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江西是农业大省 ,也是茶业大省之一。茶树种植遍及全省各地 ,尤其在上饶、九江两地区 ,茶叶是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我省茶树栽培、茶叶制作、贸易都有悠久的历史 ,有高山、丘陵、平原等多种地貌、气候特征的茶叶生产基地 ,茶树品种丰富 ,茶类较丰富。但整体上 ,我省茶叶生产的科技含量不高 ,经营管理模式较落后 ,使我省茶叶产业化发展受阻。1 现状多年来 ,笔者在对全省茶叶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定期抽查时发现 ,我省茶业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栽培  我省丘陵山区茶园占绝大部分 ,几乎没有什么灌溉系统 ,品种以群体种为主 …  相似文献   

2.
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技术程微儿,杨维时(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一、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必要性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生产上必需推广无性系茶树品种,它有以下优点:(一).有利于实行机械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茶叶生产的劳力矛盾越来越突出,茶叶采摘、茶...  相似文献   

3.
0.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茶尺蠖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尺蠖(EctropisobliquahypulinaWehrli),俗称拱背虫、量尺虫、造桥虫等,属鳞翅目,尺蛾科。江西一年发生5~6代,以幼虫咀食嫩叶危害茶树,大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光,状如火烧,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为我省茶树主要害虫。目前常用的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防治茶尺蠖不理想,既产生抗药性,又污染环境,破坏茶园生态平衡,严重阻碍了茶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1999年应用05%阿维菌素乳油对此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1 05%阿维菌素乳油防治茶尺蠖田间药效处理重复药前基数1天3天7天15天活虫(头)减退率(…  相似文献   

4.
《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实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生理生化、思考观点、茶史文化、名茶名种、茶区动态”等栏目,适合茶叶科技工作者和茶叶爱好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5.
茶尺蠖是为害茶树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在江西一年发生5-6代,主要在4-10月间为害茶树。目前,生产上防治茶尺蠖的农药主要是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由于长期的频繁使用和随意增加农药浓度,茶尺蠖已对此两类农药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防治效果较差,而且茶叶和土壤中的农残也在不断增加,严重影响茶叶出口和饮用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发展效益茶业 ,提高茶农的收入 ,良种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实践证明 ,优良茶树品种在茶叶生产中所起的增值作用远远超过其它任何一种农业技术措施。追求早发芽、早产茶、早上市以赢得市场的好价已是生产者的共识。近年来笔者在浙江茶区丽水市对引种的茶树乌牛早品种的适制性和种植效益等作了调研 ,现作介绍如下。1 适制名优绿茶 ,成茶品质优异乌牛早原产浙南山区的永嘉县 ,属特早生茶树良种 ,该品种早在上世纪 70年代曾引种于我市 ,当时种植面积较少 ,仅种植于茶树母本园中以供日后繁殖用。上世纪 90年代为适应名优茶的发展 ,于1 992年冬始才…  相似文献   

7.
<正>为充分发挥经济增长优势,大力发展茶产业,更好地为茶农服务,浮梁饮韵堂茶业有限公司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12月8日至14日举办了2014年第三期农函大培训。培训采取了集中授课、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集中授课邀请了景德镇市茶技站的专家就茶业发展现状及态势、茶叶无公害生产和高效茶园标准化管理、无公害茶叶病虫草害控制与科学施药技术、茶园土壤管理与肥料使用、有机茶生产技术与管理、茶叶深加工及茶叶营销等内容开展了专题讲座。专家给学员们讲解了有机绿茶与有机红茶的加工工艺,以及名优茶  相似文献   

8.
茶籽,即茶树的果实,为茶叶生产的副产物。《本草纲目》记载:“茶有种生、野生。种者用籽,其籽大如顶指,面圆色黑。其仁入口初甘后苦,最戟入喉,而闽人以榨油食用。”以往人们对于茶树的种植、茶叶加工及产品的开发等关注较多,但对于茶籽的开发利用则不太重视。因此,成熟的茶籽除繁殖茶树外,其余大部分自然脱落,在地里腐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现研究发现茶籽除经浸出或压榨可得到茶油外,茶籽壳可用来开发糠醛、木糖醇、活性炭等有用的物质;提油后的茶籽粕中还含有可利用的茶皂素、茶多糖等物质。  相似文献   

9.
1 前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构成高产优质高效茶业的物质基础 ,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是建设现代化茶园的主要途径。建瓯市地处福建省北部山区 ,境内自然条件优越 ,物产丰富 ,山青水秀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在历史的长河中 ,建瓯茶业有过辉煌的历史 ,名冠天下的“北苑御茶”和“龙凤团茶”、“研膏茶”均产于此地 ,前人独特精湛的制茶工艺已载入中国茶业史册 ,并被历代茶人所颂扬、应用和创新。如今在这片绿树成海、茶叶飘香的土地上 ,已建成产加销、科工贸一体化的现代茶业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类又掀开新世纪的一页 ,在这辞旧迎新之际 ,建瓯茶业将以什么样的面孔展示在世人面前 ,如何应对新世纪更加充满激烈竞争的茶业商战 ,这是摆在茶业界同仁面前 ,且必须回答的严峻问题。 2 1世纪建瓯茶业 ,在抓好巩固提高和强化管理业已形成的区位茶业优势的基础上 ,还将突出重点 ,大力实施科技兴茶战略 ,在高优、特色、精品和名牌上下功夫 ,做好做活茶文章。鉴此 ,笔者根据建瓯的客观实际 ,茶业应从基础抓起 ,扎实推进。本文就此从以下六个方面作一叙述 ,愿与天下同仁共商茶业发展大计。2 高优茶园基本要素2 1 土壤 :土壤质量优劣是茶...  相似文献   

