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开展不同比例玉米秸粉颗粒料饲喂商品肉兔试验研究时发现,因玉米秸粉的粗蛋白质含量较低,用其生产肉兔颗粒料时,随使用比例增加,蛋白质饲料的使用量也应相应提高,才能满足肉兔对蛋白质的需要,这样一来,颗粒料的成本下降幅度减小。据报道,颗粒料中添加尿素可以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增重效果显著,且可降低饲料成本。有人分析,颗粒料中添加尿素产生的正效应可能来自制粒过程中尿素对粗纤维的氨化作用。但多数报道结果,添加尿素对成年兔和幼兔都有不良影响。为了观察高比例玉米秸粉颗粒料中添加尿素饲喂肉兔的效果,以此探讨降低颗…  相似文献   

2.
尿素是动物体内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工业合成的尿素含氮量为47%,不仅是一种高效化肥,而且因其1kg尿素相当于2.8kg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也相当于7kg豆饼、5~8kg油渣和26~28kg谷物饲料的蛋白质。所以经常作为蛋白质饲料。奶牛的瘤胃细菌能产生尿酶,尿素在瘤胃内尿酶的作用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瘤胃微生物再利用分解出的氨形成微生物蛋白,最终被奶牛消化利用。然而,由于饲喂方法不当,常常引起奶牛中毒。  相似文献   

3.
尿素含氮量达46%,是所有固体化肥含氮量最高的一种。由于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利用尿素分解所产生的氨转化成氨基酸而合成体蛋白,所以尿素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补充饲料来源,但如果饲喂过量或饲喂方法不当,会引起奶牛发生中毒。本文介绍6例中毒奶牛的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4.
反刍家畜饲喂尿素的科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尿素部分代替蛋白饲料饲喂奶牛,目前日益受到重视,在生产实践中有多种不同饲喂方法。为了充分发挥尿素的饲喂效果,开辟奶牛蛋白质饲料来源,用科学方法配制尿素蛋白质饲料代替豆饼,降低饲养成本,提高产奶量,解决豆饼供需矛盾,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行性技术措施。一、国内外尿素饲用现状1958年初芬兰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A.I弗塔南博士,在无蛋白质饲料的条件下,利用少量的铵盐结合尿素作为唯一的氮源,饲养奶牛获得成功。据报导美国使  相似文献   

5.
牛尿素中毒是其饲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病症。通常在饲养过程中添加尿素作为反刍动物蛋白质补充饲料,提高低蛋白质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率,提高增重和增加氮的保留量。因其尿素氮可以在瘤胃中转化成氨基酸和真蛋白,最后在肠道被利用,形成组织蛋白和奶蛋白。牛饲喂过量或误食过量尿素可引起尿素中毒,这是由于过量尿素在胃肠道内释放大量的氨,引起高氨血症而中毒。  相似文献   

6.
国外将玉米、苜蓿、尿素配制蛋白质精料饲喂反刍动物,在解决蛋白质饲料供需矛盾,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产品经济效益上收到了显著效果。国内目前虽已开始利用尿素饲喂牛羊,但一般仅限于简单地在饲料中少量地添加喂给,因此饲喂效果不够显著。由于尿素水解速度快,唯恐氨中毒,谨慎饲喂,尚未达到普遍饲用。我国蛋白质饲料资源并不丰富,随着养牛羊业的发展,蛋白质饲料不足的矛盾将会愈加尖锐,为此,利用玉米、苜蓿、  相似文献   

7.
<正> 尿素是反刍家畜的一种蛋白质补充饲料。但是,由于尿素在瘤胃中分解速度太快,往往造成氨中毒,影响了尿素在生产实践中的推广使用。为提高尿素的安全性和饲用量,使非蛋白氮饲料能在我国畜牧业中应用,我们参考国外资料,结合我国生产需要,研制了非蛋白氮饲料“淀粉尿素”(EUP—Ⅰ) 为探讨EUP—Ⅰ的饲用效果、安全性、饲用方法和经济效益,我们在石家庄市乳业公司奶牛三场进行了淀粉尿素饲喂黑白花育成母牛试验。 一、试验目的 1.探讨淀粉尿素代替蛋白饲料饲喂黑白花育成母牛的增重效果; 2.探讨淀粉尿素的安全性和饲喂方法; 3.探讨淀粉尿素饲喂育成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前言利用尿素饲喂反刍家畜已有多年历史。尿素喂牛可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降低成本,但尿素在瘤胃微生物作用下迅速分解,氨量急剧增加,严重时由于氨大量进入血液而引起中毒。为获得一种在瘤胃中缓慢释放氨的物质,国内外提出很多方法。我们将以物理化学处理方式及用特殊几种粘合剂,以先进工艺包埋成安全尿素,内含有铜、硒、硫、钴、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另外还添加了经过覆盖的氨基酸和维生素而制成奶牛用豆饼素。按营养标准及典型日粮确定了其配比,  相似文献   

