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氮肥用量对大蒜二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蒜二次生长是蒜头收获前蒜瓣就萌发的异常现象,蒜农称其为“羊胡子”,我县大蒜种植面积20万亩,主要品种是苏联杂交大蒜,以生产蒜头为主,一般采用秋播,在蒜种贮藏期间,不会遇到容易诱发二次生长的低温和冷凉条件,该品种只发生内层型二次生长。由于多年连作,我县大蒜二次生长发生严重,有的地块发生株率高达90%以上,严重影响了大蒜的品质,产量、效益也大大降低。通过大量调查我们发现,大蒜二次生长主要与施肥量特别与施用氮肥的数量关系密切。对此我们设计了如下试验,旨在通过调整氮肥施用数量,找出氮肥用量与大蒜二次生长的关系,从而减少或…  相似文献   

2.
播前低温处理对大蒜出苗、抽薹和二次生长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蒜品种“二水早”和“湘蒜”为试材,研究了播前蒜种低温处理对大蒜出苗、抽薹和二次生长发生率的影响。将浸种后的蒜瓣于2 ̄6℃低温下(冰箱)处理20 ̄40d播种,结果发现:低温处理可提早大蒜出苗和抽薹,但同时也增加了大蒜二次生长发生率。其中“二水早”品种经低温处理后二次生长发生现象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引起大蒜二次生长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预防大蒜二次生长的主要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蒜是青海省特色蔬菜之一,我省乐都大蒜、格尔木大蒜在蔬菜市场久负盛名,颇受消费者欢迎。但是,大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二次生长现象对大蒜生产影响较大,发生二次生长的蒜头形成畸形,蒜瓣排列错乱,而且易松散脱落,严重影响大蒜品质和产量,使蒜农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根据观察和实验,我们掌握了该现象的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并  相似文献   

5.
王继选 《农技服务》2011,28(11):1580-1580
分析了品种遗传性、气候及温度原因、播种期、大瓣蒜和稀植蒜、施肥的影响及冬春植株受损伤等大蒜发生二次生长的原因,提出了了解品种特性、蒜种保管、适温播种、施底肥、浇水和避免植株受伤等防止大蒜二次生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暖冬对大蒜二次生长的影响及优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气候变暖,尤其暖冬对常规栽培大蒜的正常生长影响较大,常出现二次生长现象,也就是人们说的"马尾蒜".大蒜二次生长是指蒜头收获前蒜瓣就萌发生长的异常现象.据对本地蒜田调查,2007年一般田块二次生长率达到50%以上,有的高达80%以上.产生二次生长的大蒜主薹变短变细,甚至不能抽出,对蒜薹产量和大蒜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影响较大,一般减产30%~40%,严重的下降70%.  相似文献   

7.
2007年山东省平邑县大蒜二次生长“面包蒜”发生面8000公顷,占大蒜总面积的90%,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用苍山蒜中小瓣(2-3g)蒜种研究了播期(25/8、25/9)和近鳞芽分化期以后土壤相对含水量(50%、90%)对大蒜初级生长、二次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和高土壤水分均有利于大标初级生长和产量,但二次生长也相应增加。播期和土壤水分对大蒜初级生长、二次生长及产量的互作效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蒜(Allium sativumL.)系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喜欢冷凉性气候的作物。我国是世界栽培大蒜的第一大国,也是重要的大蒜出口国之一。目前国际大蒜出口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大蒜鳞茎的质量是竞争的重要内容,而影响大蒜鳞茎质量的主要原因是大蒜的二次生长问题。大蒜的二次生长是指大蒜初级植株上内层或外层叶腋中分化的鳞芽,  相似文献   

10.
大蒜生产中存在的障碍问题很多,有的属于生理异常现象,有的属于栽培技术不当;有的带有普遍性,有的则是在少数地区、少数年份发生。其中最普遍、对大蒜生产影响最大的问题就是二次生长。大蒜二次生长是蒜头收获前蒜瓣就萌发生长的异常现象,发生二次生长的蒜头形成畸形,蒜瓣  相似文献   

