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鲜切茭白贮藏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杀菌剂、保鲜液、包装条件、贮藏温度对鲜切茭白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切茭白经过杀菌和保鲜处理后,贮藏期可达2个月,贮藏最佳条件为:真空包装、贮藏温度0~4 ℃.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7,(5):46-48
以鲜切莴笋为原料,通过试验研究聚丙烯(PP)保鲜盒和真空包装下鲜切莴笋在低温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包装下的鲜切莴笋在9 h时品质良好,而24 h后的鲜切莴笋已不具有商业价值,真空包装能够有效地控制鲜切莴笋的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VC损失率、丙二醛含量,可提高莴笋的感官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适宜鲜切莲藕安全无毒的保鲜方法,以鲜切莲藕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Nisin溶液结合柠檬酸在低温下(5℃)对鲜切莲藕进行处理,用蒸馏水的处理进行比较,并评价其感官品质,测定其含水量、VC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藕片白度。结果表明,用0.5%柠檬酸和250mg/kg Nisin混合溶液对鲜切莲藕进行处理,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鲜切蔬菜保鲜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影响鲜切蔬菜品质的因素,介绍了鲜切蔬菜的低温、气调、冷杀菌、保鲜剂处理等保鲜方法,并综述了一些国内外其他鲜切蔬菜保鲜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为鲜切蔬菜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甜玉米鲜果穗水分及糖分含量,探讨甜玉米适采期及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甜玉米的适采期为授粉后18~21d,包装方式和贮藏温度对鲜棒采后品质影响很大,最好采用真空包装后低温贮藏,以延长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6.
鲜切果蔬的品质控制及其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十年鲜切果蔬的市场销售量快速增加,鲜切产业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阐述了鲜切果蔬加工后的品质变化以及影响鲜切果蔬的品质因素,包括温度、气体环境、相对湿度、微生物等,并且分析和比较了鲜切果蔬的保鲜技术,包括低温保鲜、气调保鲜、保鲜剂保鲜和冷杀菌技术等,最后对鲜切产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45、70、95 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处理鲜切蒲菜,定时取样测定蒲菜表面微生物数量、纤维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还原糖含量、蒲菜感官品质变化,以明确二氧化氯对鲜切蒲菜的抑菌保鲜作用。结果表明,3种浓度二氧化氯溶液处理均可以显著减少鲜切蒲菜表面微生物数量,二氧化氯浓度越高,初始的杀菌效果越好。此外二氧化氯也可延缓鲜切蒲菜中纤维素含量的增加,但对维生素C、还原糖产生了氧化作用,二氧化氯漂白作用对鲜切蒲菜的感官品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综合比较,45~70 mg/L二氧化氯水溶液对于鲜切蒲菜的杀菌保鲜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浓度(0.2%,0.4%,0.6%)植酸处理对鲜切紫甘蓝低温贮藏期间营养和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其在鲜切紫甘蓝保鲜中的作用。结果表明:3种浓度的植酸处理均能显著延缓鲜切紫甘蓝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恶化(P0.05),并能明显抑制鲜切紫甘蓝中微生物的繁殖,尤其对大肠菌群和酵母有明显的作用。但不同浓度间对褐变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而0.6%植酸处理,在货架期7 d内对失重率、叶绿素含量、菌落总数的影响显著优于其他浓度,可进一步研究其在鲜切蔬菜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草酸对鲜切山药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菜山药为试材,采用0.1%、0.3%、0.5%草酸溶液处理鲜切山药,以清水浸泡鲜切山药为对照,测定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褐变度、色度值、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等指标变化,研究草酸处理对鲜切山药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草酸处理能维持鲜切山药贮藏后期较高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保持较低失重率,维持其产品质量。0.3%草酸处理能显著抑制鲜切山药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升高,显著抑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增加,并维持较高色度值和较低褐变度。研究认为,0.3%草酸处理能降低鲜切山药膜脂过氧化反应、抑制酶促褐变,对鲜切山药具有较好的贮藏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将鲜切苹果分别用1.5%护色保鲜-丝素蛋白混合溶液涂膜处理、1.5%护色保鲜液浸泡、1.5%丝素蛋白溶液浸泡以及未经任何处理,用于研究丝素蛋白涂膜对鲜切水果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在相同贮藏期内,鲜切苹果经护色保鲜液与1.5%丝素蛋白溶液混合涂膜处理后,降低了失重率,延缓果肉褐变程度,延缓VC含量的减少,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起到了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2℃低温下,采用不同气调包装条件(O_2 5%—10%、CO_2 5%—15%、N_2 75%—85%)或气调包装结合臭氧处理对鲜切绿芦笋进行贮藏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对鲜切绿芦笋贮藏过程中营养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时,气调包装条件为O_2 10%、CO_2 5%、N_2 85%,同时结合臭氧处理,可以保持鲜切绿芦笋较好的品质,其中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的含量较高,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同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研究结果对鲜切绿芦笋的贮藏保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保鲜剂处理鲜切果蔗后,对果蔗的保鲜效果和相关生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果蔗鲜切后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多酚氧化酶活性不断提高,还原糖、乙醇含量逐渐提高,而可溶性总糖、蔗糖和维生素C含量不断降低;保鲜剂处理可延缓上述过程,保鲜效果以壳聚糖+附加成分为好,在12℃下可保鲜15 d。  相似文献   

13.
