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金银花作为一种常见药材,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为了提高药用金银花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需要重视其田间管理工作。基于对药用金银花生长习性和栽种方法的研究,本文提出药用金银花的田间管理方法,以提高其成活率,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其生长速度,从而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
中药金银花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国喜  赵银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259-5260
以鸡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试管2倍稀释法和平皿法相结合,研究了中药金银花对人工感染鸡大肠菌的疗效。结果表明,金银花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8∶;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后以金银花来治疗,其18∶的药物浓度可以起到90%以上的保护效果。中药金银花可以有效地治疗鸡大肠杆菌病。  相似文献   

3.
金银花(L.japonica thunb)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在我国开发潜力巨大。由于金银花品种多乱杂,人工驯化栽培技术滞后,金银花产品仍以自然生产为主,产业发展缓慢。本科研项目在选育金银花良种WH-01的同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模拟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研究,期望通过良种良法配套,为金银花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种植     
金银花栽培管理技术要求不是很高,见效快,定植当年就可以开花,进入第二年产量逐渐提高,三年以后金银花的产量将持续提高。其见效快,收获期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最近几年,居民对金银花需求量不断增加,种植面积也在不断的扩大,因此加强对金银花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分析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以高产优质金银花品种灰毡毛忍冬为材料,研究了萘乙酸处理对金银花扦插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萘乙酸处理可显著提高金银花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其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显著提高其根系还原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6.
以高产优质金银花品种灰毡毛忍冬为材料,研究了萘乙酸处理对金银花扦插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萘乙酸处理可显著提高金银花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比表面积,显著增加其根系干重和根系体积,显著提高其根系还原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7.
金银花为常用中药,其鲜花气味芳香。本文对金银花的开放吐香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银花一般在5月初开花,花期20—25天。高峰期约1周。花蕾待开时为白色,一般在下午4—6点开放,香气随花的开放而吐香,开放当天香气最浓。金银花黄花含水量85%左右,白花含水量87%左右,最后对加工金银花保健茶的可行性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彭素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10-6212,6232
[目的]研究不同种金银花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方法]采用聚乙二醇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结果]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各金银花叶绿素含量下降,内蒙古金银花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麻江和花溪2金银花总体呈下降趋势,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活力下降,质膜透性、膜伤害程度呈上升趋势,但幅度不同。[结论]不同种金银花各有其自身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研究进展与行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金银花种质资源及研究现状的分析,综述了金银花有效成分绿原酸等的功用、提取纯化方法方面的研究,剖析了当前金银花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金银花行业前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金银花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金银花属于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其具有极强药用价值。基于金银花突出的耐寒、耐旱、抗涝能力,在滨海盐碱地种植金银花,能在改善盐碱地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金银花的种植面积,提升其实际产量,继而为中药材的丰富和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保证。本文就金银花在滨海盐碱地引种试验及适应性情况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金银花植物学性状,分析不同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建立基于植物学性状、RAPD分子标记的遗传性状数据库,为金银花种质收集、鉴定、创新、合理利用和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7个不同来源的金银花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为基础,在形态标记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不同聚类分析的结果。【结果】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金银花材料之间遗传距离较远,以遗传距离7.5cM为界,可将7份不同材料分为3个组,其中金花3号、巨花1号、九丰1号、金塔1号和鲁峰巨丰为一组,湘蕾金银花和华南忍冬各为一组,与各品种种属关系划分一致。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14.0cM为界,可将7个不同金银花种质分为3大类:第Ⅰ类为湘蕾金银花与华南忍冬,第Ⅱ类为巨花1号与金塔1号,第Ⅲ类为九丰1号、鲁峰巨丰与金花3号。【结论】在DNA分子水平上对金银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析结果相似,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适用于金银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2.
