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紫妃水东芥”是韶关学院近年来选 育的高花青素叶用芥菜新品种,株型半直立、叶 色深紫、花青素含量高、口感甘甜爽滑,具有抗 氧化、防衰老、明目去火等营养保健功效,可鲜 食、凉拌、炒食、煲汤。在简要介绍“紫妃水东 芥”的特征特性、花青素的保健价值及富硒技术 的推广意义的基础上,总结了“富硒紫妃水东 芥”在华南地区的播种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 理、水肥管理、富硒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 收技术等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紫叶水东芥菜的遗传规律及品质特征,为高花青素芥菜品种选育提供研究方向,本试验构建了紫叶-绿叶水东芥菜遗传群体及近等基因系群体,开展了紫叶水东芥菜和绿叶水东芥菜的遗传规律以及农艺性状、色差、色素含量、营养品质指标等方面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水东芥菜紫叶性状的是1对显性基因;紫叶水东芥菜单株鲜质量显著低于绿叶水东芥...  相似文献   

3.
紫叶芥菜是富含花青素的一种新型保健蔬菜。本试验在建立紫叶-绿叶芥菜近等基因系的基础上,研究紫叶芥菜花青素的微观分布、花青素含量以及花青素对芥菜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叶芥菜花青素分布于叶片上下表皮,其含量显著高于绿叶芥菜,但叶绿素含量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在相同光照辐射强度或相同CO_2浓度条件下,紫叶单株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绿叶单株,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羧化速率极显著低于绿叶单株,电子传递速率、最大光合速率显著低于绿叶单株;紫叶芥菜花青素含量与其光合作用参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性,随着花青素含量的增加其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赤芥1号"品种根用芥菜为试材,按每667m2施用5、10、15、20、25kg硫酸钾设置5个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了不同钾肥施用量对根用芥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根用芥菜的产量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钾肥可以提高根用芥菜氨基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使可溶性糖与总糖、总酸的比值增大,纤维素含量下降,改善根用芥菜的品质。该试验条件下根用芥菜钾肥最佳施用量为15kg/667m2。  相似文献   

5.
以华芥1号和华芥2号为研究对象,在河南洛阳良种繁育基地进行分蘖芥菜品种杂交制种。研究结果显示,叶用芥菜杂交种种子饱满,杂交种子平均产量约65 kg/667 m~2,杂交制种适宜的父、母本行比为2∶6,要求方圆2 000 m以内没有芥菜类、白菜类等蔬菜种植,适宜的播期为11月底12月初,采收期为次年5月。本叶用芥菜杂交制种技术的实施,为大规模叶用芥菜杂交种的生产和良种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促进了叶用芥菜良种的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6.
陈娟  唐建  宋锐  林熊  缪鑫 《中国蔬菜》2017,1(3):101-102
<正>内渝紫2号为食用及加工型紫色甘薯新品种,鲜薯产量高,商品性好,熟食品质优,中抗黑斑病,花青素含量达225.1 mg·kg-1。紫甘薯因薯肉呈现紫色而得名,薯肉紫色深浅取决于薯块中花青素含量多少。针对四川省内外部分食用及加工紫薯鲜薯产量低、抗病差、口感差等问题,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于2010年从西南大学甘薯研究中心提供的0317-6集团开放授粉种子种植后代材料中,经过实生苗鉴定、海  相似文献   

7.
<正>吉徐紫2号花青素含量高,紫皮紫肉,薯块长纺锤形,单薯质量280~350 g,外形美观,营养价值高,食味好,使用范围广,抗逆性强,田间抗黑斑病,每667 m2产量2 400 kg左右。紫色甘薯新品种吉徐紫2号是2008年由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选取优质紫薯浙紫1号为母本、万紫5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种子(系  相似文献   

8.
花椰菜生产过程中,花球采收期前后极易呈现紫色,对花椰菜生产和销售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明确花球变紫前后花青素含量差异,采用植物花青素酶联免疫方法测定了花球变紫前后花青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白色花椰菜花球变紫前花青素含量(w,后同)为(1 599.81±138.78)ng·g-1;变紫后花球花青素含量为(2 709.54±224.78)^(2 904.95±205.41)ng·g-1;对照紫色花椰菜花青素含量为(5 069.82±292.00)ng·g-1,各处理间花青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花球变紫前后花青素含量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9.
漳芥1 号芥菜从播种到收获55~70 d(天),粗纤维含量含量低,肉质脆嫩,叶柄肥厚,商品性状好,鲜食和加工皆可,平均每
667 m2 产量约5 909.3 kg。  相似文献   

10.
以大头芥(红叶大头芥)为试材,研究模拟干旱、低温和强光等环境胁迫下红叶大头芥中花青素含量及其与花青素合成途径中CHI、DFR和ANS等结构基因表达的关系。首先通过同源克隆法在红叶大头芥中克隆了CHI、DFR和ANS基因,其开放阅读框分别为759、1 157、1 004 bp,分别编码253、385、334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在环境胁迫下,红叶大头芥中花青素的积累和结构基因的大量表达需要一定处理时间的诱导。CHI基因在强光、低温和模拟干旱胁迫下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且表达量极低|而DFR和ANS基因在低温、强光胁迫下的转录表达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红叶大头芥中花青素的合成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且强光胁迫下DFR和ANS的表达量约为低温胁迫的两倍,推测低温和强光胁迫可能诱导了红叶大头芥中花青素合成途径不同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芸薹属5种紫红色蔬菜花青素苷含量及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芸薹属中红叶芥菜、紫红色大白菜、红菜薹、紫色白菜和紫结球甘蓝新鲜叶片所含花青素苷含量和组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这些蔬菜中花青素苷主要组分为矢车菊素苷,兼有少量的飞燕草素苷和矮牵牛素苷。红叶芥菜、紫红色大白菜、紫色白菜和红菜薹中均含有矢车菊–3–p–香豆酰–丙二酰–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矢车菊–3–阿魏酰–丙二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和矢车菊–3–芥子酰–阿魏酰–槐糖苷–5–丙二酰–葡萄糖苷,分别达到总量的46.51%、56.04%、46.38%和68.96%。紫结球甘蓝主要花青素苷成分为矢车菊–3–芥子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矢车菊–3–槐糖苷–5–葡萄糖苷和矢车菊–3–p–香豆酰–槐糖苷–5–葡萄糖苷,分别达到总量的41.87%、20.58%和16.02%。花青素苷含量最高的是红叶芥菜,为719.04 μg · g-1 FW;其次是紫红色大白菜,为604.03 μg · g-1 FW;第三是紫结球甘蓝,为264.96 μg · g-1 FW;最低的是红菜薹和紫色白菜,分别为219.07 和130.02 μg · g-1 FW。紫红色大白菜中检测到2 种特有的矢车菊素苷和1 种矮牵牛素苷。  相似文献   

