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引进33个迷你南瓜新优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翠栗6号’、‘红丰栗’、‘SN小南瓜3号’这3个品种植株长势较强、雌花节率高、连续坐果力强、口感好,单瓜平均重量分别为655 g、815g、620 g,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402.9 kg、1952.5 kg、2025.5kg,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杭州地区春季栽培。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郑农花15号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播期和密度梯度,分析对其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能显著影响郑农花15号的生长发育进程,随播期的推迟,各生育阶段天数有不断缩短的趋势,全生育期也随之变短,而密度对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不显著。播期和密度对郑农花15号农艺性状的影响显著,同一播期下,随播种密度增加,郑农花15号株高、侧枝长、分枝数、结果枝数等农艺性状均呈下降趋势。同一密度下,分枝数、株高和侧枝长整体上随播期的推迟逐步降低,而结果枝数、单株果数和百果重随播期的推迟先升高后降低。郑农花15号的适宜播期为4月25日至5月25日,适宜播种密度为15万~19.5万穴/hm2,其中5月5日播期和18万穴/hm2的播种密度,最有利于发挥其高产潜力,研究结论为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郑农花15号的深入利用及推广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烤烟品种T29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氮素范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茎围、节距、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有所增加。在纯氮量为5.45 kg/667m2时,烤烟综合表现效果最好。因此,在本地区对于T29施纯氮量为5.45 kg/667m2为最佳施氮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宁夏干旱风沙区水肥耦合对羊草产量、品质及种子产量的影响,为羊草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中科2号羊草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灌水量处理,设900,1 800,2 700 m3/hm2 3个梯度,在羊草返青期和抽穗期分2次进行灌水,每次灌水量为总灌水量的1/2;副区为肥料处理,设N-P2O5-K2O 为0-0-0 kg/hm2(F1),75-60-45 kg/hm2(F2),150-120-90 kg/hm2(F3),225-180-135 kg/hm2(F4) 4个梯度,F2~F4处理N-P2O5-K2O的比例均为5∶4∶3,肥料在返青期随灌水一次性撒施。在羊草种子成熟时,测定穗长、穗宽、小穗数、小花数、种子产量和千粒质量,统计分蘖数和生殖枝数,计算抽穗率;测定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及干草营养成分;分别计算种子和干草的灌溉水利用率(iWUE)和肥料偏生产力(PFP);通过二次多项式回归和空间分析法得出最优水肥用量。【结果】灌水量对羊草种子产量、干草产量、相对饲喂价值(RFV)、种子和干草的PFP和iWUE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施肥量对羊草干草产量、种子和干草的PFP、干草iWUE、粗蛋白(CP)和RFV均有极显著影响;水肥耦合效应对羊草干草产量、干草iWUE、干草和种子的PFP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灌水量为900 m3/hm2、施肥量为540 kg/hm2时羊草种子产量最高;灌水量为1 800 m3/hm2、施肥量为540 kg/hm2时干草产量和饲草品质(CP和RFV)最高。【结论】在宁夏干旱风沙区,羊草种植以种子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目的时,灌水量为855~900 m3/hm2、施肥量为342~513 kg/hm2;以干草产量和饲草品质为目的时,灌水量为1 710~1 800 m3/hm2、施肥量为342~513 kg/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豫烟6号在宜阳烟区的最佳氮肥施用量,通过设置N0:不施氮肥;N1:1.5kg纯氮/667m2;N2:2kg纯氮/667m2;N3:2.5kg纯氮/667m2;N4:3kg纯氮/667m2;N5:3.5kg纯氮/667m2五个不同氮素水平处理,检测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调查烤后烟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宜阳烟区种植豫烟6号,施氮量为3 kg/667m2左右时,烟叶化学成分适宜,产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长丰鲫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优良性状,进行了池塘主养一龄长丰鲫苗种试验。选取两面均为4.0×667m2的试验池塘,以长丰鲫乌仔鱼苗为试验对象,放养密度为8000尾/667m2,经过118天的养殖试验,养殖成活率平均76.70%,出池规格平均189.4g,平均产量长丰鲫1162.2kg/667m2。试验结果表明,长丰鲫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适应性强,适合在北方地区推广养。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水平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日光温室春茬番茄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日光温室番茄的高产优质栽培确定合理的施肥指标。【方法】以“金棚一号”番茄为试材,以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设定3个不同的施肥水平(T1.每小区的施肥量为尿素 711.1 g、过磷酸钙1 511.1 g、硫酸钾462.2 g、牛粪46.67 kg;T2.每小区的施肥量为尿素1 066.7 g、过磷酸钙2 266.7 g、硫酸钾693.3 g、牛粪70.00 kg;T3.每小区的施肥量尿素1 422.2 g、过磷酸钙3 022.2 g、硫酸钾924.3 g、牛粪93.33 kg,小区面积4.68 m2)处理,测定番茄果实产量及果实中NO3--N、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VC、番茄红素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相比,T1、T2、T3处理的番茄产量分别提高了11.5%,43.4%和25.5%,其中T2处理的单果质量、小区果数、产量均高于T1和T3处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NO3--N、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减小,番茄红素和有机酸含量呈上升趋势,V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因素,T2处理的施肥量最佳。