进福鼎种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差异,进一步提升鸟王种茶叶品质,选取种植在同一自然条件、不同茶叶等级、不同采摘时期的贵定鸟王种,以福鼎茶为对照,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两种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因和儿茶素类含量,并分析其茶叶品质指标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两种茶叶中茶氨酸含量均显示出秋茶>春茶>夏茶的规律;鸟王种无论是嫩叶还是老叶,儿茶素没食子酸的含量均高于同等级福鼎种的含量,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表没食子儿茶素和表儿茶素3种化合物(酯型儿茶素类)之和在鸟王种嫩叶、老叶和福鼎种嫩叶、老叶中的总含量分别为3430.16μg/g、2085.75μg/g和2964.10μg/g、1689.34μg/g,鸟王种儿茶素类(酯型儿茶素类)含量高于福鼎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筛选出鸟王茶产量及品质比较稳定的优良单株,为进一步选育高产优质鸟王茶品种奠定基础.[方法]以鸟王茶3个主要的栽培叶片外观表现型为对象,研究鸟王茶叶片外观表现型种类的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对不同采摘季节鸟王茶矿质元素、儿茶素、茶多酚、咖啡碱等茶叶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综合讨论不同叶片外观表现型和采摘季节下鸟王茶的产量及...  相似文献   

3.
贵州鸟王茶茶叶中重金属积累与浸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鸟王茶茶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茶叶中重金属元素(Hg、As、Pb、Cu、Cr、Cd)的含量特征,并以土茶叶-茶汤为系统,研究了土壤重金属在鸟王茶茶叶中的积累与浸出特征.结果表明,在茶叶-茶汤系统中,重金属的平均迁移率为As>Cd>Hg>Cr>Pb,但是从迁移率的变化趋势以及参照相关国家标准来看,可以认为鸟王茶产区茶叶-茶汤系统中重金属的平均迁移率较低,饮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蓝莓幼嫩芽叶中的儿茶素类茶多酚成分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对南高丛蓝莓“夏普蓝”叶片儿茶素类茶多酚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试验表明,蓝莓幼嫩芽叶含有5种主要儿茶素类茶多酚,分别为儿茶素(C)、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酸(GA),此外还含有咖啡因(CAF).[结论]研究可为蓝莓作为一种理想的茶用资源植物提供科学依据及植物化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态区域贵州鸟王茶土壤性状及茶叶品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集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和茶叶样品,分析研究了不同生态区域中贵州鸟王茶土壤性状及与茶叶品质相关性.结果显示:土壤容重值为1.00~1.21 g/cm3,土壤孔隙度平均为51.89%,土壤毛管持水量平均为32.78%,鸟王茶产地土壤物理性状适合于茶树生长.土壤pH值为4.70~5.27,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丰富,分别为21.43~51.25、5.78~28.02、29.38~116.24mg/kg,而速效钾素含量中等,为85.79~113.80 mg/kg.土壤颗粒组成中粗粉粒含量与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与茶叶中咖啡碱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土壤碱解氮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茶叶咖啡碱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磷与茶叶咖啡碱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性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贵州鸟王茶茶园的改造,科学规划建设新茶园,改良土壤条件,进一步提高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采集、室内分析,对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鸟王茶土壤pH值在4.12~5.38,适合茶叶生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丰富,其平均含量分别为52.09g/kg、231.42mg/kg和13.05mg/kg,均高于贵州人工茶园;速效钾含量欠佳,平均含量为80.18mg/kg,需适当提高钾肥施用量。土壤中Fe、Mn、Cu、Zn、Mo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1.52mg/kg、15.49mg/kg、1.07mg/kg、3.78mg/kg和0.05mg/kg,其中,Fe、Zn含量丰富,而其他元素含量均略低于中国土壤的平均含量。  相似文献   

7.