鲜切马铃薯保藏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鲜切马铃薯块茎进行不同保鲜液浸泡处理、不同形式包装后,以冰箱条件(控制温度为4~6℃)贮藏,贮藏期间对产品色泽、风味和质地3方面进行感官鉴定,实验结果表明:采用0.3%异Vc浸泡后真空包装处理的保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申勋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99-20201,20209
[目的]研究1-MCP、壳聚糖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及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设置1-MCP(2μl/L)、壳聚糖(2%)及1-MCP联合壳聚糖3个处理,以未加处理的鲜切马铃薯为对照,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1-MCP处理能显著降低马铃薯呼吸作用,维持较高的SOD、POD活性,减少了O2^-·和H2O2及MDA在体内的积累,延缓VC含量的下降,抑制PPO活性,表现出很好的贮藏效果;壳聚糖处理与1-MCP处理效果相反,但很好地抑制了鲜切马铃薯PPO活性;与对照相比,1-MCP联合壳聚糖虽有一定保鲜效果,但差异不明显。[结果]1-MCP处理鲜切马铃薯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鲜切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介质阻挡放电、滑动电弧放电形成的冷等离子体液相或气相处理对猕猴桃果实外观、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硬度的影响,并分析其对鲜切猕猴桃果实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鲜切猕猴桃经介质阻挡放电或滑动电弧放电形成的冷等离子体液相或气相处理,其外观保持在72 h以上;等离子体液相或气相处理对鲜切猕猴桃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其较为适宜的参数为放电电源25 k V、8 k Hz,处理时间为15 m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MCP、壳聚糖处理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活性氧代谢及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设置1-MCP(2μl/L)、壳聚糖(2%)及1-MCP联合壳聚糖3个处理,以未加处理的鲜切马铃薯为对照,对鲜切马铃薯贮藏期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1-MCP处理能显著降低马铃薯呼吸作用,维持较高的SOD、POD活性,减少了O2-.和H2O2及MDA在体内的积累,延缓VC含量的下降,抑制PPO活性,表现出很好的贮藏效果;壳聚糖处理与1-MCP处理效果相反,但很好地抑制了鲜切马铃薯PPO活性;与对照相比,1-MCP联合壳聚糖虽有一定保鲜效果,但差异不明显。[结果]1-MCP处理鲜切马铃薯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鲜切乐平雪梨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热烫温度和时间处理鲜切雪梨瓜,通过感官评定、VC含量等指标测定,从而得出最佳热烫温度与时间的组合。在此基础上,结合使用食品级的壳聚糖(1.0%、1.5%)进行涂膜处理,得到最佳保鲜方法。结果表明:最佳的处理为60℃热烫2min,同时结合1.5%壳聚糖涂膜保鲜效果最好。通过处理,明显降低了鲜切雪梨瓜品质的下降速度,有效延长了货架期。  相似文献   

18.
以鲜切“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浓度为0.5%、1.0%、1.5%的普鲁兰多糖浸泡处理,探究普鲁兰多糖涂膜对鲜切“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从硬度、失重率、色泽、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菌落总数等方面评价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普鲁兰多糖涂膜可延缓鲜切苹果硬度下降,减少水分和酸性成分的流失,减缓褐变程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抑制苹果表面微生物的繁殖,较好地维持了鲜切苹果的感官品质。在研究的3个浓度中,在4℃冷藏条件下1.0%普鲁兰多糖处理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陈道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57-7158
用气体吸收剂对鲜切莴苣进行低温贮藏保鲜试验,测定了莴苣的色泽变化以及感官评定指标并进行保鲜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脱氧剂、乙烯脱除剂、二氧化碳脱除剂等气体吸收剂对鲜切莴苣贮藏中的褐变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能够有效延长鲜切莴苣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鲜切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褐交度等在低温运输条件下的变化,并考察该运输条件下不同保鲜剂的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运输期间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采用的最佳保鲜剂组合为0.2%L-半胱氨酸+0.1%植酸+2%柠檬酸+0.1%山梨酸钾;与对照组(清水)相比,该组合保鲜剂可以较好地保持马铃薯的营养品质,延缓了鲜切马铃薯的褐变和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此条件下模拟运输12d,鲜切马铃薯外观色泽基本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