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陵山民族地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陵山民族地区,是历史悠久茶区,具有"湖北第一历史名茶"蒸青绿茶恩施玉露等历史名茶的古老制茶技艺,有丰富的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资源。该民族地区茶叶现有8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的三种名茶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有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该地区茶文化有1项国家级、9项省级(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武陵山民族地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并提出了8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湖南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湖南省茶类资源现有4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7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中,有3项与湖南茶文化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了湖南省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提出如下建议:(1)揭示名茶的地理标志特征;(2)加强保护茶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  相似文献   

3.
江西茶类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12,他引:1  
地理标志保护是农产品和食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江西省茶类资源现有4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本文分析了江西省茶类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建议:(1)深入研究名茶地理标志的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特征;(2)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同时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3)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与农业品牌类遗产,整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茶类品牌;(4)挖掘与整理与茶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江西省茶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5)将"庐山云雾茶文化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 IAHS)项目;(6)结合庐山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系统保护庐山云雾茶的农业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苏信 《农家致富》2023,(7):16-17
<正>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位于太湖之滨,境内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历史名茶洞庭山碧螺春的原产地。多年来,吴中区持续加大洞庭山碧螺春地理标志保护、宣传力度,推动茶经济与旅游经济良性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为致富于农走宽了特色产业之路。截至目前,洞庭山碧螺春相继亮相“世界红茶品鉴会”“华茗杯”“中绿杯”“中茶杯”全国名茶评比和“陆羽杯”省级名优茶评比,共获得8个特等奖和16个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洞庭山碧螺春茶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本文阐述了洞庭山碧螺春茶的优势,分析了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苏州太湖之东西洞庭山为碧螺春原产地[1].名茶的基础是良种,因此加强原产群体种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十分重要[2].虽然有关茶树的组织培养曾有报道[3],但碧螺春茶树的组织培养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以从碧螺春原产地选出的早芽茶的腋芽为外植体,对无菌外植体的建立、试管苗的增殖和生根等各个阶段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期为碧螺春茶树优质种苗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湖南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现有27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9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4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原有2种国家原产地标记。文章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原产地标记管理等方面,分析该省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并建议:(1)挖掘、整理、保护与传统名优特产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少数民族等种类);(2)深入研究名优特产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地理标志特征;(3)加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传统特产国际竞争力;(4)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与农业品牌类遗产,整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传统特产品牌;(5)将传统特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尤其是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十大名茶"中,碧螺春(旧名"碧萝春")雄踞榜眼.其实,远在唐代,太湖洞庭山就有了茶茗芳踪.据考证,东山碧螺峰岁月久远的野茶,唐宋入贡、名动江南的西山水月茶(亦称"小青茶")便是碧螺春的前身.  相似文献   

9.
方熊  王树婷  钟学斌  孙志国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187-190,232
历史名茶凤凰单丛(枞)茶,属乌龙茶类,实施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了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乌岽山茶区。该文介绍国内外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概况,探讨该乌龙茶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并建议:(1)登记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凤凰单丛(枞)茶;"(2)建立国家推荐性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枞)茶;》(3)充分利用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与农业品牌类遗产"凤凰单丛(枞)茶",整合潮州市潮安县的乌龙茶品牌;(4)凤凰单丛(枞)茶制作技艺,实施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0.
广东茶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省茶类资源现有3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尚无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分析了广东省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并提出以下建议:(1)深入研究名茶的地理标志特征;(2)挖掘与整理茶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4)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相似文献   

11.
刘之杨  熊晚珍  孙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4,(4):1223-1224,1234
大别山片区地处安徽、河南、湖北3省交界地带,集革命老区、粮食主产区和沿淮低洼易涝区于一体,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该片区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其茶叶有5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茶文化遗产有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岳西翠兰竹山古茶园。笔者研究了大别山片区茶叶地理标志与茶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陕西茶叶的地理标志与农业文化遗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陕西省茶类资源现有2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1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没有茶文化方面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陕西省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并建议该省:①深入揭示名茶的地理标志特征;②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③充分利用各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与名茶农业品牌类遗产;④加强茶类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3.
我国粮食制品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我国粮食制品中,有30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7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9项国家级、2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我国粮食制品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与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以及其传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代农业》2011,(8):17-17
3月21日,2011苏州吴中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在太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标志着地产正宗优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开始采摘,并少量上市。不仅仅是洞庭山碧螺春,江苏省其他一些新茶区的新茶也开始了采摘"第一波"。江苏省茶叶学会秘书长唐锁海研究员表示: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江苏省茶产业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面积也是逐年扩大。2010年面积在此基础上小幅上升,产值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11,(8):17
3月21日,2011苏州吴中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在太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标志着地产正宗优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开始采摘,并少量上市。不仅仅是洞庭山碧螺春,江苏省其他一些新茶区的新茶也开始了采摘"第一波"。江苏省茶叶学会秘书长唐锁海研究员表示: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江苏省茶产业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面积也是逐年扩大。2010年面积在此基础上小幅上升,产值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重庆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重庆有丰富的传统特产资源,现有10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0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原有4种国家原产地标记.该市历史悠久,是巴蜀文化的发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现有3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介绍该市地理标志特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概况,探讨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重保护...  相似文献   

17.
信阳市位于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含5个国家级贫困县。该市具有丰富的特产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有2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3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介绍了信阳市特产资源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并从地理标志申报、专用标志使用、品牌培育、国家质量标准、工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双重保护、旅游开发、产业扶贫开发等方面探讨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武陵山片区是我国未来十年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重庆武陵山片区传统特产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今后的发展对策,是改变武陵山片区贫穷面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建议:①加强申报传统名优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②尽快建立各种国家地理标志特产的国家质量标准;③鼓励使用各种地理标志专用标志;④加强传统特产的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⑤实施传统特产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与文化遗产的多重保护;⑥发展与繁荣传统特产相关的文化产业;⑦加强地理标志特产的农村扶贫开发。完成这7个方面的改进工作,重庆武陵山片区的面貌将换新颜。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苏州洞庭碧螺春茶的质量,建立苏州洞庭碧螺春茶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以咖啡因为参照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C18,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分析时间为60 min,流速为1.0 mL/min.结果表明,苏州洞庭碧螺春茶的指纹图谱中共标出11个共有色谱峰,不同等级茶叶共有峰相对峰面积明显不同,利用指纹图谱可区别不同等级的苏州洞庭碧螺春茶.该方法稳定、可靠、简便,为评价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叶质量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恩施玉露,为我国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种蒸青绿茶,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获授“湖北第一历史名茶”称号。该文介绍我国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展与恩施玉露的主要地理标志特征,探讨恩施玉露的文化遗产保护对策,并建议:(1)充分利用农业品牌类遗产“恩施玉露”;(2)保护其农业物种类遗产;(3)挖掘侗乡农业民俗类遗产;(4)申报传统技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收集与整理有关的文献类等农业文化遗产;(6)建立生态博物馆,“活态”保护恩施玉露文化遗产;(7)开发恩施玉露茶文化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