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明确坡柳种子精油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活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化学成分,以期筛选出可有效防控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天然产物,为下一步开发为植物源杀菌剂打下基础。【方法】以坡柳种子为材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坡柳种子精油,并用对扣熏蒸法测试其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抑制活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坡柳种子精油化学成分,并测试5种单体化合物对5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菌活性。【结果】坡柳种子精油出油率为0.096%。当精油浓度为10 μL/L时对立枯丝核菌的活性最好,抑制率为60.50%;精油浓度为50 μL/L时对尖孢镰刀菌的活性最好,抑制率为100.00%。从坡柳种子精油中共鉴定出79种化合物,其中1-辛烯-3醇和苯甲醛对供试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活性突出; 1-辛烯-3-醇熏蒸抑制5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番茄灰霉病菌、尖孢镰刀菌、芒果炭疽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4.448、3.686、8.527、9.819、26.007 μL/L;苯甲醛熏蒸抑制5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IC50分别为2.025、12.973、10.164、10.412、22.262 μL/L。【结论】坡柳种子精油中化学成分种类丰富,其中1-辛烯-3醇和苯甲醛的活性最好。坡柳种子精油具有开发成为新型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薰衣草精油化学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西部产薰衣草精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和离体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测定。GC-MS分析共确认薰衣草精油29种化学组分,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芳樟醇(33.16%)和乙酸芳樟酯(32.64%),根据莰酮的低含量(0.33%)和石竹烯(7.13%)等倍半萜的高含量特性,确定新疆主栽薰衣草品种为英国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薰衣草精油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对棉花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的最低有效浓度(MEC)分别为1.0,0.5,0.125,0.25μl/ml。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4种高寒草地植物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对抑菌活性菌株进行筛选。[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玛曲草原上的线叶嵩、披碱草、异穗苔草和醉马草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以棉花立枯丝核菌(R-1)、小麦根腐长孺孢(B-1)、终极腐霉(P-1)和黄瓜枯萎病菌(F-1)作为试验菌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上述4种植物中共分离到45株不同的内生真菌菌株,其中38株对至少一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有2株内生真菌对棉花立枯丝核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3株对小麦根腐长孺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作用较普遍,但不明显;仅1株对终极腐霉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余均不明显。[结论]该研究获得了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4.
3株海洋细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a maydis)、玉米斑枯病菌(Septario zeicola)、玉米圆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镰刀菌(Fusarium sp.)、雪腐镰刀菌(Fusarium nivale)、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10种植物病原真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滤纸片培养法对不同来源的L1-9、HW1-2和XS1-4等3株海洋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L1-9菌株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菌株HW1-2和XS1-4对不同的病原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株海洋细菌菌株的无菌发酵液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抑菌作用明显低于相应菌液.  相似文献   

5.
木霉菌Td系列菌株代谢产物的室内抑菌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摇床液体发酵、氯仿萃取木霉菌的代谢产物,采用菌丝生长速度法测定了3个木霉菌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番茄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立枯丝核菌、苹果炭疽病菌、玉米弯胞病菌和花生网斑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个木霉菌株代谢产物对7种病原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强度和抑菌谱存在一定的菌株特异性。木霉菌株Td10的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作用最强,Td31的代谢产物对苹果轮纹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抑制作用最强,而Td100的代谢产物对禾谷类镰刀病菌和立枯丝核菌抑制作用较强;3个木霉菌株的代谢产物对花生网斑病菌抑制作用均较弱。  相似文献   

6.
病原菌细胞壁诱导下球毛壳菌葡聚糖酶活测定及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峙培养试验,研究球毛壳菌对稻瘟病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及核盘菌4种植物病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球毛壳菌对稻瘟病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生长抑制作用更明显。在6种植物病原真菌细胞壁诱导下,球毛壳菌可产生β-1,3-葡聚糖酶,但是产酶规律不同。在稻瘟病菌、立枯丝核菌和尖孢镰刀菌细胞壁诱导下,β-1,3-葡聚糖酶活要明显高于杨树烂皮病菌、核盘菌和叶枯菌。其中,在稻瘟病菌细胞壁诱导11 d后,酶活达到最高,为0.61 U;而杨树烂皮病菌和叶枯菌细胞壁的诱导产酶效果最差。球毛壳菌可作为生物防治真菌。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滇重楼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先从滇重楼块茎中分离得到98株内生真菌,对峙试验结果表明,其中有8株内生真菌对供试植物病原菌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和烟草黑胫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内生真菌发酵液初提物抑菌试验结果表明,3株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提取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分别为PPC-25、PPC-43、PPC-78,其他菌株的发酵液提取物对供试植物病原菌没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茵陈蒿精油的化学成分、抗氧化能力、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为蒿属植物精油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集的茵陈蒿植株为材料,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利用1,1-二苯基-2-二硝基苯肼(DPPH)测定茵陈蒿精油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茵陈蒿精油对大肠杆菌、破伤风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和荧光假单胞杆菌6种病原细菌和白色念珠菌、黄瓜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小麦赤霉病菌、马铃薯立枯丝核菌7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茵陈蒿精油对白色念珠菌及6种供试病原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值;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茵陈蒿精油对其他6种真菌的抑制率,并建立毒力回归方程;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茵陈蒿精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细胞壁的影响。【结果】GC-MS分析结果显示,茵陈蒿精油共分离出24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蒿酮(37.59%)、乙酸丁酯(22.75%)和桉叶油醇(11.34%)。茵陈蒿精油对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茵陈蒿精油对供试菌株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供试菌种的MIC值为2.5~80 μL/mL,MBC值为5~150 μL/mL;茵陈蒿精油对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毒力效果,EC50为3.371~10.942 μL/mL。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茵陈蒿精油破坏了菌株的细胞壁,使菌体内容物渗出,导致菌体形态发生改变。【结论】茵陈蒿精油化学成分丰富,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抑菌能力,在农作物病害防治及食品保鲜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蝇蛆几丁糖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蝇蛆脱乙酰几丁质(几丁糖)可抑制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赖凡等研究发现在供试的16种植物病原真菌中,蝇蛆几丁糖除对棉花炭疽病菌、茄枯萎病菌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外,对其它14种真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体现出广谱的抑菌性,其中对立枯丝核菌、花生白绢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抑菌效果[1]。几丁糖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为弄清几丁糖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机理,笔者从1997~1998年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1)虫源。家蝇MuscadomesticavicinaMacguart幼…  相似文献   

10.
小麦白粉病菌生防菌对不同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测定4株小麦白粉病菌的杀菌广谱性,将其与5株病原菌进行对峙培养。5株病原菌分别为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甜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试验结果表明:菌株C27、PE4对小麦赤霉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甜瓜枯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具有抑制作用。菌株C26对5株病原真菌均没有生防作用,真菌菌株P17-1对小麦根腐病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