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解菌袋封口方式与灵芝菌丝生长的关系,选择红芝、紫芝、美国芝3个品种,采用无棉盖体、封口膜、系绳3种封口处理方式,观察、记录菌丝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封口方式与3种不同品种灵芝菌丝生长关系基本一致,菌丝生长势:封口膜无棉盖体系绳;发菌期系绳处理的菌丝长度较其他两种封口处理的短;平均生长速度:封口膜处理明显优于系绳,无棉盖体次之。表明封口膜是较适宜灵芝菌丝生长的封口方式。  相似文献   

2.
用塑料袋制菌种,常用棉塞或扎线封袋口,前者在灭菌时棉塞易受潮而增加污染率,后者则由于通气差而导致后期菌丝长速慢、纤细长势不良。我们采用厦门市厦青塑料制品厂生产的无棉盖体塑料双套环制菌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无棉盖体结构 分套环和盖两部分。盖中央有一直径1.1cm的孔,下垫一层无棉盖体,盖体下衬一张有6个小孔塑料薄片。使用时在套环上盖上盖子,压紧即可。 2 试验方法 基质配方为木屑78.5%,麸皮20%,石灰0.5%。共试验两批。第一批封口材料:a.无棉套盖;b.套环加棉塞。15×30cm的聚丙烯袋,高压灭菌。第二批封口材料:c.无棉套盖,d.棉线扎紧袋口。17×34cm的低压聚乙烯袋,常压灭菌。分别于1998年6月12、16日接毛木耳193,每组60袋,27~31℃培养。菌丝封面后隔7天测菌丝长速,各测2次,记录污染袋数。 3 试验结果 ①菌丝长速:接种后7~8天,菌丝封面,各组差异不显著。采用无棉盖体套盖的菌丝日均长速与用棉塞封口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快于用棉线扎袋口  相似文献   

3.
周金明 《食用菌》2004,26(4):22-22
在生产菌种当中,大多数是利用棉塞封口,后来改为利用无棉盖体封口。但棉花做塞,在灭菌中,易把棉塞打湿造成菌种污染。若用无棉盖体,其造价高,封口污染率较高,且污染集中在上部原种基料面,经多次观察,分析认为,有时是杂菌从盖体透气孔中进行入所致。笔者经多年实践,现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4.
邓明贵 《食用菌》2003,25(3):23-23
1 接种前的预处理 母种在长期保存过程中,棉塞易出现感染。试管壁上可能有大量的杂菌孢子或菌丝。处理方法:取试管时棉塞端向下轻拿轻放,以防棉塞上的杂菌孢子落到斜面菌苔上。先用酒精灯火焰烧棉塞,再把塞棉塞试管部分置  相似文献   

5.
通常情况下母种带杂菌,往往采取多次提取母种方法进行母种分离纯化。但在特殊情况下(只有一块组织或取野生菌种由于季节的原因时间上又不允许),需要在带菌情况下进行脱毒,笔者尝试在母种试管用小米母种培养基进行分离。其脱毒原理是细菌在小米母种培养基中生长.扩展速度很慢,而食用菌菌丝的生长速度较快,试管底部的菌丝不带细菌,从试管底部取出的菌丝就是无杂菌的纯菌丝。  相似文献   

6.
在常规的金针菇栽培中,一般培养菌丝阶段采用棉塞封口法,此法不但成本高而且费工、费时。用橡皮筋箍口法既简单易行,又有利于菌丝生长所需的空气,且灭菌时锅内装容量可提高50%以上。以下几点是生产中值得注意的问题。1选种、选料棉壳与麸皮有发霉结块的不能使用,...  相似文献   

7.
历来试管斜面培养基都是用棉塞封口,但棉塞易吸潮,夏季气温高时培养菌种容易污染杂菌,特别是培养好的菌种放入冰箱内保藏时,时间一长,棉塞上便滋生杂菌。为此,我们试将棉塞封口改成聚丙烯塑料布包扎封口。结果,这种方法,很成功。一,塑料不吸潮;二,塑料无营养,不生杂菌;三,塑料保温性能好,培养基水分不易散失,从而提高了试管菌种生产成活率,并延长了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琼脂斜面母种,易失水、老化,保存时间较短,且在转接时有的琼脂块不萌发,有的长势较弱。为此,我们于1993年初试用麦粒培养基制试管母种,经三年多的实践证明,用麦粒生产试管母种具有诸多优点:原料价廉,操作简单,对菌种有复壮作用,菌丝萌发快且粗壮,抗老化,室温保藏一年左右也不会影响菌种质量。具体操作:称取干小麦1kg,加水煮至无白心(全张而不破皮),沥水后凉晒干至麦粒抓在手里不湿手为宜,装管至1/2,加棉塞,每公斤小麦可装150支试管,每10支扎成一捆用薄膜包住棉塞,高压灭菌1.5小时或常压灭菌6小时,自然冷却后即可用于接种。  相似文献   

9.
在食用菌制种过程中,菌种试管和菌种瓶都用棉塞封口,棉塞的松紧程度以及塞入试管中的长度均难掌握,且棉塞易受潮而引起杂菌孳生。为了简化菌种生产操作,笔者试用橡皮塞打孔填海绵作封口塞,取得了  相似文献   