9.
反刍家畜饲料中补加尿素,可以节约蛋白质饲料,降低成本. (一)饲喂方法 1.配成尿素混合饲料.尿素直接与饲料混合均匀,占混合饲料的1%~2%,适宜饲喂各种牛. 2.把尿素直接加入青贮干草饲喂,尿素量一般为干草量的0.03%~0.05%.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鲜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蛋白质饲料不足直接影响了我国奶牛业发展 ,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各种增乳剂、添加剂等存在着效果不明显、有药物残留、奶品质差等缺点 ,而饲喂尿素又存在着奶牛瘤胃微生物脲酶活性太高 ,分解尿素的速度比微生物利用的速度快4倍 ,使尿素的利用率很低 ,而且还容易造成氨中毒等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研制的瘤胃微生物脲酶抑制剂 ,可在瘤胃内控制脲酶的活性。减慢瘤胃内尿素的分解速度 ,不仅提高了奶牛对氮的利用率 ,避免氨中毒 ,又解决了奶牛蛋白饲料不足的问题。本实验的…  相似文献   

11.
第 4讲 肉牛肥育常用技术1 用尿素饲喂肉牛饼粕饲料的成本很高 ,利用非蛋白氮化合物替代蛋白质饲料是肉牛生产中的常用技术。尿素是常用的蛋白质饲料替代品之一。在脲酶的作用下 ,瘤胃细菌可把尿素分解成氨 ,同时将饲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发酵 ,转化成挥发性脂肪酸和酮酸。瘤胃细菌可以利用氨和酮酸作为原料合成微生物蛋白质。瘤胃细菌流入后部消化道 ,被牛消化吸收。这样尿素就被转为高营养价值的微生物蛋白质。这是尿素可作为蛋白质饲料替代品的原理。尿素的含氮量是粗蛋白的 2倍多 ,从理论上讲 ,1千克尿素相当于2 …  相似文献   

12.
尿素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如在日粮中添加适量,可提高饲料效应。但由于饲喂方法和用量错误,会引起奶牛发生中毒。本文介绍3例中毒奶牛的治疗经过。  相似文献   

13.
国外将尿素作为非蛋白氮饲喂反刍动物,在解决蛋白质饲料供需矛盾,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产品经济效益上收到了显著效果。国内目前虽已开始利用尿素饲喂牛羊,但一般仅限于简单地在饲料中少量地添加喂给,因此饲喂效果不够显著。由于水解速度快,唯恐氨中霉,谨慎饲喂,尚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和尿素作原料,加入氨缓释剂,通过特殊的糊化工艺生产的高效蛋白浓缩料,含粗蛋白75%─80%,在瘤胃内氨的释放速度比尿素下降1/3,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明显增加。饲喂试验表明,用以代替混合精料中的部分饼粕完全可行,适口性、安全性和饲喂效果均与对照组相当,而饲料成本降低,可促进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5.
利用尿素饲喂反刍家畜已有多年历史。尿素喂牛可代替部分蛋白质饲料,降低成本。但尿素在瘤胃作用下迅速分解,氨量急剧增加,造成微生物利用氨合成菌体蛋白速度慢于分解,部分氮排出体外而浪费,严重时由于氨大量进入血液后则引起中毒。为获得一种在瘤胃中缓慢释放氨的非蛋白氮,国外曾提出了许多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利用尿素与异丁醛的缩合物二尿  相似文献   

16.
养牛生产中,在饲料中科学添加尿素,可使尿素被牛瘤胃中的微生物分解成氨、再合成菌体蛋白供牛吸收利用,从而有效弥补某些饲料蛋白质的不足,获得良好的养殖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在牛的日粮中科学添加尿素(60~100g/d、分成2~3次饲喂),不但对牛的健康无影响,而且能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其生产能力,并能节省相当多的蛋白质饲料。但若牛日粮中添加的尿素过多或混拌不匀、饲喂方法不科学等,都可因尿素被瘤胃中微生物脲酶分解产生过量氨和氨甲酰胺而致牛发生尿素中毒。  相似文献   

17.
腐植酸尿素饲喂中国荷斯坦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腐植酸类物质种类很多,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奶牛既能提高其产奶性能,又能预防消化系统疾病.尿素含氮量很高,由于反刍动物前胃微生物能利用尿素合成菌体蛋白,故可用其替代部分豆饼以节约蛋白质饲料.为进一步验证腐植酸尿素在奶牛生产中的实用价值,我们于1998年2月17日至1998年3月8日在三环企业总公司第四奶牛场进行了腐植酸尿素饲喂奶牛试验,取得了促奶牛增奶,减少其消化系统疾病,并替代部分豆饼提高经效益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尿素及非蛋白氮中毒是由于饲喂饲料中含有尿素及非蛋白氮化合物添加剂后,在瘤胃内释放大量的氨引起,在临床上是以强直性痉挛和呼吸困难等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其实质是高氨血症,即氨中毒。本病多发生于牛,尤其是成年奶牛与肉牛等较为多发。  相似文献   

19.
尿素可作为反刍动物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如在日粮中添加适量,可提高饲料效应.但由于饲喂方法和用量错误,会引起奶牛发生中毒.本文介绍3例中毒奶牛的治疗经过. 1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尿素及非蛋白氮中毒是由于饲喂饲料中含有尿素及非蛋白氮化合物添加剂后,在瘤胃内释放大量的氨引起,在临床上是以强直性痉挛和呼吸困难等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其实质是高氨血症,即氨中毒。本病多发生于牛,尤其是成年奶牛与肉牛等较为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