11.
播前低温处理对大蒜出苗率和二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品种“中牟早熟蒜”,中熟品种“宋城大蒜”和晚熟品种“苍山蒜”为试材,研究了播前低温处理蒜种对大蒜出苗率和二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10~72d“中牟早熟蒜”和“宋城大蒜”可在播后10d提早出苗,在0~57d的范围内出苗率呈递增趋势,至20d时出苗率趋于100%.“苍山蒜”播后20d,出苗率随处理天数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同时低温处理能促进二次生长的发生,“宋城大蒜”二次生长显著,主要为内层型;“中牟早熟蒜”二次生长严重,为外层内层混合型。  相似文献   

12.
大蒜二次生长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试验探明了大蒜二次生长与种蒜、土壤、播期、密度、地膜覆盖、浇水、施肥等因子的关系,明确了因品种制宜、适期早播、控制氮肥、合理使用磷钾肥、适期晚浇返青水、追施返青肥等是控制大蒜二次生长形成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变化,大蒜种性退化及栽培措施不当等,致使大蒜的二次生长及洋葱型大蒜等异常生理现象发生严重,大蒜瓣数增加,蒜头变小,裂瓣现象严重,蒜头、蒜薹产量及商品品质下降,尤其是发生洋葱型大蒜的地块可减产50%~70%,甚至绝产,极大阻碍着大蒜产品的加工出口、内销和农民增收。本技术通过对种蒜、土壤、播期、密度、  相似文献   

14.
以甘肃临洮的“临洮大麻蒜”为试材,研究了春播蒜蒜种贮藏温度条件对二次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或冷凉高湿条件下贮藏有利于打破蒜种休眠,提高蒜种中GA_3水平,促进生根发芽;低温蒜种出苗后初级植株生长优势较强,鳞茎形成较早,但二次生长极显著增多;蒜种越冬期长期接触自然低温可能是春播地区大蒜二次生长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春性蒜秋播,虽然出苗期仅提早约10天,鳞茎形成未提前,但由于出苗前根系已有明显优势,出苗后初级植株生长明显优于春播,而且未见二次生长发生。鳞茎形成期春播蒜鳞茎中GA_3和IAA水平明显高于秋播,可能是春播与秋播二次生长差异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大蒜以蒜头、蒜苔、蒜苗为主要产品,其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并有杀菌作用,因此,颇受欢迎。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植方式、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的大蒜二次生长,也就人们常说的“马尾蒜”、“面包蒜”,使得大蒜产品质量下降,不能留种,严重降低了大蒜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苗期外源GA_3,ABA和乙烯利处理对蒜种冷凉或室温处理的3个大蒜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GA_3使株高、假茎长和叶面积增加,乙烯利抑制了植株延伸生长,任何处理都未改变改良蒜不发生外层型二次生长(SGo)的习性,对其内层型二次生长(SGi)及对另外两个品种和蒜薹和蒜头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对苍山蒜SGo和SGi均无显著防止效果,在蔡家坡红皮蒜冷凉蒜种区,乙烯利处理使SGo显著减少,GA_3处理SGi极显著减少,ABA也有减轻SGi的趋势,GA_3处理使改良蒜鳞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蒜瓣层数增加2~3层,蒜瓣数平均增加11.0个。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大蒜二次生长的影响,主要测定了大蒜的形态指标以及二次生长率。结果表明:播期为10月4日的大蒜二次生长率最低,蒜头鲜重高,为成都市大蒜的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18.
大蒜的“二次生长”是指侧芽在形成蒜瓣过程中,不经过休眠、顶芽萌发生长出许多细长丛生叶的现象,又称为次级生长、复瓣蒜、蒜瓣再生叶薹、分权蒜、马尾蒜、胡子蒜、分株蒜、叉头蒜‘、多瓣蒜等。多在抽薹前后发生,是一种生理异常现象,一般减产30%~40%,严重影响蒜薹和蒜头产量及质量,降低商品性。  相似文献   

19.
以大蒜为试材,研究了磁处理对其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发生的效应。结果表明:在0.23T磁感应强度下,0-20min之间的磁处理对大蒜胚性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增殖影响不明显,磁处理时间超过20min后,明显对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增殖产生抑制或破坏作用。5min磁处理能显著地促进大蒜体胚的发生和发育,在10-80min内,随磁处理时间延长,平均每克鲜物质体胚数呈缓慢递增趋势,5-10min磁处理的体胚发育状态更趋成熟。  相似文献   

20.
“胡子蒜”也叫马尾蒜、分杈蒜、次生蒜、各地蒜农叫法不一,笔者认为从植物学的角度来分析应把“胡子蒜”称为“大蒜二次生长”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