10.
李晓  李玉 《中国食用菌》2009,28(4):18-19
烟色离褶伞基内菌丝自接种点向PDA培养基内延伸的生长距离最长为1.5 cm,但足以布满18 mm×180 mm PDA斜面试管基内各个角落.基内菌丝继代转接的原种菌丝较气生菌丝继代转接的原种生长快、菌丝茁壮,但在产量上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对基内菌丝生长规律的观察,发现了食用菌母种再生千倍转接技术,使其扩展应用到食用菌生产中,为进一步改进食用菌生产程序、缩短生产时间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陈其皎  陈其川 《食用菌》2002,24(5):21-21
在食用菌母种转扩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成本,菇农常常选择固体颗粒物(如碎玉米,小麦等)作为培养基的基质,代替价格昂贵的琼脂。笔者在试验中发现,这些颗粒状物制成的培养基在菌丝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其本身束水能力差,往往导致试管底部积累过多的液体,对菌丝的生长造成抑制,不利于食用菌生产的正常安排。笔者经过不断的探索,找到一种较为经济和科学的载体介质——海绵。其原理是海绵能强烈地吸附液体,利用海绵这一良好的物理性能以吸附食用菌的液体培养基,可使菌丝获得相对均一的养分供给,同时避免无琼脂时试管底部由于积累过多的液体而影响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2.
答读者     
配制母种培养基应注意什么? 答:马铃薯要煮得熟而不烂,过生养分差,过熟培养基混浊,都不利菌丝生长。加洋菜后要边烧边搅拌,以免沾底烧焦。分装试管时,培养液要直滴管底,不要沾染管壁,放斜面时防止培养液沾染棉塞,否则以后容易感染杂菌。  相似文献   

13.
黄伞分生孢子对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采自山西省五台山区野生黄伞的纯化选育菌株WT3为材料,通过对黄伞试管母种、原种及出菇菌袋菌丝生长动态的镜检观察,均发现分生孢子。进一步培养试验表明,该菌株产生的分生孢子萌发菌丝对转管母种的菌丝复壮有促进作用,但在栽培后期产生的大量不易萌发的分生孢子,堆积在菌丝纽结处,对子实体产生却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常培养试管菌种,都是将试管斜面朝上(正放)培养,这样试管内易形成水汽,落入斜面培养基上,影响菌丝生长。特别是采用酒精消毒菇体表面分离母种,酒精挥发和水汽凝结成水滴,滴到斜面培养基上,会抑制菌丝生长。如将试管反放,即把斜面朝下培养,可克服上述缺点,发菌快且好。  相似文献   

15.
菌种瓶常用棉塞封口,此种方法成本较高,且棉花易污染,再利用性差。近年来,有人利用塑料布代替棉塞,这样虽然降低了成本,但塑料布透气性差,造成供氧不足,菌丝生长迟缓,柔弱纤细,导致嫌气性杂菌生长。笔者在黑木耳育种过程中采用九层纱布封口,菌丝生长迅速,洁白粗壮,简便易行,又不发生污染,用过的纱布经处理后可重复使用多次。具体方法是:以菌种瓶外直  相似文献   

16.
(一)配方 榆木片70~80片/瓶,麸皮15%~20%,玉米粉5%,黄豆粉5%,白糖1%,石膏1%~2%。 (二)方法 ①制原种:将榆木锯成长、宽各5cm的小块,再用刀切成小片,置水中泡24小时,捞出控干至含水量45%~50%,与辅料混合,加水拌匀,料水比1:1。用750ml广口瓶装料至肩,每瓶装70~80片,加棉塞、灭菌、接种,1支母种可接5~6瓶原种,置22~26℃下培养,25~28天菌丝满瓶,用薄膜封口贮存备用。②回接母种:将长好的榆木片原种重新接到PDA培养基上,每支试管接1片,每瓶原种可接30~40管,4~5天长满管,比常规法提前2~3天,且菌丝生长旺  相似文献   

17.
以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品种杭秀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高压灭菌方式,分别使用聚乙烯、聚丙烯2种材质栽培袋,采用套环、尼龙绳+刺孔、尼龙绳、尼龙绳+压头4种封口方式进行秀珍菇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材质栽培袋和封口方式对秀珍菇菌丝生长、产量和菌袋破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聚乙烯栽培袋,尼龙绳+刺孔的封口方式秀珍菇表现最佳,其菌丝生长健壮,生长速度达0.59 cm·d-1,破袋率为0,满袋时间为39 d,原基发生时间为40 d,生物学效率达69.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高压灭菌条件下,聚乙烯栽培袋和尼龙绳+刺口的封口方式比较适宜用于秀珍菇栽培。  相似文献   

18.
在平菇生产过程中,母种的扩制传统方法是采用试管培养。但试管容积小,操作不便,制作麻烦,获得菌丝量又少。为了寻找扩制母种的简便方法,有人使用罐头瓶、三角瓶、酒瓶等器皿来代替试管生产母种。笔者在多年微生物教学实验和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受到一些启发,将微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平板扩大培养微生物技术应用于平菇母种的扩制上,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9.
目前沿用的制作母种方法一般技术要求较高,为了简化制作母种手续,以便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生产出又多又好的母种。实践证明,只有采用优质母种才能生长出优质原种,进而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栽培种。为此,我室于1986年春,大胆进行了“原种倒转管复壮法”制作母种,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一)试验方法将组织分离法获得的试管斜面母种转瓶后的一级凤尾菇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78%,麸皮20%、熟石膏和白糖各1%),在接种箱内无菌操作,铲取黄豆粒大小的一块原种,放入装有PDA 培养基的试管斜面上,置恒温箱内在22℃下培养,3天后菌丝生长洁白、健壮,7天菌丝长  相似文献   

20.
双孢蘑菇优良菌株筛选及制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1个双孢蘑菇菌株,进行了不同菌株、原料配方、制种料处理方式和制种封口材料的试验。结果表明,福建2796菌株菌丝生长最快,其适宜的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小麦汁和牛粪培养基,在生产原种时小麦粒以预泡10h后菌种质量较好,制种封口材料以棉花塞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