10.
婺源产茶历史悠久,茶产业作为传统产业之一,在供给侧方面呈现较为复杂的状态.婺源县在茶园建设和管理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茶树品种单一、零散茶园较多且管理不规范,茶园建设标准化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茶叶生产上,婺源县茶企加工设备较为先进,但茶叶加工工艺技术较为传统,主要原因是缺少制茶工匠,人才瓶颈影响到产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对茶叶的卫生指标和保健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无污染、纯天然、高品味、高质量的茶饮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 ,欲购茶叶绿色食品的消费心理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为此 ,笔者就如何开发我区绿色食品茶谈一点浅见。丽水市莲都区位于浙江南部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 ,年平均气温≥ 16℃ ,同时春季回暖早 ,降水充足 ,土壤深厚 ,有机质含量丰富 ,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茶树生长 ;同时 ,莲都区 80 %以上茶园分布在丘陵山区 ,较多茶园虽管理粗放 ,但近几年从未施用过化肥、农药以及其…  相似文献   

12.
茶树是叶用作物,其品质就绿茶而言与全氮、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所以,在茶叶生产中氮素的施用是非常重要的。茶树的生育期,地上部分在3月下旬到11月上旬,地下部分大约在2月下旬到11月下旬。目前对茶树氮肥的施用,采取每年四次。即秋肥、春肥、夏肥Ⅰ(二茶前)、夏肥Ⅱ(三茶前)。各自施用的分配比率是30%,30%,20%,20%。这是根据年内茶树对养分的吸收,计算出在不同季节对养分的吸收量来制定的。但是,关于这种施肥方法及各次的施肥效果都没有进行过研究。仍然不明确。  相似文献   

13.
对"免深耕"土壤调理剂茶园施用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春茶萌芽前施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能够较好地促进茶树根系生长,改善茶树长势,增加春茶新梢发芽密度和百芽重,促使茶叶产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浅谈环境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的品质与茶树的遗传特性、栽培管理水平、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加工技艺、加工设备和制茶人员的素质等密切相关。一般地 ,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云雾缭绕、湿度较大 ,土质好 ,土壤肥沃的栽培区域产出的茶叶品质好。在这种优越的环境条件下 ,茶叶中的含氮化合物等品质成分的合成与积累多 ,茶树的芽叶肥壮 ,持嫩性好 ,从而给茶叶的优质奠定了物质基础。本文仅就茶树栽培区域的环境条件如土壤、光照、水分等因素对绿茶品质的影响谈几点认识。1 茶园土壤对绿茶品质的影响茶树属多年生植物 ,良好的管理下生命活动一般长达上百年 ,…  相似文献   

15.
广菌增产菌是一种植物保健益菌,在各地多种农作物上施用均表现增产提质的良好效果。通过大量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广菌增产菌在茶树上应用,同样能促进茶新芽生长发育,增加茶叶产量,进而提高经济效益。然而增产菌对茶鲜叶有效成分及成茶品质的影  相似文献   

16.
茶枝梢黑点病的发生及危害的调查胡淑霞(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茶枝梢黑点病是常见的茶树枝干病害,此病在我省各茶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但以皖南丘陵茶区发生较重。一般发病率在40%左右,严重发生时,发病率可高达60~70%以上。此病为害的茶树主要使夏菜新梢生...  相似文献   

17.
提高茶叶品质,除加强茶园管理,为茶厂提供优质鲜叶原料以及茶厂改进制茶工艺技术外,加速选育适制各种茶类的茶树良种是当务之急的根本措施。建国以来,我国茶树良种选育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远远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茶叶生产的需要。茶树是多年生作物,选育一个新品种所需的时间较其它作物长,一般  相似文献   

18.
我省红壤低丘,植茶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我省主要茶区之一。由于建园基础工作没有跟上去,加以管理不善,红壤理化性状,未能很好改良,蓄水保肥性能差,肥力低,茶树生长势衰弱,平均亩产干茶,不到30公斤。尤其是受气象灾害的威胁,生态条件差的茶丛,分枝稀疏,芽头少,叶小而肉薄,对夹叶多,造成成茶香味淡,黄片多,易断碎,经济效益低;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势必影响我省茶叶生产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茶尺蠖是尤溪县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尤溪县部分茶园茶尺蠖为害猖獗,不仅严重影响当季茶叶产量,而且导致树势衰退,耐寒力差,易受冻害,影响次年茶叶生产,对茶叶生产的威胁很大。通过对茶尺蠖的危害性、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的认识,提出了茶尺蠖绿色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由省茶叶学会主持召开的“振兴江西茶业”研讨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一日至五日在省蚕茶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茶叶学会理事和会员、省地市县主管茶叶的领导和同志,共120人,是我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一次盛会。会议收到论文56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振兴我省茶业的见解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