12.
叶用芥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类蔬菜,为我国长江流域普遍栽培的腌制蔬菜。华芥2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利用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而成的杂种一代新品种。2011-2013年在武汉新洲、洪山、黄陂及湖北襄阳进行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显示华芥2号平均产量为4256.2 kg/667 m2,产量较对照狮子头高19.16%,并表现出性状整齐,抗病毒病,耐抽薹,适宜加工等特性,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筛选方法,从400份芥菜自交系中获得耐寒性强的分蘖芥自交系18J380(细叶排菜)和不耐寒的大叶芥自交系18J381(广东客家芥);通过人工气候箱模拟4 ℃低温处理,比较分析不同耐寒性叶用芥菜的生理指标差异。结果表明,4 ℃低温处理3 d,18J380的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小于18J381,与幼苗生长形态观察结果一致;相对电导率的上升幅度小于18J381,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幅度大于18J381;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降低幅度均小于18J381,且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18J381。以上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耐寒性强的分蘖芥自交系18J380可以通过提高SOD活性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来减轻自身胁迫损伤,维持较强的光合作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芥菜是芥类蔬菜的总称,属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史来为日常主要蔬菜之一。在古书上,芥菜的名目甚多,如青芥、紫芥、白芥、南芥、旋芥、花芥、石芥、山芥……今则按其主要食用部分分为叶用芥菜(如大叶芥、包心芥、皱叶芥、雪里蕻),茎用芥菜如(榨菜)和根用芥菜(如大头菜)三大类。  相似文献   

15.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成功摸索出了大肉包心芥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使得该地秋冬季大肉包心芥菜种植迅速发展,2010年其种植面积已达1 000 hm2左右。培育壮秧是大肉包心芥菜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生产的大肉包心芥菜品质优、产量高,一般每667 m2产量3 000~5 000 kg,产值3 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6.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辅助茎用芥菜育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茎用芥菜含笋子芥、抱子芥和茎瘤芥 (BrassciajunceaCoss. var. tumidaTsenetLee)3个变种,在浙江、四川等地广泛栽培〔1〕。茎瘤芥空心是茎用芥菜生产中的主要问题〔2~6〕,而低空心率品种的选育进展较缓慢,这主要是由于大株留种容易腐烂 ( >70 % ),切剖定向选择实心瘤状茎会牺牲母株,而无法选择目标单株。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进行了用组织培养技术辅助茎瘤芥育种的研究,以期加快茎瘤芥新品种的选育进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试验在浙江省种子公司农场和浙江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进行。以在杭州、绍兴、宁波等地搜集到…  相似文献   

17.
芥菜是华南地区重要蔬菜,包含根芥、茎芥和叶芥,可作鲜食,也是重要加工原料,传统栽培以叶芥为主,多种植大叶芥、小叶芥和结球芥,由其加工的特色产品深受人们喜爱.本文介绍了华南地区芥菜生产栽培技术,并对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涪陵早市青菜头(鲜榨菜)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是芥菜的一个变种,俗称青菜头、榨菜,系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的涪陵榨菜的原料,为重庆市特别是涪陵区的特色农业资源。目前涪陵是全国最大的榨菜产销区,其茎瘤芥常年栽培面积在80 000 hm2左右,主要分布在江津至云阳的10余个区县。  相似文献   

19.
梁毅  李晓杰 《蔬菜》2020,(12):81-82
“秀球赤玉”是以高花青素深紫皮不育系562A为母本,以高花青素深紫皮自交系2014-7-10-6为父本培育的中日照、早熟、高花青素三系杂交种。其表现:鳞茎大圆球形,花青素含量高达68.8 mg/g;洋葱鳞片从外至里均为深紫色,色泽亮,外观漂亮,商品率高;辣味轻,口感脆甜,可生食;植株长势强,抗病,耐抽薹,分球、裂球少;假茎细且收口紧,耐贮性好;平均单球质量600~1 000 g,667 m2产量8 000~12 000 kg;适宜在中日照地区推广,2019—2020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 500 hm2。  相似文献   

20.
一,金丝芥、银丝芥(上海地方品种) 特征特性:金丝芥,银丝芥是叶用芥菜中小叶芥的两个品种,其性状基本相同。株高40厘米左右(金丝芥比银丝芥稍矮),开展度20厘米。叶片细小呈不规则羽状深裂(金丝芥缺刻更深)。叶面光滑、淡绿色(金丝芥为黄绿色)。叶片柔软,略有辛辣味,品质佳。叶柄扁圆、绿白色。分枝性弱,单株重100克左右。耐寒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生育期为12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