绿茶和发酵茶的茶多酚组成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市售4种绿茶和发酵茶(包括红茶、滇红茶和普洱茶)的茶多酚组成和比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多酚种类和含量。[结果]市售绿茶均含有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E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等茶多酚,以及没食子酸(GA)和咖啡因(CAF),EGCG为4种绿茶有效成分中的主要物质。半发酵茶铁观音7种有效成分全部检出,EGCG含量最高为16.610 mg/g。发酵茶红茶中茶多酚(儿茶素)部分被降解,GC、EGC、EGCG含量低,咖啡因含量高为17.304 mg/g;滇红茶中EGCG和ECG含量最高,分别为4.588和3.559 mg/g;普洱茶主要有效成分为没食子酸和咖啡因,几乎测不出其他5种茶多酚。[结论]茶叶不同发酵工艺使茶多酚不同程度被降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青海班玛藏茶和云南普洱茶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咖啡因,并对提取出的咖啡因含量进行粗略评价。[结果]班玛藏茶平均回收率为36.3%,咖啡因总量极少(0.000 7 g);云南普洱茶平均回收率为34.3%,咖啡因总量为0.207 5 g。[结论]不同生境的茶叶咖啡因含量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杉树木质纤维素对酯型儿茶素类选择性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杉木屑为原料制备木质纤维素,采用静态吸附、蒸馏水和80%乙醇分段洗脱等实验,研究其对茶儿茶素类及咖啡因选择性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木质纤维素对茶叶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类(酯型儿茶素类)的吸附量明显大于咖啡因,经木质纤维素吸附后,大部分的咖啡因保留在溶液中,只有少量被木质纤维素吸附,达到初步脱咖啡因的效果;吸附的木质纤维素经水和80%乙醇分段洗脱,水洗脱液中咖啡因、酯型儿茶素类分别与儿茶素类总量的比例为0.08,0.36;而80%乙醇洗脱液中上述比例分别为0.02,1,通过分段洗脱可以进一步脱除咖啡因,得到脱咖啡因的高酯型儿茶素类产品.  相似文献   

10.
茶叶中儿茶素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92-9693
[目的]为了研究溶剂萃取法提取茶叶中儿茶素的优化条件。[方法]以乙醇为浸提液,采用香草醛-盐酸法测定茶叶中儿茶素的含量,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提取茶叶中儿茶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儿茶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05 nm。儿茶素浓度与吸光度间的回归方程为:A=0.017 5X+0.044 7(R2=0.999 7)。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儿茶素的最佳提取和纯化条件为:以80%的乙醇为溶剂浸提2次,60℃下浸提35 min,料液比为1∶13。影响儿茶素含量的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浸提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结论]该研究为儿茶素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周聪  赵敏  罗金辉  叶海辉  高丽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78-20380,20395
[目的]探讨树仔菜(Sauropus androgynus)生长过程中镉元素转移、蓄积的生物循环规律,为寻找降低树仔菜产品中镉含量的技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试了树仔菜不同部位的叶片、不同生长时期的嫩梢以及栽培土壤等样品中镉的含量。[结果]树仔菜中镉元素主要蓄积在老叶中,嫩梢中隔含量较低,采摘嫩梢食用,食品安全有保障。同时,由于只采摘嫩梢食用,老叶回田,树仔菜生物循环量较大,加上农业投入品的外源引入,导致树仔菜及栽培土壤中镉含量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此外,土壤pH与树仔菜和土壤中镉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结论]建议采用调节土壤的pH、控制采摘长度、施用树仔菜专用肥、实行与其他蔬菜间种等措施,降低树仔菜产品中镉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日照球形绿茶加工过程生化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日照球形绿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以及儿茶素组分(EGC、C、EGCG、EC、ECG)等含量的变化。同时还对日照球形绿茶与日照绿茶及南方绿茶主要生化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日照球形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远高于国家标准;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及儿茶素组分变化不明显;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在整个加工过程中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成品茶酚氨比为4.68。[结论]研究可为指导日照绿茶生产、提高日照绿茶品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云南省景洪地区大茶树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以儿茶素类和咖啡碱含量为筛选指标,为筛选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省景洪地区49株大茶树的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景洪地区大茶树儿茶素总含量的变化范围为9.500%~21.137%,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85%~10.045%,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717%~8.977%。