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秋水仙素对当归多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添加浓度为100mg/L秋水仙素的继代培养基上,对体积约为0.5cm3和0.3cm3的当归愈伤组织分别处理10d、20d、26d和35d,并在处理结束后的第1d和第10d取样,观察细胞倍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对4x细胞比例有极显著的影响;在处理结束后的恢复生长中,二倍体细胞明显增加,八倍体细胞显著减少,四倍体细胞则保持稳定;在长时间的诱导处理中,接种物团块大小对加倍效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0岁,工人,因乏力、纳差、尿黄、全身黄染8d于1998年6月1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d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食欲锐减、恶心。肝区不适,第二天出现尿黄,随之全身皮肤粘膜黄染,且逐渐加深。病初3d有发热,体温38℃上下。无明显畏寒、腹痛,无咳嗽、胸痛,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过去无肝炎黄疸史,病前无服用损肝药物史,无嗜酒。入院体查:T37℃,P82/min,R20/min,BP14/10kPa。神志清,全身皮肤粘膜中度黄染,未见蜘蛛痣、肝掌,未见皮疹和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异常。腹…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7岁,因发烧6d,腰痛无尿1d,1996年5月10日14时急诊入院。入院前在当地卫生所以“上呼吸道感染”,给予病毒唑、洁霉素、氟美松等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因出现腰痛、面部水肿,无尿,尿蛋白,镜检尿红细胞10~19个/HP,脓细胞,给予...  相似文献   

4.
对林冠层的垂直变化的研究表明,树高H与天然整枝高度L相关极紧密,两因子增速比为10:7。林冠层水平变化表现在冠径d与胸径D、冠径d和树高H相关均紧密,它们的增速比D/d为1:18.5、H/d为4:1。林龄A与冠径d相关也很紧密,在同龄下,d增宽速度Ⅰ地位级大于Ⅱ地位级,二者增速差距随林龄增大而加大。d/l与l/H相关极紧密为近似直线的二次抛物线反相关类型,10~30年冠形变化较大,其变化速度Ⅰ地位级比Ⅱ地位级快5年,以上各相关规律可为间伐、修枝等抚育措施提出数量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酸甘蓝罐头加工中含酸量变化及产品感官质量的分析表明:酸甘蓝发酵适宜的盐浓度为20g/L,温度为15~20℃;在15℃下经6d发酵或20℃下经4d发酵后,制成罐头于沸水中杀菌10min,制品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用鹌鹑粪经10d,20d,30d,40d的堆积发酵,分别在栽培中添加5%,10%〉20%栽培金针菇的研究。结果表明:鹌鹑粪能显著地促进金针菇菌丝生长发育,缩短生育周期,并能大幅度地提高产量、其中以堆积发酵30d,用量为10%的效果最为显著,经方差分析及新复极差测验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真鲷对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生长试验和鱼体成分分析测定了体重34.0~37.3g的真鲷对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EAA)的需要量,真鲷对蛋白质的最低需要量为0.91g/kg.d。适宜需要量为10.71g/kg.d,对必需氨基酸的适宜需要量为5.63g/kg.d。10种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分别为:赖氨酸1.08。蛋氨酸0.23,苯丙氨酸0.70,苏氨酸0.49,亮氨酸0.94。异亮氨酸0.56,精氨酸0.68,组氨酸0.25,缬氨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瓣闭锁伴室间隔缺损1例尸检报告张伟凡,孙宁(广东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湛江524023)患儿,男,30d。因发热、气促10d,加重并口周青紫3d入院。体查:体温38.5℃,心率167次,呼吸40次。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SMⅢ/Ⅵ级吹风样粗糙杂...  相似文献   

9.
吡喹酮脂质体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吡喹酮脂质体对实验动物是否具有毒性作用,分别进行了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肝功能及血常规检查,结果表明,吡喹酮脂质体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腹腔注射1865mg/kg,分别以1/20和1/10LD50的剂量隔天给小白鼠腹腔注射,连续试验70d,均无临床病理变化,给供试兔耳静脉注射该制剂10mg/kg,给药后1-5d的肝功能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同给药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七因素二水平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塑料袋密封包装可以延缓李果实变黄.李在1℃条件下贮藏62d和70d,腐烂率在0~0.37%之间.变温贮藏可以减轻果实冷害.长沙地区李在7月26日左右采收比较合适.10mg/kgGA3浸果对延缓李后熟无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鸡新城疫病毒V4株一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鸡新城疫病毒V4株的毒价,血凝稳定性和致病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NDV V4株的毒价(EID)为10^- ̄10^10.1/0.1mL,25存放28d,37℃存放12d及反复冻融7次HA滴度不变,其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6周龄鸡静脉接种发病指数和鸡胚平均致死时间分别为:ICPI=0.00,IVPI=0.00,MDT〉150h。  相似文献   

