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畜牧兽医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奶犊牛缺铜症的病因学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奶牛铜缺乏症的致病因素,阐述水土食物链中影响铜迁移及在动物体内平衡的机制,选择病区及健康区同年生奶犊牛的实验对象,测试体内的微量元素状态(主要包括Ca、P、Fe、Cu、Mn、Zn、Se,F等)并着重调查了土壤及饲料中影响铜吸收的因素。结果表明饮水中,饲料中相对高及钙、磷比例失调影响了机体对铜的吸收及利用,高氟低硒的地理环境及这些综合因素使得该地奶牛的铜缺乏症更为严重,出现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共济  相似文献   
2.
铜缺乏对奶牛红细胞及组织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铜缺乏对奶牛红细胞及组织细胞膜ATP活性的影响,在调查铜缺乏奶牛水土食物链微量元素状态的基础上,首次测度了病区6头发病犊奶牛(Ⅱ组)及该地区20头同年生临床健康奶牛(IH组,血清铜低于0.56mg/kg)红细胞膜Na^ -K^ -ATP酶、Ca^2 -ATP酶及Mg^2 -ATP酶的活性,对20头IH组奶牛进行为期80d的补铜试验(含铜40mg/kg干饲料),以20头健区同年生健康奶犊牛作为对照(HH组,全血铜大于0.85mg/L)。同时测试了剖杀后6头病牛及健康牛组织细胞膜ATP酶的活性。结果表明:Ⅱ组奶牛红细胞膜ATP酶活性显著低于HH组及IH组。补铜后40d,IH组奶牛红细胞膜Na^ -K^ -ATP酶均显著升高,病牛肝、脾、肾、大脑、小脑、淋巴结等组织细胞膜Na^ -K^ -ATP酶、Ca^2 -ATP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铜缺乏较为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红细胞及组织膜ATP酶的活性,抑制了这些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PPD初判为阳性的奶牛采取间隔30~38天连续复检的措施证明,持续保持阳性反应牛的数字大为减少。为系统观察此种现象,给下一步探讨原因积累资料,我们做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疮是奶牛围产期、产前多发的一种乳房皮肤湿性炎症。1 病因奶牛产前、产后由于乳房膨胀或水肿体积增大 ,使奶牛后肢与乳房间压迫性紧密接触 ,奶牛行走时皮肤摩擦造成局部损伤。由于大腿内侧与乳房间附着紧密使局部厌氧 ,为坏死杆菌、化脓性放线菌等厌氧菌感染制造了条件 ,使局部组织液渗出腐败、坏死 ,导致湿性皮炎且经久不愈。初产牛及 2、3产青年奶牛易发。2 症状发病后 ,从腹股沟部的皮炎区散发出与脓毒性子宫炎、胎衣停滞所散发的臭味相同的恶臭。从后侧观察 ,乳房与大腿接触处不洁、湿润 ,掀起大腿可见局部溃烂 ,严重时局部…  相似文献   
5.
牛副结核病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反刍兽为主的慢性传染病。 1 988年在大庆地区首次揭示本病以来 ,至 1 999年 6月 ,5个牧场 2 9个养牛队中发病 1 3个队 ,占44.83% ,共检出奶牛副结核病 1 0 0例 ,现将对该病诊断与防制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临诊特征 最初临诊症状下颌间隙水肿 ,进而出现间断性腹泻 ,以后变为经常性顽固性下痢。排泄物稀薄、恶臭 ,含大量气泡 ,严重时排水样便呈喷射状 ,粪便中带有粘液和血液凝块。精神尚好 ,眼球下陷 ,经常躺卧 ,呈渐进性消瘦直至骨立感。对症用药下痢可暂停 ,停药即复发。体温无变化 ,病牛不爱吃或拒食…  相似文献   
6.
腐植酸尿素饲喂中国荷斯坦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腐植酸类物质种类很多,将其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奶牛既能提高其产奶性能,又能预防消化系统疾病.尿素含氮量很高,由于反刍动物前胃微生物能利用尿素合成菌体蛋白,故可用其替代部分豆饼以节约蛋白质饲料.为进一步验证腐植酸尿素在奶牛生产中的实用价值,我们于1998年2月17日至1998年3月8日在三环企业总公司第四奶牛场进行了腐植酸尿素饲喂奶牛试验,取得了促奶牛增奶,减少其消化系统疾病,并替代部分豆饼提高经效益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7.
狂犬病传播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 ,是危害人及家畜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发病者几乎 1 0 0 %死亡。病毒主要侵害神经系统 ,临诊特征为狂躁不安 ,意识紊乱 ,兴奋 ,恐水 ,咽肌痉挛 ,最后因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狂犬病传播途径绝大多数病例是通过患狂犬病动物咬伤而感染的 ,经消化道、抓伤、舔或触摸伤口、母体胎盘、呼吸道等其它非咬伤性的传播途径也可感染。1 咬伤是传播狂犬病的主要途径人和家畜绝大多数病例是通过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而感染的。我国狂犬病患者 (人 )所受的感染方法 ,一般多由狂犬直接咬伤所致 ,如黑龙…  相似文献   
8.
绵羊分娩前1~2个月皮下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ml/只,对所生羔羊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剪毛前1个月皮下注射破伤风类毒素0.5ml/只,一年内注射2次(一生只注射2~3次),经连续17年的观察可获得终生免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