非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297%~4.346%;咖啡碱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55%~4.76%;14株大茶树的EGCG含量均大于7.000%,其中10株为低咖啡碱茶树资源(咖啡碱含量≤1.50%)。[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云南地区选育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水清  刘红英  李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14-12415
[目的]测定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中化学物质含量,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蒌蒿茎、嫩叶和老叶中可溶性糖、粗多糖、单宁及类黄酮含量。[结果]蒌蒿茎中可溶性糖、粗多糖、单宁含量最高,老叶中3种成分的含量最低,而叶中的类黄酮含量高于茎。[结论]蒌蒿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生长时期采集的罗布麻茶主要成分和品质的变化规律,确定罗布麻茶原叶最佳采摘时间。[方法]以新疆阿勒泰地区2008年6~9月采集的罗布麻原叶制成的保健茶为材料,检测并比较不同时期采集的罗布麻茶的品质差异。[结果]就绿叶而言,6月罗布麻茶样的无机与有机物质含量均不占优势;7月茶样的有机物质含量,尤其是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8月茶样的有益矿质元素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最高、与绿叶相比,9月金黄叶的水浸提物含量、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清除·OH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均显著高于绿叶。[结论]7~8月是罗布麻茶绿叶采摘的最佳时期,而9月的金黄叶则可以制成茶汤浓厚、抗氧化能力强的金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垫江牡丹不同生长期营养特性。[方法]采用大田调查和室内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垫江牡丹不同生长期植株产量、养分含量、吸收量和土壤有效养分的状况。[结果]1~4年生牡丹生物量、叶片重、嫩茎重和丹皮重(产量)与生长年份呈极好的二次回归关系,叶片12种营养元素平均含量和吸收量均以CaNKMgSPFeMnZnCu,这与嫩茎养分平均含量和吸收量的大小序列一致。而丹皮的平均营养元素含量和吸收量为NCaKMgPSFeZnCuMn,与叶片和嫩茎有所不同,同时又不同于叶柄的序列CaKNMgSPFeMnZnCu。牡丹不同生长年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N、S、Mn、Zn含量丰富。[结论]为牡丹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和控制茶叶重金属含量提供理论支持,采集贵州鸟王茶产区不同茶园和不同生态条件土壤样品,进行理化测试,分析了重金属Cd、Hg、As、Pb、Cr、Cu的负荷水平。结果表明:贵州鸟王茶产区主要重金属污染为Cd和Hg。不同茶园土壤6种重金属元素综合负荷水平为方家茶场>铁厂茶场>云雾茶场>洗里冲茶场>摆左茶场。不同生态条件下,土壤重金属负荷为人工茶园>天然林地>野生茶园。污染水平属清洁和尚清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滤膜、卷式超滤膜、卷式反渗透膜处理过程中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0.2μm微滤膜和0.045μm、100 KD、13500D、5000D卷式超滤膜及100D卷式反渗透膜处理茶叶浸提液,HPLC分析膜滤过液和膜截留液中各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含量,以及膜滤过液和膜截留液真空冷冻干燥样中各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含量。[结果]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主要集中在膜滤过液中,膜处理后分子量均小于500 D的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结论]膜对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的截留效果较差,推测膜处理后儿茶素和咖啡碱损失的主要原因为膜对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可能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而这种吸附作用可能与所用的膜材质有关。  相似文献   

19.
何奕波  严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42-6843
[目的]为了研究影响信阳毛尖茶叶品质的因素。[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级别信阳毛尖茶多酚、总糖、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对影响信阳毛尖茶叶品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茶叶品质越高,茶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也越高。茶叶品质高低与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高品质信阳毛尖不但茶多酚的含量高而且总糖的含量也高,但酚糖比较低。各级别信阳毛尖咖啡碱的含量无明显的区别,水浸出物总量随茶叶品质降低而升高。[结论]信阳毛尖茶叶品质主要由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决定,但每一种物质的含量过高或过低对茶叶品质都不利。高品质信阳毛尖茶叶应具有较低的酚氨比(10%~13%),较低的酚糖比(9%~13%)和合适的酚碱比(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