推荐的施肥量为:每hm2施N 1 182.0 kg、P2O5 655.5 kg、K2O 835.5 kg、牛粪168.75 t,在此施肥条件下,番茄可得到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沼液施用量对鲜食糯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鲜食糯玉米的株高、茎粗、穗位高、穗长和产量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沼液施用量为8000kg/667m2(处理4)时达到最高,沼液施用量为9000kg/667m2(处理5)表现为降低,说明适宜用量的沼液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过量施用沼液则表现为一定抑制作用。综合分析可以确定鲜食糯玉米生产中沼液施用量应控制在为8000kg/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炭基花生专用肥以及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与普通三元复合肥及不施肥相比,对花生产量、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炭基花生专用肥和有机肥对花生产量的提高有显著效果,能够增加花生分枝数和结果枝数,提高单株生产力,增加饱果数,提高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荚果饱满度等各项经济指标。两者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更加突出,其中处理5炭基花生专用肥450kg/hm2+有机肥2160kg/ hm2(有机肥中N+P2O5+K2O替代40%炭基肥基准用量中氮磷钾)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在扬州市里下河地区开展粳稻新品种展示,以求筛选适应性好、产量潜力大、综合性状优的新品种。结果表明:7个优质粳稻品种(系)中,武4326的产量最高,达到780.8 kg/667m2,其次是丰粳3227、武运粳80、扬农稻1号,均达到600 kg/667m2以上;每穗粒数最高的品种是武运粳80,达149.3粒,武4326与丰粳3227分别排第二、第三;苏垦118的结实率最高,为97.4%,丰粳3227排第二,为94.7%;千粒重最高为武4326,达27.4g,扬粳805与武运粳80分别排第二、第三,分别为27.0g与26.8g。综合比较,武4326、丰粳3227、武运粳80综合性状较好,产量较高,可以进一步示范种植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花生新品种郑农花12号的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花生主茎高、侧枝长、果枝数均增加,当亩施复合肥达到50 kg后,产量提高幅度降低。考虑到过多施肥会增加额外的投入和造成徒长,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郑农花12号以每亩施复合肥(15-15-15)50 kg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密度(D1:1 334株/667m2、D2:1 668株/667m2、D3:2 000 株/667m2、D4:2 334株/667m2、D5:2 668株/667m2)与3个行距(R1:1.2 m、R2:1.35 m、R3:1.5 m)共15个处理,探讨基于农机农艺结合的不同株行距配置对塑料大棚番茄果型分级和冠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与产出果型呈反比;通过对冠层特性与产量及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散射光合有效辐射比例与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折合667m2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糖酸比呈显著负相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冠层特性参数;通过对番茄果型分级、营养品质、冠层特性及产量的比较,R3D4处理在果型分级、品质指标及节本增效方面综合表现最佳,但折合667m2产量表现较低,为12 922.40 kg,而R1D2折合667m2产量高达15 390.65 kg,且在果型分级、品质指标亦表现较佳。综合考虑各项指标,R1D2处理(即行距1.2 m密度为1 668株/667m2)、R3D4(即行距1.5 m密度为2 334株/667m2)为宁夏地区大跨度塑料大棚农机农艺结合较为适宜的两种株行距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3.
根据(第一轮)2019—2020年度山西省苦荞品种自主联合区域试验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新复极差测验法、高稳系数法对参试品种进行丰产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粱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和‘品苦荞1号’平均产量分别为 1920.1kg/hm21870.1kg/hm21850.1kg/hm21800.1kg/hm2,分别比对照‘晋荞麦(苦)6号’增产16.4%、13.3%、12.1%和9.6%,且差异显著,但这4个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高稳系数(HSC)分别为25.1%、27.8%、32.23%和26.7%,均小于对照‘晋荞麦(苦)6号’35.54%,均比对照高产稳产,且顺序为粱苦荞1号>品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由此得出,‘粱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和‘品苦荞1号’均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苦荞新品种,且高产稳产性顺序为粱苦荞1号>品苦荞1号>右苦荞1号>同苦荞1号,在山西苦荞产业发展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黄土丘陵沟壑区谷子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谷子产量。氮(N)、磷(P)、钾(K)施肥量与产量数学模型为Y = \{229.04\} + 10.02N - 0.35N + 11.19P - 0.54P + 15.14K - 5.68K - 3.23NP + 1.35NK + 3.99PK。谷子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5.62 kg/667 m2,P\-2O\-5 2.77 kg/667 m2 ,K\-2O 2 .81 kg/667 m2,谷子理论产量为300.78 kg/667 m2。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新垦造果园套种秋播马铃薯,其播种期(X1)、种植密度(X2)、复合肥施肥量(X3)3个因子对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产量的作用效应为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量;3个因子不同水平与产量均呈抛物线关系,效应达显著、极显著,并有水平最适点;种植密度与施肥量的互作极显著影响鲜薯产量。667m2单产≥1500kg的高产组合为:播种期9月1~7日,种植密度7175~8254棵,施肥量硫酸钾型复合肥10.3~27.8kg。  相似文献   

16.
