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邱凌 《河南农业》2003,(7):33-33
一、果园“五配套”生态模式系统结构 果园“五配套”系统工程是以农户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配套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见上图)。其主要内容是:以一个0.33公顷的成龄果园为基本生产单元,在果园或农户住宅前后配套建一口8~10  相似文献   

2.
“五配套”是果-畜-沼-窖-草配套,即以农户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新型高效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促牧,以沼促果,果牧结合,配套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果园系统,以3335平方米(5亩)的成龄果园为基  相似文献   

3.
静宁县围绕果品产业,加大以果园"三沼"综合利用为主的"畜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制定了《"畜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技术规程》,为今后这项技术的普及推广和果园"三沼"综合利用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牧沼果草生态果园模式及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养猪、栽果、种草以沼气池为纽带形成的生态果园基本运行模式 ,并对果园生草、沼肥在果园的综合利用做了探讨 ,指出我省渭北旱原发展牧沼果草生态果园是生产绿色无公害苹果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5.
一、"猪-沼-果"能源生态技术模式描述 "猪-沼-果"能源生态技术模式适合田少山地多、以栽种经济作物和果木为主的农户,即以沼气为纽带,连动畜牧业、果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其基本内容是在果园内建造一幢猪舍养猪(按每平方米果园平均养1~2头计算),猪舍下建一个沼气池(一般为20立方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建瓯市小桥镇上屯村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发展高优农业,以猪沼果模式建立了麦坪生态果园。果园占地330亩,其中有养猪场4座,鱼塘15亩,沼气工程1座。  相似文献   

7.
果园生态开发是以实现增值为目的新型果园管理模式。当下,果园建设可大力推行"果、畜、草、沼、窖"五配套生态种植模式,即以果园为主体,以沼气池为纽带,由果树种植、养畜、果园种草、沼气池以及水窖入园五大要素共同组成的良性互动、优质高效的果业生态循环系统,使果业生产呈现  相似文献   

8.
高山猪、文山土鸡蛋系原同安县领导汪老先生所创办。汪老先生1一分关注和热心于同安农业的发展,他退休后不甘清闲,毅然到汀溪山区一个海拔300多米的文山上,开发了300多亩的果园,并在果园里以果—牧—沼形  相似文献   

9.
生态果园是丘陵山地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果园输入系统和输出系统的不协调,则容易造成生态失衡。在果园套种优质牧草,建立"果-草-牧-(菌)-沼"等生态果园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并提出建设山地生态果园的要把握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的水产养殖,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速的产业,中国的水产业也跟着全球化的脚步发展。就特种水产养殖的历史从草虾、斑节对虾→鳗鱼→甲鱼→罗氏沼虾→南白对虾→罗非鱼,到不同地区版块的水产养殖特色,水产饲料跟随着市场发展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如何获得一种可以增进成长的饲料  相似文献   

11.
以庄浪县万泉镇徐城村的梯田果园为试验研究基地,以果树循环经济生态栽培理念为指导、以沼气池为纽带,建设山地梯田生态果园,形成果园初期空地种植低杆经济作物、盛果初期利用作物秸秆及果树整形修剪枝叶为物料建设沼气池,以沼渣沼液做肥料促进果树生长,降低果园的生产成本并形成良性循环生态栽培体系,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红壤山地果园开发中存在生态退化,经济效益低等现状,依据红壤山地农业资源开发整体耦合效应理论,提出了以套种优质牧草为纽带的生态果园开发模式,并详细论述了生态果园生产模式以及果园低改技术、牧草套种技术、草牧结合技术、菌草结合技术以及草沼结合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及其实施成效;这一模式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培肥地力和提高果树产量与品质,同时以牧草为纽带发展牧业、渔业、食用菌业和气能源业,提高综合利用效率,促使丘陵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得以优化发挥。  相似文献   

13.
2001~2003年期间,我们在晋中市东赵乡东赵村赵维新果园进行了三年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的试验,证明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果园模式,是现阶段农村生产无公害果品的最佳选择,经济、环境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覆盖油菜研发团队研发的“草-旅-畜-沼-果”生态循环观光农业模式,该模式以覆盖油菜为载体,在果园行间裸露的土地上间作油菜,可以抑蒸保墒、提高果园土壤水分利用率和有机质含量、培肥果园土壤、抑制恶性杂草,减少化肥施用量,实现以地养地、无机换有机、秋雨春用,助力山地苹果园提质增效、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循环农业的深入发展,临沂市在种植果茶(蔬菜)的地区,大力推广“畜-沼-果(菜)”模式。以农户为单元,把沼气池建设与畜禽合、果园或茶园、菜地等结合起来,形成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16.
福建红壤山地果树生态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果树生产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情开展了果树生态栽培体系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红壤山地果树生态栽培的构建思路和可行性,提出了以果树产业为龙头、以牧草为纽带的生态果园生产模式以及果园低改技术、牧草套种技术、草牧结合技术、菌草结合技术以及草沼结合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及其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17.
张绒 《现代种业》2011,(2):20-22
本文主要通过对周至县楼观镇焦镇村传统农业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设果一畜一沼”生态果园模式的对策,并对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与生态效益进行了总结。传统农业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程线性结构型经济,其显著特征是“两高一低”(即资源的高消费、污染物的高排放、资源利用的低效率)。与之相反,循环农业更强调农业发展的生态效应,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或再生产”的循环机制,促进农业发展和生态平衡相协调,以及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两低一高”(即资源的低消耗、污染物的低排放、资源利用的高效率)的目的。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无疑是提升村域经济发展的大课题。周至县楼观镇焦镇村,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成功地创出了“果-畜-沼”生态果园模式。并很快在该村推广普及,效益可观,运行良好,为村域经济的提升做出了示范。现就焦镇村这种“果-畜-沼”生态果园模式做以如下探析:  相似文献   

18.
依据"4R"农业循环经济理论,采用田间试验、数据采集、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了果园植草对果园生态环境及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沼肥叶喷的效果及对抑制果园病虫害发生的作用,蓄水窖址选择、建窖大小、窖水灌溉及其他配套技术应用等,总结制定出了适合宝鸡基本生态条件的"果-畜-沼-窖-草"五位一体循环利用技术,为该项技术在宝鸡苹果主产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依据,以实现果品生产无害化,提高果品商品率。  相似文献   

19.
一、高标准建园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要求选择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要求5~10公里以内没有工矿区,远离公路和铁路干线;大气、水质、土壤条件均符合无公害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二、科学施肥1.果园种草提倡果园种草,多使用有机肥,推广果园畜、沼、果生态模式,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一、高标准建园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要求选择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要求5~10公里以内没有工矿区,远离公路和铁路干线;大气、水质、土壤条件均符合无公害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二、科学施肥1.果园种草提倡果园种草,多使用有机肥,推广果园畜、沼、果生态模式,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