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结合“工学交替”、“导师制”及职业建筑师工作特点的“设计工作室”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建筑学本科教育中“教”与“学”的矛盾,改变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与研究模式单一的现状,促进“师”与“生”的共同进步,促使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良性发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政者正也”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也是中国历代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它包含着“平正”、“公正”、“中正”等意蕴,关键在于正己正人。它既是对执政者群体道德品质、行为表率作用的要求,也是对普通百姓修身立德、立身处世的期望。“正”包含了“正名”、“正身”、“正心”、“正性”等丰富的层次与内涵。孔子为实现德政礼治的政治理想,援“仁”入“礼”,提出了“约之以礼”,“为仁由己”的方法,力图从自律与他律、修身与修心相结合的途径强化个体修养,重塑社会价值与思想信仰,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国家政治的有效运行,体现了对“人”及“人性”的关注,彰显了人本主义与德治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本质、内容、内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数字农业”在国内外研究与发展进展的综述,分析了山东省发展“数字农业”与推动农村信息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山东实际出发提出了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中农村环境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晴  郝邵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74-17677
国家“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兼顾了“十一五”期间国家环保工作重点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阶段需求,充分体现了我国“十一五”期间的阶段特点,很好地引领了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在分析国家不同环境保护时期及相关文件中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目标指标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农村环境保护总体目标,并对“十二五”农村环境保护指标进行了筛选及优化,提出了“十二五”农村环境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就农林高等院校“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与研究,阐述了“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与科研相互结合的教学改革的意义、内容、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6.
吴昂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2-22,130
概述了舒城县农业“三品”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发展规模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农业“三品”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发展农业“三品”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秀山县科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重庆市科委的支持下,立足金银花产业发展优势,先后实施了“银花优良品种选育技术体系研究”、“秀山优质金银花种植及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秀山金银花种质资源圃及专家大院集成与示范”、“秀山金银花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等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8.
赵凤梅 《农业与技术》2006,26(3):143-145
文章阐述了“密、早、矮”与各生产环节的关联及北疆地区进行滴灌棉花“密、早、矮”栽培的可行性。谈了“密、早、矮、”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一、前言本项研究针对淮北地区的生态特点与生产水平,主要探讨淮北地区小麦亩产300—400公斤优质、低耗配套栽培技术。在“淮北小麦大面积增产途径及栽培技术”和“夏秋粮均衡增产综合栽培技术体系”两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配套技术组装研究,建立起小麦高产、优质、低耗的栽培技术体系,指导大面积生产夺取丰收。三年来,课题组开展了“施肥量、播种期与种植密度及其互作效应”的配套技术研究,并不失时机地逐步推广应用。为检验和完善配套栽培技术,自1984年秋播起开展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氮磷化肥合理施用”、“密度与施氮量”和“等量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小麦生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四项专题研究。此外,还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模拟寻优,开展了“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是一个“资源制约型”农业,又是一个“资源奢侈型”农业。发展道路上在经过良种化、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生态化”等诸“化”的更替之后,又提出“立体化”、“持久化”。为什么会出现“资源奢侈”与“名称更替”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资源及生活要素组织不合理。对要素组合的理论模式与实际组合特征,均缺乏系统的研究与了解。本文以十二个耕作区为例,对此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1.
试析土地使用中的“以租代征”现象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向华  徐传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101-4102
阐述了土地使用中“以租代征”的涵义及特点,分析了“以租代征”现象产生的原因,论述了“以租代征”与“反租倒包”的区别,并提出了解决“以租代征”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历了“苏联模式”、“资源—工程模式”、“资源—经济模式”及“公共管理模式”四个阶段的演变。针对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可以采取联合学位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联合、政产学研联合的“三联合”培养模式,以促进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机过程及应用”是研究生开展后续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相关工作的理论基础,该课程是学员由基础课程转入专业课程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纽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通过创新性教学提高研究生专业基础课“随机过程及应用”的授课效果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和深入探索的问题,论文从“课程特点与面临的问题”、“现有教学方法的反思” 和“改进举措” 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着眼需求,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提炼内容,优化课程授课方式”和“教研结合,全面提升教学成效”三个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不同杂交方法,以3个茄了栽培品种“七叶茄”、“安长茄”及“徐紫茄”作亲本,与野生种“野茄”、“喀西茄”进行种间杂交,结果仅获得野茄/安长茄种间杂种。  相似文献   

15.
“高台大豆”与“垄作大豆”机器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垄平台”耕作体系为研究基础 ,制定了“高台大豆”生产的农业机器系统 ,并与传统“垄作大豆”生产机器系统进行比较 ,设计了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对“高台大豆”农业机器系统的技术、经济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为推广应用“高垄平台”耕作体系及相应的农业机器系统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苏南稻田新种植制度的轮作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苏南地区麦稻长期连作带来的诸多问题,选用“油-稻”、“(麦+肥)-稻”、“经济绿肥/玉米-稻”、“麦/玉米-稻”、“(麦+菜)/玉米-稻”等几种种植制度与麦稻轮作,研究了轮作对产量,土壤养分及麦田杂草的影响,明确了轮作效应,并提出了与麦稻累作的原则及适合轮作的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17.
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给乡村地区带来了诸如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人口外流及地域空间无序等一系列发展问题,电子商务的注入驱动了“淘宝村”的形成与发展,给乡村重构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为此,文章首先总结了淘宝村的四种发展模式、驱动因素以及淘宝村重构的发展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 淘宝村有“农业+互联网贸易”、“工业+互联网贸易”、“手工业+互联网贸易”及“互联网贸易”四种发展模式;2)淘宝村的重构过程中,受到了信息技术与电商平台、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乡贤精英以及政府因素的驱动;3)农村电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村庄传统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地域空间布局。最后,分析了淘宝村当前发展困境并据此提出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其他类型的乡村重构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试论普通高校外语口语教学的意义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的能力与听密不可分,这两项又是学好外语的捷径。许多人学了多年外语,进步却极为缓慢,其症结就在于没从“听”、“说”入手。本文试从“说”对人的心理影响,提高口语能力的具体过程及“听”、“说”之间的关系上对口语的重要性及获得途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培养口语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相关公差”与“位移度”的正确使用,既保证产品质量,又能提高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因此在贯彻“机械制图”、“形位公差”两项国家标准的过程中,我区各系统和各地区所属厂矿对“相关公差”与“移位度”的标注和测量,及基准选择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20.
农职院校服务“三农”与自我发展并举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解农职院校服务“三农”与自身发展双赢的关键问题是模式的有效性及机制的长效性.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服务“三农”实证为例,着重从创新“三农”服务途径、创新培训机制、建立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分析并阐述了解决的办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