通过“3414”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高粱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氮磷钾施肥量可显著增加高粱产量。氮磷钾施肥量与产量数学模型为Y=390.36 +15.14X -1-0.616X -1+20.10X -2-1.18X -2+0.88X -3-0.70X -3+ {0.01X -1 }X -2+0.91X -1X -3 -0.45X -2X -3。高粱氮磷钾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N 16.59 kg·667m-2,P -2O -5 6.43 kg·667m-2 ,K -2O 7.31 kg·667m-2,高粱理论产量为611.13 {kg·667 }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1000、2000、3000、4000kg/667m2/次5个沼液施用量,研究其对烟台地黄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了烟台地黄瓜生产中适宜的沼液施用量,为烟台地黄瓜生产中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对烟台地黄瓜的株高、茎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沼液施用量的增加,烟台地黄瓜的株高、茎粗逐渐增加;适宜用量的沼液可明显提高黄瓜产量,沼液施用量2000kg/667m2/次产量最高。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沼液施用量在烟台地黄瓜生产中的最适宜用量为2000kg/667m2/次。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氮肥追施量对不同粒色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用4 个黑粒小麦(‘运黑161’、‘紫优5号’、‘冬黑1号’、‘临黑131’)和7个白粒小麦(‘品育8012’、‘济麦44’、‘济麦23’、‘晋麦95’、‘石农086’、‘邯农1412’、‘中农175’)品种,设置0(N0)、34.5(N1)、51.8(N2)和69.0(N3)kg/hm2 4个追氮水平(在拔节期追施),测定小麦籽粒产量、品质、氮含量和氮吸收量、硒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与N0相比,追氮均增加小麦籽粒产量,不同品种达到最高产量的适宜追氮量不同。4个黑粒小麦籽粒产量在N1处理最高,产量增幅为19.4%~30.8%;白粒小麦‘品育8012’、‘济麦23’、‘晋麦95’、‘济麦44’和‘石农086’籽粒产量在N2处理最高,产量增幅为20.8%~85.1%,‘邯农1412’和‘中农175’产量随追氮量增加而增加。2)追氮可增加2种粒色小麦籽粒氮含量,黑粒小麦在N3处理氮含量最高,增幅为4.2%~18.3%,白粒小麦N2处理最高,增幅为3.9%~18.1%。追氮可使黑粒小麦籽粒硒含量增加11.3%~121.8%,白粒小麦籽粒硒含量降低6.7%~83.0%;追氮使黑粒小麦籽粒蛋白含量增幅为0.7%~16.1%,白粒小麦增幅为0.8%~31.7%。3)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指标,在基施氮肥165.0 kg/hm2基础上,黑粒小麦拔节期追氮34.5 kg/hm2,白粒小麦拔节期追氮51.8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甜高粱的种植茬口,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茬口对甜高粱农艺性状、产量、茎秆糖锤度以及对土壤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肥茬口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甜高粱的株高、分蘖数等性状,三种绿肥茬口下甜高粱的秆糖锤度为13.97%~14.51%,叶鲜产量为6 862.2~7 199.7 kg/667 m2,其中箭舌豌豆茬产量最高为7 199.7 kg/667 m2,较小麦茬增产4.7%,绿肥翻压还田后均能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  相似文献   

20.
氮磷钾配施对多花黄精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施对多花黄精产量、有效成分含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揭示多花黄精的需肥规律,为多花黄精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2019年,采用“3414”试验方案,设置氮、磷、钾3个因子,每个因子4个水平,共计1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多花黄精的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以及地上部、地下部的N、P、K含量;采用回归分析法拟合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间的肥料效应模型,使用频率分析法确定多花黄精的最佳推荐施肥量。【结果】氮、磷、钾肥配施能明显提高多花黄精的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在一定施肥区间内,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和皂苷含量均随施肥量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N2P2K2处理(N、P2O5和K2O施用量分别为160,160,8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氮、磷、钾肥对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磷、钾肥对多花黄精根茎皂苷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氮、磷、钾肥配施对多花黄精地上部和地下部的N、P、K含量有明显影响,不论是地上部还是地下部,同一处理中植株N、K含量均高于P含量。拟合的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多花黄精产量、根茎多糖间的肥料效应模型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知模型拟合成功。使用频率分析法,确定了本研究土壤肥力条件下多花黄精产量达14 000 kg/hm2以上及根茎多糖含量达100 mg/g以上时的氮、磷、钾肥施用量。【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2年生多花黄精的高产优质施肥方案为N 145~167 kg/hm2,P2O5 129~158 kg/hm2,K2O 59~80 kg/hm2,m(N)∶m(P2O5)∶m(K2O)为1∶0.92∶0.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