鲍雅静  季静  王迪  孙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502-4503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叶片中脯氨酸对盐胁迫的响应。[方法]采用5个不同浓度(0、100、200、400和600 mmol/L)的NaCl溶液对金银花苗进行盐分胁迫试验,以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品种金银花耐盐碱的特性。[结果]短期盐处理后,树型金银花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急剧增加;藤状金银花叶片在不同浓度之间无显著差异。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加长,藤状金银花叶片中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2个品种的的金银花脯氨酸含量均为NaCl浓度400 mmol/L处理的值最大。[结论]与藤状金银花比较,树型金银花叶片中脯氨酸对盐胁迫更敏感,表现出较强的渗透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金银花不同花期绿原酸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素琴  刘郁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296-7296,7298
[目的]为忍冬科药用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比较不同品种金银花不同花期的绿原酸含量。[结果]贵州蕊帽忍冬和河南小花银花花中绿原酸含量随发育阶段提高而降低,贵州蕊帽忍冬绿原酸含量在各发育阶段均比引种的河南封丘小花银花高。[结论]从贵州金银花药材资源开发利用角度而言,贵州花溪蕊帽忍冬作为乡土种比河南金银花更适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灰毡毛忍冬及其变异株、忍冬的鉴别和种质选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从叶片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进行对比研究,探究灰毡毛忍冬及其变异株与忍冬叶的异同点。结果 灰毡毛忍冬及其变异株与忍冬叶在外部形态(叶形、叶大小)和内部构造(毛茸、气孔指数等)均存在差异,其中灰毡毛忍冬与其变异株间差异相对较小,灰毡毛忍冬及其变异株与忍冬差异较大。结论 灰毡毛忍冬、灰毡毛忍冬变异株、忍冬叶外部形态和内部显微特征存在差异,可为三者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银花为材料,采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对光合有效辐射响应的数学模型。[结果]与多数其他G3植物一样,金银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但在具体达到峰值的时间上与前人的结果有差异;金银花净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可用对数、线性、二项式3种数学函数来描述,但以二项式描述更确切;根据前面得到的二项式方程,计算出了金银花的光饱和点为1086.3μmol/(m^2·s)。[结论]金银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其净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以二项式描述较准确。‘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金银花主要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广宁县金银花主要病虫害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金银花病害有白粉病、褐斑病、根腐病、炭疽病、白绢病、黑霉病、疫病、烟煤病等8种,虫害有红蜘蛛和同翅目等7个目的昆虫。同时发现,由于广东气候原因,总体上金银花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种植中化学农药使用存在不科学现象,急需就其GAP种植中的病虫害控制技术进行攻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忻城县金银花及其茎、叶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忻城县金银花生产地实验检测条件较落后的状况,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忻城县金银花及其茎、叶中的绿原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表明:市售金银花茶和山银花中绿原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6.69%和4.12%;红腺忍冬和贵州忍冬的花、茎、叶中绿原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36%、1.99%、6.55%和3.97%、1.37%、4.70%,超过了国家药典规定药用金银花绿原酸最低质量分数1.5%,说明忻城县石灰岩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种植金银花。用其叶可替代金银花,能够提高药用价值,扩大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18.
以二倍体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为材料,采用改良L.D.Cua法对其进行人工诱变,通过对获得的同源四倍体进行植株早期形态鉴定。结果表明,采用改良L.D.Cua法,在药剂浓度0.2%、处理温度20℃、处理时间72 h效果最好,变异率达72.5%;金银花染色体加倍后,获得的M1变异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变大变厚,叶色加深,叶形指数变小。  相似文献   

19.
七个不同来源金银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根据金银花植物学性状,分析不同种质材料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建立基于植物学性状、RAPD分子标记的遗传性状数据库,为金银花种质收集、鉴定、创新、合理利用和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7个不同来源的金银花品种的植物学性状为基础,在形态标记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比较不同聚类分析的结果。【结果】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金银花材料之间遗传距离较远,以遗传距离7.5 cM为界,可将7份不同材料分为3个组,其中金花3号、巨花1号、九丰1号、金塔1号和鲁峰巨丰为一组,湘蕾金银花和华南忍冬各为一组,与各品种种属关系划分一致。RAPD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14.0 cM为界,可将7个不同金银花种质分为3大类:第Ⅰ类为湘蕾金银花与华南忍冬,第Ⅱ类为巨花1号与金塔1号,第Ⅲ类为九丰1号、鲁峰巨丰与金花3号。【结论】在DNA分子水平上对金银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与传统形态学分析结果相似,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适用于金银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金银花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以金银花为材料,研究了其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金银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诸多影响因子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复杂的相互关系,在一日不同的时间段内各因子间相关性可能截然不同,在研究光合指标的日变化时,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进行,有利于正确考察一些光合影响因子的实际影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光合有效辐射,其次是胞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