12.
李广洋  杨新军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6):593-593,595
试验结果表明:24 % 添丰WP 防治穗蚜效果随着使用剂量增加而显著提高,用量300g/h m2 ,其药后3 、5 、10d 的防效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10 % 蚜虱净WP 和50 % 抗蚜威WP。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胚乳解剖性状发生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汕优63和测03/扬稻4号为材料,开花后分期取样,制作受精子房横切面半薄切片,和光镜观察其在胚乳结实过程中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如下:(1)杂交稻胚乳形态约在花后10d内基本定型,较常规稻早,同时,胚乳细胞分裂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稻;(2)杂交稻的胚乳结构未见有明显的粒间分离现象但花后10d各籽粒胚乳解剖结构有相当于2 ̄4d的生育进程差距;(3)花后10d内,杂交委胚乳细胞内物质的累积优于常规稻的同期  相似文献   

14.
对6只10月龄西农莎能奶山羊公羊按每日10g/(kg·d)的剂量单笼饲喂甘肃棘豆粉,18d后陆续出现中毒症状,精子呈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密度下降(最低达12亿/mL),畸形率高达29%;电镜负染色法观察其超微结构,发现精子顶体膨胀、半脱或全脱,尾梢松散;中毒精子顶体完整率(27.5%)明显低于正常精子(71.75%);用电镜超薄切片法观察精子的超微结构表明,细胞核、顶体及尾部中段线粒体空泡变性,细胞膜、顶体外膜及中段线粒体鞘扩张或断裂。  相似文献   

15.
对鸡新城疫病毒(NDV)V4株的毒价、血凝(HA)稳定性和致病指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NDVV4株的毒价(EID)为10-8.3~10-10.1/0.1mL,25℃存放28d、37℃存放12d及反复冻融7次HA滴度不变,其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6周龄鸡静脉接种发病指数和鸡胚平均致死时间分别为:ICPI=0.00,IVPI=0.00,MDT>150h  相似文献   

16.
甘肃棘豆对山羊精子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只10月龄西农莎能奶山羊公羊按每日10g/(kg.d)的剂量单笼饲喂甘肃棘豆粉,18d后陆续出现中毒症状,精子呈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密度下降(最低达12亿/mL),畸形率高达29%;电镜负染色法观察其超微结构,发现精子顶体膨胀,半脱或全脱,尾梢松散;中毒精子顶体完整率(27.5%)明显低于正常精子(71.75%);用电镜超薄切片法观察精子的超微结构表明,细胞核,顶体及尾部中段线粒体空泡变性,细胞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1岁,因反复发热43d于1997年2月26日第二次入院。患者1997年1月14日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T40℃,无咳嗽、腹泻、尿痛等。当地医院按“恙虫病”,予“青霉素240万U静注2次/d及氯霉素0.5静滴2次/d”治疗3d,症状无好...  相似文献   

18.
盐度对蒙古裸腹(Moina mongolica Daday)耗氧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测定了5‰、10‰、20‰、30‰、40‰盐度下不同体长的蒙古裸腹氵蚤的耗氧率。结果发现:在5‰~40‰范围内,该氵蚤个体耗氧率受盐度的影响不显著,但表现出在10‰时略高,5‰时较低,20‰~40‰内相近的特点;各盐度下随体长增加,氵蚤耗氧率明显升高,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在试验盐度内,幼氵蚤的个体耗氧率和比耗氧率分别为4.2~7.1μg/(个·d)和40.8~81.4μg/(mg·d);成氵蚤分别为5.9~14.0μg/(个·d)和40.4~80.6μg/(mg·d)。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以往工作,认为10‰是蒙古裸腹氵蚤代谢最旺盛的盐度。  相似文献   

19.
玉米杂交种蜡熟后籽粒自然脱水速率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分析了黑龙江省主栽的8个玉米杂交种蜡熟后10d内籽粒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脱水干燥的速率。结果以东农249最快,达1.117%/d,合玉15和四单19最慢,分别为0.423%/d和0.570%/d。影响蜡熟后籽粒脱水快慢的既有外部气象原因,也有杂交种本身的原因,如籽粒类型、苞叶长短和松紧等。  相似文献   

20.
从10种分离自不同寄主植物上的真菌中,筛选出对炭疽病具有较好诱抗效果的6号菌种,该菌能侵染黄瓜但不表现症状。在PDA平板上,该菌对黄瓜炭疽病菌无拮抗作用。在黄瓜第1片真叶展开时,用为1000×10^7/L的6号孢子悬浮液喷雾诱导接种,3d后产生诱导抗病性,7d后诱导抗病性增强,相对防病效果达64.7%,15d后诱导抗病性减弱,用2次诱导处理可提高诱抗效果并延长其保持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